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鳅四极虫

指数 鳅四极虫

鳅四极虫(学名:Chloromyxum misguni)为四极科四极虫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印度以及辽宁等,营寄生生活,寄生在泥鳅的胆囊。.

9 关系: 动物印度双壳目學名寄生刺胞動物門粘孢子虫纲辽宁省日本

动物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統稱為動物界。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會隨著其發育而變得固定,通常是在其胚胎發育時,但也有些動物會在其生命中有變態的過程。 大多數動物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探索,只有極少數的動物(如珊瑚)是固定在一點無法移動。動物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較著名的行為理論為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已發現的動物化石,多是在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

新!!: 鳅四极虫和动物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鳅四极虫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双壳目

双壳目是从属粘体亚门下的粘孢子纲中的寄生性原虫目。由于该目的物种孢子多具二壳,故得名。该目下属有一系列对水产养殖业和渔业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物种,比较著名的是寄生于鲑科的脑粘体虫和寄生于南海鱼类的五角虫属。下属绝大多数物种的孢子具2个极囊,但部分也可具1或4个。.

新!!: 鳅四极虫和双壳目 · 查看更多 »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新!!: 鳅四极虫和學名 · 查看更多 »

寄生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生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前者称寄生物,后者称宿主。 寄生物若寄住在宿主體內,稱為內寄生,例如鉤蟲寄生在動物的消化道;而那些生活在表面的稱為外寄生,例如蚊子和造成足癬(俗稱:香港腳)的黴菌、吸取其他植物養分的菟絲子;若一個寄生物會殺死宿主的,便稱為擬寄生物;另外有一種寄生形式稱為竊取性寄生,寄生物偷取宿主所捕捉的或是準備好的食物。 在定義上必須特別注意「獲利」和「被害」在寄生的關係是種族性的、血統性的,並非個體性的,因此如果一個生物體由於被感染,造成身體變得較為強壯的狀況,卻失去生殖能力(例如被扁蟲寄生的蛇類)在演化的觀點上這種生物體是被傷害的,也因此稱做被寄生物。 許多內寄生物尋找宿主是透過被動的方式達成,例如一種人類小腸內寄生虫,稱做線蟲Ascaris lumbricoides,牠從宿主的消化道排出到外在環境,必須仰賴其他人,因為衛生不良而不慎攝入。另一方面,外寄生物在這方面大多有更好的方式找尋宿主上身,例如一些水生的蛭,在附著上宿主之前會先感應移動狀況,並且透過散發的體溫和化學訊息來確認目標物。 寄生物的宿主通常也演化出良好的防禦機制:植物會製造毒素來殘害寄生真菌和細菌,當然對草食性動物也有害;脊椎動物的免疫系統可以透過體液對多數的寄生物攻擊。許多寄生物,特別是微生物,為此更演化出可以適應特定宿主物種的能力,在這樣特定的互動中,這兩種生物會共同演化出相對穩定的關係,這種狀況下,宿主就不會太快或是根本不會被殺死,因為在演化上宿主的對抗也會對寄生物造成威脅,但是別忘了有一種寄生物是會殺死宿主的,那就是先前提到過的擬寄生物(如寄生蜂)。 有時候寄生物的研究可以幫忙解決系統分類學上的問題,例如過去生物學家對於紅鶴究竟和鴨、雁類還是跟鸛鳥類血緣關係較為親近,在過去一直有很多的爭議,但是由於發現紅鶴和鴨、雁類有共同的寄生物,目前一般傾向認為這兩者的血緣關係比鸛鳥類更親近。.

新!!: 鳅四极虫和寄生 · 查看更多 »

刺胞動物門

刺胞動物門(學名:Cnidaria),又名刺絲胞動物門,是動物界的一個門。除及少數種類為淡水生活外,绝大多数种均为海洋生活,大多数在浅海,有些在深海,现存种类大约有11000种。刺胞動物曾經和櫛水母動物一起分作腔腸動物門,後櫛水母動物獨立成一門。 刺絲胞动物门动物有如下特点:.

新!!: 鳅四极虫和刺胞動物門 · 查看更多 »

粘孢子虫纲

#重定向 黏孢子虫.

新!!: 鳅四极虫和粘孢子虫纲 · 查看更多 »

辽宁省

辽宁省,简称辽,舊稱奉天省,中國的一个省,省會位于沈阳市。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辽宁省的位置是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东南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隔江相望,南临黄海和渤海。辽宁在自古以來便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关外的軍事要隘,也是將东北地区聯繫内蒙古通向歐亞國家為交通上所必經之要道。.

新!!: 鳅四极虫和辽宁省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鳅四极虫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