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魔法阿媽

指数 魔法阿媽

《魔法阿媽》片頭將「魔」的注音符號刻意標示為「ㄇㄨㄛˊ」,而非原有的「ㄇㄛˊ」。是由王小棣所執導/監製,漫畫家麥仁-杰-負責劇中造型設計與分鏡,史擷詠擔任配樂,文英替動畫人物配音的1998年所上映台灣動畫電影。 作品預算高達4000萬,且仿效迪士尼製作方式以真人表演來進行配音後,再繪製動畫畫面。本片內容以祖孫互動與台灣民間信仰為主題,上映後在台灣社會取得迴響。.

36 关系: 基隆华特迪士尼影片台北電影節台灣動畫台灣民間信仰史擷詠天才超人頑皮鬼宋七力中山堂 (臺北市)中國時報中華民國文化部亞太影展互联网电影数据库王小棣第35屆金馬獎綜藝 (雜誌)羅蘭 (香港)电影牛頭馬面聞天祥行政院新聞局風傳媒香港國際電影節許傑輝許景淳貢敏麥人杰黃仲崑黃遠蘋果日報 (台灣)開眼電影網自由時報金馬獎東森新聞台文英時報文化

基隆

#重定向 基隆市.

新!!: 魔法阿媽和基隆 · 查看更多 »

华特迪士尼影片

华特迪士尼影片(Walt Disney Pictures)是華特迪士尼公司的最重要的电影发行品牌。在此品牌下,迪士尼发行了许多优秀的动画片与真人片。动画片当中,截至目前,由迪士尼动画片场(Walt Disney Feature Animation)制作了56部经典动画长片。.

新!!: 魔法阿媽和华特迪士尼影片 · 查看更多 »

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節(Taipei Film Festival)是每年於台灣台北市舉辦的電影節,主要由兩大競賽單元「國際新導演競賽」與「臺北電影獎」以及觀摩單元所組成,該影展之特色單元「主題城市」於2016年停辦。.

新!!: 魔法阿媽和台北電影節 · 查看更多 »

台灣動畫

#重定向 臺灣動畫.

新!!: 魔法阿媽和台灣動畫 · 查看更多 »

台灣民間信仰

臺灣民間信仰是臺灣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信仰,包括揉合中國民間信仰儒、釋、道三教合流的漢人移民信仰以及臺灣原住民傳統信仰,前者隨著閩南、粵東移民由華南地區渡過臺灣海峽東來,於臺灣落地生根,逐漸產生具有本土風格的民間信仰,但大體上仍奉祀原有中國民間信仰的神明;後者有些仍保留原始特色,而部分信仰(如阿立祖信仰)則有漢化的情形。.

新!!: 魔法阿媽和台灣民間信仰 · 查看更多 »

史擷詠

史擷詠(),英文名Shih, Jei-Young或Gerald Shih,出生地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著名配樂家,曾獲得三座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類獎項,是至今華人世界跨古典與流行領域最成功之音樂家。 配偶:曾月珍。.

新!!: 魔法阿媽和史擷詠 · 查看更多 »

天才超人頑皮鬼

《天才超人頑皮鬼》是台灣漫畫家麥仁杰的漫畫作品之一。.

新!!: 魔法阿媽和天才超人頑皮鬼 · 查看更多 »

宋七力

宋七力(),原名宋乾琳,是一名生於台灣高雄縣小港鄉(今高雄市小港區)的宗教人物。.

新!!: 魔法阿媽和宋七力 · 查看更多 »

中山堂 (臺北市)

中山堂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是台灣第一個會展建築。其落成於台灣日據時期的1936年11月26日,當時稱為臺北公會堂,為日本知名建築家井手薰的作品。1945年,接管台灣的盟軍將公會堂更為現名,亦通稱臺北公會堂。1992年1月,該建築被中國華民國政府以「臺北公會堂」為名公告指定為第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

新!!: 魔法阿媽和中山堂 (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中國時報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由知名報人余紀忠創辦於1950年,現任董事長為蔡衍明,發行人為黃清龍,總經理為蔡紹中,總編輯為王綽中。.

新!!: 魔法阿媽和中國時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文化部

文化部是中華民國有關文化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負責國家各項文化振興、藝術發展、出版相關業務,以及廣播影視產業的推廣輔導工作(監理業務另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負責)。其前身為1981年成立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2年升格為部。.

新!!: 魔法阿媽和中華民國文化部 · 查看更多 »

亞太影展

亞太影展(Asia Pacific Film Festival)是亞太電影製片人協會的年度活動,聯盟常設秘書處所在地是台灣。1968年和1981年曾因故停辦影展。亞太影展便曾因為資金問題,於2007、2008及2011年停辦。.

新!!: 魔法阿媽和亞太影展 · 查看更多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

網路電影資料庫(Internet Movie Database,簡稱IMDb)是一个关于电影演员、电影、电视节目、电视藝人、电子游戏和電影製作小組的在线数据库。IMDb開辦於1990年10月17日,從1998年開始成為亚马逊公司旗下的网站,在2010年10月17日時,IMDb慶祝了他們20週年的紀念。 截至2016年11月26日,IMDb收錄了共4,007,049部作品以及7,593,030個人物的資料。.

新!!: 魔法阿媽和互联网电影数据库 · 查看更多 »

王小棣

王小棣(),臺灣知名電影、電視劇的編劇和導演,擅於觀察社會各階層人物並描寫、以戲劇呈現。曾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電影課程,也是紀錄片工作者。.

新!!: 魔法阿媽和王小棣 · 查看更多 »

第35屆金馬獎

35屆金馬獎,1998年台灣與華語電影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98年度傑出電影與電影工作者。本屆金馬獎和第四十六屆亞太影展頒獎典禮合併舉行。頒獎典禮在1998年12月12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星光大道於17點30分開始,頒獎典禮於18點30分開始。典禮由高怡平、吳宗憲擔任主持人。 本屆星光大道和頒獎典禮由中視二台、鳳凰衛視中文台現場直播。.

新!!: 魔法阿媽和第35屆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綜藝 (雜誌)

《綜藝》(Variety)是一本美國娛樂界的行業週刊,是娛樂界行內兩大報刊之一(另一份是《荷里活報道》)。該雜誌由Sime Silverman於1905年在紐約創辦,最初只報導紐約市中有關歌舞雜耍表演(Vaudeville)的資訊,但自電影業逐漸起飛後,Silverman則於1933年創辦了該雜誌的洛杉磯版,一份名為《每日綜藝》(Daily Variety)的日報。 現時雜誌及日報均是由里德·愛思唯爾(Reed Elsevier)其中一個部門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所擁有。 二十年來,雜誌的主編是曾在派拉蒙電影公司及《紐約時報》工作的Peter Bart,但於2009年4月,該職位已由Timothy M. Gray接手。.

新!!: 魔法阿媽和綜藝 (雜誌) · 查看更多 »

羅蘭 (香港)

羅蘭(Helena Law Lan,),原名盧燕英,廣東番禺人,混血兒,有印度血統,香港資深女演員,200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現為無線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

新!!: 魔法阿媽和羅蘭 (香港) · 查看更多 »

电影

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影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起來,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電影中看起來連續的畫面,是由一幀幀單獨的照片構成的,至於關於電影中運動的感知,是因為人們因為視覺上的飛現象(Phi phenomenon),使得對一連串靜態圖片卻會造成移動的錯覺。傳統對電影中運動感知的理解是因為視覺暫留,使得圖像離開後,仍能在眼睛保留「視像」約十分之一秒。因此大腦感覺到圖像是「運動」的。但在1916年出版的德國心理學家(Hugo Münsterberg)的《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中第三章《深度感和運動感》中,雨果·明斯特伯格證明了外觀運動絕不是影像滯留(即視覺暫留)的結果,而是(但不僅僅是)對運動的連續階段的感知。 電影製作本身是藝術也是。電影可以由電影攝影機拍攝真實影像再製作而成,也可以利用傳統的動畫技巧繪製圖畫再拍攝圖畫而成,甚至可以利用電腦成像及计算机动画製作電影,也可以在電影中利用上述所有的技術及其他視覺效果。電影技術發展初期有各種不同的放映速度,但現時電影都多以每秒二十四格圖像作放映標準。 路易斯·普林斯于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电影成为第七艺术的来由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Ricciotto Canudo),他在于1911年发表的一篇《第六艺术的誕生》(Birth of the 6th art),將電影放在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詩之後,他後來又加入了早在電影之前就有的舞蹈,因此电影就成為第七藝術。也有一些說法是將早在電影問世前就有的戲劇放在电影之前,以此方法來算,電影就成為第八藝術。 如今,許多電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記錄到膠捲上的攝影機來拍攝。膠卷經過沖洗之後,再用放映機來運行膠卷。放映機可以發出光線,透過膠卷,這樣影像就在銀幕上顯示出了。自從有聲電影發明以來,大多數的電影都是有聲電影。最近許多電影都用數碼攝像機來拍攝,放映的時候,可以用數位放映機,也可以把數位影像轉置到傳統的膠片上。这种方法可避免膠片長時間存放的失真。.

新!!: 魔法阿媽和电影 · 查看更多 »

牛頭馬面

牛頭馬面,是中國佛教、道教與台灣民間信仰中兩個陰間的神祇,形象分別是牛頭人身、馬頭人身,負責捉拿、帶領陽壽終了的亡魂到地府審判,即鬼差。一說為兩尊是負責把守地府中奈何橋的神明,生前犯罪的鬼魂通過,就推落橋下,讓橋下的毒蛇、怪獸吞噬。此說法與古埃及神話中的阿努比斯相近,阿努比斯也會將生前行為不正義的死者靈魂,餵給怪物阿米特。 牛頭馬面被認為是陰界神明(如東嶽大帝、閻羅王、城隍爺、地藏王菩薩)的部下。牛頭馬面在台灣常被尊稱為牛馬將軍。有些人會向祂們燒紙錢,希望祂們不要為難自己的祖先。.

新!!: 魔法阿媽和牛頭馬面 · 查看更多 »

聞天祥

聞天祥是臺灣著名影評人及作家。16歲開始發表電影文字,20歲起擔任臺灣報章雜誌影評人及專欄作家,並以《蔡明亮研究》取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曾擔任五屆台北電影節節目策劃(2002-2006)、國家電影資料館董事、國內外電影獎評審。2009年被侯孝賢延攬出任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2010年帶領工作人員創辦金馬奇幻影展。並於台灣藝術大學、政治大學任教。 個人著作包括《孵一顆電影蛋》、《影迷藏寶圖》、《書寫臺灣電影》、《光影定格:蔡明亮的心靈場域》、《影迷的第一堂課》、《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等電影專書。.

新!!: 魔法阿媽和聞天祥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簡稱新聞局)為中華民國行政院曾經設置的附屬機關,具有部會級地位。成立於1947年5月2日,後隨著政府遷台而有多次的縮編與恢復。其主要負責行政院的公共關係、政策宣傳、形象推廣、政府發言等工作,因而有「政府化妝師」之別稱;除此之外,並負有協助大眾傳播產業發展的任務。為配合行政院組織調整,新聞局於2012年5月20日裁撤,改為在行政院本部內設置發言人辦公室。.

新!!: 魔法阿媽和行政院新聞局 · 查看更多 »

風傳媒

傳媒(Storm Media Group),是一家中文網路媒體,成立於台灣, 今周刊2013年7月成立「國風傳媒有限公司」,2014年1月15日開站,負責人為張果軍。除了自製新聞、與台灣多家主流媒體合作,並先後與英國BBC中文網、德國德國之聲簽訂成為長期內容夥伴。 主要團隊如下:.

新!!: 魔法阿媽和風傳媒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際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縮寫:--HKIFF--),或稱香港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由1977年起開始舉辦,於2016年踏入40週年。 香港國際電影節是一項競賽性影展,每年多數在復活節期間舉行。自舉辦以來一直被譽為亞洲電影薈萃之盛會,也是回顧香港電影的舞台。香港國際電影節除了讓市民大眾能親身觀賞世界各地的優秀電影作品,其更重要的功能是作為一個亞洲的電影交流平台。電影節除了展示中國及亞洲電影的多元化製作,更舉辦座談會、著名導演講座、展覽及派對等活動。每年均有來自50多個國家、數百部電影參展,表彰亞洲電影業的精英,並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工作者、電影製作人及觀眾聚首一堂,推廣最新作品,欣賞出色電影;同時也有助於振興香港電影業,增進各地電影文化的交流融匯。另一方面,每年電影節亦會吸引全球大量媒體到場採訪,為大中華以至亞洲區重要的電影發表平台。.

新!!: 魔法阿媽和香港國際電影節 · 查看更多 »

許傑輝

許傑輝(),暱稱為輝哥,為台灣藝人、主持人、演員、製作人、教師。曾為台灣政治反串娛樂節目《全民最大黨》的固定演員班底。近年積極擴展表演設計這項新興產業,獲邀擔任多部中國及台灣戲劇的表演指導,以開發演員創造力,提升演員對角色及劇情的想像力為主要教學特色。.

新!!: 魔法阿媽和許傑輝 · 查看更多 »

許景淳

許景淳,臺灣女歌手、電台製作及節目主持人。於臺中出生,音樂方面,她是李泰祥老師的弟子,許景淳為流行歌手在臺灣國家音樂廳演唱流行歌曲第一人。樂評家說她~跨世紀臺灣最美麗的聲音,聽見她〜猶如看見臺灣美麗的山水。榮獲二十項國際與臺灣金賞大獎金獎天后。曾十次獲臺灣金曲獎、金鼎獎之最佳唱片大獎之紀錄。電影配樂方面,獲頒美國聖地牙哥影展、法國南特影展之最佳配樂及演唱獎項。她受邀演唱包括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新加坡、香港、澳门、上海、珠海等地。她的演唱也曾獲日本波麗佳音欣賞,邀請她在日本發行國語專輯並巡迴演唱。 媒體為政治炒作,誤傳她為總統蔡英文之外甥女,其實她與蔡家毫無關係,她的母親姓林。.

新!!: 魔法阿媽和許景淳 · 查看更多 »

貢敏

貢敏,原名貢宗耀,筆名金聖不嘆,生於南京,中華民國台灣劇作家、導演,國立國光劇團首任藝術總監。政工幹校(現在的政治作戰學校)影劇科畢業。有話劇、電視、電影、戲曲編劇、導演作品多部。1970年獲頒第11屆中國文藝獎章話劇編劇獎。1977年以電影《風雨生信心》劇本,與趙琦彬共同獲頒國家文藝獎戲劇類。 1995年國立國光劇團成團,他應邀出任藝術總監,推動創作演出台灣題材的新編京劇,就是合稱《京劇臺灣三部曲》的《媽祖》、《鄭成功與臺灣》、《廖添丁》。.

新!!: 魔法阿媽和貢敏 · 查看更多 »

麥人杰

麥人杰是出生於台灣台中的漫畫家、動畫創作者,個人原名為「麥仁杰」。代表漫畫作品有《天才超人頑皮鬼》、《狎客行》等,並參與過動畫《魔法阿媽》的製作。.

新!!: 魔法阿媽和麥人杰 · 查看更多 »

黃仲崑

黃仲崑(),台灣男藝人,早期為男歌手,現今在戲劇上發展。他在1984年與楊林合唱陳彼得作詞作曲的《故事的真相》,1994年憑一曲《有多少愛可以重來》紅透歌壇。演出過多部電影及電視劇。.

新!!: 魔法阿媽和黃仲崑 · 查看更多 »

黃遠

黃遠(),本名黃仕翔,台灣男演員。演員黃仲崑之子,2010年以電影《酷馬》初試啼聲,飾演男主角馬俊安;同年接著演出鄭有傑導演執導的五集迷你劇《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於公視播送,以新人之姿逐漸受到囑目,並獲得2011年第46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獎。景文高中優人神鼓表演藝術班畢業後,進入軍中服義務役。2017年簽約進入杰威爾音樂。為已逝名編劇黃黎明的外甥。.

新!!: 魔法阿媽和黃遠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台灣)

《蘋果日報》(Apple Daily,2003年5月2日-)是香港壹傳媒在臺灣所發行的正體中文報紙,創辦人是黎智英,以香港《蘋果日報》為藍本,集團總裁為張劍虹;自2018年3月起,分為數位及紙媒編輯部,社長陳裕鑫現兼任紙媒總編輯。 臺灣《蘋果日報》的推出,亦直接打擊了同系同質的臺灣《壹週刊》的銷路。同時繼三重幫財團挾資本優勢入主報業後,此役臺灣財團報業格局確立,臺灣文人報業正式終結。《蘋果日報》的最大特色是著重圖片以及視覺化之圖表,並採用一般報紙所無的全彩印刷(包括分類廣告在內),印紙量和週末版的《紐約時報》相若。臺灣《蘋果日報》目前為臺灣最具影響力報紙之一。.

新!!: 魔法阿媽和蘋果日報 (台灣) · 查看更多 »

開眼電影網

開眼電影網(@movies),簡稱開眼,是一個提供電影資訊與相關資訊的中文網站。設置於臺灣。創立於2000年5月。.

新!!: 魔法阿媽和開眼電影網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新!!: 魔法阿媽和自由時報 · 查看更多 »

金馬獎

金馬獎(英語譯名:Golden Horse Awards,簡寫為GHA)是臺灣的電影獎之一,為全球第一個華語電影獎,旨在獎勵華語電影創作與發展,不僅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電影獎,也是華人電影業界年度最受矚目的盛會之一,同時與金鐘獎和金曲獎並稱為臺灣三大娛樂獎,合稱為「三金」。1962年創始時由行政院新聞局主辦Chiang Ying-ying.

新!!: 魔法阿媽和金馬獎 · 查看更多 »

東森新聞台

東森新聞台(台標標示為EBC東森新聞),是東森電視旗下的新聞頻道。.

新!!: 魔法阿媽和東森新聞台 · 查看更多 »

文英

文英(),本名龔黃錦涼,日治時代日文名「英子(えいこ)」,生於台北,為台灣資深電視、電影女演員。她在演藝圈內被尊稱為「文英阿姨」;由於其樂觀直爽的個性與強大的親和力,其於演藝圈有廣闊人脈,並有許傑輝、利菁、楊貴媚等乾子女。長期活躍於台灣電視圈拍攝廣告與上綜藝節目。.

新!!: 魔法阿媽和文英 · 查看更多 »

時報文化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時報文化、時報出版,是台灣大型出版社之一,由《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創辦,為台灣第一家股票上櫃的出版社。.

新!!: 魔法阿媽和時報文化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魔法亞媽魔法阿妈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