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高執德

指数 高執德

執德(),法號證光,是一位台灣彰化永靖出身的僧侶,也是臺灣白色恐怖的受難者之一。他曾任台南開元寺住持,並於日治時期和戰後皆致力推動僧伽教育,主張「在家佛教」,本人亦娶妻生子。 2013年,他被列名於北京西山無名英雄廣場,該廣場被建立以紀念在台灣被處決的「隱避戰線烈士」。.

25 关系: 南瀛佛教會台南開元寺台灣佛教台灣總督府台灣日治時期大正藏居士佛教中國共產黨臺南市工作委員會临济宗东京彰化縣佛教保密局僧伽僧侣馬場町紀念公園駒澤大學臺中州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李媽兜梁加升永靖鄉戰後台灣明治昭和

南瀛佛教會

南瀛佛教會成立於1921年4月4日,為台灣總督府全力主導的台灣民間佛教組織。以總督府內務局社寺課長丸井圭治郎為核心人物的該宗教組織,亦是台灣日治時期期間最具影響力的台灣佛教組織。 南瀛佛教會運作方式以演講與發行月刊刊物為主,對象主要則是從事佛教宣導的師僧或民間佛齋教居士。1934年起,該佛教會惟因中日戰爭態勢擴大因素,活動、規模及影響力漸趨沒落,並於1941年正式更名為「台灣佛教」。俟1945年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後,以「齋佛融合」、「佛教現代化」或「佛教--民化」為階段性任務的南瀛佛教會正式結束運作。.

新!!: 高執德和南瀛佛教會 · 查看更多 »

台南開元寺

#重定向 開元寺 (臺南市).

新!!: 高執德和台南開元寺 · 查看更多 »

台灣佛教

台灣佛教的信仰人口約801.5萬人,佔2300萬人口的35%,其信仰人數可能與道教、儒教或其他台灣民間信仰,甚至與其他新興宗教有重疊的情況。據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發布的資料顯示,台灣有多達80%的人口信奉某種形式,摻雜有佛教信仰因素的傳統台灣民間信仰或台灣宗教。因此就廣義而言,在台灣佛教是最大宗教。 台灣佛教系統承襲自中國閩南地區,世俗化的信仰體系(其中代表為巖仔和高僧信仰)為其一大特色,與以出家僧侶為主的叢林體系(以四大法脈為代表)並立。然而因戰後中國傳入的佛教體系一枝獨秀,蓋過原有本土佛教勢力,使得原有的本土佛教體系常遭誤解,例如世俗體系部份就經常被誤認為「佛道混合」或「非正信」,但實際上世俗體系的發展未必違反佛教原教旨。 不過,從佛教以不同形式傳入台灣後,臺灣的佛教信徒,並沒有精確的統計。因此,統計改以觀察寺院增加數目、並透過台灣社會變遷歷次調查問卷中有關宗教項目的實際統計數字,來論斷其變革的趨勢。.

新!!: 高執德和台灣佛教 · 查看更多 »

台灣總督府

#重定向 臺灣總督府.

新!!: 高執德和台灣總督府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新!!: 高執德和台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大正藏

#重定向 大正新脩大藏經 ja:大正新脩大蔵経.

新!!: 高執德和大正藏 · 查看更多 »

居士佛教

居士佛教,又稱為在家佛教,是一种提倡在家修行的佛教修行方式与思想,中文信徒稱之為居士、女居士,統稱在家眾,而梵文則稱之為優婆塞與優婆夷。 因为佛教的目的在于完全展现心的潜能,所以佛陀的教育是不依附于某种特定的文化的。在有佛教传统的亚洲国家,常常有三种佛教修行方式:除了在寺院生活并献身于佛学的比丘和比丘尼外,还有在经济上支持寺院并自己也禅修的居士,另外在西藏还有称为成就行者(瑜伽士)的群体。而居士佛教是将日常生活和佛陀的教育联系起来,但只皈依三宝受五戒十善或者在家菩萨戒,可以谈婚论嫁,从事世俗活动。.

新!!: 高執德和居士佛教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臺南市工作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台南市工作委員會,簡稱台南市工作委員會、中共台南市委,是中国共产党在台湾省台南市的地方组织,是中共台湾省委的派出机构。 中共台南市委為中國共產黨設置於台灣台南市之外圍組織,成立於1946年10月,以讀書會形式進行活動,由李媽兜負責。台南市工作委員會轄下設有麻豆支部、台南市街頭支部支部、中營支部、大埤寮支部、山寮子支部、南頭港支部、下營支部、桶頭村支部、北門支部、二重溪支部、頭社支部、鳴頭村支部、玉井支部、中營支部、玉井糖廠支部、關廟支部、新營支部、新營糖廠支部、石仔瀨支部、石光村、白河支部支部等。1950年,毛人鳳主導之保密局破獲該委員會,李媽兜於1952年落網,先後逮捕相關聯的支部成員等牽連多達264人。其中包含擔任委員會書記一職的李媽兜在內,此相關「匪諜案」共有61人遭槍斃,186人被判1至15年有期徒刑,17人無罪釋放。 台南市工作委員會為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直屬機構,初期由嘉義人張志忠領導,後南部組織皆由陳澤民領導,株連政治犯甚多。.

新!!: 高執德和中國共產黨臺南市工作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临济宗

临济宗,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自洪州宗門下分出,始於臨濟义玄(?-867年)大師。义玄从黄蘗希运禅师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今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 广为弘扬希运禅师所倡启“般若为本、以空摄有、空有相融”的禅宗新法。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后世遂称之为“临济宗”,而黄蘗禅寺(位于江西宜丰黄檗山)也因之成为临济宗祖庭。因其禅风比较刚劲,故而后世与理论较为细密的曹洞宗相比,称“临济将军,曹洞士民”。.

新!!: 高執德和临济宗 · 查看更多 »

东京

東京()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都市,狹義上指東京都、或東京都區部(即東京市區),亦可泛指東京都及周邊衛星都市群相連而成的「首都圈」(東京都會區)。目前(2017年8月)東京都區部人口數達946萬,首都圈的人口數則達3千6百萬,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亦為亞洲最重要的世界級城市。東京是传统上的全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在2016年GDP達9472.7億美元,超越紐約(9006.8億)成為全球第一,同時全球城市指數排名中排名第三。 東京古稱江戶,自德川幕府時代以來開始成為日本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維新時期改為現名後,更發展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經過二戰後的繼續發展,東京不僅成為世界商業金融、流行文化與時尚重鎮,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此外,東京還有目前全球最複雜、最密集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中東京的地鐵系統每日平均運量達880萬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鐵第三位。 在正式的行政區劃定義上,東京僅限於東京都,與道、府、縣同為日本的一級行政區,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與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離島;其中,東京都區部為日本中央政府所在地。東京都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沖之鳥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地理極點,擁有日本各都道府縣中最多的人口數,同時也是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都道府縣。.

新!!: 高執德和东京 · 查看更多 »

彰化縣

彰化縣(Tsiang-huà-kuān;Chông-fa-yen)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臺灣米倉」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東邊以八卦山脈與南投縣接壤,西邊濱臨臺灣海峽,南邊以濁水溪與雲林縣為界,北邊以烏溪與臺中市為界。彰化縣古稱「半線」,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北邊屬於彰化平原,南邊則是濁水溪扇狀平原。彰化縣是臺灣本島面積最小的縣,是臺灣人口第一大縣,也是臺灣設籍人口唯一超過百萬人的縣市。本縣常與臺中市及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或與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等三縣市合稱彰雲嘉地區。.

新!!: 高執德和彰化縣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高執德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保密局

“保密局”可能指:.

新!!: 高執德和保密局 · 查看更多 »

僧伽

僧伽(巴利文: सन्घ ,, संघ,,),簡稱為僧,又譯為僧眾、僧團、教團、和合眾,佛教術語,意譯為大眾,源自古印度傳統,最初意指由多人所組成的團體,在各沙門傳統中,如耆那教等,聚集的弟子,皆稱為僧伽。佛教也傳承了相同傳統,將信奉佛教的弟子皆統稱為僧伽。在一般的使用上,若不做特別指定,僧伽大部份用來泛指佛教僧侶,也就是受具足戒的出家眾。.

新!!: 高執德和僧伽 · 查看更多 »

僧侣

僧侶可以指:.

新!!: 高執德和僧侣 · 查看更多 »

馬場町紀念公園

場町紀念公園是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萬華區的公園。東臨中正河濱公園、西頻華中河濱公園、南靠新店溪、北側以水源路和青年公園相鄰。.

新!!: 高執德和馬場町紀念公園 · 查看更多 »

駒澤大學

駒澤大學(日語:こまざわだいがく,英語:Komazawa University),是一所位於東京都世田谷區的私立大學。1925年創校,簡稱駒大。旧称:曹洞宗大學林。.

新!!: 高執德和駒澤大學 · 查看更多 »

臺中州

臺中州是台灣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的行政區劃之一,1920年合併原臺中廳與南投廳而成,轄域為今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1945年,改制為臺中縣,原下轄之臺中、彰化兩市獨立為省轄市。.

新!!: 高執德和臺中州 · 查看更多 »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指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進行的白色恐怖統治,期間從1949年5月20日至1991年5月22日為止。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頒布《臺灣省戒嚴令》,宣告自1949年5月20日起在臺灣省全境實施戒嚴。同年5月24日經由立法院三讀通過《懲治叛亂條例》,為針對中國共產黨叛亂的特殊狀況而實施,實際上,透過此「特別刑法」造成許多冤假錯案,剷除異己、鞏固極權主義的領導中心,對於批評或反對政府者、持不同政見者(如主張臺灣獨立、左翼等等)進行整肅迫害,任意冠上意圖顛覆政權之罪名,將刑罰範圍極度擴張。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等情治單位藉由特別刑法充當政府整肅異己的工具,罔顧基本人權、民主、自由等、無所不在隨時隨地監控人民,對言行可疑人士或持不同政見者炮製假案、予以扣上匪諜的帽子,在全國各地濫捕、濫殺、刑求毆打及沒收財產,造成大量的冤死、冤獄、傷殘,人民的生命、財產、健康,以及心靈上遭受嚴重損害。 雖然中華民國政府宣告自1987年7月15日起解嚴,「名義上」白色恐怖已經結束,臺灣平民不再受到嚴厲的軍法審判,但是《懲治叛亂條例》以及《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仍然持續鎮壓與政府持不同政見者。1991年5月9日,法務部調查局幹員未知會國立清華大學校方,於清晨五時許進入清大學生宿舍拘提歷史研究所碩士生廖­偉程,引發臺灣社會與大學校園劇烈反彈。5月9日,清大學生到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靜坐抗議。5月12日,抗議的教授及學生於中正紀念堂靜坐,二十多名教授遭到鎮暴警察以棍棒毆打。5月15日,上千名臺灣各大學學生發動罷課並佔領臺北車站大廳靜坐六天五夜,要求「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反對政治迫害」。5月17日,立法院通過廢除《懲治叛亂條例》,5月22日正式宣告廢止。1998年6月17日中華民國立法院通過補償條例,成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十五年間補償10067件,其中死刑809人,包括:二二八事件、澎湖七一三事件、孫立人部屬郭廷亮案、柏楊案、李敖、雷震案、美麗島案(除了林義雄可能因林宅血案未破堅持不領補償金)等。但約1500名受難者未提出申請。基金會執行長希望基金會結束營運後能與二二八基金會合併成為「國家人權基金會」,繼續保障未申請者的權益。.

新!!: 高執德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查看更多 »

李媽兜

李媽兜(),是一位出身臺南大內的社會運動參與者及中國共產黨黨員,也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之一。.

新!!: 高執德和李媽兜 · 查看更多 »

梁加升

梁加升(),法名釋心覺,字拓荒、少滄,筆名霜梧,是一位出身臺南的反殖民運動者、白色恐怖受難者及比丘。.

新!!: 高執德和梁加升 · 查看更多 »

永靖鄉

永靖鄉(臺灣閩南語永靖腔拼音:Éng-tsēng-hiong, 國際音標:)位於台灣彰化縣中部偏東南,地勢平坦,無山岳、湖澤。北緣員林市、埔心鄉,東鄰社頭鄉,西濱溪湖鎮,南接田尾鄉。為台灣本島人口密度最高的鄉。.

新!!: 高執德和永靖鄉 · 查看更多 »

戰後台灣

#重定向 臺灣戰後時期.

新!!: 高執德和戰後台灣 · 查看更多 »

明治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至1912年7月30日。.

新!!: 高執德和明治 · 查看更多 »

昭和

昭和是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時所使用的年号,使用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是日本各年号中使用時間最長的,合共64年;但由於開始時是年底、終結時是年初,所以若嚴格計算,則為62年又13日。.

新!!: 高執德和昭和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高執德事件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