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马来西亚日

指数 马来西亚日

来西亚日(Hari Malaysia,Malaysia Day)于每年的9月16日盛大庆祝,以纪念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的成立,但它并不是马来西亚的国庆日。它是标志着马来亚联合邦、北婆罗洲、砂拉越和新加坡共同组成马来西亚。.

22 关系: 十八点协议印度尼西亚二十点协议北婆羅洲砂拉越纳吉·阿都拉萨独立广场(吉隆坡)联合国菲律宾马来亚联合邦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历史马来西亚人马来西亚国庆日马来西亚首相英国沙巴新加坡新加坡州1963年1963年马来西亚协定9月16日

十八点协议

十八点协议是一个1963年成立马来西亚联邦谈判前由由砂拉越所提交的一分含有18个重点的協議。此協議是参考砂拉越白人拉惹统治之九大基本原则,既1941年砂拉越憲法。 一个以金馬倫·科博德(Cameron Cobbold)为首的科博德委员会被任命协助草拟1963年马来西亚协定。其中,马来亚联合邦的代表为副首相阿都拉萨 。北婆罗洲也提交了一分相似的备忘录——二十点协议。.

新!!: 马来西亚日和十八点协议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新!!: 马来西亚日和印度尼西亚 · 查看更多 »

二十点协议

《二十點協議》(Perjanjian 20 Perkara Sabah;20-point agreement)是北婆羅洲(今沙巴)领袖在英国伦敦谈判结束之后,对于成立马来西亚事宜所提呈的基本诉求文件。这份诉求文件并无透过法律程序在立法议会中通过成为一个法律条文,是一份不具有法律地位的备忘录。 尽管如此,《二十点协议》中的部份条文在《马来西亚协定》附录A文件,即《马来西亚法案》中获得采纳,并後來成為《馬來西亞憲法》的一部份。其他條文則獲口頭接納。 《二十點協議》被一些關注沙巴權益人士所質疑,他們認為该協議需要根據社會、經濟和政治的轉變而作出修訂 。馬來西亞成立後,一些關注沙巴權益人士批評馬來西亞聯邦政府違反了《二十點協議》的精神。 ,尽管该协议并不具有的法律地位。.

新!!: 马来西亚日和二十点协议 · 查看更多 »

北婆羅洲

北婆羅洲(North Borneo,Borneo Utara)也作「北婆羅乃」,是在1882年至1946年期間由北婆羅洲特許公司控制的一个英屬保護領,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1946-1963)改稱「英屬北婆羅洲」,成為大英帝國的皇家殖民地之一。北婆羅洲的位置處于婆羅洲島的東北部,也即是如今的東馬沙巴州。.

新!!: 马来西亚日和北婆羅洲 · 查看更多 »

砂拉越

拉越(Sarawak),旧译砂--朥越、砂--勞越、砂羅越或砂--捞越,簡稱砂或砂州,马来语又稱作“犀鸟之乡”(Bumi Kenyalang),是马来西亚在婆罗洲领土上两个行政区域之一(另一个为沙巴州),也是全马面積最大的州。砂拉越州在行政、移民和司法制度上与马来西亚半岛的其他行政区明显不同。地理上砂拉越州位于婆罗洲西北,东北与沙巴州相邻,并把汶莱这一独立国家隔成两部分,而其南与印尼加里曼丹接壤。砂拉越州的首府古晋市是全州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州内还有美里、诗巫和民都鲁等大大小小的城市分布。根据2015年的人口估查,砂拉越州共有2,636,000人。全州的气候类型是熱帶雨林氣候,生长着大片热带雨林,为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以许多著名的洞穴系统而闻名的姆鲁山国家公园也位于砂拉越州。发源于依兰山脉的拉让江既是该州的重要河流,也是马来西亚最长的河流;其支流上的巴贡水电站是东南亚的大型水电站之一。砂拉越州的最高点为2,423米高的毛律山。 在尼亚洞发现了距今四万年前早期人类在砂拉越的居住遗迹。在公元八至十三世纪砂拉越,这一地区与古代中国维持着贸易往来。在十六世纪时这一地区开始受到汶萊帝國(渤泥国)的控制。1841年,英国探险家詹姆士·布鲁克从汶莱手中取得砂拉越(今古晋一带)的统治权,成为了独立的王国,并逐步将版图扩张至今天的范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砂拉越在1941年被日本占领。战后的1946年,砂拉越又被划给英国成为了直轄殖民地,直到1963年7月22日才從英國取得自治權。同年9月16日,砂拉越與北婆羅洲(今沙巴)、新加坡(在1965年被驱逐出联邦)和马来亚联合邦(今马来西亚半岛或西马)组成今天的马来西亚。这一联邦体制的建立受到了邻国印尼的反对,并导致了两国陷入了长达三年的武装对抗。1966年8月对抗平息后的砂拉越又经历了砂共叛乱,这场叛乱直到1990年才停息。 砂拉越州呈现出富有代表性的民族特点、文化特色和多样化语言。砂拉越州的州元首称作“Yang di-Pertua Negeri”,而其政府首脑称为“首席部长”。砂拉越州的政府架构与西敏制相似,并在国内拥有最早的州議會制度。砂拉越州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和马来语,并没有规定官方宗教。位于古晋的砂拉越博物馆是婆罗洲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砂拉越还以它的传统乐器而闻名。为期三天的(RWMF)便是在砂拉越州举行。同时砂拉越州也是全国唯一庆祝的地方。 砂拉越州蕴藏着大量自然资源,其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外向出口型,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木材和油棕方面。砂拉越州还有制造、能源和旅游等产业。.

新!!: 马来西亚日和砂拉越 · 查看更多 »

纳吉·阿都拉萨

纳吉()本名为莫哈末·纳吉·阿都拉萨(Mohd Najib bin Abdul Razak)全名加上头衔全称为拿督斯里哈芝莫哈末·纳吉·敦哈芝阿都拉萨(Dato' Sri Haji Mohammad Najib bin Tun Haji Abdul Razak),也是第六任马来西亚首相,于2009年4月3日取代前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宣誓就职,至2018年5月9日所在政黨聯盟敗選下台為止。2018年5月10日至12日间,是在野政治联盟国阵中最大政党巫统的主席兼国阵主席。 纳吉是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萨的长子,第三任首相胡先翁的外甥。他在1976年以23岁之龄当选彭亨州国会议员而进入国会,取代病逝的父亲。1982年至1986年间曾是彭亨州务大臣,之后在联邦政府马哈迪内阁担任文化、青年及体育部长。他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先后担任教育部长及国防部长。2004年1月7日他受委副首相,为首相阿都拉的副手,2008年大选国阵遭到挫败后翌年取代阿都拉。在他的领导下,国阵在2013年大选中获胜,但在野党选票在马来西亚历史上首次获得过半数。 在纳吉执政里推行了经济自由化措施,如减少政府津贴,放宽外资限制,并减少针对马来人的优惠措施。2013年大选后他的政府开始对批评者以煽动罪名提控,以肛交案审讯监禁反对党领袖安华,实行消费税,涉入一马发展公司丑闻(1MDB)风波导致一系列由草根组织净选盟发动要求纳吉下台的抗议集会。这些抗议集会最终促成了由马哈迪和希望联盟以及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公民宣言,以使他下台。纳吉对贪腐指控的回应是集中权力,撤换副首相,冻结两家报章出版及在国会通过争议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法令》。 2018年5月9日大选中,纳吉领导的国阵败选。5月12日,他宣布辞去巫统主席及国阵主席职务,即日起生效。.

新!!: 马来西亚日和纳吉·阿都拉萨 · 查看更多 »

独立广场(吉隆坡)

#重定向 独立广场 (吉隆坡).

新!!: 马来西亚日和独立广场(吉隆坡)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新!!: 马来西亚日和联合国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

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宾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641個島嶼組成,可分為呂宋島、-zh:米沙鄢群岛;zh-tw:維薩亞斯群島;zh-hk:維薩亞斯群島;zh-sg:米沙鄢群島;-和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島;zh-hk:棉蘭老島;zh-sg:棉兰老岛;-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開始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獨立。美國在當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陸續歸國,特別是北部各島嶼、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平,該國並榮獲了亞洲四小虎的称号。.

新!!: 马来西亚日和菲律宾 · 查看更多 »

马来亚联合邦

来亚联合邦(Persekutuan Tanah Melayu;Federation of Malaya)成立于1948年1月31日,由11州-9个马来州属与海峡殖民地的槟城及马六甲所组成。後分裂為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兩個國家。.

新!!: 马来西亚日和马来亚联合邦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

來西亞(Malaysia;Malaysia;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从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0,3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隔南中国海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間隔南中国海: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連接;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Borneo 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和砂拉越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CIA.

新!!: 马来西亚日和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历史

來西亞是一個擁有狹長海岸線(如馬六甲海峽),並且接受全球貿易與外來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國家。過去,傳自印度的兴都教与佛教文化一直主導该国的早期區域史,其影響力於西元7世紀到14世紀之間擴大至蘇門答臘、爪哇、馬來半島以及婆羅洲諸多地方,並在室利佛逝文明於蘇門答臘島的統治時期達到頂峰。 早在前3—1世紀,即已出現古吉打王國(羯荼);布央谷文明則在3世紀出現。10世紀起來自中東的穆斯林就曾多次途徑馬來半島。 1136年第9任吉打统治者玛哈拉惹得哇拉惹二世自兴都教皈依伊斯兰教,改称,建立吉打苏丹王朝,兴都王朝也就此走入歷史。15世紀伊始,島上以馬六甲為首的一些新興蘇丹國開始採用伊斯蘭教,使得伊斯蘭教對马来人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反之亦然。 1511年,葡萄牙人佔據馬六甲,成為在馬來半島和東南亞地區建立定居點的第一個歐洲殖民列強,而荷蘭人也在1641年緊隨其後。然而,當英國人在亞庇、古晉、檳城和新加坡初步建立軍事基地之後,他們卻成為最終能夠確保其霸權橫穿各個 出於外部因素影響,現在的馬來群島地區被劃分成六个主權國家(即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東帝汶和菲律賓)。儘管如此,基於地理和歷史連接,今天的馬國在文化和語言上,与馬來群島國家之間的差別較少。.

新!!: 马来西亚日和马来西亚历史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人

来西亚人指的是和马来西亚相关联的人。而关联可能是在居住、法律、历史或文化方面。对于大多数马来西亚人来说,此类联系中都存在(通常是所有),并且象征一个人是马来西亚人。虽然大多数马来西亚人都是居住在马来西亚的马来西亚公民,可是非马来西亚籍公民和海外马来西亚人也可以被视为马来西亚人。 马来西亚是各种不一样来源和族群的人的家。也因如此,马来西亚人与马来西亚國籍和族群不尽相同,但和公民和对国家的忠诚相同。多数马来西亚人都是移民和移民的后裔。在经过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长期殖民,许多移民期在近5个世纪不断出现,许多非原住民也在这里建立家园。 自1948年马来亚联邦(不包括新加坡皇家殖民地,北婆罗洲皇家殖民地和砂拉越皇家殖民地)建立以来,当地居民逐渐希望从大英帝国独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了马来西亚人希望让其家乡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的愿望。.

新!!: 马来西亚日和马来西亚人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国庆日

#重定向 马来西亚独立日.

新!!: 马来西亚日和马来西亚国庆日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首相

来西亚首相(Perdana Menteri Malaysia,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是马来西亚联邦行政机关的首脑,也是马来西亚三权分立制度下行政方面的首脑,对外则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对内则负起国家行政上的最高责任。.

新!!: 马来西亚日和马来西亚首相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马来西亚日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沙巴

沙巴(Sabah),简称「沙州」,旧名「北婆羅洲」,位於婆羅洲島北部,是馬來西亞的13州属之一,也是马来西亚境內第二大州,僅次於其西南方的砂拉越,而其南面則与印度尼西亚的北加里曼丹省相接壤。 自1881年起,北婆羅洲一直被大英帝國所統治。直到1963年8月31日,北婆羅洲被英國予以自治地位,同時改名為「沙巴」(Sabah),但並未從法律上獲得正式獨立,其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政府所掌管。 1963年9月16日和砂拉越、马来亚联合邦及新加坡共同组成聯邦国家,成立马来西亚。在成立马来西亚之前,沙巴和砂拉越、新加坡一样,皆是英属自治邦,根据成立协议沙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行政自治权,如移民政策自主权。 沙巴享有风下之地(Land Below The Wind)或是风下之乡之美誉,原因是沙巴的位置在飽受台风肆虐的菲律宾之南,但台风不会经过这里。沙巴首府為亞庇,前名為(Jesselton)。其他主要城镇有山打根、斗湖、根地咬、、古达、仙本那、拿笃、斗亚兰、吧巴、实必丹、丹南、兰瑙、古打毛律、哥打马鲁都等。纳闽在1984年由哈里士领导的人民党组成的沙巴政府交给了联邦政府,现为联邦直辖区,也是大马的唯一的岸外金融中心。 沙巴人分为三大民族:华人、卡达山人和巴瑶人,分別使用華語、英语、卡达山话和马来语,随着大量外籍人士涌入使沙巴华人只剩一至两成。.

新!!: 马来西亚日和沙巴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新!!: 马来西亚日和新加坡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州

新加坡州(Negeri Singapura)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已不存在的州,于1963年9月16日设立,1965年8月9日独立成为新加坡共和国。 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北婆罗洲(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共同组建马来西亚联邦。新加坡英属时期结束,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个州。然而,新加坡州与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在经济、财政、政治上的意见经常相左。中,以新加坡州为根据地的人民行动党参加大选,被联邦政府的执政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视为对马来人至上的政治系统的威胁。同年在新加坡州发生牵涉到华人社群和马来人社群的种族骚乱。中,人民行动党的对手社会主义阵线参选,受到巫统的支持。1965年,马来西亚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决定将新加坡州从联邦中除名。马来西亚国会于1965年通过紧急修宪将新加坡州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同年8月9日,新加坡州获得独立,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新!!: 马来西亚日和新加坡州 · 查看更多 »

1963年

请参看:.

新!!: 马来西亚日和1963年 · 查看更多 »

1963年马来西亚协定

#重定向 马来西亚协定.

新!!: 马来西亚日和1963年马来西亚协定 · 查看更多 »

9月16日

9月16日是阳历年的第259天(闰年是26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6天。.

新!!: 马来西亚日和9月16日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