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9 关系: 國際聯盟,约瑟夫·斯大林,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美国,苏德战争,苏联,苏联外交部,集体安全,沙皇俄国。
-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员
- 俄羅斯帝國猶太人
- 國際聯盟人物
- 比亚韦斯托克人
-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 苏联犹太政治人物
- 苏联第一届最高苏维埃代表
- 苏联第二届最高苏维埃代表
- 蘇聯外交部長
- 蘇聯駐古巴大使
- 蘇聯駐美國大使
國際聯盟
國際聯盟,簡稱國聯,成立于1920年1月10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召开后组成的跨政府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維護世界和平為其主要任務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的成立目的如《》所述,包括透過集体安全及軍備控制來預防戰爭,藉由談判及仲裁來平息國際間的紛爭。国际联盟及其他同時期的條約也提到勞動條件、對原住民的公平待遇、人口走私与贩毒、軍備交易、公眾衛生、戰俘待遇,以及保護歐洲的少數族群。1934年9月28日至1935年2月23日期间,國際聯盟达到極盛時期,会员国数量高达58個。 國際聯盟所体现的外交思维反映了數百年來世界外交方式上的根本性轉變。國際聯盟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因而需要依靠當時國際間的大国執行其決議、維持經濟制裁,或是在必要時提供軍隊,然而這些大國未必願意這麼做。經濟制裁也會傷害國際聯盟的成員,因此這些國家不願意配合。美國則因為參議院拒絕接受《凡爾賽條約》,一開始就沒有加入國聯。在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時,國際聯盟指責義大利軍隊将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醫療帳篷作为攻擊目標,贝尼托·墨索里尼则回應称:「國際聯盟在麻雀大声喊叫時運作的很好,但在老鹰掉下来時一點用都沒有」。 在1920年代國際聯盟有顯著的成功,也有一些早期的失敗案例,但國際聯盟終究未能阻止轴心国在1930年代的侵略行爲。德國、日本、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均退出了国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發證實,國際聯盟無法起到維護世界和平、避免世界大戰再度發生的作用。國際聯盟歷時26年,後來被1946年4月20日成立的联合国所取代。此外,联合国繼承了一些國際聯盟成立的機構及組織。.
约瑟夫·斯大林
#重定向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Вячеслав Михайлович Молотов,),原名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斯克里亚宾(Вячеслав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крябин),早年参加革命时,将姓氏改为“莫洛托夫(Молотов)”取“锤子”之意(俄文“锤子”为молот)。1930年-1941年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政府总理),1942年-1957年任苏联人民委员会(1946年后改称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39年-1949年及1953年-1956年兼任外交人民委员(1946年后改称外交部长),1957年6月被降为驻蒙古大使,1964年被开除党籍,勒令退休。1984年恢复党籍。.
查看 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李维诺夫和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苏德战争
蘇德戰爭(德國方面稱為東方戰線,die Ostfront;蘇聯方面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而「衛國戰爭」本指1812年的俄法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与納粹德國及雙方盟國之間發生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至1945年5月9日德國向苏联投降為止。.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苏联外交部
苏联外部关系部(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внешних сношений СССР)建立于1923年。在1946年前,苏联这一重要组织称为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Народный комиссариат по иностранным делам),拉丁化后简称为Narkomindel;1946年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该部门通称为苏联外交部(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全联盟级别的外交人民委员会,在签署苏联成立条约后的1923年7月16日成立,是建立于1917年所成立的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基础之上的。部门在1946年前由人民委员领导,由外交部长领导至1991年,1991年曾称外部关系部。每个外交部长均由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提名推荐,并由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确认通过担任,成为部长会议成员。 Category:苏联政府 Category:苏联外交 Category:各国外交部门.
集体安全
集体安全是一种保障所有國家生存與國際和平的制度。在这种机制下,每个参与国都认为破坏和平是对所有参与国共同的挑战,也即参与国认为其他国家的安全是所有国家的安全。 集体安全概念的假設是,國家將放棄使用武力或是以武力為威脅以求達成國家利益及目標,所有國家對為違反此一原則的侵略國家進行集體制裁,以維持國際和平及秩序。 集体安全是国联和联合国的主要宗旨之一。.
沙皇俄国
沙皇俄国或沙俄可以指:.
另见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员
-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波格丹诺夫
- 亚历山大·什利亚普尼科夫
- 亨里希·雅戈达
- 伊利亚·爱伦堡
- 伊涅萨·阿曼德
- 克利缅特·伏罗希洛夫
- 列夫·加米涅夫
- 列夫·托洛茨基
- 列昂尼德·谢列布里亚科夫
- 叶夫根尼·帕舒卡尼斯
- 叶莲娜·斯塔索娃
- 夏伯阳
- 奥西普·皮亚特尼茨基
- 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
- 安德烈·维辛斯基
- 尤里·马尔托夫
- 尼古拉·什维尔尼克
- 尼古拉·吉卡洛
- 尼古拉·布哈林
- 尼古拉·齐赫泽
- 弗拉基米尔·列宁
- 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
- 拉扎尔·卡冈诺维奇
- 格奥尔基·契切林
- 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
- 格里戈里·季诺维也夫
- 瓦西里·布柳赫尔
- 瓦连京·安德烈耶维奇·特里福诺夫
- 米哈伊尔·伏龙芝
- 米哈伊尔·加里宁
- 约瑟夫·斯大林
- 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
- 葉夫根尼·伊萬諾維奇·扎米亞京
- 薇拉·伊万诺芙娜·查苏利奇
- 谢尔戈·奥尔忠尼启则
- 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
- 阿列克谢·李可夫
- 阿歷珊德拉·金
- 阿纳托利·卢那察尔斯基
- 阿纳斯塔斯·米高扬
- 马克西姆·李维诺夫
- 马克西姆·高尔基
- 鲍里斯·舒米亚茨基
俄羅斯帝國猶太人
-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奥尔洛夫
- 亚历山大·阿希耶泽尔
- 伊利亚·爱伦堡
- 伊弗雷姆·卡齐尔
- 伊扎克·本-兹维
- 伊斯雷爾·克里斯塔爾
- 内森·米尔斯坦
- 列维·艾希科尔
- 哈伊姆·魏茨曼
- 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
- 塞缪尔·诺亚·克莱默
- 奧莉加·加米涅娃
- 彼得·布鲁姆
- 扎勒曼·夏扎尔
- 扬·戈特利布·布洛赫
- 拉斐爾·萊姆金
- 杰克·华纳
- 果尔达·梅厄
- 柴姆·苏丁
- 柴门霍夫
- 格里戈里·科津采夫
- 梅厄·迪岑哥夫
- 米夏·艾尔曼
- 罗曼·加里
- 罗曼·雅各布森
- 范妮·卡普兰
- 萨维利·塔塔科维
- 西蒙·库兹涅茨
- 赛尔曼·瓦克斯曼
- 邁爾·蘭斯基
- 阿尔卡季·罗森戈尔茨
- 阿布拉姆·斯卢茨基
- 阿爾伯特·沙賓
- 雅科夫·马尔基尔
- 馬克斯·魏因賴希
- 马克西姆·李维诺夫
-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
國際聯盟人物
比亚韦斯托克人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苏联犹太政治人物
苏联第一届最高苏维埃代表
苏联第二届最高苏维埃代表
- 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
-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雅科夫列夫
- 伊万·叶菲莫维奇·彼得罗夫
- 伊万·科瓦廖夫
-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米哈伊洛夫
- 格奥尔基·朱可夫
- 瓦西里·索科洛夫斯基
- 阿纳斯塔斯·米高扬
- 马克西姆·李维诺夫
蘇聯外交部長
蘇聯駐古巴大使
蘇聯駐美國大使
亦称为 李维诺夫,М.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