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

指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

克罗比乌斯环形山(Macrobius)是位于月球正面东北高地区的一座大撞击坑,约形成于早雨海世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古罗马作家、语言学家、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暨音乐理论家安布罗·奥勒留·狄奥多西·马克罗比乌斯(公元五世纪),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23 关系: 埃斯克朗贡陨石坑卡迈克尔陨石坑危海古罗马希尔陨石坑弗雷德霍姆陨石坑作家國際天文聯會哲学家约翰·希罗尼穆斯·施罗特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音樂理論马克罗比乌斯语言学阿波罗17号蒂斯朗陨石坑波里塔迪斯湖月球正面月面座標新柏拉图主义早雨海世撞击坑

埃斯克朗贡陨石坑

埃斯克朗贡陨石坑(Esclangon)是位于月球正面爱湾东侧崎岖高地上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法国天文学家暨数学家欧内斯特·本杰明·埃斯克朗贡(Ernest Benjamin Esclangon,1876年-1954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埃斯克朗贡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卡迈克尔陨石坑

卡迈克尔陨石坑(Carmichael)是位于月球正面爱湾东侧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美国心理学家伦纳德·卡迈克尔(1898年-1973年),1973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卡迈克尔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危海

危海(Mare Crisium)是位于月球正面东部危海盆地中的一座月海,位于560×420公里范围内,面积近17.6万平方公里,表面极为平坦。它是月球正面最孤独的月海:四周环被辽阔的高地环抱,仅间杂着一些零碎的小月海区。该月海中分布有质量瘤、皱岭和撞击坑等特征,但没有类似月溪的地堑。.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危海 · 查看更多 »

古罗马

古羅馬文明通常是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意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Senātus Populus Que Rōmānus),缩写为SPQR。傳說在公元前754年-753年,羅穆盧斯在台伯河畔建羅馬城,開創了王政時代。公元前509年或前510年,古羅馬王政時代(羅馬王國)結束,選舉兩名執政官,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為期1年;管理國家的主要機構為元老院、高級長官及公民大會,而掌握國家實權的則是元老院。隨著貴族與平民之間對立的加深,貴族承認了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前451年,頒佈了十二銅表法,明定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誌著羅馬法的誕生。 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又發動了3次布匿克戰爭,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15年-前168年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大部分伊利里亚、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羅馬-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非洲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 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則在1453年被鄂圖曼帝國所滅。.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古罗马 · 查看更多 »

希尔陨石坑

希尔陨石坑(Hill)是位于月球正面爱湾东南边沿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美国天文学家暨数学家乔治·威廉·希尔(1838年-1914年),1973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希尔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霍姆陨石坑

弗雷德霍姆陨石坑(Fredholm)是位于月球正面危海西侧崎岖月地上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瑞典数学家埃里克·伊瓦尔·弗雷德霍姆(1866年-1927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弗雷德霍姆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作家

作家特指文學創作上有盛名或成就的人,近代已泛指以写作為職業的人。相對於「作者」一詞而言,「作家」一詞比較廣義,包括網上寫手、自由撰稿人、任何種類出書的作者都可以被稱為或自稱為作家。 傅柯在其著名的論文《作者是什麼?》(What is an author?, 1969)提到:“所有的作者都是作家,但並非所有的作家都是(某作品的)作者。”(all authors are writers,but not all writers are authors.).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作家 · 查看更多 »

國際天文聯會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缩写为IAU;法語:Union astronomique internationale,縮寫為UAI),由博士以上的專業天文學家所組成,積極參與天文學研究與教育。於1919年7月28日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成立,由當時的國際天文星圖計畫(Carte du Ciel)、太陽天文聯合會(Solar Union)和國際時間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 l'Heure)等數個組織合併而成。其後,世界各國的國家級天文組織陸續加入,构成今日的規模。該會是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的國際科學聯合成員,也是國際上承認的權威机构,負責統合恆星、小行星、衛星、彗星等新天體以及天文學名詞的定義與英文命名。2014年7月10日宣布「外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活動啟動,開放公眾參與系外行星的命名。 IAU下分成數個工作單位,IAU也負責天文訊息全球電報通報系統,實際工作由中央天文電報局(Central Bureau for Astronomical Telegrams,CBAT)汇总整理天文訊息的匯報及電報的發布。 總會共有90個不同國家或地區共10144位會員,其中美國最多,有2579位會員,其次为法國(700位)、日本(598位)、義大利(568位)、德國(532位)和英國(523位)。.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國際天文聯會 · 查看更多 »

哲学家

#重定向 哲學家.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哲学家 · 查看更多 »

约翰·希罗尼穆斯·施罗特

约翰·希罗尼穆斯·施罗特(1745年8月30日,埃尔福特-1816年8月29日,下萨克森州利林塔尔),是一位德国天文学家。.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约翰·希罗尼穆斯·施罗特 · 查看更多 »

美國地質調查局

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縮寫:USGS)是美國內政部轄下的科學機構,是內政部唯一一個純粹的科學部門,有約一萬名人員,總部設在弗吉尼亚州里斯頓,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和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設有辦事處。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主要研究美國的地形、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與其的應付方法;負責四大科學範疇:生物學、地理學、地質學和水文學。.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美國地質調查局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縮寫为NASA)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民用太空计划、與开展航空科學暨太空科學的研究。1958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美国公共法案85-568》,创立了國家NASA航空和太空管理局,取代了其前身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於1958年10月開始運作。自此,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負責了美國的太空探索,例如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太空實驗室,以及隨後的航天飞机。自2006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愿景是“開拓未來的太空探索,科學發現及航空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使命是“理解并保护我们依賴生存的行星;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启示我们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在太空计划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进行长期的民用以及军用航空航天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被广泛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太空机构中執牛耳者。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透過地球觀測系統提升對地球的了解,透過太陽科學研究計劃精進太陽科學。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注重於利用先進的機械任務探索太陽系中的的所有天體並利用天文觀測台及相關計劃研究天體物理學中的主題,例如大爆炸理論。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與許多美國國內及國際的組織分享其研究數據。.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查看更多 »

音樂理論

音樂理論(簡稱樂理)是對音和音樂的一種理論,其內容為音樂的實踐及可行性的研究,範圍包括旋律、音程、節奏、和聲、結構、曲式、織體等。它源於觀察和涉及關於音樂家和作曲家如何創作音樂的假定推測。懂得音樂理論有助作曲及音樂演繹。這個詞也形容音樂中的基礎元素如音高、節奏、和聲、和形式且指的是音樂相關的描述、概念、或信念的學術研究和分析。因為何為音樂的概念正不斷擴大中(請參照音樂的定義),對於樂理的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定義可能是任何聲波現象的考慮,包括沉默,因為它關係到音樂。 正確的說本文所介紹的是音樂理論,亦即關於音樂各方面的理論、推測和假設。它描述音樂中的元素僅僅在於對這樣的理論給出方法;其他關於這些元素的信息將在其他文章中找到,如音樂的方面和音樂的具體參數。教科書,尤其是在美國,術語"理論"經常還包括音樂聲學的元素。記譜法的考慮、創作(音調)的技術(和聲和對位法)、等等......,其將不會在此討論,它們僅作為理論和假設的主題。 音樂理論是音樂學的一個子領域,其自己是藝術和人文學科整體領域內的一個子領域。從詞源上而言,音樂理論是一種音樂的沉思行為,來自希臘語θεωρία,觀看,查看,沉思,推測,理論,也是一種景象,一種場面。.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音樂理論 · 查看更多 »

马克罗比乌斯

克罗比乌斯(Ambrosius Theodosius Macrobius),约活动于公元4世纪前后。古罗马作家之一,曾以其独具匠心的作品而闻名于世。尽管他的生平事迹众说纷纭,但他仍然能够凭借试图对荒诞不经的现象进行解释而著名,其作品现已失传。.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马克罗比乌斯 · 查看更多 »

语言学

语言学(linguistics)是一门关于人类语言的科学研究。语言学包含了几种分支领域。在语言结构(语法)研究与意义(语义与语用)研究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的主题划分。语法中包含了词法(单词的形成与组成),句法(决定单词如何组成短语或句子的规则)以及语音(声音系统与抽象声音单元的研究)。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相关分支,它涉及到语音(phone)与非语音声音的实际属性,以及它们是如何发出与被接收到的。 與学习語言不同,语言学是研究所有人类语文發展有關的一門學術科目(通常只有根据语言,非文字)。传统上,语言学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但是现在语言学越来越独立了。语言学研究句法和词语等语言的描述,也研究语言的发展史。 语言学其他的附属科目包括以下:.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语言学 · 查看更多 »

阿波罗17号

阿波罗17号(Apollo 17)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十一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六次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登月任务。阿波罗1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唯一的夜间发射的任务,也为阿波罗计划画上了句号。.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阿波罗17号 · 查看更多 »

蒂斯朗陨石坑

蒂斯朗陨石坑(Tisserand)是位于月球正面危海西北边沿的一座古老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法国天文学家"弗朗索瓦·费历克斯·蒂斯朗"(François Félix Tisserand,1845年-1896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蒂斯朗陨石坑 · 查看更多 »

波里塔迪斯湖

仁慈湖又译作波里塔迪斯湖(Lacus Bonitatis)是月球正面东部的一座小月海,长约130公里、宽60公里。该湖的名字首次出现在1974年美国军事测绘局为美国宇航局测绘的月图中,1976年被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采纳。.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波里塔迪斯湖 · 查看更多 »

月球正面

月球正面是月球永遠朝向地球的半球,而相對的另外半球被稱為月球背面。因為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和它繞著自己的軸心自轉的周期相同,因此在地球上只能看見月球的一面,這種情形稱為同步自轉或是潮汐鎖定。月球直接被太陽照亮,而繞著地球產生的外觀變化稱為月相。月球未被照亮的部分有時也能看到朦朧的影像,這是地球反照的結果。這反映了地球表面反射的陽光也會照亮月球的表面。由於月球的軌道有點橢圓並且對黃道平面傾斜著,因此產生天秤動,使得從地球上累计能觀察到的月球表面總共達到59%(但在任何一個瞬間能看見的略少於一半)。.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月球正面 · 查看更多 »

月面座標

月面座標是用來標示地球的衛星,月球表面上的位置。在月球表面上的任何位置,都可以經由相當於地球上的經度和緯度的兩組數字指出位置。經度給出在月球子午線 (這是通過月球面對地球這一側表面中心點的經線,參見地球的本初子午線) 的東側或西側,這個點被認為是從地球上可以看見的月球表面的中間點;緯度給出在月球赤道以南或北的位置。這兩個座標直都以度表示。 天文學家以一個小的碗狀隕石坑 ('莫斯汀 A') 作為定義月面座標的基準點。這個隕石坑的座標定義如下: |緯度: |南緯3° 12' 43.2" |- |經度: |西經5° 12' 39.6" | 這個座標系統已經由月球激光测距实验精確的定義。 在經度90°E至 90°W 之間的表面可都以從地球上看見,但因為天秤動使我們可以看見的月球兩側的總表面達到59%。.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月面座標 · 查看更多 »

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是公元3世紀由亞歷山大城的普羅提諾(Plotinus)發展出的哲學派別,是古希臘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學流派,對基督教神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該流派主要基於柏拉圖的學說,再加上斯多葛學派、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融合為一個體系。但在許多地方進行了新的詮釋。在《新約聖經》時代的哲學本身包含一種宗教態度,這就是基督教涉及哲學的緣故。這種宗教哲學就稱新柏拉圖主義,也就是以希臘思想為基礎而創建的宗教哲學。主義主張所有存在皆來自一源,藉此個別靈魂能神秘地重返為一;亦強調存在層級的多重性,只能被感官所感知的物體世界處於最低層級。.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新柏拉图主义 · 查看更多 »

早雨海世

早雨海纪是月球地质时代中的第一阶段,指從45億5千萬年前(月球初步形成时期)至39億2千萬年前(酒海形成于隕石撞击)的這段時期。紧随它之后的是酒海纪。 该时期的上下界限标志是以二座最年青的大型月球撞击盆地的出现而确定:雨海盆地的形成为开始端(38.7-37.5亿年前,最新数据为39.38亿年± 0.04亿年前),东方海盆地形成为结束(3.8-3.72亿年前)。根据这二座盆地所包含的早雨海纪撞击喷发物,该时期开始于创建第一座盆地的撞击,结束于第二座盆地的溅射物堆积的时候。其他占据月球正面大部分地区的大型盆地(如危海、静海、澄海、丰富海及风暴洋等)也都形成于该时期。这些盆地绝大部分都在随后的晚雨海纪期被熔岩覆盖。早雨海纪前面是酒海纪。1987年美国地质学家唐纳德·威尔森(Donald Wilhelmsen)提出将雨海纪阶段划分为早雨海世和晚雨海世时代。 雨海盆地形成于早雨海纪(但雨海自身形成更晚) 东方海盆地中堆积的溅射物标志着早雨海期的结束 图中显示形成于雨海盆地溅射物(“雨海刻纹”)的典型山脉-海玛斯山脉,宽170公里;盆地边缘位于左上,距离300公里。.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早雨海世 · 查看更多 »

撞击坑

撞击坑(又称陨石坑或环形山)為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類地天体表面通过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形的凹坑。撞击坑的中心往往会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撞击坑内常常会積水,形成撞击湖,湖心则有一座小岛。 在具有风化过程的天体上或者具有地壳运动的天体上老的撞击坑会逐渐被磨灭。比如在地球上通过风化、风吹来的尘沙的堆积、岩浆撞击坑会被掩盖或者磨灭。在其它天体上有可能有其它效应来磨灭撞击坑。比如木卫四的表面是冰,随着时间的流易,冰会慢慢流动,使得这颗卫星表面的撞击坑消失。 在地球上约有150个大的依然可以辨认出来的撞击坑,其中直徑大於100公里的僅有5個,通过对这些撞击坑的研究地质学家还发现了许多已经无法辨认出来的撞击坑。几乎所有具有固体表面的行星和卫星均带有撞击坑。在有些天体上撞击坑的密度可以被用来确定相应的表面地区的形成年代。.

新!!: 马克罗比乌斯环形山和撞击坑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