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马克斯·埃曼努埃尔 (巴伐利亚)

指数 马克斯·埃曼努埃尔 (巴伐利亚)

克西米利安·埃曼努埃尔·路德维希·玛利亚(Maximilian Emanuel Ludwig Maria,),简称巴伐利亚的马克斯,巴伐利亚王子,巴伐利亞的公爵(Herzog in Bayern),已被废黜的巴伐利亞王國王室后裔,巴伐利亚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马克斯1937年出生于慕尼黑,巴伐利亚王位继承人阿尔布雷希特与第一任妻子玛利亚·德拉什科维奇·冯·特拉科什乾的次子,巴伐利亚末王路德维希三世的曾孙。他出生时并没有得到“巴伐利亚王子”的头衔,因为他父母的婚姻不符合巴伐利亚王室法律,1941年他的祖父鲁普雷希特修改了王位继承法,将此次婚姻合法化,他才得到“巴伐利亚王子”的称号。 1965年3月18日,马克斯被巴伐利亚的公爵路德维希·威廉 (1884年-1968年)收为养子。路德维希·威廉的祖先是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幼支,普法尔茨-茨魏布吕肯-比肯费尔德-格伦豪森支的后裔。同年11月5日路德维希·威廉去世,没有子嗣,他继位成为巴伐利亚的公爵。1967年马克斯与瑞典贵族伊莉莎白·道格拉斯女伯爵结婚,婚后有五个女儿:.

目录

  1. 12 关系: 巴伐利亚巴伐利亚王位继承顺序巴伐利亞王國列支敦斯登符腾堡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瑞典鲁普雷希特 (巴伐利亚王储)路德维希三世 (巴伐利亚)阿尔布雷希特 (巴伐利亚)慕尼黑普法尔茨

巴伐利亚

巴伐利亞自由邦(Freistaat Bayern),簡稱巴伐利亞(Bavaria),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南部的一个联邦州,其面積位居德国第一(占全国面积1/5)、人口第二(次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首府位於慕尼黑。 巴伐利亚州的西北部与巴登-符腾堡、图林根、萨克森、黑森诸州接壤,东部与捷克,南部与奥地利接壤。州府慕尼黑为其最大城市;北部中弗兰肯行政区纽伦堡为该州第二大城市,北拜仁的最大城市;第三大城市是西南部的奥格斯堡,一座古罗马时代就已存在的当时的古罗马国家的边境城市。 巴伐利亚的文化与德国其他州,尤其与北方不同,主要为宗教信仰(天主教为主)和语言(三大方言)差异。巴伐利亚为德国乃至欧洲的一强劲经济体,许多德国企业总部均位于巴伐利亚境内,诸如宝马、奥迪、西门子、英飞凌、彪马、阿迪达斯等。.

查看 马克斯·埃曼努埃尔 (巴伐利亚)和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王位继承顺序

巴伐利亚王位的继承是根据萨利克继承法来决定的,即王位应先由现任君主的长子继承,之后依次轮到长子的儿子们,然后依次序轮到现任君主的其他儿子,再接下来依次序轮到现任君主的弟弟,以及其他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男性成员,女性无权继承王位。下面列出的是从现今王位继承人弗朗茨以后的王位继承人。 现任巴伐利亚、法兰克尼亚和士瓦本公爵,莱茵行宫伯爵,巴伐利亚王位继承人弗朗茨.

查看 马克斯·埃曼努埃尔 (巴伐利亚)和巴伐利亚王位继承顺序

巴伐利亞王國

巴伐利亞王國(德語:Königreich Bayern)是德意志地區曾經存在的一個王國,也曾是萊茵邦聯,德意志邦聯以及德意志帝國的組成國。該國是於1805年由原先的巴伐利亞選侯國升格而來,並持續存在到1918年。維特爾斯巴赫的巴伐利亞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在1805年成為巴伐利亞的第一位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約瑟夫(Maximilian I Joseph)。直到王國在1918年滅亡前,王權持續由維特爾斯巴赫家族掌控。現代巴伐利亞大部分的邊界是於1814年的巴黎條約簽署後確立的,其中巴伐利亞把蒂羅爾和福拉爾貝格讓予奧地利帝國,同時接收阿沙芬堡和維爾茨堡。 隨著德意志地區於1871年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王國成為新帝國的下屬邦國,並在規模、權力和財富上僅次於帝國內占主導地位的普魯士王國。 自1918年王國和帝國滅亡以來,巴伐利亞一直是德國的一部分。.

查看 马克斯·埃曼努埃尔 (巴伐利亚)和巴伐利亞王國

列支敦斯登

列支敦斯登親王國(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也译作列支敦斯登公國,舊譯力喜騰斯坦因,歐洲中部的內陸小國(聯合國區域集團定義為西歐國家),夾在瑞士與奧地利兩國間,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另一個為烏茲別克)。同时该国也是唯一一个官方语言是德语但与德国没有交界的国家。這個君主立憲制的山區小國,雖然土地狹小兼人口稀少,但卻擁有極高的國民收入水準,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達60,000歐元,是一個以阿爾卑斯山美麗風光、避稅天堂與高生活水準而著稱的富裕小國。.

查看 马克斯·埃曼努埃尔 (巴伐利亚)和列支敦斯登

符腾堡

腾堡(Württemberg),是一个历史地名,位于德国西南部的施瓦本,今天巴登-符腾堡州的一部分。东边与巴伐利亚接壤,南边与奥地利,瑞士共享博登湖,西部与巴登、霍亨索伦,北边又与普法尔茨,黑森为邻。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符腾堡首都在斯图加特,其他时间,君主们则选择路德维希堡或乌拉赫为首都。符腾堡得名于斯图加特一座叫Wirtemberg的山。 1143年,符腾堡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块伯爵领地。1419年分为乌拉赫和斯图加特两支。1495年成为公国。1496年乌拉赫支灭绝。1806年,符腾堡被升为王国,公爵弗里德里希三世成为符腾堡的第一任国王弗里德里希一世。 1871年,符腾堡作为自治王国加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通过几次成功的战争和外交手段缔造的德意志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君主制垮台,国王威廉二世被推翻。符腾堡作为符腾堡人民邦,成了魏玛共和国的一部分。1920年,斯图加特是德国国民政府的所在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图加特的市中心几乎被空袭完全摧毁。 1945年盟军占领了德国。他们将巴登和符腾堡合并,1952年成立新的民主的巴登-符腾堡州(德国第三大州),首府在斯图加特。.

查看 马克斯·埃曼努埃尔 (巴伐利亚)和符腾堡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德语:Wittelsbacher)是一个德意志的王公世家,曾经在德意志境内的数个公国和其它一些欧洲国家建立过长期的、连续的统治。自1996年开始,该家族首脑是巴伐利亚的弗朗茨。.

查看 马克斯·埃曼努埃尔 (巴伐利亚)和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瑞典

典王国(Konungariket 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北歐国家,首都为斯德哥尔摩。西鄰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東邊為波罗的海與波的尼亞灣。即瑞典和與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於西南通过厄勒海峽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於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 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歐第一大国家,人口1000万,第三页 - 于2007年7月10日查阅。。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人口密度低,只有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4%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国土面积1.3%的城市裡。瑞典是一个現代、自由與民主的高度发达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的生活,政府亦非常注重环保。 瑞典是传统的铁、铜和木材出口国,其水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石油和煤矿十分匮乏。隨著運輸以及通訊的進步,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採,尤其是木材與鐵礦。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而讓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20世紀瑞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 1397年,瑞典與丹麦和挪威一起所組成了卡爾馬聯合(芬兰此時還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瑞典於16世纪初脫離卡爾馬聯合,並且與鄰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尤其是與俄羅斯以及從未完全承認瑞典已經離開了卡爾瑪聯合的丹麥-挪威聯合。17世纪時瑞典藉由戰爭擴張領土,成為了強權國家,其領土面积為目前的兩倍之大。1809年瑞典失去了芬蘭,也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之后,瑞典沒有再參與過戰爭。 現今,瑞典被視為極力追求人权和平等的国家之一。瑞典二戰後設立許多社會福利的制度,並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查看 马克斯·埃曼努埃尔 (巴伐利亚)和瑞典

鲁普雷希特 (巴伐利亚王储)

鲁普雷希特(Rupprecht,),全名鲁普雷希特·玛利亚·柳特波德·斐迪南(Rupprecht Maria Luitpold Ferdinand),巴伐利亚王储,1921年后为巴伐利亚王室首领,称巴伐利亚、法兰克尼亚和士瓦本公爵,莱茵行宫伯爵(Herzog von Bayern, Franken und in Schwaben, Pfalzgraf bei Rhein)。同时他也是大部分詹姆士派支持的英国王位继承人,被詹姆士派称为英格兰国王罗伯特一世和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四世。.

查看 马克斯·埃曼努埃尔 (巴伐利亚)和鲁普雷希特 (巴伐利亚王储)

路德维希三世 (巴伐利亚)

路德维希三世(Ludwig III,),全名路德维希·利奥波德·约瑟夫·玛利亚·阿洛易斯·阿尔弗莱德(Ludwig Leopold Joseph Maria Aloys Alfred),巴伐利亚王国末代国王(1913年-1918年)。.

查看 马克斯·埃曼努埃尔 (巴伐利亚)和路德维希三世 (巴伐利亚)

阿尔布雷希特 (巴伐利亚)

阿尔布雷希特·柳特波德·斐迪南·米夏埃尔(Albrecht Luitpold Ferdinand Michael,),巴伐利亚、法兰克尼亚和士瓦本公爵,莱茵行宫伯爵,巴伐利亚王位继承人,巴伐利亚王室首领。同时他也是大部分詹姆士派支持的英国王位继承人,被詹姆士派称为英格兰和苏格兰国王阿尔伯特一世(Albert I)。.

查看 马克斯·埃曼努埃尔 (巴伐利亚)和阿尔布雷希特 (巴伐利亚)

慕尼黑

慕尼黑(München),也稱明興,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2010年人口为130万,是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全德国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都会区人口达到270万。 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伊萨尔河畔,是德国主要的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慕尼黑同时又保留着原巴伐利亚王国都城的古朴风情,因此被人们称作“百万人的村庄”。.

查看 马克斯·埃曼努埃尔 (巴伐利亚)和慕尼黑

普法尔茨

普法尔茨(Pfalz;Palatinate)是德国历史上一种特殊领地的名字。这种领地的领主称为普法尔茨伯爵(德语:Pfalzgraf;英语:Count palatine),这个头衔的意思是“王权伯爵”(或译为“行宫伯爵”),来自于罗马的帕拉蒂尼山。在普法尔茨领地内,普法尔茨伯爵拥有行使王权的能力。 普法尔茨伯爵作为一种职位的出现最早是为了作为君主(罗马人民的国王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该地的直接代表。但是后来这种职位变成世袭的了。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普法尔茨领地主要有洛林-普法尔茨伯國、莱茵-普法尔茨伯國和最为著名的普法尔茨选侯国(Kurpfalz)。同时也存在着其它普法尔茨领地。 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的普法尔茨选侯国比位于莱茵河左岸的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大得多,领土范围涵盖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和法国北部的阿尔萨斯部分区域。普法尔茨选侯国原来的领土还包括位于莱茵河东岸的海德堡和曼海姆。.

查看 马克斯·埃曼努埃尔 (巴伐利亚)和普法尔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