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駱小海

指数 駱小海

駱小海,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紅衛兵領導人,是紅衛兵組織最早的發起人之一。就讀清華附中,紅衛兵造反宣言《無產階級革命造反精神萬歲》的執筆者。 1966年5月10日發表《從我校領導對文化大革命的態度看我校是如何對待毛澤東思想的》。5月29日,駱小海、卜大華、鄺桃生、王銘、張曉賓、熊刚、張承志、陶正、高洪旭、袁東平等學生聚在北京西郊圓明園遺址開會,與會中決定成立自己的組織,並一致同意使用“紅衛兵”這個筆名來一致署名大字報。後來5月29日被称为“红卫兵成立日”,“紅衛兵”是“毛澤東的紅色衛兵”的意思,起源於最早由張承志使用的筆名,6月2日贴出第一张以“红卫兵”名义署名的大字报《誓死保卫无产阶级专政,誓死保卫毛泽东思想》。1966年秋天退出文革組織。駱小海事後回憶“圆明园也就自然成了红卫兵的圣地,它曾让我一度感觉到,红卫兵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革命的直接继承者。”曾为《红卫兵兴衰录——清华附中老红卫兵手记》一書作序。 现居美国。 在2003年卡玛的紀錄片《八九點鐘的太陽》(Morning Sun)中,骆小海接受采访称他们到处找有打人事件发生的地方去阻止打人。视频中骆小海始终处于阴影中,无法看到面部,这点同对宋彬彬在该纪录片视频中的处理相同。.

目录

  1. 9 关系: 卜大華宋彬彬张承志圆明园红卫兵韩倞鸦片战争鄭義文化大革命

卜大華

卜大華,“文化大革命”時期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紅衛兵領導人之一。 1966年5月29日傍晚與駱小海、鄺桃生、王銘、張曉賓、張承誌等17名學生在圓明園遺址上成立紅衛兵的組織。8月26日,在清華附中五樓大教室主持“鬥爭會”,從晚間7點開始,至深夜12时結束,會中紅衛兵以銅頭軍用皮帶毆打教員。 1990年曾發表《紅衛兵之旗》一文(《傳記文學》,1990年第二期)。.

查看 駱小海和卜大華

宋彬彬

宋彬彬,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用名宋要武,為中國共產黨元老宋任窮之女。文革期间著名红卫兵,曾因一张给毛泽东带红袖章的照片闻名全国。.

查看 駱小海和宋彬彬

张承志

张承志(),原籍山东济南,1948年在北京出生,回族,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用笔名阿尔丁夫(蒙古文“人民之子”之意)。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海军文艺创作室等单位工作;主要从事小说创作,研究中国伊斯兰史、中亚及蒙古史。代表作有《北方的河》、《黑骏马》、《心灵史》、《金牧场》等。已出版各类著作30余种。.

查看 駱小海和张承志

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组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占地350公顷,约合5,200亩。圆明园规模宏伟,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运用了各种造园技巧,再现诗画意境,被大多数中国园林学家认为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作品;被当作是中国古典园林平地造园、堆山理水集大成的典范。清朝时一些在中国的外国传教士参观圆明园之后将其称作“万园之园”。 1860年,圆明园在英法聯軍之役中被焚毁,历经战乱劫掠,现時仅存遗址。在中國政府成立圆明圆管理处后开始实施保护与利用。於1979年將其列入為文物保护单位,於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圆明园遗址中部和东部成立了圆明园遗址公园。2008年7月29日,圆明园管理局宣布,开放九州景区。至此,圆明园开放了全园的4/5。.

查看 駱小海和圆明园

红卫兵

红卫兵,是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對部份特殊人群的一種稱呼,其成員大部份是由高校以上的学生所组成(这里的「高校」是指高等學校,即大專院校以上的學校,並非指高中職與以下各級學校)。红卫兵指的不是国家军队,其組成也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只是一种帶有狂热政治思想的學生组织,其意識形態主要偏向毛澤東思想。在文革期間,紅衛兵對中國社會、政府和經濟構成極嚴重的打擊,一些傳統歷史文物、遺跡、名人墳墓、文獻皆遭毀滅性的破壞。.

查看 駱小海和红卫兵

韩倞

韩倞(拼音:Hán jìng,Carma Hinton,卡玛·辛顿,通称:卡玛,)美国女纪录片制作人。哈佛大学的历史博士,是MIT等高校的教师,研究中国文化与历史。卡玛与他人导演制作了关于六四事件的纪录片《天安门》和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八九点钟的太阳》等影片,尤以前者而知名。 她的父亲韩丁是1945年来到中国的美国记者。因此卡玛出生于北京,生活在北京直到21岁,期间在北京101中学就读。她以中文为母语。卡玛的丈夫是理查德·戈登(Richard Gordon)。 卡玛的一家信仰社会主义,父亲、姑姑、姑父参与了文化大革命造反派组织,被称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国际友人”。但拍摄了《天安门》后,卡玛本人被中国政府批评。寒春一家虽一直留在中国,但对改革开放表示不满,认为违背社会主义。.

查看 駱小海和韩倞

鸦片战争

#重定向 第一次鸦片战争.

查看 駱小海和鸦片战争

鄭義

鄭義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駱小海和鄭義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查看 駱小海和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