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馮志芬

指数 馮志芬

馮志芬(Fung Chi-Fen;約),廣東新會人,香港粵劇編劇家,曾寫下《胡不歸》和《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家傳戶曉的粵劇名作。.

9 关系: 反右运动右派广州市广东省何非凡唐滌生覺先聲劇團麥嘯霞薛覺先

反右运动

反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7年发起的第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大型政治运动,是在“整风运动”过程中又掀起了“反右运动”。前者“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内的整风,后者“反右运动”主要结果是给中共党内外大量人员确定了“右派”身份。对于反右运动,改革开放后,中共承认在执行过程中有“扩大化”问题,即“反右扩大化”。政府给大批“错划右派”者予以“纠正”,未被纠正的右派「維持原案,只摘帽子,不予改正,不予平反」。.

新!!: 馮志芬和反右运动 · 查看更多 »

右派

右派,又称右翼,是和左派相對,一般是指保守派或溫和保守派。右派政治家一般會采取各種保守的政治立場,並且傾向于維護現存的統治。右派在不同國家與不同時期以不同的形態出現。左派與右派都是相對而言,在不同背景下兩者主張的具體內容不會相同,不能以靜態的「主義」或「階級」劃分。 在西方世界的傳统印象中,右派通常是指支持民族主義、捍衛傳統家庭和宗教(猶太-基督教文化傳統),且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政黨,認為某些社會分層及社會不平等的現象是正常、自然且不可避免的一派。部分人則用「右派」來稱呼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支持者。不過雖說自由放任,卻不包含移民的自由移動,此外,右派對於宗教衝突比較保守,因而對於種族問題也較為謹慎乃至於排斥。.

新!!: 馮志芬和右派 · 查看更多 »

广州市

广州市(Canton,),简称穗或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于1921年正式设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广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由于经济水平发达、发展程度优秀,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中国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 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新!!: 馮志芬和广州市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新!!: 馮志芬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何非凡

何非凡,廣東東莞道滘鎮南城坊新南村人,原名何賀年,又名何康棋,著名粵劇演員,著名文武生。.

新!!: 馮志芬和何非凡 · 查看更多 »

唐滌生

唐滌生(),原名唐康年,廣東香山(今珠海市唐家湾)人,著名粵劇劇作家。他能糅合文學與電影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新!!: 馮志芬和唐滌生 · 查看更多 »

覺先聲劇團

覺先聲劇團成立於1929年,是廣州的著名戲班之一,前身是“大羅天”戲班。當時薛覺先返回廣州,“大羅天”戲班正在改組,他被邀請加入,並任班主,因而改名覺先聲劇團。1929年7月,首次演出劇目“紅光光”,當時是由名伶嫦娥英與葉弗弱主演的。 1933年,香港政府應高陛戲院、利舞台戲院、普慶戲院及太平戲院的聯同呈請,取消「粵劇不能男女合班」的禁令。 同年開始出現改組自覺先聲劇團的「覺先聲男女劇團」,成為香港第一個粵劇男女同班的劇團。。1936年8月,為了到新加坡演出粵劇,成立了覺先聲旅行劇團。 旗下走紅的名伶有很多,包括新馬師曾,陳錦棠,麥炳榮,呂玉郎,羅品超,黃超武,陸飛鴻,林家聲等。期間,上演了很多著名劇目:《月怕娥眉》、《戎服傳詩》、《月向那方圓》、《心聲淚影》、《可憐秋後扇》、《還花債》、《白金龍》、《無敵王孫》、《道學先生》、《璇宮艷史》、《刁蠻女》、《王昭君》、《姑緣嫂刼》、《胡不歸》、《花染狀元紅》、《鳳儀亭》等等。.

新!!: 馮志芬和覺先聲劇團 · 查看更多 »

麥嘯霞

麥嘯霞(Mak Siu Ha,),香港畫家、粵劇撰曲人、電影導演及演員。麥嘯霞的銀幕處男作局部有聲粵語文藝片《良心》(1933年11月28日香港公映,擔任導演及演員,並撰寫歌曲);遺作是粵語 黑色喜劇《血濺桃花扇》(1940年9月28日香港公映,擔任導演及編劇),一生參予廿多電影。麥嘯霞在1940年撰寫書籍《廣東戲劇史畧》,列舉從明朝至清朝以來較有影響的粵劇撰曲家。.

新!!: 馮志芬和麥嘯霞 · 查看更多 »

薛覺先

薛覺先(),原名薛作梅,字平愷,廣東順德人,著名粵劇老倌,四大天王之一。.

新!!: 馮志芬和薛覺先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