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馮冑

指数 馮冑

馮冑,字世威。中国东汉上党郡(治今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人。 馮冑是西汉名将馮奉世之后。馮冑为涉都侯李郃的门人。李郃死后,冯胄独自制丧服,心中哀悼了三年,当时人对他十分称异。他平时仰慕周伯况、闵仲叔的为人,隐居在山林水草之地,不接受官府的征辟任用。.

9 关系: 后汉书山西省上党郡中國东汉周黨长子县长治市李郃 (東漢)

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所著,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在三國時代以前,人們將《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並舉,合稱「三史」,唐代以後漸以本書取代《東觀漢記》。本书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八志自司馬彪《续汉书》补入,亦被称为《续漢志》),记载了从王莽(6年)起至汉献帝(189年)的183年历史。.

新!!: 馮冑和后汉书 · 查看更多 »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新!!: 馮冑和山西省 · 查看更多 »

上党郡

上党郡,是中国古代设立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其最广大时的范围,大致包括了今天的山西省长治市全境,晋城市大部,全境及晋中市东部的榆社县、和顺县、昔阳县、左权县(遼縣)等地。上党的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

新!!: 馮冑和上党郡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馮冑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兩漢。東漢与西漢之間为新朝,後为東漢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東漢建都洛陽,故而得名。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由於東漢中後期的帝王普遍壽命不長,而且不少是幼年即位,導致汉和帝以后至汉末近百年间,外戚及宦官轮流执政,成為固定的惡性循環,兩派互相残杀,把东汉朝廷弄得十分腐败。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將軍何进遭宦官十常侍所殺,後军阀董卓引兵到雒陽,除十常侍,废少帝刘辩,杀何太后,立汉献帝。长期左右东汉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灭,但卻引起了各地諸侯群雄割據的局面,漢廷不再握有實權,漢献帝從此成為傀儡,其后被曹操控制,最後汉室被曹魏取代。 東漢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著名的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今日波斯灣諸國。 另外,东汉在91年灭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后一個呼厨泉单于去邺城拜见曹操,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汗国不复存在,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根據記載,汉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馬駝迴首都雒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马寺。.

新!!: 馮冑和东汉 · 查看更多 »

周黨

周党,字伯况。中国东汉隐士。太原郡广武县(今山西省代县西南)人。 周党家产有千金。从小成为孤儿,为族人所养,但待他不好,甚受冷遇。成年后,族人又不归其家产。周党向县诉讼,才得归还。既而散千金家产于宗族,又将奴婢全部遣送,于是到长安游学。 起初,乡佐曾经当众侮辱周党,周党久久不能忘怀。后读《春秋》,知道复仇之义,于是停学回乡,与乡佐约定日期决斗。交手动刀后,周党被乡佐所伤,生命垂危。乡佐佩服他的道义,用车把他拉回去养伤,数日后复苏,明白道理之后离开了。从此修身养志,州里称道他的高洁。 王莽称帝,托病家居。从此盗贼横暴,毁坏郡县,只有到了广武,过城不入。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征周党为议郎,因病去职,于是带着妻子在黾池居住。再次被征召,不得已,穿着短布单衣,穀树皮束发包头,到尚书台等待召见。光武帝见到热爱,周党趴在地上而不拜谒,说愿意守志,光武帝同意了。 博士范升参奏毁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太原周党、东海王良、山阳王成沽名钓誉,不肯应征,都是大不敬。,天子把奏书给公卿看,下诏:“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其赐帛四十匹。”周党隐居黾池,著书上下篇後,去世。乡人认为他贤德建祠祭祀。.

新!!: 馮冑和周黨 · 查看更多 »

长子县

长子县()是中国山西省长治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029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为35.3万人。.

新!!: 馮冑和长子县 · 查看更多 »

长治市

长治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太岳山之间。南界晋城市,西邻临汾市,北接晋中市,东与河北省邯郸市及河南省安阳市毗邻。全市总面积13,955平方公里,人口342.04万。.

新!!: 馮冑和长治市 · 查看更多 »

李郃 (東漢)

李郃,字孟節,東漢漢中郡南鄭縣人。 李郃的父親李頡,通儒學,官至博士。李郃繼承父業,在太學學習,通《五經》和河洛風星,能預知災禍,初為郡吏時,他不同意郡守到洛陽恭賀竇憲納妻,果然不久竇憲被逼自殺,只有漢中太守免禍。後舉孝廉,歷官至尚書令,拜太常。漢安帝元初四年(117年)任司空。李郃性格忠直,不畏權貴,敢陳朝廷得失。永寧元年(120年)十月十六,因為收人請托辦事,被罷免三公之位。漢順帝延光四年(125年)四月初一,任司徒,當時吏民疾病蔓延,次年正月廿九,他自請免職謝罪,代替皇帝受辜。年八十余歲,在家中去世。子李固。.

新!!: 馮冑和李郃 (東漢)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