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馬克思的異化論

指数 馬克思的異化論

克思的異化論描述的異化()是指原本自然互屬或和諧的兩物彼此分離、甚至互相對立。異化一詞最重要的用法是表示人與其「類本質」()的異化。馬克思主張異化是資本主義的結果,他的立論基於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在《》(1841年)中提出的理論,費爾巴哈在此書中力證「上帝」觀念是人類特徵的異化;麥克斯·施蒂納則進一步主張「人性」觀念是個人的異化;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年)中反駁了他的觀點。.

目录

  1. 22 关系: 上帝人際關係人性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喬治·盧卡奇商品商品拜物教社會異化神聖家族私有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物化目的論階級意識資產階級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麥克斯·施蒂納资本主义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

  2. 劳动经济学
  3. 社會理論
  4.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上帝

上帝,通常是指信仰系統中的至高神。 在华夏信仰中,上帝是天子、帝王、君主中的至上神,又称“帝”、“天”、“天帝”、「太一」、「皇天」、“昊天上帝”,和后土成對,並稱「皇天--土」。緯書又稱昊天上帝為天皇大帝,並增以五方上帝配屬五行及仁义礼智信。道教尊稱昊天上帝為玉皇,以五方上帝為「五方五老君」所化。受到基督教傳入的影響,上帝一詞在現代社會也用來指基督教的神。.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上帝

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是指社會人群中因交往而構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繫的社會關係,又稱為人緣,屬於社會學的範疇,也被稱為「人際交往」,包括朋友關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雇佣關係、戰友關係、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等。人是社會動物,每個個體均有其獨特之思想、背景、態度、個性、行為模式及價值觀,然而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重心、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對組織氣氛、組織溝通、組織運作、組織效率及個人與組織之關係均有極大的影響。.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人際關係

人性

人性,一般指人的性情,亦可泛指人類才有的特性;有別於其他生物之處。 人性,在用於指出人有或沒有時,有,則當作人的形容人另一种含义指的是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包含所有正义性的人类价值观,以人为本,也包括对“人”个体的尊重,无论国家功能机器还是社会资源对于“人”的不可凌驾性,不走極端路線,在英文中称Humanity。通常所说的“人性”,也指同情心與同理心,是隶属于人性这一定义中的分支。但人性中的不受歡迎的性質,應該也屬於人性的一部分卻多刻意被人怱略掉,這能看出普遍人的良好期望。 关于人性的问题,一直是学术上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目前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大部分人相信人性的存在,相信这是一种人类的特有标签。区别于“人格”。 人性,作為人類特性解釋者,很有可能需要一並研究心和腦的功用,即思想和心態等範疇中的普遍存在,又歷久不衰的特質特性。.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人性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德國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德意志意識形態

《德意志意識形態》(Die deutsche Ideologie)是一部哲學著作,於1845年由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著,於1932年在莫斯科出版。在1847年,《德意志意識形態》的部分內容在《威斯特伐里亞汽船》雜誌8月和9月號發表過。 內容闡述作者的唯物主義歷史觀、批判分析當代的費爾巴哈、鮑威爾及施蒂納的唯心主義歷史觀,批判真正的社會主義或德國社會主義的各樣代表哲學觀點,表達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認識。.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德意志意識形態

喬治·盧卡奇

#重定向 格奥尔格·卢卡奇.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喬治·盧卡奇

商品

在经济学和会计学上,商品(Good),或物品、货物,是一种用于满足购买者欲望和需求的产品,同時提供效用,例如為購物的消費者提供效用。狭义概念中的商品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产品,区别于无形的服务。就其本身而论,商品能以有形的方式交付给购买者,并且它的所有权也一并由销售者转移给了顾客。例如,苹果是有形的商品,相对而言,理发则是一种无形的服务。雖然在經濟理論中,所有物品被認為是有形的 ,在現實中某些類別的物品,如信息,只以無形資產形式存在。舉例來說,蘋果是有形物體,而新聞屬於一種無形的物品,並且只能通過媒介接收,如印刷、廣播或網路。 商品和服务之间保留的区别或同时包括二者的一个用法,就是日用品(Commodities)。在微观经济学中,商品通常用于这个词所包括的含义。商品(Commodities)是在没有强制条件下,人们用来交换的被认可的产权、所有权叫商品。商品的出现是由于生产过剩和使用权管理权交换的需要而产生。商品的交易行为的一般发生于市场中。Commodity一词有時被用來作為一個經濟物品的代名詞,但在贸易领域中常專指原料和初級產品。.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商品

商品拜物教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是資本主義市場社會中的社會關係的一種意識形態,其中社會關係體現為一種基於商品或貨幣的客體關係,主要表现为劳动商品化和异化。「商品拜物教」一詞由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1867年)中首創。 馬克思之所以用拜物教一詞,可以解釋為對「理性」、「科學」心態的嘲諷。在馬克思的時代,這個詞主要是用來形容原始宗教。商品拜物教意謂著如此的原始信仰體系其實還留在現代社會的核心。依他的見解,商品拜物教是私有制在資本主義的社會關係中造成的幻影,它在資本主義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中佔據中心地位。.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商品拜物教

社會異化

會異化是「在個體間或個體與社群或工作環境間,低程度的社會關係和共同價值以及高程度的距離感和社會孤立所反映出的社會關係狀態」。Ankony, Robert C., "The Impact of Perceived Alienation on Police Officers' Sense of Mastery and Subsequent Motivation for Proactive Enforcement", Polic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e Strategies and Management, vol.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社會異化

神聖家族

《神圣家族》(Die heilige Familie)是一本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年11月创作的书。这本书对青年黑格尔派及其在当时学术界极其流行的思想潮流进行了批判。该书的名称是由出版商提议取的,并用作讽刺鲍威尔兄弟及其支持者。该书引发了争议并使得鲍威尔对此进行了反驳。鲍威尔称马克思和恩格斯误解了自己的说法。马克思之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讨论了相关问题。.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神聖家族

私有制

私有制,相对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进行个人或集体的排他性占有。.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私有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物化

物化(reification),是一種客體化(即對象化,objectify)的過程,透過社會分工來區分物我,也就是把某些東西當作勞動的對象,是可以被控制、分解、操弄、改變、轉型、交換、消費、生產…的東西。人類在勞動中,必須先物化身體,把身體當作勞動工具使用,進而得到勞動的報酬或成果,是一個交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將報酬與成果物化,成為可以交換而得的東西,自己的身體也必須跟著物化,以便衡量,並以勞力的方式交易出去。有人的地方就有物化,物化是人類生存的必要過程。 人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採用不同的人類組織和社會制度去進行物化,是個歷史進程,物我、人我關係也因此不斷地變化。現代大部分人類採取市場機制和資本主義生產模式,物化就採取了商品化(commodification)的形式,人們開始用商品化來改造自然與自身(身體、國家、經濟、文化等等)。商品化的形式大大便利了物化的深度、速度與強度,人們已經不能完全控制這樣的一種形式的物化或商品化,所以也被稱為異化。 物化也是一種將物體轉化為觀測對象的系統化程序。米歇尔·福柯說明了諸如醫院或監獄之類的規訓機構,如何將肉體變成科學知識的客體,並因而被物化。其中性物化一詞常為女性主義者(尤其是反色情女性主義者`、社會女性主義者與基進女性主義者)所用。 和物化相反的行为就是人格化,即将非人的其他生物或非生物拟人化,将其当作人类自己的同伴看待和对待。.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物化

目的論

論(Teleology)属于哲學的範疇,致力于探討事物產生的目的、本源和其歸宿。.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目的論

階級意識

階級意識(英文:Class consciousness)是馬克思主義中的一個術語,意指一個社會階級的自覺,包括它的能力及利益所在,或指階級成員對自身歷史責任的意識。.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階級意識

資產階級

資產階級(bourgeoisie,直譯布爾喬亞)是根據一些西方经济学思想學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為资本主义社会所做的階級劃分當中的階級之一。.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資產階級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

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von Feuerbach,),德国哲学家。出生于拜仁州(巴伐利亚)下拜恩区的首府兰茨胡特,死于同一州的纽伦堡,是德国法学家保罗·约翰·安森·封·费尔巴哈的第四个儿子。.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另譯阿圖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 阿爾都塞1937年進入里昂知名中學Lycée du Parc讀書,課業表現十分優異,並於畢業後被最高學府巴黎高等師範學院錄取。然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阿爾都塞成為德國的戰俘。在戰俘營中,他廣泛而深入地認識了共產主義。1945年重返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在哲學家巴歇拉爾指導下研究哲學。194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留校從教,並于同年加入法國共產黨。1962年升為教授,1975年通過答辯,又被庇卡底大學授予文學博士學位。1980年患精神病,退休療養。 阿爾都塞長期在大學執教,但在政治思想戰線上積極參與現實鬥爭。50年代中後期,圍繞馬克思主義同人道主義和黑格爾哲學的關係問題,他同新左派展開了激烈論戰。發表的主要著作有《孟德斯鳩、盧棱、馬克思:政治和歷史》、《保衛馬克思》、《閱讀〈資本論〉》、《列寧與哲學》、《自我批評》等。在批判把馬克思主義人道化、黑格爾化的思潮中,他以“反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威脅的正統捍衛者”姿態出現,在黨內外贏得了頗高聲譽。在他看來,馬克思從黑格爾那裏吸取的不是辯證法和異化概念,而是“無主體過程”的哲學範疇。馬克思主義是在在費爾巴哈抽象的“人”、“人道主義”決裂中產生的,嚴格地說,它是“理論反人道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科學的歷史理論是社會科學中發現的“新大陸”,而作為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卻以“實踐狀態”仍包含在《資本論》等著作中,還有待於從理論上系統闡述。他按照“對應閱讀法(symptomatic reading)”,把《資本論》作為認識物件,進行了深入研究,企圖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中抽取出來。所以,他把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定義為“理論實踐的理論”。實際上,他是運用“多元決定”、“結構因果性”等概念所體現的結構主義原則,對社會形態、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作了新的解釋。認為社會是由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等因素按一定結構方式構成的複雜統一體,歷史發展不是按“人的本質的異化”和“揚棄異化”的人道主義方式進行,而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構成的“無主體過程”。.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

麥克斯·施蒂納

麥克斯‧施蒂納(Max Stirner,),本名是約翰‧卡斯帕‧施密特(Johann Kaspar Schmidt)。比他本名更有名之筆名,乃源自於他小時候的額頭很高,在學校被同學起了的外號--德文的「前額」就是「Stirn」。他是德國的哲學家,其著作影響著後來的虛無主義、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及無政府主義,特別是個人無政府主義。他的主要著作是1844年在萊比錫出版的Der Einzige und sein Eigentum(中譯本:《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譯。商务印書館,2007)。.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麥克斯·施蒂納

资本主义

資本主義(capitalism),亦稱自由市场经济或者自由企業經濟,是人類協作的擴展秩序。其特色是私人擁有資本財產(生產工具),且投資活動是由個人決策左右,而非由國家所控制,經濟行為則以尋求利潤為目標 。藉著僱傭或勞動的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利潤。商品和服务藉由貨幣在自由市場裡流通。投資的決定由私人進行,生产和銷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並互相競爭。一般普遍認為資本主義在西方世界的封建制度崩壞之後成為了最主要的經濟模式。 「資本主義」一詞也被許多人用在形容歷史上不同的人、時、地、物,而除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以外,也有福利資本主義、国家资本主义等打著資本主義稱號的經濟模式。在對於資本主義的解釋上,支持自由放任的經濟學家反對政府對於市場的干預並且強調財產權利的重要性。而有人則主張政府管制的必要性以避免垄断和景氣循環的負面作用。絕大多數的政治經濟學家都將私人產權視為資本主義的最重要特色,而對於資本主義下的僱傭關係、經濟權力、階級、以及歷史發展等則有不同看法。市場的自由程度、以及私人財產的法規,則是政治和政策上爭論的主要議題。现在大多數國家都被視為「混合經濟」,在這種體制下政府以不同程度的計畫政策干預市場的自由運作Stilwell, Frank.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资本主义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缩写为G.;)是一名德國哲學家。其時代晚於康德,是德国19世紀观念论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爾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卒於柏林,去世时是柏林大學(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學)的校長。 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

《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英文:Economic &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为德国思想家、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卡尔·马克思的于1844年的一系列重要手稿。因为马克思生前并未发表,且部分原稿已佚失。1927年,由俄国人达·梁赞诺夫将《手稿》第3部分整理后发表。 该手稿中,马克思根据当时情况,对一系列德国的古典哲学(包括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论)、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以及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性整合。从该手稿中,可以反映出马克思已经完全脱离了黑格尔的理论。此书也曾经被视为《神圣家族》的草稿。.

查看 馬克思的異化論和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

另见

劳动经济学

社會理論

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