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運輸及房屋局

指数 運輸及房屋局

運輸及房屋局(簡稱運房局,Transport and Housing Bureau,THB)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十三個決策局之一,專責香港對外對內的海、陸、空交通,以及物流和房屋的政策。現任局長為陳帆。.

47 关系: 吳榮奎孫明揚布政司署廖秀冬廖本懷張炳良住宅經濟發展及勞工局翟克誠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環境食物局物流鍾信香港香港主權移交香港交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高禮和謝法新鮑文 (香港)黎以德黎保德黃星華霍德胡韻珊蘇偉文葉澍堃邱誠武鄭汝樺金鐘蕭炯柱耶日·杜德克陳帆陳鎮源陳方安生李淑儀栢志高楊啟彥民用航空添馬房屋及規劃地政局易誠禮海事施恪政府總部 (香港)應耀康

吳榮奎

吳榮奎,CBE(),前香港公務員,前任公務員敘用委員會主席。 吳榮奎1970年6月加入香港政府,初任審查主任,不久改任二級行政主任,1971年8月轉入政務職系工作,1995年1月晉升至局長級。 吳榮奎曾在多個決策局和部門服務,近年擔任的高層職位包括:副銓敍司(1985年11月至1987年2月)、副工商司(1987年2月至7月)、政府新聞處副處長(1987年7月至1989年3月)、公務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秘書長(1989年5月至1991年5月)、行政署長(1991年6月至1994年1月)和憲制事務司(即政制事務局局長,1994年1月至1997年8月)。1997年7月獲委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主要官員,1997年8月至2002年4月任運輸局局長。2003年7月以局長職級榮休。2005年4月起任公務員敍用委員會主席至2014年4月。.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吳榮奎 · 查看更多 »

孫明揚

孫明揚博士(Dr.,),生於重慶「孫明揚檔案」欄目,《蘋果日報》,2011年4月27日。,前香港政府政制事務局局長 、民政事務局局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及教育局局長。.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孫明揚 · 查看更多 »

布政司署

#重定向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布政司署 · 查看更多 »

廖秀冬

廖秀冬博士(,Sarah Liao Sau-Tung),曾任香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2002年8月1日—2007年6月30日)。在2001年加入北京奧組委,擔任環境顧問。而由於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是香港政府最高架構三司十一局的一部份,所以其當時亦自動成為行政會議成員之一。廖秀冬本身亦是一位環保人士,曾居於北京。.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廖秀冬 · 查看更多 »

廖本懷

廖本懷(Donald Liao Poon-huai,),香港建築師,曾任英屬香港政務司、房屋司等職。他是首位出任政務司(現為民政事務局局長)一職的華人。.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廖本懷 · 查看更多 »

張炳良

張炳良教授(Prof Anthony Cheung Bing-leung,綽號張良,),前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及香港教育學院前任校長,現為香港教育大學研究講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張炳良 · 查看更多 »

住宅

住宅,又稱住所、房屋、家宅,是人所建築以供居住的建築物。一般有牆壁和屋頂,內部則區隔出房間,但也可不隔間。大部份住宅能抵擋各種天氣變化,以至進侵的人或動物。 住在同一住宅的一群人可稱為一戶,一戶可能是一個家庭,不過也可能是其他的社會群體、組織、其至個人。.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住宅 · 查看更多 »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英文: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bour Bureau,縮寫:EDLB)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前決策局,專責香港有關經濟發展及勞工事務。該局唯一一任局長為為葉澍堃。.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經濟發展及勞工局 · 查看更多 »

翟克誠

翟克誠爵士(Sir Piers Jacobs,),香港政府前財政司。他擁有在英國和香港執業的律師資格。 曾支持增加酒稅及曾研究推出銷售稅以增加政府收入及擴大稅基,結果銷售稅因被大力反對而被迫放棄,可是最為人所知的是在他任內由於1987年決定停市四日,被指間接引起香港八七股災的人物之一,及後因於國商事件中被指發表不誠實言論,最後黯然下台。.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翟克誠 · 查看更多 »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

境運輸及工務局(簡稱環運局;英語:Environment, Transport and Works Bureau,ETWB)曾經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一個決策局,專責香港有關環境保護、交通運輸及公共工程的事務。該部門成立於2002年7月1日,至2007年7月1日起分拆。此局已經重組,各統籌範疇已分配到新的環境局、運輸及房屋局和發展局。當時該局的唯一局長為廖秀冬博士。.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環境運輸及工務局 · 查看更多 »

環境食物局

境食物局(英文 Environment and Food Bureau)成立於2000年1月1日,現已解散;本部門曾經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環境保護、環境保育、食物及環境衞生的決策部門,轄下設有三個執行部門——環境保護署、食物環境衞生署和漁農自然護理署。 環境食物局唯一一任局長為任關佩英。.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環境食物局 · 查看更多 »

物流

物流(Logistics),是軍事領域後勤概念的民間用語。在西方該詞語源於λογιστικός, Logistikos,意為“計數科學”或“精於算計”。“物流”是一套通過計算、策划來控制原材料、制成品、產成品或信息在供、需、倉儲不同部之間轉運的管理系統。“物流”或也可詳稱為其最終目的之“策略性物流運輸”或“策運”。物質資料從供給者到需求者的物理運動,是創造時間價值、場所價值和一定的加工價值的活動。物流是指物質體從供應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動,它由一系列創造時間價值和空間價值的經濟活動組成,包括運輸、保管、配送、包裝、裝卸、流通加工及處理等多項基本活動,是這些活動的統一。 相关概念最早出现于军事行政组织,在中国古代一直被称为辎重,后来在近代被逐渐改为后勤。 现代的“物流”概念最早可能是以在二战中,围绕战争物资供应,美軍建立的后勤理论为原型的。当时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将“后勤”体系移植到现代经济生活中,才逐步演变为今天的物流。物流系統也可像互聯網般,促進全球化。在貿易上,若要更進一步與世界連繫,就得靠良好的物流管理系統。 市場上的商品很多是「遊歷」各國後才來到的。原料可能來自馬來西亞和泰國,加工可能在新加坡,生產卻在大陸,最後才入口到美國。產品的「遊歷」路線就是由物流師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實現產品物流的目標,目標可能是:降低物流成本(Cost),提高物流效率及質量(Efficiency & Quality),或提高物流的供應滿足性(Availability)。目標可能會有取捨和側重。.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物流 · 查看更多 »

鍾信

鍾信,CMG(Derek John Claremont Jones,),英國及香港政府官員、以及倫敦貿易政策研究中心資深院士。鍾信早年在英國政府供職,隨後於1971年加入香港政府。港府在1973年落實《麥健時報告書》的建議後,他先後出任經濟司、環境司、運輸司和立法局官守議員等職,1982年外調到比利時布魯塞爾任香港駐歐洲共同市場貿易代表,至1986年退休返英。.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鍾信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主權移交

#重定向 香港回歸.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香港主權移交 · 查看更多 »

香港交通

香港交通包括鐵路、電車、香港巴士、香港的士、渡輪,以及發展成熟,四通八達的道路網。香港为世界上交通最繁忙与发达的地区之一,截至2013年6月底,每日載客約1,220萬人次。香港地少人多,以車輛密度而言,每公里道路有約318輛領有牌照的車輛行駛,但由於香港土地有限,在建築物林立的地區增闢道路已日益困難。.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香港交通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

#重定向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組織架構.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 · 查看更多 »

高禮和

和,CBE(Harnam Singh Grewal,),英國籍印度人。前香港運輸司及銓敘司,1986年被委爲立法局官守議員。.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高禮和 · 查看更多 »

謝法新

謝法新(David Gregory Jeaffreson,),前英國殖民地官員,1961年到香港出任政務主任,1970年代及1980年代歷任經濟司及保安司等職,期間同時出任立法局官守議員逾十年。他在1988年獲港督衛奕信爵士委任為廉政專員,至1991年卸任。此後他轉投商界,曾任國民亞洲有限公司副主席及建懋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謝法新 · 查看更多 »

鮑文 (香港)

鮑文(Haider Hatim Tyebjee Barma,),前香港政府官員,中學就讀於拔萃男書院,1965年取得香港大學文學士(榮譽)學位,主修經濟及政治。鮑文畢業後加入港府工作,任職政務主任。期間曾擔任多個政府部門及決策科的高層職位,1993年至1996年任運輸司。鮑文退休後隨即獲委任為公務員敍用委員會主席直至2005年4月,2006年4月出任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行政總裁。此外鮑文也是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成員。.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鮑文 (香港) · 查看更多 »

黎以德

黎以德(Joseph Lai Yee-tak,),是香港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運輸)。.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黎以德 · 查看更多 »

黎保德

黎保德,CMG(Ian Macdonald Lightbody,),英國殖民地官員,1945年加入香港政府任政務官、1967年任新界民政署長、1968年任防衛司、1969年任香港節統籌主任、1971年任徙置事務處長、1973年獲港督麥理浩爵士起用為首任房屋司兼香港房屋委員會主席、至1977年調任行政司。1978年從政府退休後,旋獲任命為公務員敘用委員會主席,至1980年卸任返英定居。 在港期間,黎保德嘗任市政局、立法局和行政局官守議員,1948年獲奉委官守太平紳士,1974年元旦獲英廷授予CMG勳銜。.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黎保德 · 查看更多 »

黃星華

黃星華(Prof.,)生前是一位退休香港政府高級官員及是天主教徒,祖籍廣東佛山南海西樵祿舟村,早年就讀於香港華仁書院及羅富國師範學院(今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前身)並以囊括學術和教學兩方面的首名成績畢業,畢業後曾擔任維多利亞工業學校教師。及後進入政府先後任職行政主任和貿易主任職系人員,一九七三年十月轉入政務職系工作,擔任郵政署署長時,曾為母校籌款而粉墨登場演出英語粵劇。就任教育署署長(1992年-1994年)時,曾經聲稱「六四事件發生不足20年,不應該放進中國歷史的課程內」而受到公眾的批評。 後升任至房屋司(1994年12月15日─1997年6月30日) 及房屋局局長 (1997年7月1日─2002年4月12日)。任內制訂長遠房屋策略,公屋輪候時間由上任前達6.8年,降至他離任後的2.3年,成功令不少基層市民上樓。 黃星華在1998年發現患上喉癌。 黃星華於2000年獲頒授金紫荊星章。 黃星華於1993年獲委任為國際專業管理學會榮譽會長。 2002年4月退休,退休後亦擔任“善寧會”管治顧問委員會主席,該會工作包括加強公眾對死亡、臨終和喪親議題的關注。 2012年5月因病去世。.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黃星華 · 查看更多 »

霍德

霍德爵士,KBE,LVO(Sir David Robert Ford,),英國殖民地官員及軍人,曾任英屬香港布政司、銓敘司、房屋司等職。他是最後一位洋人出任布政司一職。他在1989年主理在赤鱲角發展新機場事宜。他曾於末代港督彭定康履新前短暫署任港督一職。.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霍德 · 查看更多 »

胡韻珊

胡韻珊(英語:Patricia Woo,),前香港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助理秘書長及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政治助理。.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胡韻珊 · 查看更多 »

蘇偉文

蘇偉文教授(Professor So Wai-man, Raymond),香港金融學者。油塘曉明小學、聖保羅書院校友,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並先後取得工商管理學士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7年赴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深造,取得哲學博士。同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先後擔任財務系教授和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2006年到清華大學修讀中國法律,取得法學士學位。 2010年離開中文大學,加入恒生管理學院,擔任商學院院長、經濟及金融系教授及工商管理學士課程總監。 2016年離開恒生管理學院,加入浸會大學,擔任持續教育學院院長。 2017年離開浸會大學,擔任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 除學術研究外,蘇偉文亦曾參與多項公職,當中包括房屋委員會委員及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等。他亦活躍於媒體,曾接受多份報章專訪及撰寫財經專欄。.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蘇偉文 · 查看更多 »

葉澍堃

葉澍堃(Stephen Ip,)〈特首運轉強 三司一不穩〉。《文匯報》。2004年1月21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南海,曾任香港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2002年7月1日—2007年6月30日)。退休後,他主持多個飲食節目,成為美食評論家。現任華潤水泥獨立非執行董事。.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葉澍堃 · 查看更多 »

邱誠武

邱誠武(Yau Shing Mu,),前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曾任經濟日報執行總編輯。.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邱誠武 · 查看更多 »

鄭汝樺

鄭汝樺(Eva Cheng.,),前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兼任香港房屋委員會主席。.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鄭汝樺 · 查看更多 »

金鐘

金鐘(Admiralty)Admiralty是「海軍部」之意,與金鐘曾為英國海軍基地所在地的歷史有關。在香港主流社會應用習慣中,中文地名「金鐘」的英文名稱只有“Admiralty”。金鐘位於香港中環東部,灣仔以西,屬中西區的一部分,為香港的核心商業區及政治中心。 金鐘地段過去是英國海軍船塢。根據政府官方的分區,金鐘屬於中環一部分,至今的政府地圖也不會將「金鐘」單列為一區,但由於地鐵在此設有金鐘站,「金鐘」逐漸成為市民通俗理解的位於中環與灣仔之間的地區。時至今日,金鐘在現實中已經被廣泛地作為一個地區名使用,而且有着較清晰的界線,即以紅棉道為中環與金鐘的分界,堅尼地道為金鐘與半山區的分界,東界為中西區與灣仔區的官方分界,北面以夏愨道及干諾道中作為與添馬之間的分界。香港公園由於歷史悠久,故官方沿用傳統的「中環」或「中區」作為地址,但一般市民多認為公園東部如茶具文物館和霍士傑溫室一帶屬於金鐘。中區消防局一般也被認為屬於中環。 行政、立法、司法機構的主要部門均設在金鐘,包括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高等法院及金鐘道政府合署。.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金鐘 · 查看更多 »

蕭炯柱

蕭炯柱(Gordon Siu Kwing-chue,1945年11月28日-),香港政府官員,前香港公務員,畢業於英皇書院、英華書院(預科)及取得英國伯明翰大學社會學碩士後於1966年2月加入政府,1968年8月加入政務職系。1995年1月晉升至司級官員。前妻為前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前無綫電視非執行董事。 蕭炯柱多年以來曾於多個決策科和政府部門任職。曾經擔任的高級職位包括:音樂事務統籌處音樂總監 (1977年-)、郵政署署長(1988年至1989年)、運輸署署長(1989年至1992年)、新機場工程統籌署署長(1992年至1993年)、經濟司(1993年至1996年)及運輸司(後稱運輸局局長)(1996年至1997年)。1997年8月至1998年11月任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1998年11月至2001年7月任規劃環境地政局局長。 蕭炯柱從政府退休後,於2009年成立青年音樂訓練基金,免費提供樂器及近乎全費學費資助。.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蕭炯柱 · 查看更多 »

耶日·杜德克

耶日·杜德克(Jurek "Jerzy" Dudek,),波蘭國家足球隊一號門將。 杜迪克曾為利物浦奪得2003年聯賽杯及2005年歐洲聯賽冠軍杯,其中在2005年歐洲聯賽冠軍杯決賽表現神勇,協助利物浦戲劇性反勝AC米兰,在互射十二碼中撲出兩球,成為頭號功臣。 自從西班牙人雷纳加盟利物浦以後,杜迪克常受傷患困擾,2005-2006年更從未為利物浦上陣,結果在2006年世界盃時,這位波蘭一號門將並沒有入選國家隊。在2007年,杜迪克自由轉會至皇家马德里,作為卡西利亚斯的替補。 2010年9月4日,杜迪克應加歷查的邀請,組成利物浦明星隊並返回利物浦的主場安菲尔德為慈善紀念賽作賽。.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耶日·杜德克 · 查看更多 »

陳帆

陳帆(Frank Chan Fan,),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湛江,香港工程師,現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前機電工程署署長。.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陳帆 · 查看更多 »

陳鎮源

陳鎮源(Chan Chun-yuen, Thomas,),前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兼房屋署署長,現職大昌行集團顧問。.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陳鎮源 · 查看更多 »

陳方安生

陳方安生,大紫荊勳賢,GCMG,CBE,JP(Anson Maria Elizabeth Chan Fang On Sang,),本名方安生,香港政治人物,曾任政府官員及立法會直選議員。陳方安生在公眾場合笑容可掬的形象深入民心,故有「陳四萬」之暱稱。 陳方安生曾經是香港政府主要官員,自1993年至1997年在殖民地政府出任首位華人布政司。1997年主權移交後,她繼續在特區政府擔任政務司司長。任內,外界不斷有傳聞指她與上司行政長官董建華不和。至2001年,她以私人理由提早退休,結束近39年的公職生涯。後來她表示,提早退休的原因是不滿董建華急於實施高官問責制。 退休以後,陳方安生仍然活躍於香港政壇,除了先後在2006年和2007年參與七一遊行外,更一度有傳聞指她會角逐2007年的特首選舉。在2007年9月11日,她宣佈參選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成為香港歷來首位參與立法會選舉的前布政司;最後她擊敗主要對手葉劉淑儀,成功當選,後於2008年9月30日卸任。.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陳方安生 · 查看更多 »

李淑儀

李淑儀(Sandra Birch Lee Suk-yee,),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常任秘書長(衛生).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李淑儀 · 查看更多 »

栢志高

栢志高(Duncan Warren Pescod,),英国裔香港人,前香港政務官,曾任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兼房屋署署長,現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栢志高 · 查看更多 »

楊啟彥

楊啟彥,CBE(Yeung Kai-yin,),前香港政府官員,首位華人庫務司,曾任九廣鐵路公司管理局主席兼行政總裁。任政府官員期間以其火爆「官威」聞名。.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楊啟彥 · 查看更多 »

民用航空

民用航空(簡稱民航)是指軍事、公務(例如警务、海关)用途以外的航空服務,包括私人或商業性質的飛行。又可分为公共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國際民航組織(ICAO)成員,並透過該組織制定民用航空的共同標準。.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民用航空 · 查看更多 »

添馬

添馬(英文:Tamar,中文前稱添馬艦)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金鐘北部。曾是英國海軍基地及船塢所在地,1990年代海軍基地遷往昂船洲後空置。2002年提出興建新政府總部大樓計劃,於2005年重新進行招標。2007年7月,政府正式挑選承建商金門和協興建築聯營提交的「門常開」設計概念,於2011年5月完成,最後於同年8月至12月逐步啟用。現時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及立法會綜合大樓所在地。 傳統上添馬(當時稱「添馬艦」)被認為是金鐘的海旁部分,而中環軍營則屬於中環區。自從添馬艦發展工程完成後,香港政府將「添馬艦」的中文名稱改為「添馬」,並作為地區名稱大量應用於該地建築物的地址及交通道路的路牌上。現今的「添馬」區是指愛丁堡廣場路至演藝路之間及其延伸到海邊的空間,南界為干諾道中和夏慤道。由於中環軍營原本就是添馬艦海軍基地的一部分,故也被認為屬於添馬區的一部分。.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添馬 · 查看更多 »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Housing, Planning and Lands Bureau,)曾經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局,但經改組後可謂已經取消。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為孫明揚,專責香港的房屋事務、城市規劃及土地利用。該局經改組後,功能由運輸及房屋局及發展局取代。但2012年7月1日前,新政府改組方案未通過立法會優先審議,該局不會於2012年7月1日起重新運作。.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房屋及規劃地政局 · 查看更多 »

易誠禮

易誠禮(John Francis Yaxley;)是前香港司級官員,曾任職經濟司(1986年5月-1987年2月)、副財政司(1987年3月16日-1988年)、房委會委員,1989年4月返回英國,現任英國廣播公司顧問。.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易誠禮 · 查看更多 »

海事

#重定向 航运#船运.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海事 · 查看更多 »

施恪

施恪,CVO(Alan James Scott,)英國殖民地官員,曾擔任多個香港政府高級職位,歷任銓叙司(1973年至1977年)、房屋司兼房屋委員會主席(1977年至1980年)、新聞司(1980年至1982年)、運輸司(1982年至1985年)。1978年,施恪於房屋司任內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讓市民自置物業。但他擔任運輸司時的交通政策曾引致1984年香港的士罷駛事件。1985年任副布政司。1987年離港,升任開曼群島總督,至1992年離任。.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施恪 · 查看更多 »

政府總部 (香港)

#重定向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 (建築物).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政府總部 (香港) · 查看更多 »

應耀康

應耀康(YING Yiu Hong, Stanley,),香港政府人員,現任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兼房屋署署長。.

新!!: 運輸及房屋局和應耀康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运输及房屋局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香港運輸及房屋局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