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

指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週年紀念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所統籌的一連串為慶祝201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二十週年的紀念活動。.

57 关系: 南方都市报古巨基双瓣茉莉容祖兒中國中国大陆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移动习近平張明敏刘晓波党和国家领导人王祖藍灣仔社會流動禁飛區習近平甄子丹莫華倫莫文蔚頭條日報香港香港01香港人口老化香港廣東社團總會香港地產業香港回歸香港特別行政區主要官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五周年紀念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體育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谭维维黎明霍震寰郎朗胡錦濤胡錦濤視察香港蘋果日報 (香港)葉蒨文鄧梓峰鄺美雲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陳貝兒林子祥林鄭月娥李克勤...殷秀梅汪明荃我的中國心新华社无人机2017年12月2017年1月 扩展索引 (7 更多) »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简称“南都”)是中国南方的一份综合性日报,于1995年3月起试刊,1997年1月1日正式创刊,为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的子报。报章隶属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覆盖广东省,为珠三角地区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目前总部在广州。报纸版面大小四开,每天版面一度达到平均在100版以上。 同《环球时报》等民族主义立场的报纸相对应,《南方都市报》主要采自由主义立场。该报是一份以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为主,覆盖全省包括珠三角12个中等城市(曾擴展至香港、澳門)在内的综合类日报。 2006-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检测当中,《南都》连续两年名列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还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品牌500强”。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8年6月在瑞典哥德堡发布的“2008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南方都市报以140万份的发行量位列第28位,中国第6位。.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南方都市报 · 查看更多 »

古巨基

古巨基(Leo Ku Kui Kei,),香港男歌手、導演、廣告導演、演員、設計師、企業家、主持。古巨基自1994年踏入樂壇後,曾推出大碟超過35張,估計他至今已奪得超過350個男歌手及音樂上的獎項。古巨基於2004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中曾奪得「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男歌手」、「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是繼黎明之後第二位於同年度得到這三個大獎的歌手。他於2008至2011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連續四屆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又在《新城勁爆頒獎禮》七奪「新城勁爆男歌手」。此外他於2006年奪得「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傳媒大獎」,成為2006年香港四大電子傳媒音樂頒獎典禮大贏家,以及分別在2005 、2006、2009年奪得「四台聯頒音樂大獎—歌曲大獎」3次創下香港樂壇最高紀錄數。而且由2006至2013年連續八屆奪得《「勁歌王」全球華人樂壇音樂盛典》「勁歌王」以及《YAHOO!搜尋人氣大獎》七屆奪得「本地男歌手」大獎。 在香港以外,古巨基的音樂成就更得到了華語樂壇的地區認同,如奪得《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最佳男歌手」,《CCTV-MTV音樂盛典》「香港最受歡迎男歌手」,《音樂先鋒榜頒獎典禮》「全國最受歡迎先鋒男歌手」等等,奠定他在華語樂壇上的地位。古巨基也曾獲MTV全球頻道頒發《MTV亞洲大獎:香港最受歡迎歌手獎》,是首位得到該獎項的香港男歌手。 古巨基的音樂成就除了得到華語樂壇的地區認同外,還得到其他地區樂壇的認同,如奪得第八屆亞洲音樂節 - 亞洲最佳歌手獎,「亞洲模特兒大獎」(7th Asia Model Festival Awards)-「亞洲明星獎」,他亦是首位獲此獎的香港藝人。其後更成為首位獲邀出席美國《Billboard Music Awards》的香港歌手,與李克勤、陳奕迅、許志安合稱為「第三代四大天王」。.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古巨基 · 查看更多 »

双瓣茉莉

雙瓣茉莉(學名:Jasminum sambac,梵文:Mallika)為木犀科素馨屬的植物,是一種高約1至3公尺的灌木。.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双瓣茉莉 · 查看更多 »

容祖兒

容祖兒(英語:Joey Yung,1980年6月16日-),香港女歌手,曾十一次獲得香港叱咤樂壇流行榜「叱咤樂壇女歌手」金獎,十二次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及十四次獲得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最優秀流行女歌手」,至今已發行超過40張錄音室專輯,曾八度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演唱會,其世界巡迴演唱會總場次超過150場。 1999年憑出道作〈未知〉勇奪香港四大電子傳媒(下簡稱「四台」)頒獎禮的新人獎,首專《EP Joey》更停留在香港IFPI唱片銷量榜23星期,創下樂壇紀錄。 2003年憑成名作〈我的驕傲〉橫掃四台的歌曲獎及女歌手獎,躋身香港天后級女歌手之列;同年亦以〈我的驕傲〉的國語版〈揮着翅膀的女孩〉於華語樂壇嶄露頭角。 2005年起共七度囊括四台女歌手大獎,加上如〈痛愛〉、〈心淡〉、〈16號愛人〉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正式奠定其天后地位。 2016年以補位歌手身份參加第四季《我是歌手》,進一步開拓其華語樂壇事業。.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容祖兒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国中央电视--(简称央视;China Central Television,缩写为CCTV),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级电视媒体之一。开播于1958年5月1日,现拥有45个电视频道,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数量最多的电视台,亦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以中文进行广播的电视台。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所有的节目都通过卫星播出,该台拥有中国大陆境内最多的收视人群。除了面向中国大陆播出的频道之外,央视还通过卫星、互联网向全球播出包括中文在内的各种语言的国际频道。央视在全球各地设立了自己的记者站,并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设立了非洲分台,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设立了北美分台,致力于发展成为“国际化新闻媒体”。央视属于国家事业单位编制,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直接管理,同时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将自身定位为“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对外呼号中国之声。由于央视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央视本身和有关央视的新闻事件也时常成为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中国中央电视台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并称为“中央三台”。.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中国中央电视台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最高负责人职位的正式名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政治制度下地位最高、排名最前、权力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领导职务,负责领导中共全党。担任此职的党员干部是国家的实际最高领导人和国政的最高决策者,位列国家级正职首位。2017年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和常委都要向总书记述职,形成“总书记绝对领导制”,总书记的权威已经达到毛泽东时期中央委员会主席的程度。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以及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党章》又规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选出。总书记任期与中央委员会相同,五年一届,但党章没有规定连任次数。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创立于1925年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945年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中央委员会主席一职取代,1982年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为党的最高领导职务重新设立。 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习近平,于2012年11月15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首次当选,2017年10月25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以全票连任。.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查看更多 »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中移动或--)是2000年4月20日成立的中国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截至2016年12月31日,资产规模15,210億元人民币,負債總額5,389億元人民币,資產負債率35.4%。 中国移动通信拥有全球第一的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截至2016年底,中国移动擁有8.49億移動客戶及7,762萬有綫寬帶客戶,,在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0%以上。中国移动连续多年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2013年排名为第71位,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全资拥有的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拥有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前稱中國電訊,不是中國電信)的72.72%股权。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主要经营移动语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拥有“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G3”和“And!和”等品牌,并具有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增值业务。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目前是中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根據福布斯的資料顯示,中國移動有限公司是在香港註冊的公司中市值最高的一間。 2018年6月20日,中国移动在纽约股市市值达到1820亿美元,成为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商。2008年5月23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随着中国移动对中国铁通的兼併重组,中国通信業界史上最大规模的重新整合也随之展开。在2015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对中国铁通的资产核查完成之前,中国铁通曾保持相对独立运营。.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中国移动 · 查看更多 »

习近平

习近平(),祖籍河南邓州,籍贯陝西富平,生于北京。2012年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代最高领导人,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自2007年起开始出任中共第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习近平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79年至1985年,他曾分别任职于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和河北省正定县。并于1985年至2002年在福建省任职,时间长达17年。在调离福建省后,他先后主政浙江省和上海市。2007年,他进入中央,并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同时先后兼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在2012年11月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于2013年3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于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全票连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于2018年3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票连任国家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习近平 · 查看更多 »

張明敏

張明敏(),祖籍晋江,香港歌手、民建聯成員,因為他擅長演唱具中華民族色彩的歌曲,有「愛國歌手」之稱,但所唱的歌曲大多數是普通話,在香港演藝圈兼本地樂壇來講實屬罕見。 張明敏曾擔任第十二屆港區人大代表,並任職於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副會長、內地事務委員會主席。.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張明敏 · 查看更多 »

刘晓波

刘晓波,吉林长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文学评论家、人权運動家、《零八宪章》的主要起草人之一、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刘晓波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博士,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独立中文笔会第二届及第三届会长、《民主中国》网刊主编,曾经参与六四事件,后被捕入狱。他毕生致力於宣傳政治改革及參與旨在終結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的運動而多次被拘捕判刑。 2010年,刘晓波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成为首位或第二位(如果算上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获得该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是继纳粹德国的卡尔·冯·奥西茨基(1935年)之后,第二例在服刑期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刘晓波也是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从获奖至辞世始终未能得到任何人身自由的诺贝尔奖得主。 2017年6月,刘晓波因确诊肝癌晚期而获准保外就医,其後於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与外界隔离的状态下接受治疗。7月13日17:35,医院当局宣布劉曉波病情恶化并因多重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病逝,終年61歲。 他的遺體在2017年7月15日約6時30分(格林威治時間2017年7月14日晚上10時30分)火化,當天中午海葬。2017年9月2日,刘晓波逝世以来外界第一次与刘霞取得了联系,随后联系又陷于中断。.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刘晓波 · 查看更多 »

党和国家领导人

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政治术语。该词用于国内领导人时,是一个指称中央层面具有特定职务及级别的高级领导人的政治术语,常见于中国内地的媒体报道和官方公文中。.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党和国家领导人 · 查看更多 »

王祖藍

王祖藍(Wong Cho Lam,),本名王浩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香港委員,香港演員及節目主持人,也是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和香港藝人之家成員。他師從資深配音員盧雄,1998年以播音人身分出道,後將發展重心轉移至幕前,2003年轉型為藝人,曾經效力無綫電視十多年,現主力於中国内地發展。.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王祖藍 · 查看更多 »

灣仔

灣仔(Wan Chai,坊間亦作Wanchai,舊作Wan Tsai),舊稱下環(Ha Wan),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西部,是灣仔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東起堅拿道,西至軍器廠街,南至寶雲道。 在英國於1841年佔領香港島前,灣仔一帶已有人居住,當中主要為漁民。英國建立殖民地後,灣仔是華人主要的聚居地,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亦曾為英國殖民政府的軍事基地,現時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商業區,區內亦有很多舊式住宅大廈,因此也面對著市區老化的問題。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區內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每日上班和上學。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的區域,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中環及大型購物區銅鑼灣,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港鐵、巴士、小巴、電車及渡輪等都服務著該區。此外,該區也有一些摩天大廈和地標建築,如中環廣場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的一個主要景點。.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灣仔 · 查看更多 »

社會流動

會流動指個人在階層裡向上或向下的流動情形,通常是以經濟、聲望作為主要區隔的因素。 社會學注重社會流動在一個社會當中流動數量與頻率,這包含世代間流動頻率的不同,同時亦能檢視社會開放的程度多寡。.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社會流動 · 查看更多 »

禁飛區

禁--航區(英語對應詞:no-fly zone、no-flight zone,簡寫為NFZ),又稱禁--飛區,是指禁止任何未經特別申請許可的航空器(包括飛機、直升機、熱氣球、無人機等)飛入或飛越的空中區域。其劃定大多出於國防考量,例如軍事基地、重要政府機構、重要公共設施(如核電廠、水壩)上空等。另外也有基於飛行安全的理由,例如摩天大樓、火山活動區上空等。此外在國際社會上,在發生戰亂的國家或地區,為了人道的需求,會由聯合國出面劃設禁航區。 在航海領域中,也會有類似的禁止航行水域,在中文亦可稱為「禁--航區」。.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禁飛區 · 查看更多 »

習近平

#重定向 习近平.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習近平 · 查看更多 »

甄子丹

子丹(Donnie Yen,)為香港武打男演員、武術家、電影導演、製片和動作指導,以精湛的武打身手聞名。 1990年代,甄子丹主要於香港電視圈發展,代表作是《洪熙官》和《精武門》。1996年,甄子丹第一次執導並參演《戰狼傳說》,1998年甄子丹轉往好萊塢發展,主要擔任動作指導。後來參演張藝謀導演的《英雄》,令甄子丹再次引起注意,並且從《千機變》開始,履次獲得動作設計類獎項。2008年,擔任電影《葉問》男主角,飾演詠春宗師葉問成名。2017年,甄子丹電影《追龍》接受傳媒訪問,戲中飾演經典角色「跛豪」亦是第一次伙拍劉德華。拍攝時,著對鞋扮一拐一拐行路,影響腳趾舊患,拍完要開刀做手術,用了拐杖4個月。.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甄子丹 · 查看更多 »

莫華倫

莫華倫 (Warren Mok Wah-yeun,),澳門居港男高音歌唱家,為中國三大男高音之一。祖籍廣東珠海會同村,為香港開埠初期太古洋行買辦莫仕揚家族家族成員,莫慶義醫生之子。7歲隨父母移居香港,後移民美國,近年回流香港。 莫華倫是夏威夷大學學士、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音樂碩士。1987年在柏林德意志歌劇院初度登台,曾飾演50多個角色,亦灌錄了很多唱片。近年亦涉足音樂製作,旨在把歌劇介紹給亞洲的聽眾,此外由2000年起擔任澳門國際音樂節總監以及港澳多個歌唱團的指揮、顧問等。.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莫華倫 · 查看更多 »

莫文蔚

莫文蔚(Karen Joy Morris,藝名Karen Mok,),香港女歌手、女演員,是歌藝、影視全方位女藝人。 入行至今發行超過30張專輯,參演50部電影以及舉行超過75場個人演唱會,她曾奪得中國大陆、香港、臺灣、韓國、新加坡等地所頒發的女歌手獎項,其中包括: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國語)。電影方面,她憑電影《墮落天使》奪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以及憑電影《食神》榮獲提名金像獎、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莫文蔚在大學期間為音樂人雷頌德擔任Demo主音而被星光唱片發掘,從而加入樂壇。可惜,唱片公司一年內換了四次老闆,唱片也草草推出,她也只好回英國完成大學學位。直至1997年,莫文蔚於臺灣推出首張國語唱片《做自己》一砲而紅,專輯大賣80多萬張,主打歌〈他不愛我〉更成為其代表作之一。其後,她一直以國語唱片為主,於全亞洲銷量更衝破1000萬張,被視為華語樂壇天后之一。 莫文蔚以香港女歌手身份在華語樂壇保持多項驕人紀錄,她是首位奪得「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的香港女歌手,亦是唯一兩度奪得「金曲歌后」的香港女歌手。截止2015年,莫文蔚以9張專輯入圍35項;獲獎9項,兩者均為香港女歌手之冠。她也是首位香港女歌手贏得「(國語)」。專輯方面,她以13張國語大碟CD領先,為香港出道女歌手當中數量最多。演唱會方面,她是於大陆舉行最多場次的香港女歌手,一共超過50場。她也是首位三度於「臺北小巨蛋」舉行個唱的香港女歌手,首位於意大利及西班牙舉行演唱會的香港歌手。.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莫文蔚 · 查看更多 »

頭條日報

《頭條日報》創刊於2005年7月,屬星島新聞集團旗下,是繼《都市日報》後第二份在香港出版的免費報紙,亦是星島報業集團出版的第一份免費報紙。《頭條日報》為連續八年全港第一的免費報章。《頭條日報》除了逢週一至六的印刷版本外,並通過不同的網上及移動平台提供電子版本,逢週日及公眾假期亦備有電子報。.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頭條日報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01

香港01是一家互聯網企業,由《明報》前持有人于品海籌劃創辦,總部設於香港,目前旗下核心業務為倡議型新聞媒體。根據香港01公司註冊處的資料顯示,該公司於2015年6月4日註冊為「香港零一媒體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WeMedia01(HK) Limited」,並於2017年12月5日正式更改為「香港01有限公司」,英文名稱「HK01 Company Limited」。負責機構為「大地傳媒有限公司」,董事為南海控股執行董事劉榮以及《明報周刊》前總編輯龍景昌。香港01總經理與總編輯為龍景昌。辦公室設於新界荃灣嘉達環球大廈11-13樓。2016年1月11日,香港01新聞網站正式運作;同年3月11日,於香港發行同名周報《香港01》,逢星期五出版。香港01以倡議型媒體自居,傳播平台包括手機應用程式、網站和社交網絡平台專頁,內容包括香港、兩岸、國際新聞資訊、娛樂新聞、社評、體育、科技和女性專題等。.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香港01 · 查看更多 »

香港人口老化

香港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在2013年10月24日發表諮詢文件,指出香港人口老化的速度較預期為快。不出數年,香港的勞動力會開始持續下跌。.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香港人口老化 · 查看更多 »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 (Federation of Hong Kong Community Organisations) 前身是「香港廣東社團慶祝回歸委員會」,是於1996年為慶祝香港於1997年7月1日結束由英國統治回歸中國而成立。 最初是由余國春先生聯同香港潮州商會,香港嘉應商會 (2016年7月改名為香港梅州總商會),順德聯誼總會和四邑會所等幾個廣東省僑胞建立的商會組成。.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香港廣東社團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產業

香港的房地產業已有悠久的歷史,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後拍賣土地,逐步形成和確立香港的地權制度和土地批租制度。 1950年代末期到1980年抵壘政策結束前,因政局動盪,大批中國大陸人口移入,香港人口急速膨脹,居住成為當時社會經濟中一個嚴重問題。因此香港政府出於人道理由與社會安定,於1950年成立之香港模範屋宇會提供土地。1954年開始大量興建徙置區。在1960年代,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推出廉租屋邨。1970年代初,大批地產公司紛紛藉此牛市時機掛牌上市籌集大量資金發展業務。此時持香港工商持續增長,成為現戰後以來空前的繁榮。隨著需求上漲,發展規模漸大,經營房地產所需資金也日見龐大,一些小型地產公司在此時逐漸被淘汰,實力雄厚的地產商逐漸壟斷市場。此時地產業也成了香港經濟的重要的支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香港地產市道受到重創,大量業主變成負資產,2002年11月,特區政府為了挽救樓市,減少土地供應和政府退出房地產市場等的方法,直到2010年,樓市幾乎回到1997年金融風暴前夕的水平。.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香港地產業 · 查看更多 »

香港回歸

香港回歸(Hong Kong reunification),又称為香港主权移交(Transfer of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香港政權移交」(Transfer of government over Hong Kong)、「香港交接」(Handover of Hong Kong)、「九七回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作出承諾,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於同日將香港交還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事件。1997年7月1日0時0分,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結束近153年的英治時期,並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為政府首長。大部分香港永久居民不論意願自動獲得中國國籍,可申領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每年7月1日公眾假期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香港回歸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主要官員

香港特別行政區主要官員是香港主權移交後才出現的名詞,根據《香港基本法》,是指所有司長、局長,以及屬於部門首長的廉政專員、審計署署長、警務處處長、入境事務處處長和海關關長《香港基本法》第四十八條:「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行使下列職權:……(五) 提名並報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下列主要官員:各司司長、副司長,各局局長,廉政專員,審計署署長,警務處處長,入境事務處處長,海關關長;建議中央人民政府免除上述官員職務;……」。任免職務除由行政長官建議,還須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批准。2002年開始實行之主要官員問責制只包括司長及局長,而常任秘書長職級雖然較部份部門首長為高,但也不屬主要官員。 根據《基本法》第六十一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主要官員由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滿十五年並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主要官員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是林鄭月娥出任第五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後,其領導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故又稱林鄭月娥政府,簡稱林鄭政府。 2017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任命林鄭月娥為香港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于同年4月11日在北京中南海拜會李克強,并在其手上接過任命狀。林鄭月娥於2017年7月1日就任,開始領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以正常時間為根據,該任期會至2022年6月30日為止。.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五周年紀念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五周年紀念 (15th Anniversary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或者香港特區成立十五週年、香港回歸十五周年,是在香港回歸中國15週年(即2012年)期間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所統籌,政府官方、民間所舉辦的活動總稱。.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五周年紀念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英文:10th Anniversary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或者香港特區成立十週年,是在香港回歸10週年(即2007年)期間由政府官方、民間所舉辦的活動總稱。200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籌的一連串為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的紀念活動——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查看更多 »

香港體育館

香港體育館(Hong Kong Coliseum,俗稱紅磡體育館、紅磡香港體育館,簡稱紅館)是香港的綜合室內多用途表演場館,位於九龍油尖旺區紅磡灣暢運道9號、港鐵紅磡站平台上,於1983年4月27日開幕,外形上闊下窄像一顆鑽石或倒轉的金字塔,全館設有空氣調節系統,內裡設有12,500個座位,現時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為2009年東亞運動會賽場之一。 香港體育館雖以「體育館」命名,但實際上除了舉行體育活動外,其最著名作用反而是在很多日子租予歌星舉行演唱會。因為館內座位數量乃香港室內場館第二(第一為2005年啟用,位於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旁的亞洲國際博覽館),地處市區以及少數可以開設四面台的場地,香港很多歌手普遍都以能在紅磡體育館舉行個人演唱會為榮。許冠傑是首位在此開演唱會的歌手。紅磡香港體育館也是香港以至亞洲首屈一指的娛樂表演場地。 香港體育館為43座參與幻彩詠香江的代表建築物之一。.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香港體育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簡稱會展;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縮寫:HKCEC)是香港的主要大型會議及展覽場地,位於香港島灣仔北岸,是香港地標之一;由香港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共同擁有,由新創建集團的全資附屬機構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每年舉辦7項亞洲最大規模及4項世界最大規模展覽。 2012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CEI Asia magazine》,第10度榮膺亞洲最佳會議展覽中心殊榮。同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第23屆TTG旅遊業大獎中,第4度獲選為最佳會議及展覽中心殊榮。.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查看更多 »

谭维维

谭维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中国著名女歌手,2004年,凭借专辑《高原之心》获得法国唱片展世界音乐大奖;2006年获得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总决赛亚军而广受关注;2009年憑藉《遇見》歌曲獲得第46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2015年2月7日,参加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三季第二场踢馆赛成功晋级;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连续三年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並於2017年11月25日第54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及2018年4月15日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受邀演唱入圍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相愛相親》主題曲〈陌上花開〉;渾厚唱功驚艷全場並獲網友一致好評!.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谭维维 · 查看更多 »

黎明

黎明(Leon Lai Ming,),出生於北京市,香港知名歌手及演員,為1990年代樂壇「四大天王」之一。.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黎明 · 查看更多 »

霍震寰

霍震寰(Fok Chun-wan, Ian,),籍贯广东番禺南沙,生于英屬香港,是霍英东博士之次子。已婚,其妻為息影女演員陳琪琪,育有1女及2子,早年在香港、英国及加拿大接受教育。霍震寰主要职务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有荣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霍震寰 · 查看更多 »

郎朗

郎朗(),满族,出生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沈阳市,國際著名鋼琴家。他曾被數家美國權威媒體稱作“當今這個時代最天才、最閃亮的偶像明星”,他是受聘於世界頂級的柏林愛樂樂團和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的第一位中國鋼琴家。曾被《人物(青年版)》雜誌稱為“將改變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现居美国纽约。紐約市文化旅遊大使。.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郎朗 · 查看更多 »

胡錦濤

#重定向 胡锦涛.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胡錦濤 · 查看更多 »

胡錦濤視察香港

#重定向 胡錦濤訪港.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胡錦濤視察香港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香港)

《蘋果日報》(Apple Daily,)為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繁體中文報紙,由大股東黎智英所創立,香港暢銷中文報章之一。 政治立場方面,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大部份香港傳媒基於自身利益而自我審查,淡化涉及中國共產黨的負面消息,而《蘋果日報》是少數仍然會大力批評中國政府、香港政府及建制派的報章,因而一直受到中國大陸封禁。2003年5月2日,壹傳媒進入台灣市場,發行了《蘋果日報》台灣版。2012年11月,壹傳媒大股東黎智英計劃將在台灣的所有業務出售予辜仲諒,然该計劃在2013年3月取消,改為深耕台灣。.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蘋果日報 (香港) · 查看更多 »

葉蒨文

葉蒨文(Sally Yeh,),生於台灣的知名女歌手、女演員,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為華語歌壇中舉足輕重的天后級歌手。.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葉蒨文 · 查看更多 »

鄧梓峰

鄧梓峰(Patrick Dunn,)原名鄧小峰,綽號「十郎」,香港電視節目主持和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經常擔任綜藝節目的司儀,有豐富的司儀經驗。 鄧梓峰於加入娛樂圈前為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軍人,當軍團於1995年解散時,他的軍銜為中尉,他曾經負責執行在邊境禁區的水塘堵截非法入境者等任務。此外,鄧梓峰有小型飛機駕駛執照,擁有逾300小時飛行經驗;為香港飛行協會會員及香港航空青年團上尉。近年人們指鄧梓峰的樣貌像卡通人物巴斯光年,引起網民討論。另外,鄧梓峰於2013年起擔任“梓峰教育”的行政總裁。.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鄧梓峰 · 查看更多 »

鄺美雲

鄺美雲(Cally Kwong,),原籍廣東中山斗门(今珠海市斗門區),香港珠宝商人及政治人物,前1982年香港小姐競選亞軍。自2003年開始在中國大陸投資,並在江西省開辦13家「鄺美雲佛教小學」,並從2006年起,擔任江西省政協《肥媽私房菜》節目,2007年9月23日。。現為第十三屆港區人大代表。.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鄺美雲 · 查看更多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陳貝兒

陳貝兒(Janis Chan,),香港傳播界、商界名人、社會企業Green Monday執行總監,致力推廣素食和環保生活,2013年4月更為推廣素食環保訊息,組成香港隊參與北極馬拉松,藉此提高港人對全球氣候暖化、冰川融化的意識。此行更獲蘋果日報《動新聞》廣泛報導及無綫電視製作《極地狂奔》節目,現爲無綫電視經理人合約女藝員。.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陳貝兒 · 查看更多 »

林子祥

林子祥(George Lam Tsz Cheung;),中国知名歌手、詞曲作者及演員、二十大香港金曲頒獎禮司儀.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林子祥 · 查看更多 »

林鄭月娥

林郑月娥(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本名:鄭月娥,),香港特別行政区現任行政長官,在36年間曾於20個政府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工作。其後加入問責官員團隊,先後擔任發展局局長及政务司司长。 在2016年7月1日,時為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獲特區政府頒授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政府表揚她盡心竭力為香港服務35年,表現卓越,尤其於出任政務司司長期間,成績斐然。政府又稱,林鄭月娥協助行政長官施政,在協調政策上擔任重要角色,帶領政府克服各種挑戰。 在梁振英宣布不尋求連任後,2017年1月16日林鄭月娥正式宣佈參選行政長官選舉,表示希望能延續梁振英政府「行之正道,穩中求變」的施政理念。宣佈參選後獲大部分建制派選委支持,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則強調與候選人林鄭月娥沒有互信基礎。2017年3月26日舉行的行政長官選舉中,林郑月娥获得由1194人組成選舉委員會中的777票,成功當選第五屆香港行政長官。於2017年7月1日就任後,她成為歷史上首位香港女性行政長官,以及香港開埠以來首位女性最高級行政官員。 她與丈夫林兆波於英國劍橋結識,1984年結婚,育有兩子,父子三人均持有英國國籍,而林郑月娥則於2007年因擔任發展局局長放棄英國國籍。.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林鄭月娥 · 查看更多 »

李克勤

李克勤(Hacken Lee,),香港男歌手、電視節目主持、足球評述員、填詞人和演員。他也是英国足球队伍曼联的忠實擁躉。他是少數在香港橫跨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及2010年代仍維持高知名度和保持定期出唱片的男歌手,以及唯一一位在這四個年代均能獲得音樂獎項的歌星。由出道初期的《月半小夜曲》、《大會堂演奏廳》、《紅日》,到千禧年代的《高妹》、《我不會唱歌》、《花落誰家》,以至一零年代的《紙牌屋》、《一個都不能少》、《失魂記》等,皆是膾炙人口的經典金曲。 李克勤於1980年代末走紅,千禧至一零年代大紅大紫,於2002、2003、2005以及2017年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四度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在2003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獲得「叱吒樂壇我最喜愛的男歌手」,2004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奪得「最優秀流行男歌手大獎」,2007年度以《花落誰家》奪取《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金曲金獎」、四台聯頒音樂大獎之「歌曲獎」,以及多個音樂頒獎禮的歌曲大獎。 2013年度,李克勤再以一曲《紙牌屋》橫掃各大頒獎禮的歌曲大獎。2016及2017年,先後憑歌曲《一個都不能少》和《失魂記》獲頒《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的最高殊榮「金曲金獎」,同年亦是克勤第四度獲頒「最受歡迎歌星」獎項。截至2017年度,李克勤獲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的「優秀流行歌手大獎」次數已達18次,成為獲得該獎次數最高的歌手,在香港樂壇奠定無可取代之地位。 踏入2010年代,李克勤亦成為中國內地最高人氣的香港男歌星。2015年,李克勤代表香港出戰江蘇衞視的《蒙面歌王》,成為首集冠軍,贏得「歌王」美譽。2016年,參加我是歌手第四季,躋身決賽、反響不斷,是李克勤音樂生涯的又一高峰。 李克勤除了2002、2003、2005以及2017年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四度奪得「最受歡迎男歌星」外,金曲金獎亦佔三首《花落誰家》、《一個都不能少》和《失魂記》。 2018年1月4日,李克勤獲香港電台頒發意義重大的四十週年特設榮譽大獎「金曲40全球傑出歌手大獎」,以表彰他於過去三十年對廣東歌的貢獻和成就。此殊榮由時任廣播處長梁家榮頒發。.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李克勤 · 查看更多 »

殷秀梅

殷秀梅(),黑龙江鹤岗人,祖籍山东平阴,汉族,歌唱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黑龙江地区代表。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专业。国家一级演员、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全国妇联执委、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2008年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最後入了美國藉,成為了美國人。.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殷秀梅 · 查看更多 »

汪明荃

汪明荃博士(Dr.Liza Wang;),生於江苏崇明县(于1958年划归上海),资深实力派影視女艺人,無綫電視(TVB)四大「鎮台之寶」之首,因地位崇高而被號阿姐、汪阿姐、Liza姐,是華人世界裡知名度高和受歡迎的影視及粵劇演員和節目主持人之一。 1967年加入麗的映聲(亞洲電視前身),1971年轉投無綫電視(TVB),是70年代無綫首席女演員及當家花旦,在70–80年代演出多部著名劇作;政治方面,她曾任第七、八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广东地区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國政協委员,現任香港電視專業人員協會榮譽主席和八和會館主席,亦是無綫電視代理人合約女藝員,主要擔任大型節目的司儀,在無綫電視具有崇高地位。.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汪明荃 · 查看更多 »

我的中國心

《我的中国心》,是王福龄作曲,黄霑作词的一首歌曲。 1984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由张明敏演唱,一举成名。并在20世紀80年代流行。在2007年发射的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上,就携带有该首歌曲。.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我的中國心 · 查看更多 »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国家通讯社(另有中国新闻社),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一个正部级直属事业单位,也受权行使一定的政府行政职能。新华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汉语通讯社,也是世界主要通讯社之一,提供实时文字新闻、经济信息、新闻图片图表等。 新华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各省、自治区、直轄市和军队都设有分社,有的省、直轄市、自治区还设有支社。新华社是中文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同时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发稿。.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新华社 · 查看更多 »

无人机

#重定向 無人機.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无人机 · 查看更多 »

2017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2017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017年1月

没有描述。

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和2017年1月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香港主权移交二十周年香港主權移交20週年香港主權移交二十周年香港主權移交二十週年香港回歸20周年香港回歸二十周年香港回歸二十週年香港政權移交二十周年香港政權移交二十週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紀念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週年紀念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週年紀念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周年纪念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