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靳珩橋

指数 靳珩橋

靳珩橋,原名白龍橋,為台灣台8線上橫跨魯丹溪的橋樑,位於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全長82公尺,寬有11公尺,以RC材料建造。原是立霧溪一條產金道路,跨越魯丹溪的一座簡易橋樑,橋身呈石拱造型。國民政府來台後,為開闢中橫公路而興建,並保留石拱的橋身造型,後來因工程師靳珩於上午進行巡察時,遭逢地震而被落石擊斃,故竣工後改稱「靳珩橋」,以茲紀念。此外,在橋的附近興建一座公園,並立有一座靳珩半身銅像,旁邊高地上還有一座尖碑刻著「公路局合流工程處殉職員工紀念碑」,紀念他因公殉職,供世人緬懷。靳珩橋曾於1997年安珀颱風給摧毀,如今所見的靳珩橋外觀是2003年重建。.

10 关系: 台8線台灣太魯閣國家公園中橫公路交通部公路總局國民政府秀林鄉花蓮縣靳珩钢筋混凝土

台8線

台8線是一條橫貫臺灣中部的省道,又稱中部橫貫公路。西起臺中市東勢區東勢大橋(由台三線往西分岔),東至花蓮新城鄉太魯閣大橋(與台九線相會),全長約189.8公里。台8線是目前臺灣省道公路系統里程第二長的東西向橫貫公路。有一條支線為台八甲線(壩新--德基水庫;長16.9公里),連同主線上谷關到德基路段(37.5公里~62.0公里)在921地震及敏督利颱風後全毀。後棄置台八線青山上線段,改將台八甲線整修完成通車,稱台8線臨37便道,但地質非常不穩,極易落石坍方。為安全起見,僅供工程車輛與梨山當地居民緊急使用,未對遊客開放。.

新!!: 靳珩橋和台8線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靳珩橋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台灣第四座成立的國家公園,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1937-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國家級風景區,1986年11月12日公告計畫,1986年11月28日成立管理處。位於台灣東部,地跨花蓮縣、臺中市、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園內有台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崖壁峭立,景緻清幽,「太魯閣幽峽」因而名列台灣八景之一。另外,園內的高山地帶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如山椒魚等。.

新!!: 靳珩橋和太魯閣國家公園 · 查看更多 »

中橫公路

東西橫貫公路入口 谷關的東西橫貫公路牌樓 九曲洞隧道東口 中橫公路的明隧道 中橫公路沿途的隧道 中橫公路碧綠神木段 中橫公路,全名東西橫貫公路或中部橫貫公路,簡稱中橫,是台灣第一條串聯東部與西部的公路系統,與南橫公路、北橫公路並列為台灣三大橫貫公路。1956年7月7日開工,1960年5月9日通車,最初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的中華民國國軍榮譽國民擔任開發主力。中橫公路貫穿分隔台灣東岸與西岸的中央山脈,所經的地形相當多樣化,從平地直到三千多公尺高的合歡山,中間有隧道、河谷等開鑿,亦經過太魯閣國家公園。省道台八線是此系統中的主線,另有宜蘭、霧社兩條支線,公路編號分別為台七甲線與台十四甲線;其中台八線上谷關至德基路段在九二一大地震後長期封閉,至2011年完成便道的整修,惟僅供梨山地區與公路沿線居民和工程人員等出入使用,未對公眾開放。.

新!!: 靳珩橋和中橫公路 · 查看更多 »

交通部公路總局

交通部公路總局(簡稱公路總局、公路局、公總)為中華民國交通部直屬機關,名義上管理中華民國全國之公路,目前主要業務為掌管臺灣省及部分直轄市境內省道之規劃、測量、新建、施工與養護美化,並代為養護部分縣道;除此之外,還負責全國公路監理業務,包含車輛牌照與駕駛執照之核發、以及車輛規格檢驗。.

新!!: 靳珩橋和交通部公路總局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新!!: 靳珩橋和國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秀林鄉

林鄉(太魯閣語:Bsuring),位於台灣花蓮縣北部,北鄰宜蘭縣南澳鄉,東北濱太平洋,東南連新城鄉、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西鄰臺中市和平區、南投縣仁愛鄉,南接萬榮鄉,為全台灣面積最大的鄉,其面積比臺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等縣市還大。 秀林鄉地處中央山脈東側,地勢高聳陡峭,氣候亦隨高度有所變化,鄉境大部分被劃入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範圍,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為主,觀光業甚為發達。 目前秀林鄉有更名太魯閣鄉的計畫,將續嘉義縣阿里山鄉、屏東縣三地門鄉、高雄市那瑪夏區後,第四個恢復傳統名稱的原住民鄉。.

新!!: 靳珩橋和秀林鄉 · 查看更多 »

花蓮縣

花蓮縣,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部,北回歸線通過其南部。西臨高聳的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周邊與宜蘭縣、台中市、南投縣、高雄市、台東縣相鄰,是臺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 人口主要聚集於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最北點的沿海地帶,其以自然觀光資源著名,境內有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 縣旗以太陽的故鄉為設計理念,太陽在海面昇起的意象,象徵太平洋的曙光;每個光點代表原住民文化色彩: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與漢族。.

新!!: 靳珩橋和花蓮縣 · 查看更多 »

靳珩

靳珩(),河北無極縣人,台灣知名已故土木工程師,畢業於北洋大學的土木工程學系。1948年隨國民政府來到台灣,於中部橫貫公路修築工程的巡視時,在燕子口一帶因地震引起的落石砸中而殉職。該公路完工時,特將燕子口該處的橋命名為靳珩橋以茲紀念。.

新!!: 靳珩橋和靳珩 · 查看更多 »

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Ferroconcrete,RC),工程上常简称为钢筋砼或钢混,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两者共同工作从而改善混凝土抗拉強度不足的力学性质,为混凝土加固的一种最常见形式。.

新!!: 靳珩橋和钢筋混凝土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