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靳治揚

指数 靳治揚

靳治楊,字毛南,盛京遼陽州人,屬漢軍鑲黃旗。他於1695年擔任台灣知府。.

10 关系: 知府監生表字衛臺揆齊體物臺灣府志臺灣府知府汪世印沈阳市漳州府

知府

知府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是府级行政區的地方官。 原稱“知府事”,是指有其他官職者,臨時兼任此府的長官,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唐朝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由於好古,士人經常雅稱知府為太守、郡守、明府、府公、府君、使君、府尊、太尊等。.

新!!: 靳治揚和知府 · 查看更多 »

監生

监生,雅稱為太學生、博士弟子員,諸生的一種,指明清两朝,獲得公家的選拔进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員,或是取得「入国子监資格」的生員。监生出國子監之後,有任官的資格。 清代国子监学生依來源身份,肄業分為监生和贡生,乾隆以前對监生严格考试,后仅存虚名,未必在监读书。一般未入府、州、县学或未經正途科举而欲应乡试、仕官者,须以捐獻銀錢取得例监出身。.

新!!: 靳治揚和監生 · 查看更多 »

表字

表字,又称字,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在本名之外的一個正式代稱。通常基於禮貌性質,一般習慣間接性叫喚他人的表字而不直稱其本名,以表示客氣避免失禮(本名則可以是當事人自述或由尊長直稱)。 表字的取法,一般与本名意义相关。歷史上有些人的表字廣為人知,本名反而隱沒於世,稱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浩,字浩然。.

新!!: 靳治揚和表字 · 查看更多 »

衛臺揆

#重定向 衛台揆.

新!!: 靳治揚和衛臺揆 · 查看更多 »

齊體物

齊體物,號誠菴,中國清朝官員,漢軍正黃旗人。 康熙十五年(1676年)考取進士。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福建漳州海防同知調往台灣擔任海防捕盜同知,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昇任台灣府知府。.

新!!: 靳治揚和齊體物 · 查看更多 »

臺灣府志

《臺灣府志》為自1685年起、1764年迄所記載台灣歷史之官方地方志。總計7個版本,實際刊行6個版本。分別為:蔣志、高志、周志、劉志、范志、余志等六志。.

新!!: 靳治揚和臺灣府志 · 查看更多 »

臺灣府知府

臺灣府知府又名臺灣知府,在台灣清治時期與建省前為台灣清領區之地方父母官,官秩從四品。受上級臺灣道管轄監督,另則制約同知、巡檢、縣丞。清帝國台灣知府衙門在今天台南市赤崁樓旁(今稱「府廟」),台南市又稱作「府城」。 1875年,為了加強防務,台北設府,至此,台灣知府非管轄台灣全境的地方統治者。1885年間台灣行政區劃重新規劃,台灣府升格建省後,台灣府轄區驟地縮小,變成只涵蓋台灣中南部縣份或中部四縣市之建制。台灣知府不再成為清領區最高行政官僚,而是由福建台灣布政使取代。也就是,布政使其實是升格後的台灣知府,而建省後的台灣知府建制與管轄範圍區域已與建省前大相逕庭。事實上,知府升格為布政使,才是台灣西部正式建省的象徵。.

新!!: 靳治揚和臺灣府知府 · 查看更多 »

汪世印

汪世印,正红旗人,是一名清朝政治人物。 汪世印曾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接替白辉任漳州府知府一职,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靳治扬接任。.

新!!: 靳治揚和汪世印 · 查看更多 »

沈阳市

沈阳市,简称--,旧称奉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省会及最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以及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商贸中心,副省级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沈阳位于东北平原南缘,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环渤海经济圈之内,是中国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连接朝鲜半岛的重要枢纽。沈阳市现辖十区一市两县,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常住人口829.2万,按城镇人口计算,是东北地区的最大城市。2017年7月14日,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沈阳由原来的“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调整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联合国的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沈阳市教育指数得分达到了中国大陆最高分,是唯一超过0.8的城市。沈阳市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四位。 沈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沈阳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是有7200多年历史的新乐遗址。沈阳于汉代建侯城,经辽金元明历朝增筑,逐渐发展为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其继承人清太宗皇太极对沈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将其命名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z)。清朝入关后,沈阳转型为清朝的陪都直至民国。民国时期,沈阳的城市建设规模曾位居亚洲前列,并发展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

新!!: 靳治揚和沈阳市 · 查看更多 »

漳州府

漳州府,中国明清时设置的府。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漳州路为府,属福建省。治所在龙溪县(今福建漳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及其西南地区。清辖境缩小,只相当今福建省九龙江中、下游流域及其西南地区。1913年废。 清朝时,漳州府府治仍为龙溪县(今福建省漳州市)。辖:龙溪县(今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今福建省漳浦县)、南靖县(县治在今福建省南靖县靖城镇)、长泰县(今福建省长泰县)、平和县(今福建省平和县)、诏安县(今福建省诏安县)、海澄县(县治在今福建省龙海市海澄镇东北岛屿上)共7县;云霄厅(今福建省云霄县)1散厅。 Category:明朝的府 Category:清朝的府 Category:福建的府 Category:漳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36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靳治揚和漳州府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靳治扬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