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青骑士

指数 青骑士

青骑士(Der Blaue Reiter,又译作蓝骑士)是一个因受到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排斥而组成的艺术家团体,也是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和弗兰茨·马尔克对于他们的展览作品及公开活动的称呼。此名在1912年3月中旬出版的同名年鉴中作为两人唯一的共同出版者被使用。这个团体于1911年至1913年在慕尼黑组织举办了两次展览,以这些展出的作品来阐释他们的艺术理论上的理解。接着还在德国和其他欧洲城市做了巡回展览。享譽一時。青骑士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解散。 活跃在青骑士创作氛围中的艺术家成为了20世纪现代艺术的重要开拓者。与德累斯顿的艺术家团体桥社那种紧密合作的关系不同,这些艺术家相互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和自由。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被归类为德国表现主义。.

12 关系: 奧古斯特·馬克弗兰茨·马尔克保羅·克利皮特·蒙德里安现代艺术第一次世界大战罗伯特·德劳内瓦西里·康定斯基表现主义阿诺德·勋伯格桥社最后的审判

奧古斯特·馬克

奧古斯特·馬克(August Macke,)是一位德國表現主義畫家,藍騎士的領袖人物之一。他是德國最早的表現主義畫家之一,推動了其在德國的發展。 他出生于德國梅舍德,但一生中大多數時間都在波恩創作,亦曾短暫地前往圖恩湖和歐洲其他地區尋求靈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參軍,兩個月後死於法國香檳前線。 1997年及2000年他的兩幅畫售出超過200萬美元的高價, 而《Im Bazar》(1914)則在2011年拍出396萬英鎊的價格。.

新!!: 青骑士和奧古斯特·馬克 · 查看更多 »

弗兰茨·马尔克

弗兰茨·马尔克(1880年2月8日出生于慕尼黑,1916年3月4日死于法国凡尔登战役),德国画家,艺术团体“蓝骑士”的成员。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和德国表现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新!!: 青骑士和弗兰茨·马尔克 · 查看更多 »

保羅·克利

保羅·克利(Paul Klee,),是一個德國裔的瑞士籍畫家。他曾在慕尼黑美術學校習畫,並制作了許多以黑白為主的版畫和綫畫。後來,成為一位彩色畫的畫家,創作出極為優異的作品,知名的作品包括Fish Magic(鱼的魔术)、 Zitronen和 Viaducts Break Ranks等,畫風被超現實主義、立體主義和表現主義大大影響。他也曾執教於魏瑪,德索和杜塞爾多夫等地。他對色彩的變化有獨特的鑒賞力,成熟時期的作品更大量采用多種多樣的混合媒材,比如沙子或木屑等,創作出具有特別張力畫作。他和他的朋友,俄國畫家康定斯基,都是當時包浩斯的名師。.

新!!: 青骑士和保羅·克利 · 查看更多 »

皮特·蒙德里安

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對後代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自称“新造型主义”,又称“几何形体派”。.

新!!: 青骑士和皮特·蒙德里安 · 查看更多 »

现代艺术

代藝術(Modern art)的範圍很廣泛,用來指從19世紀末期到大約1970年代大部份的藝術作品。較近期的藝術作品通常被稱作當代藝術或後現代藝術。繪畫原本的目的在於寫實地再現某個主體,然而攝影的發明讓繪畫的寫實功能相形見絀,於是就出現了新的藝術路線。藝術家開始實驗各種觀看的方式、材料、觀點等等,而通常作品都變得越來越抽象。 現代藝術的概念與現代主義有很親密的關連。.

新!!: 青骑士和现代艺术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青骑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罗伯特·德劳内

羅伯特·德勞內(Robert Delaunay;)是一位法國藝術家,1904年19歲時作品已在獨立者沙龍參展,早年旅居英國,受阿凡桥派的后印象派畫風影響較大Robert Delaunay – Sonia Delaunay, 1999, ,1910年代早期與他的妻子索尼婭·德勞內一起開啟了奧費主義運動。他生平大部分時間呆在巴黎,一戰期間則前往西班牙和葡萄牙。晚年則走抽象主義路線,風格近似保罗·克利。.

新!!: 青骑士和罗伯特·德劳内 · 查看更多 »

瓦西里·康定斯基

康丁斯基(Василий Кандинский,即通用译法(音译)下的“瓦西里·坎金斯基”或譯為“康定斯基”,“康丁斯基”为本人物俄语人名传统特例,格里曆),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 儒略曆1866年12月4日,康丁斯基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在敖德萨度过童年。进莫斯科大学后,就读法律和经济学。1896年在慕尼黑学习绘画(写生,素描和解剖学),在俄国革命之后的1918年返回莫斯科。因为前卫艺术与官方的现实主义艺术相悖,1921年他回到德国,从1922年在包豪斯开始任教,1928年加入德国国籍,直至1933年包豪斯被纳粹关闭。此后定居法国,在1939年加入法国国籍,1941年法国被纳粹占领,康定斯基没有选择前往美国定居,他在1944年逝于巴黎近郊的塞纳的内依。 与皮特·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一起,康定斯基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他还与其他人共同成立了一个为时不长但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蓝骑士”。康定斯基的绘画售价曾近一千五百万美元。索罗门·古根海姆美术馆是康定斯基作品的最大藏家之一。 康丁斯基具有联觉(知觉混合)的能力,他可以十分清晰地听见色彩。这一效果对他的艺术产生主要影响。他甚至把他的绘画命名为“即兴”和“结构”,仿佛它们不是绘画而是音乐作品。.

新!!: 青骑士和瓦西里·康定斯基 · 查看更多 »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法語:Expressionnisme)是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德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和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音乐、電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从这个定义上来说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与格雷考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但是一般来说表现主义仅限于20世纪的作品。.

新!!: 青骑士和表现主义 · 查看更多 »

阿诺德·勋伯格

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önberg,),后改姓氏写法为Schoenberg,奥地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理論家,曾向亞歷山大·策姆林斯基學習作曲,其後並迎娶--氏之妹為妻。 勋伯格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在於他開創了第二維也納樂派、編寫《和聲學》(1911)、提出《十二音列理論》(1923),深遠地影響了二十世紀音樂的後續發展。 起初,勋伯格受19世纪末德奥浪漫派作曲家的影響,創作風格被歸類為浪漫派晚期的半音主義,1908 年結識畫家康定斯基,並和他共同舉辦享譽一時的藍騎士畫展,兩位藝術家在創作理念上交相刺激影響,而開啟了勋伯格音樂創作上著名的表現主義時期,在此期間,勋伯格的音樂創作,慢慢由浪漫晚期的複雜調性轉為無調音樂,無調音樂時期維持大約十五年,於1923年,正式提出他的十二音列理論,正式進入他的十二音列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之后的多年里,勋伯格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思考音乐结构上,1911年他开始执教于柏林和维也纳。1933年,纳粹指责其音乐颓废,是毒害德国青年的垃圾,把身为犹太人的作曲家赶出了其任教8年的柏林,此后勋伯格定居于美国,前后在波士顿和洛杉矶任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勋伯格不再信仰天主教,而改信犹太教,他始终关注自己同胞的命运,终于在1947年,凭着一种无法竭止的情感于12天裡一气呵成地写完了包括全部歌词和音乐的杰作《》,这部为朗诵、男声合唱以及管弦乐队而作的作品仿佛是作曲家灵魂深处的巨大悲鸣,象征着一个犹太人的全部尊严。作曲家晚年创作了几部完整系列的12音作品,摩西与亚伦是其最后一部歌剧,可惜作曲家逝世时尚未完成,故演出时通常略去第三幕。此外,勋伯格还是一位画家,其中他的自画像最为著名。 勋伯格與其最重要的兩大弟子魏本和貝爾格在音樂史上被稱作「第二維也納樂派」,以有別於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的「第一維也納樂派」。.

新!!: 青骑士和阿诺德·勋伯格 · 查看更多 »

桥社

桥社(Die Brücke)是德国表现主义的一个艺术组织,1905年成立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发起者和代表人物有恩斯特·路德維希·克爾希納(Ernst Ludwig Kirchner,1905-1913)、施米特-羅特盧夫(Karl Schmidt-Rottluff,1905-1913)和海克尔(Erich Heckel,1905-1912)等。这群德工大建筑系的学生从民间艺术和原始艺术中得到启发,并受到荷兰画家凡·高等人的影响。创作时强调必须表现画家个人的幻想和趣味,反对一味模仿自然,不过他们的作品间或带有象征主义倾向。 桥社的绘画风格表现在使用艳丽、对比强烈的颜色,有意识地简化作品中的形象,避免过多的细节等处。他们的油画作品有着木版画似的风格,锐利的线条及大胆的构图。除了油画,桥社的成员也创作木版画,石版画及水彩画作品。他们的绘画主题集中在都市生活,小剧场中的情景画,运动、舞蹈、沐浴中的人体以及风景画。 Category:藝術流派.

新!!: 青骑士和桥社 · 查看更多 »

最后的审判

最後的審判(希伯来语:;阿拉伯语:;英语:Last Judgment),或者稱為大審判、末日審判,是一種宗教思想,在世界末日之時神会出現,將死者復生并對他們進行裁決,分為永生者和打入地獄者。這種觀點最初起源於瑣羅亞斯德教的教義:创世的阿胡拉·玛兹达将会在末日时审判世界。此概念后来深深影响了犹太教,后来更为后起之基督教及伊斯兰教所继承。.

新!!: 青骑士和最后的审判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