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5 关系: 宾夕法尼亚州,上将 (美国),中央情报局,伊拉克战争,第75游騎兵團,紫心勋章,约瑟夫·沃特尔三世,美国中央司令部,美国入侵巴拿马,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美国陆军,特种行动,西点军校,阿富汗戰爭 (2001年),海湾战争。
- 宾夕法尼亚州军人
- 美國陸軍遊騎兵
宾夕法尼亚州
宾夕法尼亚州(Commonwealth of Pennsylvania)是美國的州份之一,正式名称为“宾夕法尼亚联邦”,俗称“里程碑”州。中文簡稱賓州。 這個州的名稱起源于英国移民威廉·賓,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為償還其父親的債務而授予大片林地,拉丁文中的意思是“賓的林地”。 州内最大的两个城市也是美国的大城市,是费城和匹兹堡,费城是美国独立战争时起草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的地方,所以宾夕法尼亚州也被称为“美国的摇篮”,匹兹堡曾经是著名的钢铁城。 本州的行政區劃,共管轄了67個郡。.
上将 (美国)
本文关于所有美國軍隊的上将军衔,美国陆军、空军和陆战队上将使用General一词,而海军、海岸警卫队、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军官团使用Admiral一词,海洋大气局军官团并未获得授权使用上将职位。 美国,所有部队的上将军衔等级都为O-10,而北约等级则为O-9,稍有不同。上将高于中将O-9,低于五星上将,由于五星上将只在战时授予,所以在和平时期,上将为美军最高军衔。 上将军衔标志为4颗星,所以也称为四星上将,而海军、海岸警卫队、公共卫生服务军官团上将的袖标为1粗3细金环,所不同的是金环上面的徽章,海军为金星或医疗、牧师等专门部队的橡叶、十字或新月,海岸警卫队为金盾,公共卫生服务军官团为公共卫生服务的船锚和手杖徽章。 所有上将军官中,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为最高阶,其次是副主席,而陆军参谋长是陆军中最高阶军官,同理,空军参谋长、海军作战部长、海军陆战队司令分别是各自军种中最高阶军官。其他军官依照各自军衔排定军阶顺序,军衔相同者按授衔日期排定,如果时间也相同,则依据国防部长的指示。其他现役上将职位请参见美国现役上将列表。.
中央情报局
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簡稱CIA,中文方面簡稱中情局)是美國主要的情報機構之一,主要任务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他國内情報機構的活動,并把這些情報報告分享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它也持有大量特殊用途的軍事武器及設備,這些設備在美蘇冷戰時期用於干擾共產國家政府,例如前苏联,此外也會針对推翻政府的組織進行資助,或刺殺美国海外利益构成威胁反對者,例如瓜地馬拉的阿本斯和智利的阿連德。中央情報局總部設在 維吉尼亞州的-zh-hans:兰利; zh-hant:蘭利;-。中央情報局是美國情報體系中,唯一一個獨立的情報部門,其地位和功能與英国秘密情報局(俗稱軍情六處,MI6)和以色列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等情報組織並稱。.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初以美国、英国军队为主的多國部隊進駐伊拉克、并推翻以萨达姆·侯赛因为首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一场战争。澳大利亞軍隊和波兰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反恐怖主義的联合部队是由120,000人的美军部队、45,000人的英军部队、2,000多人的澳军部队和200人的波军部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0,000人的伊拉克部队。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2003年3月20日多國部隊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标志着伊拉克战争的开始。 美国第3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达挺进,伴随他们作战的还有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在另一个方向伊拉克东南部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队和英国远征军(包含第4和第7装甲旅组成的第1装甲师以及若干海军陆战队)则发动了钳形攻势以打开伊拉克的海运通道。在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该地的库尔德反叛军结成同盟,美国预期中的准备在北方投入的则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而未能在该地参加战斗。 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2大城市巴斯拉。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等人道主义危机,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救援物资,这些援助物资大多都从联军所控制的烏姆蓋薩爾进入伊拉克,还有部分则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 战争爆发大约3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大規模衝突。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遭到洗劫,上万件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珍贵文物失踪。有伊拉克民众批评美军,并没有努力维持巴格达的市内安全。2005年以來,伊拉克政壇興辦了民主選舉,並在美國支持下開始了重建,然而這並沒有帶來理性的政治與平等,少數什葉派與財團掌控國家,遜尼派極端份子佔地為王,使美軍與美援隊伍傷亡不斷,2008年奧巴馬總統以美軍撤出(主要是戰鬥部隊)的政見上台,2011年正式撤退,結束了大部分的軍事行動。然而伊拉克戰亂遠未解決,隨後伊斯蘭國於2014年的興起,美國反恐戰果再度倒退,還造成全球難民危機與恐怖主義擴散至歐洲,此戰至今影響未明。.
第75游騎兵團
美國陸軍第75遊骑兵團(75th Ranger Regiment),又稱遊騎兵(Ranger),美國陸軍的正式編制單位,受美國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USASOC)統籌。總部位於喬治亞州本寧堡(Fort Benning,GA),其下有三個營。在此編制單位內的成員,无论军官还是士兵,皆需要先通過遊骑兵學校的訓練,得到遊骑兵臂章,方能加入此部隊。是現代的唯一一支全由美國陸軍遊骑兵组成的编制部队。.
紫心勋章
紫心勋章(Purple Heart)是美国军方的榮譽獎章,自1932年2月22日起开始颁发,一般颁发给對戰事有貢獻或於參戰時负伤的人員。目前個人得到最多紫心勳章的數目為8枚,共有6人保有此紀錄。 二戰末期,美軍原定實施入侵日本本土的沒落行動作戰計畫。行動設計當時相關高層並不清楚原子彈的存在,預估入侵開始後美軍會有重大傷亡,所以預先生產約50萬枚紫心勳章。可是即使到今日,在二戰結束70多年後,美國在各戰場的受傷總人次也沒超過這個數字。到2003年,庫存中仍有12萬枚紫心勳章。由於勳章太多,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鬥部隊乾脆把它們準備在手邊,以便隨時授予在戰場上受傷的士兵。.
约瑟夫·沃特尔三世
约瑟夫·莱纳德·沃特尔(III ,),美国陆军上将,1980年从西点毕业,获得军官委任,现为美国中央司令部第11任司令,于2015年3月30日上任,接替退役的劳埃德·奥斯汀三世陆军上将。沃特尔三世此前担任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 U.S.
美国中央司令部
美國中央司令部(United States Central Command,縮寫为「USCENTCOM」)是美國國防部下的一個戰區級聯合作戰司令部,創建於1983年,其前身為快速部署聯合任務部隊(Rapid Deployment Joint Task Force,縮寫为RDJTF)。 “中央司令部”这个名称,常常让人误以为其为美军最高指挥机构,实际上该司令部为负责美军在包括中東、北非和中亞的國家行动的战区级指挥机构。中央司令部作為美軍活躍的存在而參與了許多軍事行動,包括波斯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央司令部的軍隊近期主要佈署於伊拉克和阿富汗一帶執行戰鬥任務,還在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巴基斯坦等國設有基地,中亞國家亦提供支援。先前,中央司令部軍隊也曾佈署於约旦和沙烏地阿拉伯,儘管後者國內並無駐紮實質的武裝部隊。现任司令為约瑟夫·沃特尔三世上將。 在美軍6個地區指揮部中,中央司令部是其中三個其指揮機關不在作戰範圍地區的聯合作戰司令部之一。中央司令部指揮中心位於佛罗里达州坦帕的麥克迪爾空軍基地,另有2002年於杜哈建立的埃斯薩利亞美軍基地(Camp As Sayliyah),2009年又在卡達建立乌代德空军基地,作為美軍的前線指揮部,維護美軍在伊拉克地區的戰略利益。另外兩個指揮部不在負責地區的聯合戰鬥司令部為美國南方司令部(USSOUTHCOM)和美國非洲司令部(USAFRICOM),前者指揮部位於佛罗里达州邁阿密,後者則位於德國斯图加特。 內部觀察演習是中央司令部的主要事務之一,一直到1990年為止,它是每年都會舉辦的活動,而現在改為兩年一次。1990年前,內部觀察演習頻繁訓練著中央司令部,防範可能自札格羅斯山脈跨越過來的蘇軍攻擊。現階段,中央司令部已有至少兩次大規模軍事作戰行動:抵禦伊拉克威脅的90號內觀行動(Internal Look '90),以及之後發展為伊拉克自由行動的03號內觀行動。.
美国入侵巴拿马
美国入侵巴拿马是美國在1989年12月對巴拿馬發動的入侵行動,美國對此一行動的代號為「正義之師作戰」(Operation Just Cause)。巴拿馬运河条约签订后十年,即1989年12月,喬治·H·W·布殊總統在任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和陸軍突擊隊突襲巴拿馬,迅速贏得勝利,並且俘虜了當時巴拿馬的事實上最高領導人、獨裁者曼紐爾·諾瑞加,解散了巴拿馬國防軍。.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United Stat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缩写作USSOCOM或SOCOM),簡稱特戰司令部,是指挥美国陆军、海军、空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所属各特种部队的联合作战司令部。该司令部是美国国防部的一部分,总部设在佛罗里达坦帕麦克迪尔空军基地。建立一个军种联合的特种作战司令部的原因是由于1980年解救伊朗人质危机事件中鹰爪行动的的失利。之后,退休的海军作战部长海军上将詹姆斯·霍洛韦主持调查,认为缺少指挥和控制以及特种部队之间缺少相互的协调是本次任务失败的主要因素。从1987年4月16日成立以来,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参加了很多军事行动,从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到21世紀的伊拉克战争。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一些秘密任务,如非常规战争、他国协防任务、特种侦察、心理作战、民政事务、直接行动、反恐行动和毒品战争。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在战争和非战争领域的全球表现,证明其为一个成熟、文化融合、装备适当和具备适应性的特别行动部队。每一个分支都有一个单独的指挥司令部,独立运作。当不同的特种部队需要协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成为联合指挥机构。.
美国陆军
美国陆军(United States Army),是美利坚合众国军的陆上軍種。美国陆军组建于1775年6月14日,2016年有现役军人758,000名,预备役军人955,000名。预备役軍人中550,000名编成为美国国民警卫队,405,000名编成为美国陆军预备役部队(USAR)。“GI”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陆军士兵的别称。.
特种行动
特种行动是一种非常规的、一般由特种部队执行的军事行动。.
西点军校
美国军事学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常稱為西點軍校,是美國第一所軍校,也是美國陸軍的軍官培養機構,位于纽约州西點(哈德逊河西岸),距离纽约市约80公里。学校占地1万6千英亩(约647500公亩)。 從該軍事學校畢業的學生將獲得理學學士,畢業後的軍銜是陸軍少尉。畢業生必須在軍隊中至少服役5年和退伍後至少3年的後備役。 军事学院的美式足球隊历史上一直称为“哈德逊黑骑士”(The Black Knights of the Hudson),不过现在已经缩写为“黑骑士”(Black Knights)。美国的媒体有时也将西点军校的美式足球隊称为“陆军”(Army),这种叫法也已经成为正式的称谓。 西點軍校的校訓是“責任、榮譽、國家”,該校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軍事學院之一,曾與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以及法國聖西爾軍事專科學校並稱世界“四大軍校”。西點軍校是美國愛國者聯盟盟校之一。除西點軍校之外,該聯盟由包括麻省理工學院(MIT)、理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和美國海軍學院(USNA)在內的其他12個精英學府組成。這些學府的共同特點是規模小和高度精英化。 西点军校名列国家史迹名录中,也是美国国家历史名胜。.
阿富汗戰爭 (2001年)
2001年阿富汗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2001年10月7日 - 至今對阿富汗蓋達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為美國對九一一事件的報復,同時也標誌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聯軍官方指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逮捕奧薩瑪·賓拉登等蓋達組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其的支援,2009年12月1日新就任的美国总统巴拉克·歐巴馬宣布在6个月内向阿富汗增兵30,000人,2011年5月1日奧薩瑪·賓拉登被美軍擊斃,2011年7月美軍开始逐步从阿富汗战场撤出,塔利班至今仍在談判。.
海湾战争
海灣戰爭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間,以美國為首的由34個國家組成的联军和伊拉克之間發生的一場局部戰爭。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並宣布科威特的「回歸」以及大伊拉克的“统一”。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取得聯合國授權後,於1991年1月17日開始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內的伊拉克軍隊發動軍事進攻,主要戰鬥包括歷時42天的空襲、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邊境地帶展開的歷時100小時的陸戰。多國部隊以輕微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伊拉克最終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第660號決議,並從科威特撤軍。 这次戰爭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也是第一場聯合國會員國之間的戰爭。在戰爭中,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通過海灣戰爭,美國進一步加強了與波斯灣地區國家的軍事、政治合作,儘管強化了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卻未能同時剷除--,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埋下了伏筆。.
另见
宾夕法尼亚州军人
- 乔纳森·格林纳特
- 亚历克士·诺斯
- 亨利·阿诺德
- 保罗·维兹
- 克里斯·卡尼
- 克里斯提·馬修森
- 刘易斯·H·布里尔顿
- 卡爾·安德魯·斯帕茨
- 史考特·葛倫
- 哈洛德·史塔克
- 喬治·馬歇爾
- 大衛·麥考米克
- 威廉·杰克逊·沃辛顿
- 尼克·亞當斯
- 布羅德里克·克勞福德
- 弗兰克·吉布尼
-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 拉塞尔·约翰逊
- 文森特·M·卡特
- 斯坦·穆休
- 斯梅德利·巴特勒
- 斯科特·佩里
- 李曼·雷姆尼澤
- 查尔斯·布朗森
- 比尔·米克维
- 比爾·寇司比
- 汤姆·里奇
- 法蘭克·希蘭
- 湯姆·魯尼
- 理查德·溫特斯
- 理查德·馬辛克
- 约翰·泰勒·盖托
- 罗伯特·C·吉芬
- 罗伯特·皮里
- 胡比·布朗
- 艾伯特·K·班德
- 艾迪·亚当斯
- 艾迪·费舍
- 薛尼·盧梅
- 西奥多·弗里曼
- 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
- 詹姆斯·史都華
- 詹姆斯·哈德利·贝灵顿
-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二世
- 阿尔夫·兰登
- 阿诺德·帕尔默
- 马修·李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