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陳賞 (宋朝)

指数 陳賞 (宋朝)

陳賞,字景申,小名岳孫,本貫福州懷安縣,陈襄七世从孙,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第一甲進士第二名。.

5 关系: 宣教郎祖籍福州市陈襄怀安县 (宋朝)

宣教郎

迪功郎,古代官名。宋代始置。 迪功郎最早為隋朝的將仕郎,从九品下。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十一月,改名迪功郎,為第三十七階。從九品。南宋於迪功郎下,再增置通仕、登仕、將仕三郎。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周曼以特奏名补右迪功郎,授潭州善化县尉待阙。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癸酉(1153年),朱熹亦曾被授左迪功郎。.

新!!: 陳賞 (宋朝)和宣教郎 · 查看更多 »

祖籍

籍是指一個家族族群以父系共同認定的一位祖先的生長地。一些已經離開了祖先的生長地或已經離開了家鄉的人,他們的後代,仍然追溯遙遠祖先的出生地或家鄉,來作為自己祖籍。 祖籍与籍貫、戶籍的意義不太相同。 祖籍通常是追認極遙遠的祖先生長地,籍貫則是父親與祖父的長居之地,戶籍則是其本人現在登記於政府的居住地地址。 如逝於中南海的毛澤東,由於遠祖毛太華避戰亂,從江西吉水遷徙到湖南韶山,故祖籍乃江西吉水,籍貫是湖南韶山,戶籍為北京西城。 另外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因先祖俞敏跟從明太祖打天下,以開國功臣襲泉州衛百戶官,便從家鄉南直隸霍丘落戶當地,故祖籍是南直隸霍丘,籍貫為福建泉州。由此可知,祖籍、籍貫、戶籍三名詞為不同的概念,不可同語。.

新!!: 陳賞 (宋朝)和祖籍 · 查看更多 »

福州市

福州市(ipa(福州話讀音)),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当地居民以汉族的福州族群为主,母语为闽东语福州话。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新一线城市。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自宋代起福州的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当时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在近现代史上,福州是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这裡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2017年福州辖6区1县级市5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常住人口757万人。.

新!!: 陳賞 (宋朝)和福州市 · 查看更多 »

陈襄

陳襄(1017年-1080年)字述古,福州侯官人,世稱古靈先生。 生於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與陳烈、周希孟、鄭穆友好,人稱「海濱四先生」。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初任浦城縣(今屬福建省)主簿,歷知仙居、河陽、蒙陽等縣,因反對新法,曾請求神宗貶斥王安石、呂惠卿以謝天下。神宗时,出知明州。 慶曆八年(1048年)到仙居任縣令,“民尚朴野,罕知读书”,“民穷多变,监狱患满”,又逢縣境大水,著手赈济灾民。卒於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

新!!: 陳賞 (宋朝)和陈襄 · 查看更多 »

怀安县 (宋朝)

怀安县,中国古县名,历史上辖境大致为现今的福建省福州市区和闽侯县的一部分。明代辖10乡25都。闽侯县志,方志出版社,2001.12,ISBN 7-80122-636-4.

新!!: 陳賞 (宋朝)和怀安县 (宋朝)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