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陳立品

指数 陳立品

陳立品(1911年-1990年7月18日),原名陳慧芳,廣東省南海縣人,生於泰國曼谷。渾號「品姨」,戰前在全女班粵劇團與潘冰嫦的母親反串當小生,1946年經劉克宣介紹首次接拍電影。 她是天主教徒,丈夫是牙醫,她是香港1950年代至1980年代尾經典電視劇閒角角色人物,她的孫兒黃宗賜先生亦是著名的童星。她頭上頂着的大髻是她的標誌,以至後來有藝人梳理類似的髮型(如:陳慧嫻在《變變變》大碟的形象)都會被冠上「品姨頭」這個稱號。 擅長扮演問米婆、打小人、徙置區老婦、清潔大嬸等,最主要的如獅子山下劇集中,每集都會出現但飾演不同的角色,但普遍都是住在徙置大廈或安置區的老婦,時而慈祥和靄、時而刻薄勢利,演技精湛。1985年曾經營精品店而一度息影。於1990年7月18日病逝,享年79歲,她被譽為是香港人永遠的老朋友。同月28日舉行葬禮,由羅蘭代表無綫電視宣讀悼詞。.

目录

  1. 45 关系: 劉克宣南海区大公报天龍八部 (1982年電視劇)太平天國 (無綫電視劇)妙手神偷季節 (電視劇)家變 (1977年電視劇)小生上海灘續集七十三丈夫广东省徙置區呂良偉問覡前路獅子山下粵劇羅蘭电影畫出彩虹牙醫學發現灣 (電視劇)華僑日報萬水千山總是情衝擊香港香港人香港八X香港電台許冠傑誓不低頭 (無綫電視劇)臨時房屋區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雙星報喜 (無綫電視節目)逐個捉陳慧嫻歡樂今宵泰国潘冰嫦挑戰 (1985年電視劇)新紮師兄打小人曼谷

劉克宣

劉克宣(1904年10月2日-1983年1月24日),香港著名老牌電影演員及粵劇老倌,生於廣西,曾受大學教育,亦為廣州八和會館「粵劇演員養成所」的第一屆畢業生,與羅品超、黃鶴聲及張活游為同班同學,尤以擅唱「馬(師曾)腔」,參演過多部粵劇。其後主演電影《天道人心》、《梁冷艷》、《孤星血淚》、《洛神》、《兒心碎母心》、《六月雪》等等五百多部電影,多扮演反派角色,演技出眾。 劉克宣亦有從事導演工作,執導電影有《六渡何仙姑》、《淒涼金葉菊》、《花落斷腸橋》、《寶兒孝祖救雙親》等等,1970年曾息影至1978年復出,復出後加盟香港亞洲電視前身的麗的電視,參演電視劇《新變色龍》,並改演正派角色。 1980年轉入香港無綫電視,參演過不少劇集包括《執到寶》、《四季情》、《無雙譜》等等,直至1983年拍攝電視劇《天降財神》間因心臟病入院半個月,在1983年1月24日(星期一)上午9時病逝于香港,享年78歲,1983年1月28日(星期五)在紅磡的世界殯儀館舉行喪禮。 他共娶了四位夫人,其中第三太太的長子劉志榮(1952年-2008年)亦是亞洲電視著名演員及大型節目司儀;其外孫女楊羚亦是藝人;外甥女秦小梨(1925年-2005年)亦屬40年代的粵劇名旦。.

查看 陳立品和劉克宣

南海区

南海,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市辖区,是著名的“广东四小虎”之一。历史上与邻近的番禺、顺德合称为南番顺,是为本土发展的岭南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在官方参与评选的2005年中国百强县中排名第五。 原“海县”、“南海市”的覆盖范围更大,惟部分地域已被劃入其它行政区域,不再由南海区管辖。.

查看 陳立品和南海区

大公报

《大公报》(Ta Kung Pao)是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之一,創刊於1902年的天津法租界,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最具影響力的报纸之一。1949年後,在中共港澳工委(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的领导下,《大公報》在香港出版发行,其立場被指親中和有特殊的政治背景。 《大公報》與《文匯報》、《香港商報》和《香港經濟導報》並稱為香港「四大左報」, 香港電台。.

查看 陳立品和大公报

天龍八部 (1982年電視劇)

《天龍八部系列》(The Demi-Gods & Semi-Devils)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劇集系列,此劇系列根據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改編而拍攝製作的古裝武俠劇集,監製蕭笙。 此劇系列共分為兩部:第一部名為《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共分為30集;第二部名為《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共分為20集。 此劇於1989年、1995年及2011年在翡翠台重播。1983年,台視在台灣首播此劇,是1980年代台灣最後一部港劇,並以此劇打敗了華視星期日晚間綜藝節目《綜藝100》。.

查看 陳立品和天龍八部 (1982年電視劇)

太平天國 (無綫電視劇)

《太平天國》(Twilight of a Nation)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所製作關於清朝太平天國的清裝電視劇,全劇共45集,監製蕭笙。 此劇於1991年11月、1996年於翡翠台重播。.

查看 陳立品和太平天國 (無綫電視劇)

妙手神偷

妙手神偷可以指:.

查看 陳立品和妙手神偷

季節 (電視劇)

《季節》(The Seasons),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劇集,共389集,1987年3月起至1989年於《歡樂今宵》內首播,1993年7月下午,2004年11月22日至2005年7月25日,2005年9月20日至2005年10月12日,重播《季節》第二輯——《金裝季節》,半小時版,監製甘志輝。.

查看 陳立品和季節 (電視劇)

家變 (1977年電視劇)

#重定向 家變 (無綫電視劇).

查看 陳立品和家變 (1977年電視劇)

小生

昆曲《牡丹亭》的表演片段,右为小生柳梦梅。 小生是中國戲曲中的行當名稱,是生的一種,一般來說小生是演文戲而不掛鬚的男角。.

查看 陳立品和小生

上海灘續集

《上海灘續集》(The Bund II)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民初劇集,全劇共20集,監製招振強,此劇為《上海灘系列》第二輯。 此劇于2013年4月27日在TVB星河頻道,2014年在TVB經典台重播,2018年5月21日在翡翠台重播。.

查看 陳立品和上海灘續集

七十三

七十三可以指:.

查看 陳立品和七十三

丈夫

丈夫,是男女婚姻中對男性的稱謂,与妻子相对应。古代妻子对自己配偶又称夫婿、夫君、相公、官人,臺灣話則稱翁婿(臺灣話讀「ㄤ」(ang /ɑŋ/),字用「翁」)、頭家、夫婿。外子则是妻子对他人称自己丈夫;而一般对他人丈夫则尊称为先生;現代社會夫婦會昵称丈夫为「老公」,昵称妻子为「老婆」,不過「老公(嫪ㄌㄠˋ公)」一詞在清朝是對太監的蔑稱,故並非所有人都會使用「老公」來稱呼。 臺灣話稱丈夫叫頭仔又稱「ㄤ」婿,夫妻稱「ㄤ」某。書寫成「翁婿」才是正確的 ;用「尪」、「尪某」、「尪婿」是錯誤的用法。「尪」指的是骨骼彎曲的疾病及瘦弱之意;呂氏春秋「季春紀」:「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尪與傴人。」高誘注:「尪,突胸仰向疾也。」;蘇軾上宋神宗皇帝書:「世有尪羸而壽考,亦有盛壯而暴亡。」 。臺語的用法,「尪」指的是人偶、靈媒、巫婆。.

查看 陳立品和丈夫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查看 陳立品和广东省

徙置區

徙置區(Squatter Area)是香港第一代的出租公共房屋,於1954年至1975年間興建,主要分佈於較早開發的衛星城市和新市鎮(包括觀塘、葵涌、荃灣、屯門和元朗等),由徙置事務處管理。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成立後與其他政府出租房屋統稱「公共屋邨」:徙置區稱為「乙類屋邨」、屋建會廉租屋邨及政府廉租屋則稱為「甲類屋邨」。現時,第一至六型大廈絕大部份已拆卸或重建,而第七型大廈亦已有部分開始重建。.

查看 陳立品和徙置區

呂良偉

呂良偉(Ray Lui,)出生於越南,香港著名男演員,1980年以在《上海灘》飾演「丁力」一角成名。1991年的黑帮传记片《跛豪》为其电影代表作。.

查看 陳立品和呂良偉

問覡

問覡俗作問米,是中國傳統民間信仰衍生而來的一種通靈行業。靈媒多數為年老的婦人,俗稱問覡婆(問米婆),受聘於客人,把指定的靈魂從靈界請上人界,並附身於通靈者身上,與客人對話。有人質疑,問覡只是通靈者唱獨腳戲的一門騙局。亦有千門江相派利用這個行業進行詐騙。.

查看 陳立品和問覡

前路

《前路》(Seekers)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時裝劇集,全劇共20集,監製招振強,主要演員有周潤發、呂良偉、莊靜而、湯鎮業、藍天、劉敏儀、陳復生等。 本劇於2017年8月18日在TVB星河頻道重播。.

查看 陳立品和前路

獅子山下

《獅子山下》系列(Below the Lion Rock Series)是香港電台於1972至1980年、1984至1988年、1990年、1992至1994年、2006年、2014年至2018年間所製作的實況電視劇集系列,以處境故事述說一般市民的生活和他們對社會民生的看法。這些故事反映當時草根階層的掙扎歷程、如何面對種種生活挫折,並見證了香港歷史。名稱中的「獅子山」指的是可眺望港島和九龍全景的獅子山。 該節目最初以黑白菲林拍攝,每集15分鐘,1973年1月1日起改用彩色菲林,第一集彩色劇集為梁立人和葛劍青主演的「四輪至八輪」,其後在1974年1月1日增至每集30分鐘,該集單元是莊文清和熊良錫主演的「青春的價值」,1978年起更增至每集60分鐘。在1970年代初期的獅子山下片集,以良鳴飾演家住九龍橫頭磡徙置區第二十四座,以寫信為業的老知識份子「德叔」一家為主人翁,帶出家在徙置大廈的苦與樂,而橫頭磡正位處獅子山之下。最後一集以「德叔」為主角的是1976年「喬遷」一集,之後便改為單元劇,主題已不再完全圍繞草根階層生活。 《狮子山下》可以说香港影视文化的代表作,汇聚了香港影视界顶尖的创作和制作人员,包括著名剧作家梁立人先生、创意文化教父甘国亮先生、文化人陈冠中先生等等,而制作的编导团队更加是孕育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最佳土壤,徐克、许鞍华、方育平、张婉婷、刘国昌等都曾为《狮子山下》执导效力,而台前客串演出的明星更加星光熠熠,云集香港演艺界顶尖戏剧巨星。 《獅子山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轉為單元劇系列後,每隔數年香港電台就製作新一系列的《獅子山下》。但1994年之後十多年,港台再沒有製作新一系列的《獅子山下》。2006年,香港電台事隔十二年,再次製作全新一輯共十個單元劇的《獅子山下》,並邀請爾冬陞、岸西兩位著名電影編劇及作家陶傑編寫其中三個單元。 為配合港台電視啟播,香港電台由2014年1月13日起晚上九點半於港台電視31頻道播放《獅子山下經典重溫》,播放由1973年至1979年間製作的彩色劇集,每集播放前並附以當時導演、前廣播處長黃華麒的引言,使得已經失傳的40年前劇集重現螢光幕。 2014年,為了迎接香港電台TV31的來臨,港台事隔八年再次製作全新一輯《獅子山下》,並命名為「獅子山下2014」。這輯《獅子山下》只有三個單元劇,分別由電影導演岸西、劉國昌和麥曦茵製作。 2015年,香港經歷佔領運動後對「獅子山下精神」有深刻的反思,香港電台製作全新一輯《獅子山下2015》,呈現佔領運動後的香港人香港事。之後再連續兩年再製作《獅子山下2016》及《獅子山下2017》,去表達香港的人與事。.

查看 陳立品和獅子山下

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省港澳地區的艺术瑰宝,隨著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查看 陳立品和粵劇

羅蘭

#重定向 羅蘭 (消歧義).

查看 陳立品和羅蘭

电影

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影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起來,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電影中看起來連續的畫面,是由一幀幀單獨的照片構成的,至於關於電影中運動的感知,是因為人們因為視覺上的飛現象(Phi phenomenon),使得對一連串靜態圖片卻會造成移動的錯覺。傳統對電影中運動感知的理解是因為視覺暫留,使得圖像離開後,仍能在眼睛保留「視像」約十分之一秒。因此大腦感覺到圖像是「運動」的。但在1916年出版的德國心理學家(Hugo Münsterberg)的《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中第三章《深度感和運動感》中,雨果·明斯特伯格證明了外觀運動絕不是影像滯留(即視覺暫留)的結果,而是(但不僅僅是)對運動的連續階段的感知。 電影製作本身是藝術也是。電影可以由電影攝影機拍攝真實影像再製作而成,也可以利用傳統的動畫技巧繪製圖畫再拍攝圖畫而成,甚至可以利用電腦成像及计算机动画製作電影,也可以在電影中利用上述所有的技術及其他視覺效果。電影技術發展初期有各種不同的放映速度,但現時電影都多以每秒二十四格圖像作放映標準。 路易斯·普林斯于1888年10月14日,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他在利兹的汉斯莱特区的惠特利工厂以及惠特利位于朗德海的家--奥克伍德农庄展出了他这第一部电影。 电影成为第七艺术的来由是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Ricciotto Canudo),他在于1911年发表的一篇《第六艺术的誕生》(Birth of the 6th art),將電影放在建築、雕塑、繪畫、音樂、詩之後,他後來又加入了早在電影之前就有的舞蹈,因此电影就成為第七藝術。也有一些說法是將早在電影問世前就有的戲劇放在电影之前,以此方法來算,電影就成為第八藝術。 如今,許多電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記錄到膠捲上的攝影機來拍攝。膠卷經過沖洗之後,再用放映機來運行膠卷。放映機可以發出光線,透過膠卷,這樣影像就在銀幕上顯示出了。自從有聲電影發明以來,大多數的電影都是有聲電影。最近許多電影都用數碼攝像機來拍攝,放映的時候,可以用數位放映機,也可以把數位影像轉置到傳統的膠片上。这种方法可避免膠片長時間存放的失真。.

查看 陳立品和电影

畫出彩虹

《畫出彩虹》(Rainbow Round My Shoulder)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時裝電視劇,全劇共20集,監製招振強。此劇曾於1989年8月下午三時十五分重播.

查看 陳立品和畫出彩虹

牙醫學

牙医学(Dentisterie; Dentistry)是一门关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口腔疾病、不适及状况的医学研究分支,一般处理牙列疾病,但也可包括口腔黏膜以及相邻相关结构和组织,特别是颌面部(下巴和面部)区域疾病。尽管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牙医学主要处理与牙齿相关的问题,但牙科领域并不限于齿科学(toodontology,来自古希腊文,ὀδούς,odoús,“牙齿”)——关于研究牙齿结构,发育和畸形的学科。因为在概念上有很多重叠的领域,牙科学也经常被理解为包含现已基本上不存在的口腔科学(关于研究口腔相关的不适和疾病学科),因此这两个术语在某些地区可以互用。 人们普遍认为牙科学对整体健康很重要。牙科治疗由牙科团队来实施,通常包括一名牙医,数名牙医助手(牙医助理,潔牙師,牙體技術師和牙科治疗师)。大部分牙医在私人诊所工作(初级医疗),也有些在医院(二级医疗)和机构(监狱,军队基地等等)工作。 牙科学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7000年。在古埃及时期就已能见到原始的牙外科技术。公元前约2650年的一块下颌骨在第一颗臼齿根部下有两个孔眼,这显示曾对该牙实施过脓液引流。印度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300年)的早期哈拉帕时代遗迹中存在9000年前被钻过孔的牙齿。牙外科被认为是医学的首个专门学科。.

查看 陳立品和牙醫學

發現灣 (電視劇)

《發現灣》是香港無綫電視1980年拍攝的電視連續劇,全劇共15集,監製李沛權,主要演員有林嘉華、歐陽佩珊、梁珊、郭峰、陳立品、羅蘭、劉丹、秦煌、陳齊頌、高崗等。 此劇被指與日本推理小說《犬神家一族》的情節極為相似。 2017年7月14日至8月3日,此劇在TVB經典台以“懷念歐陽珮珊”名義重播。.

查看 陳立品和發現灣 (電視劇)

華僑日報

《華僑日報》創刊於1925年6月5日,前身為旅港華商總會同人所辦,專以傳遞商務消息的《華商總會報》,而《華商總會報》的前身是香港出版的首張中文報紙《中外新報》,後因旅港華商總會無意續辦,由岑維休、陳楷等承購,易名《華僑日報》,當時總編輯是李大醒(他亦為《香港華商總會報》總編輯),其後由胡惠民擔任,同時報館地址亦由乍甸街遷到荷李活道。在九十年代激烈的報業競爭中,《華僑日報》幾度易主,終於1995年1月12日停刊。 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大量鉛字工人曠工,不少報紙被逼停刊,因為岑維休曾辦石印公司,當時報紙仍能繼續出版,只是排版有所改變,字體較大。二戰後《華僑日報》、《工商日報》和《星島日報》成為當時香港最主要的三大報紙,亦是親國民黨的報紙。 1991年該報被《南華早報》收購,1994年初由香樹輝接手,1995年1月12日因虧損多時宣佈停刊,共發行近70年,如果將其前身一一計入(可追溯至1857年創刊的《香港船頭貨價紙》)則有138年歷史之久。《華僑日報》也是香港首份星期日出版的報紙。由於其歷史關係,亦成為香港歷史事件翻查的主要對象檔案之一。.

查看 陳立品和華僑日報

萬水千山總是情

《萬水千山總是情》(Love and Passion)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清末民初電視劇,全劇共30集,監製王天林。 《萬水千山總是情》拍攝於1982年,是TVB十部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之一,《萬水千山總是情》和《勇敢的中國人》分別是本劇的主題曲和插曲之一,這兩首歌曲至今仍然家傳戶曉。 2017年內地再度翻拍,浙江冠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由赖水清执导與黃曉明投資,嚴屹寬、秦嵐、王冠逸、谢贤、刘松仁主演,同樣圍繞在阮庭深、莊夢蝶、莊天涯這一段錯綜複雜的三角戀關係,而構成三家人兩代恩怨情仇的故事,實行再次帶觀眾重溫那一段流金歲月。.

查看 陳立品和萬水千山總是情

衝擊

《衝擊》(英文:The Adventurer's)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劇集,於1980年首播,全劇共50集。由任達華、趙雅芝、湯鎮業、狄波拉主演。主題曲《衝擊》及插曲《情債》均由顧嘉煇作曲、編曲,黃霑填詞,甄妮主唱。.

查看 陳立品和衝擊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陳立品和香港

香港人

香港人(英文可作:Hong-konger、Hong-kongese、Hong Kong people等),簡稱港人,視乎語境不同有多重意思。一般是指土生土長,以香港為身份認同的華裔;在法律上,因種種考慮,香港法律沒有定義香港人,只有香港居民,不問國民忠誠、種族、膚色或者國籍,只問是否享有香港永久居留權。香港人口以華人佔絕大多數,香港文化以漢族嶺南文化為基礎,,非華裔的少數族裔人口亦有相當數量。在香港主權移交後,大部分華裔香港人不論意願自動獲得中华人民共和國國籍,因此產生中國籍香港人與外國籍香港人的說法。 清朝中葉道光年間,香港割讓英國開始,陸續有廣東人、福建人及外國人等,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大量外來人口移居香港,不同族群之語言及生活文化大致趨同。.

查看 陳立品和香港人

香港八X

#重定向 香港八一至香港八六系列.

查看 陳立品和香港八X

香港電台

香港電--(簡稱港--;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縮寫RTHK),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現時香港電台擁有7條電台頻道、3條數碼地面電視頻道,以及2條模擬電視頻道。截至目前,港台共有862名員工。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包括教育電視,會通過旗下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和其他本地電視台播放。港台負責製作多媒體節目,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報道本地及國際時事,協力推動香港文化發展及提供自由表達意見的渠道。 香港電台於1970年代曾經製作經典電視劇集《獅子山下》,以戲劇反映現實的社會狀況,當時以這種方式去談社會民生議題可謂一次大膽嘗試,雖然惹來部分政府部門不滿,但真正奠定了多年來港台獨立自主的編採方針。.

查看 陳立品和香港電台

許冠傑

許冠傑(Samuel "Sam" Hui Kwun-kit,),暱稱大哥Sam、歌神,香港實力派音樂人、香港知名歌手、詞曲作家及演員。1970年代以前,香港樂壇仍以西方英文歌及主要來自臺灣的國語歌曲為主流,本地粵語流行曲則普遍被視為鄉下人的玩意。畢業於香港大學心理學系的許冠傑不避俚俗,以廣東話唱出多首反映社會現況、諷刺時弊的歌曲,題材廣泛,由描述打工仔的無奈,到打麻雀的心情,亦不乏愛情和勵志歌曲;當中不少更是由他親自填詞及作曲。有見其作品大受歡迎,此後粵語流行曲如雨後春筍,粵語流行曲的潮流可說是由他一手開創,因此他亦有「香港樂壇天皇巨星」、「香港流行音樂祖師」等美譽,1992年在《許冠傑光榮引退匯群星》更被譚詠麟封為「歌神」。 除了音樂成就斐然,許冠傑與兩位胞兄許冠文、許冠英組成「許氏兄弟」,於1974至1981年拍攝多部電影,包括《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賣身契》和《摩登保鑣》等,都十分賣座,是當時香港影壇的票房保證。 許冠傑在2016年《請✓許冠傑演唱會》台上強調從來没有移民,一直住在香港。.

查看 陳立品和許冠傑

誓不低頭 (無綫電視劇)

《誓不低頭》(The Final Verdict),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時裝電視劇,於1988年3月2日首播,共28集。 此劇曾於2006年12月24日至2007年1月28日在無綫經典台重播,每逢周日連續播映五集。此劇於2014年4月28日在TVB星河頻道重播及2015年7月29日在翡翠台重播,乃為免費頻道第二次於深夜時段翡翠台重播。(第一次重播為1991年5月) 鄭少秋在本劇中從年少演至中年,因遭嫁禍一宗滅門血案,誤入牢獄14年,重踏社會後卻被富豪陸國榮(曾江)運用卑劣手段百般迫害,使他忍無可忍,決心與惡勢力戰鬥到底的故事。衝擊力強,戲劇張力夠,加上鄭少秋精湛演技,在無綫電視播出創下了高收視率,最高達百分之86,並成為1988年度全年最高收視劇集(此以最高收視計算,平均收視最高為《絕代雙驕》)。 本劇雖然創下高收視,唯部分劇情改編自1951年「六國大封相兇殺案」及1985年「八仙飯店滅門案」,由於陸國榮殺舅父全家片段血腥暴力,被指不適合在黃金時段播出(當時影視業尚未出現第三級影片的概念),故當時電檢處向無線發出警告及罰款。同時,由於劇情描寫警察受賄,放走真兇和捏造證據陷害無辜市民坐冤獄,被指醜化警務人員,故當時被多個警務人員組織投訴,遭警務處短暫封殺無線,包括拒絕借出警局。 本劇第六集的殺人情節長約十多分鐘,即使是在尺度較寬的深夜重播,無綫仍將該片段刪減。2015年暑假深夜播出的版本,殺人情節刪減至只有4分鐘多,完整版本在myTV播放。然而大部份評論均認為第六集長約十多分鐘的殺人情節是不可刪剪之重要劇情。 本劇是李家鼎一家四口拍攝的唯一劇集。.

查看 陳立品和誓不低頭 (無綫電視劇)

臨時房屋區

臨時房屋區,簡稱臨屋區(T.H.A.) 又稱安置區,是已消失的一種香港公共房屋,用來安置受清拆、火災或其他天災影響急需安置但又未能即時符合入住公共屋邨者的臨時居所,現被中轉房屋取代。 早期稱為「安置區」,主要是政府劃出空地及各間面積,由居民自行委託承建商,以木板或鋅鐵搭建而成的平房,1970年代後期,「安置區」改稱為「臨時房屋區」,臨屋區的建築(簡稱臨屋)多為一至兩層樓高的平房,由政府負責興建,視乎家戶人口分派到一層或兩層的單位,而單位內不設廚房及浴廁,住戶均在屋外生火煮食,亦需要至公共廁所,而部份地處偏遠或座數甚多的臨屋區,會設有市場或士多,如荔景、圓洲角等,而臨屋區中唯一以水泥興建的建築物,大多是變壓站及房屋署辦事處,而早年立法局議員李柱銘曾設辦事處在永泰臨時房屋區。而部份大型臨屋區也曾設有巴士總站,如青欣、田心等等。 臨屋區最為人詬病的是居住環境,不單狹窄,而且衛生環境惡劣。末代港督彭定康於1995年巡視九龍灣啟祥臨屋區時,當地居民送上一隻活捉的大老鼠抗議。最後彭定康在施政報告中說要在1997年前清拆所有臨時房屋區。香港最後一個臨屋區——西貢沙角尾臨時房屋區——已於2001年5月31日完成清拆工程,標誌著殘舊的臨時房屋區也完成了其歷史任務。.

查看 陳立品和臨時房屋區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查看 陳立品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雙星報喜 (無綫電視節目)

《雙星報喜》(The Hui Brothers Show)是1971年至1972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喜劇節目,由許冠文、許冠傑兄弟主持,共播出兩季,每季度26集。《雙星報喜》是1970年代最受歡迎電視節目之一,其創作形式、製作團隊對日後香港的歌、影、視工業影響很大。 首集「雙星報喜」半小時特備節目,是由聯合汽水廠(即七喜、玉泉)贊助,於1971年大年初一晚上九時於翡翠台播出。由於特備節目(1集)播出後大受關注、深受歡迎,無綫電視在同年四月份把它編制成為26集的常規節目。 「雙星報喜」正式於1971年4月23日首播,逢星期五晚上8:30分播出,每集約20分鐘。由許氏兄弟主持演出的「雙星報喜」,風格清新,內容精巧,以其機關槍式的頻率笑話聞名。 同年10月15日,26集的「雙星報喜」播放完畢,電視觀眾紛紛去信無綫,要求延續;結果,「雙星報喜」在當年年底於星期日重播,同樣大受歡迎。 此輯的經典為「邊個夠我威!」、「雞同鴨講」、「明叔和松仔」(賈仲明與應盛松)等。 1972年,經過革新的「雙星報喜」第二辑,於1972年4月14日(逢星期五晚上8:30-9:00)播出至同年10月。 「雙星報喜」是參考美国喜劇節目 Laugh-In 的模式,集合处境喜剧和欧西流行歌曲,很受欢迎。 此輯的經典為:「點到你唔服!」、「昆叔(馮仁昆)和德仔(梅士德)」、「烹飪趣談」、「紅番趣事」、「考牌趣事」、「大醉客」等。 由许冠傑主唱的粤语流行曲「鐵塔凌雲」在此节目中首次播出。 兩輯「雙星報喜」播畢之後,許冠文獲無綫升任為首任「創作主任」,1973-1974年間,參與創作了TVB首部處境劇集「七十三」、演出「芳芳眼中的銀幕前後」和統籌第一屆「香港小姐競選」等節目。 而不能不提的是,1973年2月3日(農曆年初一)晚上8時,許冠文、許冠傑兩兄弟合體的一集特備節目「雙星迎春」,反應十分熱烈,亦是許氏兄弟「雙星報喜」在電視熒幕上的最後一次亮相。 主持:許冠文、許冠傑 編導:周梁淑怡、吴慧萍 副編導:葉潔馨、陳家瑛、陳守強 剪接:李柏民、麥仕寧 編劇:鄧偉雄、劉天賜、李秋平、梁天等 外景導演(菲林組):譚家明 攝影:杨以和等 音樂:顧嘉輝 舞蹈:梅施丽 化妝:陳文輝 曾參與演出的藝人包括(1971年):薛家燕、喬宏、謝賢、鄧碧雲、馮祿德、胡茵茵、西瓜刨、吳耀漢、馮淬帆、梁天、鄭少秋、森森、張瑛、萧芳芳、沈殿霞、李琳琳、鳳凰女、朱牧、周吉、王愛明、馬笑英、鍾玲玲、容玉意、羅國雄、黃允財、陳立品、茅瑛、孟莉、黃文慧、黎少芳、李美怡、陶三姑、許瑩英等。 而許氏兄弟的媽媽許李倩云和兄弟許冠英亦曾參與客串。 曾參與演出的藝人包括(1972年):陳寶珠、李香琴、譚炳文、陳寶珠、梁醒波、潘迪華、狄娜、罗文、李翰祥、李司棋、许绍雄、吕有慧、郭峰、叶丽仪、陳有后、黎少芳、阮曼莉、龍剛、許英秀、何守信、李添勝、梁天、梁新、蕭山仁、黃文慧、方萍、道書英、江麗、李陶逸軒等。 曾參與1973年「雙星迎春」演出的藝人包括(一集):筷子姊妹花、鄭佩佩、狄娜、喬宏等。 「雙星報喜」第二輯播放完畢之後,許氏兩兄弟各自進軍電影界,許冠文拍攝了邵氏公司的「大軍閥」,許冠傑則簽約嘉禾公司拍攝「馬路小英雄」等電影。 兄弟二人到了1974年年底時才再度合作,把「雙星報喜」搬上大熒幕,拍成電影「鬼馬雙星」,開啟了香港電影史上的粵語歌曲和喜劇時代。 每集「雙星報喜」都設有許冠傑主唱的音樂環節,曾經演唱過的歌曲包括: - I'll Never Fall in Love Again (陳懿德合唱) - Love Story - Circle Game - A Carnation for Rebu - Both Sides Now - Your Song - Kisses Sweeter Than Wine (許冠文合唱) - All I Ever Need is You (葉麗儀合唱) - Once There Was a Love - If I Were a Carpenter (許冠文合唱) - My Sweet Lord - Vincent - When I'm Sixty Four (許冠傑、許冠文合唱) - Morning Has Broken - Look What They've Done To My Song - Until It's Time For you To Go (譯:直至君他去) - Too Beautiful to Last (譯:此情難再) - Beautiful in the Rain - Interlude - Windy - Call Me - Downtown - Music To Watch Girls By - Do You know the way to San Jose - My Cherry Amour - I Say A Little Prayer - 只是一水隔天涯 + Trace (of Love) - What the World Needs Now is Love - 鐵塔凌雲 (原名:就此模樣)*第二季首集 ----------------- 沒有收錄在「精裝雙星報喜DVD」內的歌曲 -------------------- - Here Comes the Sun (許冠傑、許冠文合唱) *首集 - Puppy Song (許冠傑、許冠文合唱1973) - 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rmorrow *第一季尾集 - For All We Know (許冠傑夫婦合唱1972.4.28) 節目以對答形式及處境喜劇形式輪流表達。對答形式中,兩人面向鏡頭,手握玩具膠鎚,以一問一答方式敍述虛構親身經歴,以幽默方式自誇自雷使對方偑服自己。對話以其中一人以開場白「點到你唔服?」並用膠鎚搞擊桌面,另一人回應「點解我要服?」並同樣地用膠鎚搞擊桌面開始,直至其中一人無言以對,一人用膠鎚搞擊對方頭部,對方下降至桌面以下消失為止。至於處境喜劇形式則以日常百姓生活為題材,利用誇張手法使事件成為趣事,引人發笑。.

查看 陳立品和雙星報喜 (無綫電視節目)

逐個捉

《逐個捉》 (英文:No One is Innocent) 是香港無綫電視1981年拍攝的電視連續劇,全劇共10集,監製杜琪峰、霍耀良。主要演員有夏雨、鄭裕玲、李司棋、石堅、鄧碧雲、林嘉華、馮淬帆、張國強等。.

查看 陳立品和逐個捉

陳慧嫻

陳慧嫻(Priscilla Chan Wai Han;),香港著名實力派女歌手,於1980年代及1990年代紅極一時,為香港樂壇「天后」。她以清晰響亮而充滿感情的唱腔著稱,曾推出多首經典廣東歌,有「粵語天后」之稱,擁有的金曲數之多是香港樂壇數一數二的。她在1983年以三人合輯「少女雜誌」出道,1984年1月推出同名專輯《少女雜誌》,憑著出道作《逝去的諾言》令她一炮而紅並轉為獨立發展。在法安利時期推出的唱片取得很優秀的成績,首張個人大碟《故事的感覺》取得白金唱片,而歌曲《玻璃窗的愛》及《花店》等大受歡迎。 1986年由於法安利改組,陳慧嫻加盟寶麗金,並獲安排與監製歐丁玉合作,推出大碟《反叛》,歌曲《跳舞街》大熱,令她踏上一線歌手之路。其後推出的歌曲如《傻女》、《人生何處不相逢》等都是華語樂壇經典作品。1989年推出的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狂賣接近40萬張,歌曲《夜機》爆紅,而主打歌曲《千千闕歌》更是街知巷聞,無人不識,紅遍整個華人社會,是陳慧嫻的首本名曲。《千千闕歌》令她取得多個樂壇獎項,例如「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被傳媒封為「四大天后」之一,更被視為是80年代末唯一能與梅艷芳在樂壇平分春色的女歌手。1989年在紅磡體育館舉行6場處女演唱會「幾時再見」,亦是她當年的告別演唱會。 陳慧嫻在1990年暫別樂壇赴美讀書,期間曾數度短暫回港灌錄專輯,在1992年推出的大碟《歸來吧》,在接近零宣傳下仍大賣15萬張,歌曲《飄雪》、《紅茶館》等都是極受歡迎的作品。1995年完成學業後正式復出,推出大碟《Welcome Back》造出四白金(20萬張)的卓越成績,並在翌年於紅館舉行十場「雪映美白」演唱會,刷新個人演唱會場數紀錄,年尾更憑歌曲《飄》及《我寂寞》奪得多個十大歌曲獎項,復出後成績備受肯定。惟之後公司更改發展路線,加上樂壇的形勢已大為轉變,陳慧嫻的事業發展並未如留學前般順利。有感自己在樂壇的位置已經失焦,陳慧嫻先後數次淡出樂壇,期間只舉行演唱會。 2013年,環球唱片邀請陳慧嫻加盟,特意為她重組寶麗金廠牌,她正式宣布全面復出。在2014年,陳慧嫻除了推出翻唱碟《By Heart》及精選碟《Back to Priscilla 嫻情三十》外,亦舉行她入行30週年的紀念演唱會《Back to Priscilla 30th Anniversary Concert 2014》三場,火速爆滿,無論銷量及口碑俱佳,而專輯則數度問鼎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冠軍,令陳慧嫻在2014年取得非常優秀的成績,成為香港唱片商會年度本地銷量最高的歌手之一。她更獲得樂壇巨星兼好友張學友及譚詠麟等大讚狀態出色,學友更盛讚她是「真正回歸樂壇」,足見陳慧嫻今次的復出受到各方重視及認可。2015年宣布與寶麗金續約兩年,並於同年推出第二張翻唱碟《Evolve》,再度問鼎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冠軍3週。.

查看 陳立品和陳慧嫻

歡樂今宵

《歡樂今宵》(Enjoy Yourself Tonight,簡稱EYT),是香港無綫電視的長壽綜藝節目,1967年11月20日開播,一直至1994年10月7日播映第6613次為止,全盛時期一星期有5晚現場直播,製作集數之多被列入世界紀錄,成為全世界最長壽的綜藝節目。 《歡樂今宵》是由當時只有21歲的電視製作人蔡和平負責策劃及籌備。當時無綫電視首任總經理Colin Bendall希望製作一個類似澳洲九號電視網《》的節目;於是蔡和平用了五個月時間觀察香港人的文化和生活後,製作《歡樂今宵》,結果大受歡迎。 2010年3月1日起,加拿大WOWtv開始於當地時間周一和周五黃金時段,製作一個由鄭敬基和譚嘉琪主持、仿傚無綫《歡樂今宵》的一小時粵語綜藝節目《歡樂金宵》。 無綫電視為慶祝啟播40週年和50週年台慶,分別於2007年在翡翠台播出特輯節目《再会歡樂今宵》,及於2017年在翡翠台播出短期特輯《我愛EYT》,讓觀眾緬懷《歡樂今宵》。.

查看 陳立品和歡樂今宵

泰国

泰王國(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Ratcha-anachak Thai,Kingdom of Thailand),通稱泰国(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Prathet Thai,Thailand),舊稱暹罗、暹邏(สยาม,Sayam,Siam),是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曼谷。泰国国土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接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靠缅甸和安达曼海,东南亚国家联盟創始國之一。.

查看 陳立品和泰国

潘冰嫦

潘冰嫦(),香港演員,1971年畢業於麗的映聲藝員訓練班,曾是麗的電視轉型為免費電視初期的主要花旦及節目主持人。1973年,潘冰嫦參演電影處女作《春滿丹麥》,同年在電影《亡命浪子》中首次飾演女主角,与電影紅星鄧光榮演對手戲。此後,潘冰嫦約滿離開麗的電視,并於1977年簽約邵氏電影公司,主力在電影圈發展,一度成為邵氏的當紅女星。1981年,潘冰嫦約滿離開邵氏,之後輾轉於香港和台灣之間,繼續發展演藝事業。1980年代後期起,潘冰嫦先後在亞洲電視和無線電視演出電視劇及主持節目。淡出娛樂圈後,潘冰嫦活躍於參與義工工作,以及客串演出電視短劇。.

查看 陳立品和潘冰嫦

挑戰 (1985年電視劇)

《挑戰》(The Rough Ride)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時裝電視劇,全劇共40集,監製邱家雄,此劇為無綫電視拍攝製作第二部同名劇集。此劇於1985年首播時反應冷淡。 在此劇播出期間,女主角翁美玲於1985年5月14日被發現在九龍塘廣播道寓所內開煤氣自殺,而本劇亦變成翁美玲遺作。此劇曾於1987年9月, 1989年5月下午2:15-3:15重播.

查看 陳立品和挑戰 (1985年電視劇)

新紮師兄

《新紮師兄》(英文:Police Cadet '84),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時裝警隊劇集系列,合共3輯,分別於1984年(新紮師兄,40集)、1985年(新紮師兄續集,40集)及1987年(新紮師兄1988,40集)首播,監製招振強(第1及2輯)、蕭顯輝(第3輯)。主要演員包括梁朝偉、張曼玉、劉青雲及劉嘉玲等,隨後又加入周潤發、戚美珍、曾華倩、任達華、高雄、鄧萃雯、邱淑貞、許志安和李國麟等演員。此劇亦被翻拍成為電影。 《新紮師兄》是1984年製作的青春勵志剧,為無綫電視17週年台慶劇,是當年TVB十大全球最高收視率劇集之一,並在香港首播時引起巨大轟動,每集平均收視50點,亦令當時投考警察人數大增。劇中男女主角梁朝偉、張曼玉、劉青雲、羅蘭、劉嘉玲已成為當今影帝、影后級人馬。.

查看 陳立品和新紮師兄

打小人

打小人是一種流行於香港、广东珠三角民間的巫術儀祀,希望藉由此種巫術儀祀來驅逐、報復所謂的「小人」。.

查看 陳立品和打小人

曼谷

曼谷(บางกอก ,),官方名字估忒媽蛤那空(,,),泰國口語简称估忒(กรุงเทพ,RTGS:Krung Thep,,),是泰国首都與最大城市,在當地華人社區亦作泰京,為泰国政治、经济、贸易、交通、文化、科技、教育与各方面中心。位於昭披耶河東岸,近泰國灣。.

查看 陳立品和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