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陳希亮

指数 陳希亮

陳希亮(),宋朝人,字公弼,祖先原為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遷居眉州青神(今属四川)。 幼年即為孤兒,喜歡學習,十六歲將跟隨老師學習,被其兄刁難,拿了三十餘萬本息,要他管理,陳公弼把借據燒掉,外出求學。學成,引導其侄陳庸、陳諭去念書, 在天聖八年(1030年)叔姪三人同登進士金榜,鄉里表其里坊門曰「三雋 坊」。最初時任職大理評事,在長沙縣任知县,嚴明執法,王公貴人都對他頗為忌憚。升任殿中丞,调任鄠县知县。嘉佑二年(1057年),擔任开封府判官。继任过京东轉運使。嘉佑八年(1063年)正月,任鳳翔府知府,是蘇軾的上司,頗嚴格。有吏員稱呼“蘇賢良”。公弼大怒:“府判官,何賢良也?”,下令用刑杖责打吏員。又继任湖北房州知州。《宋史》称其“为政严而不残,不愧为清官良史”。蘇軾評論他:“平生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貴人,皆嚴憚之。見義勇發,不計禍福,必極其志而後已。” 《宋史》記載希亮發明“飞桥”,當時汴河改道流经宿州(今安徽宿县),陈希亮建造了一座横跨汴河的“飞桥”,仁宗下诏褒奖,并令“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 後英宗即位,遷任太常少卿,后辞去官职告老还乡,在老家居住十年,熙宁十年逝世,享年64歲,獲追封為工部侍郎。有《陈希亮文集》10卷、《制器尚象论》等。長子陳忱亦中進士,蘇軾作傳時任度支郎中,照顧好友宋輔老母、遺孤宋端平,召為女婿,後也高中進士,一門五進士。次子陳恪任滑州推官時於任內過世,三子陳恂於蘇軾作傳則是擔任大理寺丞。 其第四子為陳慥(季常)為成語河東獅吼裡的主人翁。.

29 关系: 大理太常孤兒宋朝少卿工部侍郎东京梦华录京东京兆开封府判官嘉祐凤翔 (消歧义)知州知府眉州熙宁进士范鎮长沙县苏轼英宗陳慥正月殿中省丞汴河河東獅吼湖北省房州

大理

大理可能指.

新!!: 陳希亮和大理 · 查看更多 »

太常

太常,中国古代官名,掌宗庙礼仪。原名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太常;也有认为西汉初年名为太常,汉惠帝改为奉常,汉景帝时恢复旧称。新朝王莽改名秩宗。东汉再次恢复为太常。 太常的主要职责,一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祭祀时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二是主管皇帝的寝庙园陵及其所在的县。由太常管理的诸陵县,被合称为太常郡。太常每月要巡视诸帝陵墓一次。汉代因太常事重职尊,其位列于诸卿之首。西汉时多以列侯任该职。由于该官涉及宗庙和典礼,在其位者动辄见咎。从汉武帝到西汉末,太常因过错而削爵免官的达二十余人。太常之秩为中二千石,有丞,并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等十几个属官。东汉时省去十属官,任太常的人也不必为列侯,并多以名儒如桓荣、丁鸿等担任这一职务。另外,两汉时博士亦属太常。对博士和博士弟子的考核荐举,都由太常主持。所以太常又成为培养、拔擢通经学的官吏人才的一个重要机构(见太学)。 魏晋至明、清,历代太常职掌基本与汉同,改名为太常卿、太常寺卿(太常寺的主管长官)。唯属官博士及太乐、太史、太卜、太医,则先后分出,转属他司。太常遂成专掌祭祀、礼仪之官。.

新!!: 陳希亮和太常 · 查看更多 »

孤兒

孤兒,是失去了父親和母親的兒童或青少年,例如父母雙亡、失蹤、父母遺棄等。這些孤兒有些會由親戚、監護人照顧,有些會被送到孤兒院,亦有些被他人收養。得到適當照顧的孤兒仍有可能過正常生活,健康成長,但有些無人照顧的孤兒常會流落街頭,成為街童,或當童工為生,有些則會被人拐帶、販賣,作職業扒手、乞丐集團的道具,有些則淪為雛妓等。.

新!!: 陳希亮和孤兒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陳希亮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少卿

少卿為中国古代官制之一。 在清朝,為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等中央部門的副首長。上級首長為卿。.

新!!: 陳希亮和少卿 · 查看更多 »

工部侍郎

工部侍郎,中國古代官名,六部中工部的副官,雅稱小司空、冬官侍郎、冬官之貳、共工之貳。.

新!!: 陳希亮和工部侍郎 · 查看更多 »

东京梦华录

《東京夢華錄》,凡十卷,作者為孟元老,是一本描寫北宋宣和年間东京汴梁城的社会生活舊事的著作。.

新!!: 陳希亮和东京梦华录 · 查看更多 »

京东

京东可以指:.

新!!: 陳希亮和京东 · 查看更多 »

京兆

* 京兆特别行政区,中华民国的特别行政区,在今日北京市。.

新!!: 陳希亮和京兆 · 查看更多 »

开封府

开封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首府名,治所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境内,管辖范围达今许昌市、郑州市、新乡市、周口市境。.

新!!: 陳希亮和开封府 · 查看更多 »

判官

判官可以指:.

新!!: 陳希亮和判官 · 查看更多 »

嘉祐

嘉祐(1056年九月-1063年)是宋仁宗的第九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一共八年,意为喜获上天保佑。 嘉祐八年四月宋英宗即位沿用。.

新!!: 陳希亮和嘉祐 · 查看更多 »

凤翔 (消歧义)

凤翔可以指.

新!!: 陳希亮和凤翔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知州

知州指的是中国宋朝以及之后、越南后黎朝和阮朝州的行政长官,雅稱為太守或刺史。.

新!!: 陳希亮和知州 · 查看更多 »

知府

知府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是府级行政區的地方官。 原稱“知府事”,是指有其他官職者,臨時兼任此府的長官,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唐朝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由於好古,士人經常雅稱知府為太守、郡守、明府、府公、府君、使君、府尊、太尊等。.

新!!: 陳希亮和知府 · 查看更多 »

眉州

眉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平蜀,次年改青州为眉州,治所在通义县(北周改安乐县,后改齐通县,隋复名通义,宋改眉山县。今四川省眉山市)。隋朝大业初年废。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天宝、乾元时曾改通义郡。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眉山、彭山、丹棱、洪雅、青神等县地。 宋朝时,属成都府路。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州治眉山县入州。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降为县,十三年(1380年)复升为州,治据今眉山县。直隶四川布政司。清朝时,属四川省。1913年废州为眉山县。.

新!!: 陳希亮和眉州 · 查看更多 »

熙宁

熙宁(元年:1068年 - 末年:1077年)是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10年,“熙”意即“兴盛、繁荣”,“宁”指安宁,謂繁荣安宁。.

新!!: 陳希亮和熙宁 · 查看更多 »

进士

进士原是科舉的科目之一。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到了元朝以後,惟存進士一科,遂成為科舉功名的最高等級。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新!!: 陳希亮和进士 · 查看更多 »

范鎮

范镇可能指:.

新!!: 陳希亮和范鎮 · 查看更多 »

长沙县

长沙县为中国湖南省所辖县份,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属长沙地级市管辖。县境北接汨罗、平江,东界浏阳,南邻株洲市和湘潭县,西面和开福区、芙蓉区、雨花区和天心区接壤,西北部与望城区与相连。全县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3.2万人(2014年),常住人口103.78万人(2014年),2014年,GDP总量为1,101亿元(折合179亿美元,购买力平价304亿国际元),人均GDP107,562元(17,510美元)2014年长沙县数据出自;政府驻地星沙街道。长沙县为极具实力的县市之一,其综合竞争力位居湖南省各县(市)的首位,列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第25位,也是湖南省第4大、中国第24大肉类生产大县。.

新!!: 陳希亮和长沙县 · 查看更多 »

苏轼

苏轼(),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醫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鐵冠道人。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學士,礼部尚书。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賜諡號文忠,複追贈太師。有《東坡先生大全集》及《東坡樂府》詞集傳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 其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繪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认韻文散文造诣皆比較傑出的大家。蘇軾的散文為唐宋四家(韓柳歐蘇)之末,與唐代的古文運動發起者韓愈並稱為“韓潮蘇海”,也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更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蘇軾之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与陸游并称「苏陆」;其詞“以詩入詞”,首開詞壇“豪放”一派,振作了晚唐、五代以來綺靡的西崑體餘風。後世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惟蘇軾故作豪放,其實清朗;其賦亦頗有名氣,最知名者為貶謫期間借題發揮寫的前後《赤壁賦》。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現其文命題之考試,故當時學者曰:“蘇文熟,喫羊肉、蘇文生,嚼菜羹”。藝術方面,書法名列“苏、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並在題畫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政治上,在王安石變法期間,雖贊同政治應該改革,但反對王安石任用的後任呂惠卿及一些「拗」的政策,招來新黨爪牙李定橫加陷害;後來又因反對「盡廢新法」受到司馬光為首的舊黨斥退,終生當不了宰相。在新舊黨爭中兩邊不討好導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雲戲稱為“一肚皮不合時宜”。元祐更化中,一度官至尚書;宋哲宗紹聖復述又加貶謫至儋州(海南島);徽宗即位,遇赦北歸時病卒於常州。墓在河南郏縣。.

新!!: 陳希亮和苏轼 · 查看更多 »

英宗

英宗作为廟号可以指:.

新!!: 陳希亮和英宗 · 查看更多 »

陳慥

陳慥(),字季常,北宋眉州(今四川青神)人,一說永嘉(浙江今縣)人,陳希亮第四子,生卒年不詳。 居於黃州(今湖北黃岡市黃州區)之歧亭,常信佛,飽參禪學,自稱龍丘先生,又曰方山子,與蘇東坡是好友,嘗與蘇軾論兵及古今成敗。蘇軾為他作《方山子傳》。 陳慥喜好賓客,蓄納聲妓。其妻子柳氏(本名不詳,民間稱柳月娥)非常兇妒,柳氏即以更擊壁大呼,客為散去,季常非常怕他。東坡賦詩《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戲之曰:「誰似龍丘居士賢,談空談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獅子吼原比喻佛教神威,這是「河東獅吼」、「季常之癖」的典故。 季常“晚年於光黃間,庵居蔬食,徒步往來山中,不與世相聞”。.

新!!: 陳希亮和陳慥 · 查看更多 »

正月

正月(zhēng yuè/ㄓㄥ ㄩㄝˋ),避嬴政讳又称端月,是華夏曆法第一個月,一年之开端,建寅之月(虎月),孟春,律中太簇。 正月初一一般在立春附近,雨水一般在正月之內。正月处于北方的农闲季节,也是庆祝新年到来的一个月,在习俗中通常把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称为春节。 中国傳統,正月还称为建寅、孟春、杨月、太簇、泰月、春王、新正。在日本則稱為睦月,有「和睦融融」之意.

新!!: 陳希亮和正月 · 查看更多 »

殿中省丞

殿中丞,全名殿中省丞,從七品職,無職事。 唐代改殿內省為殿中省,設殿中丞二人,為其屬官,從五品上。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三月建殿中省,负责朝廷后勤内务,有(殿中)丞參領省事,從七品。 Category:殿中省官员 Category:丞.

新!!: 陳希亮和殿中省丞 · 查看更多 »

汴河

汴河可以指:.

新!!: 陳希亮和汴河 · 查看更多 »

河東獅吼

河東獅吼是一個成語,形容妻子兇悍。語出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

新!!: 陳希亮和河東獅吼 · 查看更多 »

湖北省

湖北省,简称“鄂”(别称:“楚”、“荆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武汉市。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华中地区)、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北接河南省为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4位。截止201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851万,户籍人口6138万。.

新!!: 陳希亮和湖北省 · 查看更多 »

房州

房州,中国古代的州。在今湖北省境。 南北朝时,为新城郡地。西魏时,改为光迁国,县为光迁县。北周时,废光迁国,改名迁州。隋朝大业初年,改为房州,不久改为房陵郡,而光迁县不改。户七千一百六,下辖四县:光迁县、永清县、竹山县、上庸县。唐朝武德初年,仍称迁州。贞观十年(636年),改置房州,又改县为房陵县。户万四千四百二十二,口七万一千七百八。下辖四县:房陵县、永清县、竹山县、上庸县。天宝初年,亦曰房陵郡。乾元初年,复曰房州。五代沿袭。 宋朝仍为房州,別稱房陵郡。元朝时,属襄阳路。至正二年(1342年),省房陵县入州。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改州为县,属襄阳府。.

新!!: 陳希亮和房州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陈希亮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