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阿蘇特

指数 阿蘇特

阿速特,史籍亦称作阿速、阿阑、阿思、阿宿、阿蘇特、阿速惕等。阿速特人就是奥塞梯人(奄蔡),被称为阿兰人、斯基泰人-萨尔马特人,是古代中亚的游牧民族,持波斯语,信奉东正教,原居高加索以北,顿河下游的库班和捷列克,后移居到捷尔宾特伏尔加河口,与拜占庭(今希腊)、谷儿只(今格鲁吉亚)、斡罗思(今俄罗斯)关系密切。古希腊、罗马文献中称之为Aorsoi、Alanorsi。所谓奄蔡、阿兰,即中文音译,奄蔡首次见于《太史公书·大宛列传》。 公元158年之后,一小支北匈奴人西迁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粟特)的锡尔河以北的图兰地区;4世纪中期(373年),这小支北匈奴人越过顿河,吞并了奄蔡。5世纪中期,匈奴王阿提拉率领奄蔡人西征,一直到达了法兰西中部的奥尔良,后来成为今天加泰罗尼亚人族源之一。同俄罗斯人一样,阿速特人信奉基督宗教中的希腊正教。蒙古帝国时期,大批阿速特人被抽调为蒙哥汗的直属亲军——这次大规模的抽调,应该与蒙哥汗的亲基督教思想有关,这种思想来自于蒙哥的母亲,蒙哥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克烈景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徒。阿速军首领也称达鲁花赤(蒙古语「镇守官」)。阿速人多身材高大、碧眼卷发,中国史书中称之为“绿睛回回”。阿速人以骠悍著称,精于骑射,在元都城大都的禁卫亲军中就有三万人这些绿睛回回组成的阿速回回军(也称怯薛军),其领军的首领为赫厮和赤秃满。 阿速特部在大蒙古国于1388年灭亡以后,逐渐融入了蒙古民族之中,成为蒙古永谢布-科尔沁万户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旧科尔沁三部之一。蒙古历史上著名的阿鲁台就是阿速特部的首领,最初阿速特部应当追随阿鲁台活动于呼伦贝尔地区,阿鲁台在母纳山身亡后,阿速特部活动于今蒙古西部地区;后又南下进入河套地区;卫拉特人东进后,阿速特等部组成了右翼蒙古的永谢布万户。达延汗破右翼蒙古三万户,收编了永谢部万户;后来,永谢布万户吸收了朵颜乌梁海,形成了科尔沁万户。后科尔沁万户在与察哈尔万户的冲突中解体。而今天的阿速特部后裔,应当主要集中在阿巴噶蒙古(阿鲁科尔沁)的地域。 年表: 公元1221年,哲别、速不台等率军自高加索北上,大败阿速特欽察等部联军。 公元1239年,拖雷的长子蒙哥,率师征服阿速特部。 公元1253年,大蒙古国派遣人括阿速特户口东迁,阿速特人大多从军,从而成为大汗亲军的主体。这只约三万之众的信奉东正教的亲军(最有名是玉哇失),一直到北元时期(1368—1388年),都是蒙古大汗的忠实守卫者。 公元1272年,阿速特人组成阿速特拔都军攻宋。 公元1336年7月11日,这些阿速特军人的后裔寄送了一封表示尊敬的信给罗马天主教教宗本尼狄克十二世。在1338年带信给在阿维农的教宗的使团中,除了纳昔奥的安德鲁和威廉外,还有阿速特人托盖。 忽鲁格汗时期,设立左、右阿速两卫。后主要屯垦于大都以北,古北口内的潮河川以及云中等地。 在元朝的统治崩溃和北元在1388年的捕鱼儿海之战战败和北元后主脱古思帖木儿被也速迭儿刺杀而彻底灭亡之后,阿速特作为后继的鞑靼蒙古大汗的亲军,却依然坚持蒙古的正统,拥立了黄金家族的本雅失里为鞑靼大汗。本雅失里西奔察合台汗国途中被瓦剌杀害,阿速特人又拥立了科尔沁首领阿岱台吉为鞑靼大汗。 鞑靼中后期,特别是左翼(西部)分封王俺答汗推行政教合一的政策以后,阿速特与其他蒙古部族一样,逐渐改信奉黄教。    category:蒙古族支系 category:奥塞梯人.

28 关系: 加泰隆尼亞人中亚河中地区希腊东正教亞維農伏尔加河俺答汗克烈图兰科尔沁部粟特萨尔马提亚人高加索达鲁花赤阿岱汗阿提拉蒙古帝国速不台格鲁吉亚格鲁派欽察永谢布本篤十二世本雅失里斯基泰人拜占庭拖雷怯薛

加泰隆尼亞人

加泰隆尼亞人(Catalans)是屬於印歐語系的民族,分布在伊比利半島的加泰隆尼亞地方。加泰隆尼亞人有以下兩種定義:.

新!!: 阿蘇特和加泰隆尼亞人 · 查看更多 »

中亚河中地区

#重定向 河中地区.

新!!: 阿蘇特和中亚河中地区 · 查看更多 »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新!!: 阿蘇特和希腊 · 查看更多 »

东正教

#重定向 正教會.

新!!: 阿蘇特和东正教 · 查看更多 »

亞維農

阿维尼翁(法语:Avignon; 加斯科:Avinhon)是位於法國南部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沃克吕兹省,隆河左岸的一座城市。阿维尼翁始建于羅馬時期。现今是法国南部的旅游胜地之一。阿维尼翁城区住户在2011年初为90194人,其中有大约12000人仍居住在古城墙内,已被划为观光区域的老城区(intra-muros)。如算上四周郊区和附属村镇,阿维尼翁地区的人口超过50万,是法国排名第16位的城市聚落。 在1309到1377年之間,天主教教廷從羅馬梵締岡遷移至此,前后一共有七位教宗在阿维尼翁教廷生活,直到格利高里十一世遷都羅馬。後來更出現兩地各立教宗的情形(史稱「大分裂」)。这段时期也被后世称为亞維儂分裂时期。阿维尼翁城原是乔万娜一世的属地,在1348年售予教廷。教廷对阿维尼翁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791年法国大革命之时,其后阿维尼翁成为法国的一部分。阿维尼翁是沃克吕兹省的省会,也是法国少见的保留了城墙的城市。城墙内有为教宗修筑的教皇宫。此外著名古迹还有阿维尼翁圣母大教堂、圣贝内泽桥等。1995年以亞維農歷史城區之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新!!: 阿蘇特和亞維農 · 查看更多 »

伏尔加河

伏尔加河(俄语:Волга,又譯--),位於俄罗斯西南部,全長3,692公里,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長的內流河,流入裏海。 伏尔加河是歐洲流域最廣以及流量最大的河流,流經歐洲俄羅斯,是代表型的俄羅斯河流。俄羅斯前二十個人口最多的城市中,有十一個是在伏尔加河流域中,其中也包括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世界水量前十大的水庫中,古比雪夫水庫和雷賓斯克水庫位在伏尔加河流域中。窩瓦河在俄羅斯文化中有特別的意義,常在俄國文學稱為Волга-матушка(伏尔加母親),被稱為是「俄羅斯的母親河」。.

新!!: 阿蘇特和伏尔加河 · 查看更多 »

俺答汗

俺答汗(,名“俺答”,,意思是朋友),也称阿勒坦汗(,“阿勒坦”意思是金子),16世纪后期蒙古土默特部重要首领,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达延汗孙。.

新!!: 阿蘇特和俺答汗 · 查看更多 »

克烈

克烈()是辽、金生活在蒙古高原突厥部族。其居地在土拉河黑林、鄂尔浑河與克鲁仑河之間。亦或译作克列夷、怯烈、怯里亦、客列亦惕、凯烈等。《辽史》称之为“阻卜”或“北阻卜”,亦作“达旦”。.

新!!: 阿蘇特和克烈 · 查看更多 »

图兰

图兰(波斯语:توران ),是波斯语中对中亚的称呼,本意为图尔人(Tur)的土地。图兰最初的居民为波斯古经时代的Tuirya伊朗人。那里存在的两支伊朗人部落经常会发生战争。而根据《列王纪》,在波斯古经时代1500年之后,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游牧部族开始被图尔(Tūr)所统治,他是皇帝菲里敦(فریدون,Fereydūn)的长子。同样根据《列王纪》,与突厥人的联系是因为那时中亚的突厥化已经开始并部分完成。他們中最著名的王是額弗拉斯牙卜,是黑汗王朝始祖。也有人說圖蘭是一些與信仰拜火教的伊朗人敵對的部族。.

新!!: 阿蘇特和图兰 · 查看更多 »

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为蒙古旧部名,牧地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等地。 成吉思汗之弟拙赤合撒兒及其后裔所属部下,明朝末年成为蒙古察哈尔林丹汗部。明天启四年(1624年)与林丹汗失和,率部投奔满洲努尔哈赤,为最早归附清王朝的蒙古部落。所属六旗,与扎赉特旗、杜尔伯特、郭尔罗斯前后两旗共十旗,会盟于哲里木。 科尔沁部与清皇室联姻,关系密切,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的多个妃子,包括孝端文皇后、孝莊文皇后等均出于此部。清末将领僧格林沁、起义军首领嘎达梅林等都是科尔沁蒙古人。满洲人认识藏傳佛教也与科尔沁蒙古人有关,而他们也几乎世代与清代满族贵族通婚。.

新!!: 阿蘇特和科尔沁部 · 查看更多 »

粟特

粟特(古波斯语:Suguda-),或譯窣利、索格特,為中亞古代民族,屬於歐羅巴人種中的伊朗人種,中國人稱之為昭武九姓、九姓胡、雜種胡,粟特原本生活在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澤拉夫善河流域,通稱索格底亞那(Sogdiana),今屬烏茲別克,部份在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粟特由大小不一的綠洲國家組成,常臣屬於外族,屬於商業民族,控制了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散居遠方。.

新!!: 阿蘇特和粟特 · 查看更多 »

萨尔马提亚人

萨尔马提亚人(Sarmatians)是上古时期位于西徐亚西部的一个游牧部落联盟,它第一次被提及是在公元前512年。 老普林尼在作品中认为拉丁语中的“Sarmatae”与希腊语中的“Sauromatae”的意思是相同的。在萨尔马提亚人鼎盛时期,其部落分布在西到维斯瓦河和多瑙河、东到伏尔加河、北到神秘而寒冷的许珀耳玻瑞亚、南到黑海和里海的区域内。有关萨尔马提亚人的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发生在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境内。他們是欽察人其中一族源,奄蔡即是奧塞梯人是他們後裔。 Category:歐洲民族 Category:古代族群 Category:烏克蘭歷史.

新!!: 阿蘇特和萨尔马提亚人 · 查看更多 »

高加索

加索(კავკასია;車臣語、俄語:Кавказ)是位於西亞及東歐交界處,黑海、裏海之間高加索山脈的地區,總面積約44萬平方公里。該地名根據古羅馬學者老普林尼著作《博物志》的追溯,是來自斯基泰「kroy-khasis」,意為「冰雪閃耀」或「雪白」。境內最高峰、海拔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山被称为“欧洲之巅”。 由于被高加索山脉分割,该地区分为南高加索和北高加索两部分。南高加索又称外高加索,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包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北高加索又稱內高加索,属于俄罗斯。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共和国都分布在这里。.

新!!: 阿蘇特和高加索 · 查看更多 »

达鲁花赤

达鲁花赤(),一作“達嚕噶齊”,是蒙古语,意为“掌印者”,是蒙古帝国歷史上一种特殊的职官称谓,與它同源的有另一字答魯合剌禿孩,意謂「提調」,另有宣差,持節之意。 达鲁花赤最初为成吉思汗所设,曾广泛通行于蒙古帝国和元朝。达鲁花赤原意为“掌印者”,后来成为长官或首长的通称。在元朝的各级地方政府裡面,均设有达鲁花赤一职,掌握地方行政和军事实权,是地方各级的最高长官。在元朝中央政府裡面,也有某些部门设置达鲁花赤官职。达鲁花赤一般必须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这种做法被认为具有强烈的民族主義差別待遇色彩。但是,也有其他民族的人担任达鲁花赤的记载。在金帳汗國,他們與八思哈有關,但有不同。 明朝以后,达鲁花赤官职被废除。.

新!!: 阿蘇特和达鲁花赤 · 查看更多 »

阿岱汗

阿岱汗(;),《明史》作阿台,鞑靼君主,第25代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弟弟合撒兒的后裔,科尔沁部人,也有史料称阿岱汗是窝阔台后裔鬼力赤的儿子。 1415年,阿鲁台袭击瓦剌,瓦剌拥立的可汗答里巴、太师马哈木先后战死。马哈木的儿子脱欢拥立斡亦剌歹为汗。斡亦剌歹是西蒙古的大汗,东蒙古在阿鲁台和他的大汗阿台手中。脱欢和斡亦剌歹联合明朝,打击阿鲁台和阿岱汗。 1425年,西蒙古的斡亦剌歹死后,阿鲁台正式拥立阿台为大汗,阿鲁台自任太师。此后,东蒙古衰落,脱欢在1434年攻杀阿鲁台,阿岱汗东逃科尔沁,1438年,阿岱汗被脱欢俘杀,蒙古重新统一于瓦剌人手中。.

新!!: 阿蘇特和阿岱汗 · 查看更多 »

阿提拉

阿提拉(Attila,),一譯亞提拉,古代欧亚大陆匈人最为人熟知的领袖和皇帝,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東羅馬帝国及西羅馬帝国,並對兩國構成極大的威胁。他曾率領軍隊兩次入侵巴爾幹半島,包圍君士坦丁堡;亦曾遠征至高盧(今法國)的奧爾良地區,最後終於在沙隆戰役被逼停止向西進軍。然而後來他卻攻向意大利,並於公元452年把當時西羅馬帝国首都拉文納攻陷,趕走了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使西羅馬帝国名存實亡。 由448年至452年,匈人帝国在阿提拉的带领下,疆土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在这广大区域的一带附属国,都有自己的国王和部落酋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出兵参战。在阿提拉死後,他的帝国迅速瓦解消失,使他在歐洲歷史中更富傳奇性。在西歐,他被視為殘暴及搶奪的象徵,但同時相對地亦有歷史記載形容他是一個偉大的皇帝,尤見於古北歐的薩迦文獻記載中。.

新!!: 阿蘇特和阿提拉 · 查看更多 »

蒙古帝国

蒙古帝國(1206-1368),正式國號為大蒙古国,是一个横跨欧亚兩洲的全球帝國,也是歷史上鄰接版圖最遼闊的國家。蒙古人武力興盛的時期曾發動三次蒙古西征,在1259年蒙哥汗在位时期,疆域一度达到鼎盛,約2400萬平方公里,但是一年後由於蒙哥汗去世所引發的內戰,導致帝國開始分裂瓦解,蒙古人對於歐亞大陸的影響力也逐漸式微。 蒙古帝國由蒙古人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在斡难河边建立,國號“大蒙古國”。據《蒙古秘史》,其創始於斡难河河源,通常認為創建時間約為鐵木真征服蒙古高原各部落(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始有「成吉思汗」之稱號時的1206年。蒙古帝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開始征伐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占领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西南、東北、華北、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在內的廣大地域。 成吉思汗領導的第一次西征(1219-1221/1223)滅西遼、花剌子模、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并越過高加索山擊破钦察人各部。 第二次西征(1236-1242)於窩闊台汗在位時期發動、以拔都為主帥,先後征服伏尔加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的卡马突厥国,進而滅亡位於东欧平原的基輔羅斯,而後擊潰波蘭王国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亞第二帝国,前锋遠達当时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国的达尔马提亚,原南斯拉夫地区的拉什卡。 第三次西征(1256-1260)於蒙哥汗在位時期、主帥為旭烈兀,滅亡了木剌夷(暗杀组织)、阿拔斯王朝,以及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蒙古军短时间占领叙利亚,后被新兴的马木路克王朝驱逐)。蒙古帝国在三次的西征中共侵吞40多個國家。 然而,蒙古汗國在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争位战后走向分裂。尽管忽必烈于1264年击败阿里不哥,其所主張的對於“蒙古大汗”之位的繼承權並沒有獲得四大汗國的一致承認;原屬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臺後王封地、窩闊臺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事實上的獨立地位,被稱為四大汗国;其他一些蒙古帝國時期建立的小型汗國多依附于四大汗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自稱“蒙古大汗”。1279年大元灭南宋。自此元朝控制領地包括今中國大部地區和蒙古高原。实际处于独立地位的蒙古四大汗国(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與元朝之间互不统属,战争不断,直到元成宗時期才終於獲承認元朝皇帝為蒙古大汗、據宗主地位,之後四大汗国的疆土又陆续经历演变。最後一位元朝皇帝元惠宗被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於1368年驱逐出中原,其政權存在於蒙古高原地區,史稱北元。北元亡于1388年或1402年,由韃靼部和瓦剌部的首領先後繼承“蒙古大汗”稱號,但是其統治範圍沒有再超出過蒙古高原;其後明朝长期和察合台汗国和欽察汗国及其他的小汗國同時並存,直到17世紀蒙古人建立的主要汗國均致滅亡。最後一任蒙古大汗察哈爾部林丹汗被後金皇太極擊敗,其子额哲后來歸降皇太極,漠南蒙古諸部于1636年3月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大汗、統轄漠南蒙古諸部,“蒙古汗國”歷史正式結束。.

新!!: 阿蘇特和蒙古帝国 · 查看更多 »

速不台

速不臺(;,又作雪不台、唆伯台、速別額台、書部台等)為蒙古帝國大將,蒙古侵略歐洲中的实际領軍主帅,被成吉思汗封為「四犬」之一。曾參與第一和第二次蒙古西征,令帝國版圖擴展至俄羅斯一帶。其征战所及东至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西达欧洲的波兰、匈牙利等,北到西伯利亚,南抵中国开封,是古代世界征战范围最广的将领。公元1241年窝阔台之死,导致速不臺放弃进攻神圣罗马帝国的计划,从而结束了蒙古侵略歐洲战争。.

新!!: 阿蘇特和速不台 · 查看更多 »

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ISO 9984:Sakartvelo,)是一东欧國家 Fernando de Mello,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 Encyclopaedia and Atlas. Springer, 24 November 1979, p. 273。它曾經是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4月9日正式独立,首任總統兹维亚德·加姆萨胡尔季阿。獨立後法定國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1995年8月24日该国通过新宪法,国名定为“格鲁吉亚”,曾为独立国家联合体成员。因為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格鲁吉亚根据议会2008年8月14日通过的决议做出退出独联体的决定,并于2009年8月18日完成手续,正式退出。 格鲁吉亚领土面积达69,700平方公里(包括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人口数量有4,352,224(2011年人口统计);主要民族为格鲁吉亚族(70.1%),其他主要少数民族有亚美尼亚族、俄罗斯族、和阿塞拜疆族等;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当地居民亦多通晓俄语;多数人信仰东正教,少数信仰伊斯兰教。 格鲁吉亚位于地区的黑海沿岸,北邻俄罗斯,南部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格鲁吉亚是苏联領導人斯大林的故乡,現在格魯吉亞政治上傾向於歐盟和西方國家,其最終目標是加入歐盟。.

新!!: 阿蘇特和格鲁吉亚 · 查看更多 »

格鲁派

格鲁派(),為藏传佛教四大派之一,由西藏班智達-宗喀巴羅桑札巴大师於十四世紀所创立,为阿底峽尊者噶當派的后裔之一,故又称作噶丹派(Ganden)。格魯,意為“善規”,亦稱黃教,在藏区有很大的影响。格鲁派主張中觀應成。.

新!!: 阿蘇特和格鲁派 · 查看更多 »

欽察

欽察是古代中亞地區的突厥語民族之一。欽察部落聯盟在11世紀中葉時曾經佔據黑海北濱的欽察草原,其中一些部落则与庫曼人合併,在突厥遷移中遷移到了西伯利亞西部,後來蒙古帝國所建立的欽察汗國部分領土即欽察人的原居地。一些阿拉伯学者把咸海至烏克蘭以北稱欽察草原一带的地方稱為庫曼尼亞,因為這地區幾乎只有欽察-庫曼人居住。在波斯历史著作《史集》中,“钦察”意为空心树。.

新!!: 阿蘇特和欽察 · 查看更多 »

永谢布

永谢布部(Yngsiyeb)又译应绍不、永邵卜、永舍布、引蛇布、鹰韶保、雍谢布,博尔济吉特氏,是明代、清朝蒙古部落。得名于元朝管理上都开平府察罕脑儿行宫的“云需府”。 15世纪中叶属亦思马因太师,1486年,亦思马因死后,归属亦卜剌,内有阿速、哈喇嗔、舍奴郎、孛来、当剌儿罕、失保嗔、叭儿廒、荒花旦、奴母嗔、塔不乃麻十营。1510年,被达延汗击败亦卜剌,存留的永谢布部组成蒙古六万户(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中右翼三万户之一,其中主要部落是喀喇沁、阿速、永谢布,以永谢布为万户之名。永谢布驻地“在宣府张家口边外正北,离边约二十日程”。16世纪中叶起,各部向东扩张势力,控制朵颜卫部分地区,另有一些部众迁至青海。永谢布和阿速最初封给达延汗之子五八山只台吉,后被赛那剌之子我托汉卜只剌台吉占据。哈喇嗔七鄂拓克则由赛那剌之子把都儿台吉占据。1628年,永谢布与林丹汗战于土默特赵城(呼和浩特),失败,部落散逸,部名随之消失;1632年,外喀尔喀的绰克图台吉将青海地区的永谢布部残破。.

新!!: 阿蘇特和永谢布 · 查看更多 »

本篤十二世

教宗本篤十二世(Benedictus PP.,約1280年-1342年4月25日),原名雅克.福尼尔,於1334年12月20日-1342年4月25日岀任教宗,第12位法國籍教宗,同时也是亚维农教廷的第三任教宗。.

新!!: 阿蘇特和本篤十二世 · 查看更多 »

本雅失里

本雅失里(;),尊号完者帖木儿汗(),又作完者秃(额勒锥特穆尔汗),鞑靼君主,第22代蒙古大汗,额勒伯克的儿子。一说答里巴為其子。.

新!!: 阿蘇特和本雅失里 · 查看更多 »

斯基泰人

斯基台人(Σκύθης或Σκύθοι)也譯为斯基泰人、西古提人、叔提雅人、西徐亞人或塞西亞人,希臘古典時代在歐洲東北部、東歐大草原至中亞一帶居住與活動的农耕民族,一部分为半游牧民族,他們的領土被稱為斯基提亞;古代波斯人稱之為塞克人(古波斯语:Sakā,也译为薩迦人),分為戴尖帽塞克人、飲豪麻汁塞克人、海邊塞克人。 中國《史記》、《漢書》記錄的塞種可能源自這個民族,是哈萨克草原上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之游牧民族,其隨居地從今日俄羅斯平原一直到河套地区和鄂爾多斯沙漠,与中国甲骨文和文献的鬼方、犬戎是史载最早游牧民族之一。.

新!!: 阿蘇特和斯基泰人 · 查看更多 »

拜占庭

拜占庭(Βυζάντιον,Byzantium)是一個古希臘城市,也為現今土耳其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的舊名,相傳是從墨伽拉來的殖民於公元前667年建立的。拜占庭的名字據說出自他們的王「拜占斯(Βύζας或Βύζαντας)」,直至4世纪中期,該城發展成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的中心,更名為君士坦丁堡,直至1453年又更名為伊斯坦堡。.

新!!: 阿蘇特和拜占庭 · 查看更多 »

拖雷

拖雷(;意为“镜子”;)又译图垒,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幼子,排行第四,是成吉思汗最宠爱的儿子。拖雷和正妻唆鲁禾帖尼生有四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据《元史》,拖雷一共有子十一人。1227年8月25日至1229年9月13日担任大蒙古国(蒙古帝国)监国,历时二年。.

新!!: 阿蘇特和拖雷 · 查看更多 »

怯薛

怯薛()是蒙古帝國及元朝宿衛制度中的一個重要組織。其成員稱作怯薛歹(),這個群體在元代政治社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新!!: 阿蘇特和怯薛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