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密跡金剛
密跡金剛(Guhyapada),又稱密迹金剛、金剛密跡、密跡力士、金剛手藥叉、夜叉王、金剛手秘密主,天界夜叉,為佛教的護法神,二十諸天之一,受毗沙門天統理。他與那羅延天皆被稱為仁王。他所統領的金剛力士,也被統稱為密跡金剛。.
查看 阿羅毘國和密跡金剛
迦尸國
迦尸國(梵語:काशी,Kāśī)是阿含經提到的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在史詩《摩訶婆羅多》裡也多次提到。位於恆河流域,首都婆羅痆斯。迦尸的意思是「光明之城」。又稱波羅奈國、婆羅痆斯國。 迦尸國首都位於今之瓦拉納西,有恆河貫穿。《大唐西域記》卷七載:“婆羅痆斯國,周四千餘里。國大都城西臨殑伽河,長十八九里,廣五六里。閭閻櫛比,居人殷盛,家積巨萬,室盈奇貨。人性溫恭,俗重強學,多信外道,少敬佛法。氣序和,穀稼盛,果木扶疏,茂草靃靡。伽藍三十餘所,僧徒三千餘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 傳説中迦尸國在五千年前建國。 Category:印度帝国及王国 Category:佛教史地.
查看 阿羅毘國和迦尸國
恒河
恒河(गङ्गा,गंगा,گنگا(Ganga);கங்கை,গঙ্গা Gônga,玄奘譯為殑伽河)是南亚的一条主要河流,流經印度北部及孟加拉。恒河源头帕吉勒提河和阿勒格嫩达河发源自印度北阿坎德邦的根戈德里等冰川,它横越北印度平原(即恒河平原),流经北方邦,会合其最大支流亚穆纳河,再流经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最后它分为多条分流注入孟加拉湾,其中一条是加尔各答附近的胡格利河,另外一条是进入孟加拉国的博多河,博多河进入孟加拉国后,会合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为雅鲁藏布江)。在孟加拉国境内的下游贾木纳河,注入孟加拉湾,其入海河段称为梅格纳河。支流布拉马普特拉河及其以上部分不算在内,恒河长为2,510公里,流域面积91万平方公里,达印度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恆河也為世界河水流量前20大的河流之一。恆河流域為世界上最多人口居住的河流流域,共有4億以上人口居住於恆河流域,人口密度達每平方英里1000人以上。 恆河被印度教徒視為聖河,也是河流周邊居民維持日常生活所需的命脈。印度教中也有稱為「恒河女神」的神祇。許多過去的省會及帝國首都曾設於恆河沿岸,如巴连弗邑、曲女城、瓦拉納西、安拉阿巴德、穆尔斯希达巴德、蒙格埃尔、巴哈拉姆普尔、加爾各答等。 恆河在2007年被評為世界五條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在瓦拉納西所測得的水中糞生大腸桿菌群超過印度政府所訂標準值100倍以上, The Economist, 27 July 2008.
查看 阿羅毘國和恒河
拘薩羅
拘薩羅(梵文:कोसल,Kosala,後來作Kośala),又譯憍萨罗,古代印度的一個地區。位于現今北方邦的Oudh地區。根據佛教阿含經等記載,公元前6世紀初势力最强,征服邻近迦尸(Kasi)、釋迦族的迦毗羅衛等小国,领有恒河中游到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广大地区,是十六大國之一。首都舍衛城。公元前5世紀因為与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國长期交戰而削弱,最終于公元前4世紀被摩揭陀國吞併。 大唐西域記:“……至憍薩羅國(中印度境)。憍薩羅國,周六千餘里,山嶺周境,林藪連接。國大都城周四十餘里。土壤膏腴,地利滋盛。邑里相望,人戶殷實。其形偉,其色黑。風俗剛猛,人性勇烈。邪正兼信,學藝高明。王,剎帝利也。崇敬佛法,仁慈深遠。伽藍百餘所,僧徒減萬人,並皆習學大乘法教。天祠七十餘所,異道雜居。……” K K K.
查看 阿羅毘國和拘薩羅
亦称为 曠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