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阿拔斯三世

指数 阿拔斯三世

阿拔斯三世(شاه عباس سوم,),伊朗薩非王朝的末任(第十一任)沙阿(1732年—1736年在位)。阿拔斯三世為太美斯普二世的兒子。.

15 关系: 印度塔赫玛斯普二世孔雀寶座伊朗伊朗君主列表德里土库曼斯坦呼罗珊莫卧儿帝国萨非王朝阿富汗人阿什拉夫·漢達基阿迦·穆罕默德·汗沙阿漢達基王朝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阿拔斯三世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塔赫玛斯普二世

太美斯普二世(),波斯萨非王朝的沙阿(國王)(1722年—1732年在位)。太美斯普二世是素丹侯賽因兒子。 1722年,侯賽因因為阿富汗人馬哈茂德·霍塔克攻入伊斯法罕而退位,並承認馬哈茂德成為新的波斯沙阿。漢達基王朝正式入主伊朗。 太美斯普王子希望繼位。他逃到大不里士建立了政权。得到了高加索地区逊尼派穆斯林和几个基兹爾巴什部落的支持(包括納迪爾沙為首的阿夫沙爾部落)。太美斯普最終得到了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的承認。至1729年,太美斯普已經控制了波斯的大部分國土,更反擊到阿富汗境內。1732年,他被納迪爾沙廢黜,被放逐到呼羅珊。纳迪尔扶立太美斯普二世之子剛出世的阿拔斯三世作為傀儡沙阿。1740年,太美斯普二世和阿拔斯三世都被纳迪尔的長子所殺。 Category:萨非王朝君主 Category:伊朗被杀害人物 Category:亚洲废君 Category:亚洲被杀害君主.

新!!: 阿拔斯三世和塔赫玛斯普二世 · 查看更多 »

孔雀寶座

孔雀寶座,原來的名字Takht-e-Tavous(波斯語: تخت طائوس)是「莫臥兒帝國王座」的意思,後來用於表示波斯納迪爾沙阿至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這段時期的帝王王座。孔雀寶座的名字來自它的外型,寶座的後方立有兩隻孔雀造型的飾品,孔雀的尾羽開啟,並且以藍寶石、紅寶石、祖母綠、珍珠和不同寶石作為裝飾。 Category:宝座 Category:伊斯兰教君主.

新!!: 阿拔斯三世和孔雀寶座 · 查看更多 »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拉丁字母转写:Jomhuriye Eslâmiye Irân),简称伊朗(波斯語:ایران ),1501年之前很长一段历史时间称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為中东國家,其中北部紧靠裏海、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以及國際上屬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为1,648,195平方公里,国土主要位于伊朗高原上,气候较为干燥,伊朗人口约7868万人,为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66%(2011年),其余有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宗(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为伊朗国教,宪法承认的其余教派有伊斯兰教逊尼派、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首都為德黑兰。 伊朗古称波斯,在公元前28世纪建立的古埃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是伊朗高原文明的发源地。到公元前550年,由居鲁士大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而曾占统治地位的祆教则日渐式微。近代,波斯逐渐沦为英国和俄国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摆脱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奉行亲美政策,国家经济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1979年初,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同年底发生美国驻伊使馆人质事件,伊朗轉為反美的先鋒,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恶。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伊斯兰教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高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由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组成的专家会议选举产生,霍梅尼为首任最高领袖,现任最高领袖为赛义德阿里·侯赛尼·哈梅内伊。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最高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全民普选产生,现任总统为哈桑·鲁哈尼。伊朗最高立法机构为伊斯兰议会,实行一院制,现任议长为阿里·拉里贾尼。司法总监是伊朗的司法最高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则由司法总监任命,现任司法总监为萨迪格·拉里贾尼。 伊朗是亚洲和中东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85.9亿美元,居世界第2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07美元,居世界第76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石油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货币名称为里亚尔,主要的贸易伙伴有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等。 伊朗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同時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新!!: 阿拔斯三世和伊朗 · 查看更多 »

伊朗君主列表

没有描述。

新!!: 阿拔斯三世和伊朗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德里

德里(दिल्ली;دہلی 或 دلّی;ਦਿੱਲੀ)是仅次于孟买的印度第二大城市,人口1675万,官方语言为印地语、旁遮普语和乌尔都语。该城市位于北印度,地处亚穆纳河沿岸。其政治地位为直属联邦政府的直辖区,全称为德里国家首都辖区(National Capital Territory of Delhi)。根据1991年印度议会的一项修正案,德里获得了本级议会有限的立法权限。德里大都会包括3个直辖市,即德里、新德里和德里坎登门,下辖214个村。 作为古印度历代首都和自北印度到恒河平原古老贸易路线的主要城市,德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古蹟、遺蹟和遺址。旧城区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莫臥兒帝國的首都,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以后新德里成为联邦首都,自此德里渐渐发展为大都会,汇集印度各族人民。德里也和世界其他大城市一样,随着城市的扩张,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印度独立以后德里城市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迅速提高,但随之而来就是使得德里丧失了原有文化特质。.

新!!: 阿拔斯三世和德里 · 查看更多 »

土库曼斯坦

--(Türkmenistan/Түркменистан/تۆركمنيستآن)是一個中亞國家,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蘇聯時期的名稱為土库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從蘇聯獨立。.

新!!: 阿拔斯三世和土库曼斯坦 · 查看更多 »

呼罗珊

呼羅珊(波斯語:خراسان)源于波斯语,意思是“太阳初升的地方”。可以指:.

新!!: 阿拔斯三世和呼罗珊 · 查看更多 »

莫卧儿帝国

--帝国、又称为莫卧--儿王朝、蒙兀--兒王朝(شاهان گورکانی ;;英文:Mughal Empire,),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后裔──巴卑尔,自阿富汗南下入侵印度建立的帝国。“蒙兀兒”即波斯语中“蒙古”一词的转音。在帝國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陸,以及中亚的阿富汗等地。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波斯语,但是统治者是信奉伊斯兰教、有察合台汗国贵族血统、波斯化的蒙古人。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者属于帖木儿王朝。帝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波斯语是宫廷、公众事务、外交、文学和上流社会的语言。而基層则信仰婆羅門教,使用梵文等各種印度語言。 政權在第二代胡马雍时期曾一度衰落,后在第三代皇帝阿克巴时期进入全盛时期。自第三任皇帝阿克巴一直到第六任奥朗则布统治时期是莫卧儿帝国的全盛时期,帝国的疆域经过逐步的扩张而达顶峰,经济繁荣。奥朗则布去世后,莫卧儿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步缓慢,处于不断衰退之中。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爆发之后,英国击败西帕衣团,并彻底廢除已经有名無實的帝国,直接統治印度。.

新!!: 阿拔斯三世和莫卧儿帝国 · 查看更多 »

萨非王朝

萨非王朝,因为翻译的不同又称萨法维帝国、萨菲帝国、波斯第三帝国或波斯第四帝国,中国明朝称之为巴喇西,是从1501年至1736年统治伊朗的王朝。这个王朝将伊斯兰教什叶派正式定为伊朗国教,统一了伊朗的各个省份,由此重新激起了古代波斯帝国的遗产,是伊朗从中世纪向现代时期过渡的中间时期。.

新!!: 阿拔斯三世和萨非王朝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人

阿富汗人可以是:.

新!!: 阿拔斯三世和阿富汗人 · 查看更多 »

阿什拉夫·漢達基

'''阿什拉夫·漢達基''' 阿什拉夫·漢達基(شاہ أشرف ہوتکی,),伊朗漢達基王朝的第二任沙阿(1725年—1729年在位)。阿什拉夫出身於阿富汗吉爾查伊族,父親為吉爾查伊族領袖阿卜杜勒·阿齊茲·霍塔克。.

新!!: 阿拔斯三世和阿什拉夫·漢達基 · 查看更多 »

阿迦·穆罕默德·汗

#重定向 阿迦·穆罕默德汗.

新!!: 阿拔斯三世和阿迦·穆罕默德·汗 · 查看更多 »

沙阿

沙阿或沙赫(شاه‎;Shah)是波斯语古代君主头衔的汉译名。“沙阿”在中文文献中又简称为“沙”,如“花剌子模沙”等。波斯语的头衔“沙阿”在历史上为波斯语民族和很多非波斯语民族所使用。尼泊尔国王也叫沙阿。 “沙阿”是古代伊朗高原诸民族的君主头衔,古代波斯人为伊朗高原诸民族的一支,他们缔造的地跨三洲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国的君主,同样采用了“沙阿”作为头衔。其实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国的君主头衔的完整形式为xšāyaθiya xšāyaθiyānām,即汉语的“王中之王”,而此头衔与中古波斯语šāhān šāh相一致,šāhān šāh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众王之王”。此头衔的现代波斯语形式为shāhanshāh (شاهنشاه)。在希腊语中此头衔被翻译为"βασιλεύς τῶν βασιλέων (basileus tōn basiléōn)",βασιλεύς正是希腊语“国王”的意思。以希腊人看来,"βασιλεύς τῶν βασιλέων (basileus tōn basiléōn)" 王中之王在国王之上,和“皇帝”是同一等级。此头衔相应的印度语言头衔为rajadhiraja 或kshetra-pati ,后者更接近于 Padishah。正如此波斯语的完整头衔常简化为“沙阿”,希腊人也常将相应的头衔简化为basileus。 波斯语中另一个相关的词kshathra来源于kshathrapavan,字面上是行省守护者的意思,是波斯帝国行省总督的名号。后来这个词汇通过希腊语和拉丁语而为西方语言所吸收,例如英语中的satrap,意为省长或总督,带有一点贬义。 S Category:古波斯 Category:波斯语借词.

新!!: 阿拔斯三世和沙阿 · 查看更多 »

漢達基王朝

漢達基王朝(普什圖語:غرزی;英語:Hotaki)是波斯薩非王朝解體後由一個阿富汗部族建立的王朝,在1722年至1729年統治著阿富汗、伊朗大部分地區及巴基斯坦西北部。漢達基王朝由坎大哈的普什圖族吉爾扎伊人部族領袖米爾維斯·霍塔克(Mirwais Hotak)在1709年建立,他發動的叛乱一度打败了波斯薩非王朝,并在1722年至1729年间占据了整个伊朗地区。米爾維斯·霍塔克在1715年逝世,王位由他的親兄弟阿卜杜勒·阿齊茲及其兒子先後繼承。1738年,納迪爾沙在呼羅珊建立的阿夫沙爾王朝在坎大哈擊敗了漢達基王朝最後一位君王侯賽因·漢達基,漢達基王朝滅亡。.

新!!: 阿拔斯三世和漢達基王朝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