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长勇

指数 长勇

长勇(;),日本陆军军人,最终军衔为陆军中将。 出生在日本福冈县糟屋郡的粕屋町,父亲是个农民。1916年5月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2月,担任步兵第56连队的少尉。1928年12月毕业于陆军大学校,翌年就任步兵第48连队的中队长,此后成为参谋本部付勤务(支那课)。1930年,与桥本欣五郎等人组成樱会。1931年,策划三月事件和十月事件,与桥本等人同受处分。 1933年8月就任台湾步兵第1连队大队长。经历第16师团留守参谋之职之后,1935年12月以步兵中佐的军衔升任参谋本部部员(支那课)、1937年,以上海派遣军参谋的身份参与侵略中国,后兼任中支那方面军的参谋。同年12月,担任朝香宫鸠彦王麾下的情报主任参谋,参与南京攻城战。在南京大屠杀中,他以朝香宫鸠彦王的名义,向所属部队下达了杀害全部俘虏的命令。 1938年3月,任朝鲜军的步兵第74连队长。同年升步兵大佐。曾参与张鼓峰事件。1939年3月就任第26师团参谋长,后历任台湾军司令部付、印度支那派遣军参谋长、第25军参谋副长、陆军省军务局付等职务,1941年10月升陆军少将。同年11月,以南方军司令部付(法属印度支那机关长)的身份参加太平洋战争。 1942年7月兼任军务局付,历任第10步兵团长、关东军总司令付、参谋本部付等职务。1944年7月就任第32军参谋长,负责防御冲绳。1945年3月升陆军中将。日军在冲绳岛战役中战败,被美军节节逼退。6月23日(一说22日),长勇与牛岛满一起,在摩文仁之丘的司令部中切腹自杀。 Category: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 Category:日本陆军军人 Category:南京大屠杀暴行制造者 Category:福冈县出身人物 Category:日本自殺者.

目录

  1. 19 关系: 华中方面军南京大屠殺南京保卫战太平洋战争上海派遣軍中將张鼓峰事件切腹关东军福冈县第32軍 (日本陸軍)粕屋町糟屋郡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陆军省沖繩縣法属印度支那朝香宮鳩彥王日本

  2. 冲绳岛战役
  3. 南京大屠杀暴行制造者
  4. 日本法西斯主义者
  5. 日本自殺軍事人物

华中方面军

華中方面軍(中支那方面軍),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一支军队。.

查看 长勇和华中方面军

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杀(日中歴史共同研究報告書)是侵华日军在大日本帝国侵华战争全面升级的初期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后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規模屠殺、強姦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6周以上,直到1938年2月才开始有所收敛。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在大屠杀第一个月内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1945年日本投降后,1947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认为南京大屠杀中有超过20万的中国人被日军杀害。在中国,自1947年南京军事法庭审判以来,认为约有30万人在大屠杀中遇难。在日本,日本政府承认“发生过杀害非战斗人员和掠夺等行为”,但对遇难人数则暧昧不清。日本学界对遇难人数的估计有20万人、4万人、2万人等几种,也有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否认派”。“否认派”的论调得到部分日本政商势力的支持,在华人區引起反感,这也使得南京大屠杀成为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历史问题之一。.

查看 长勇和南京大屠殺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或南京戰役、南京之役,是1937年繼淞滬會戰之後,大日本帝國陸軍向中國首都南京推進所發生的戰役。日本稱為南京攻略戰。.

查看 长勇和南京保卫战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太平洋戦争;另有大東亞戰爭之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大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但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與其他前一戰协约国國家的衝突,爆發的原因不太相同。 1937年,日本為應付對中國的戰爭的需求,戰略物資持續消耗,戰況卻陷入膠着,加上日本與一戰协约国國家的關係已疏远,美、英等國為了调停中日戰爭,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斷絕其重要戰略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復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戰爭初期日軍就已佔領了太平洋約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四艘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接著日軍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兩線進攻。 1945年美軍收復了菲律賓並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群與海軍轟炸與封鎖日本,但日本堅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並於蘇日戰爭中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未來發展影響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琉球除外,但此前已吞併,並於1894年成為事實),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為美國反共主義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使亞洲殖民地走向「非殖民化」,並開啟了反共主義傳播的道路,促使許多亞洲國家興起獨立運動(如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或陷入戰爭中(如中國),但卻致使了多數的亞洲國家及地區變成美國的盟友,以美國的政策是從(如日本,南韓,中華民國,菲律賓等)。.

查看 长勇和太平洋战争

上海派遣軍

上海派遣軍是因一二八事變於1932年1月成立及於1937年8月16日因淞滬會戰和之後的南京保衛戰而再建,它在1938年初被解散,其單位被拼入中國派遣軍。.

查看 长勇和上海派遣軍

中將

中將是許多國家軍隊中的職銜,介於少將和上將之間。這個職銜的來源可追溯至中世紀中,在戰場上接受上將的命令,再傳達下去的那個人。中文里的中将一词是来自于日本军制,日本军制中的中将来自于日本古代官职。 在美國等國,陸軍、空軍及陸戰隊的中将称为Lieutenant General,海军中将称为Vice Admiral;英国空军中将则特称为Air Marshal。 在中華民國國軍、中国人民解放军、俄羅斯聯邦軍及英国皇家海军(2001年后改为3星)等国中将的军衔标志为两颗星,在美国军队及韩国國軍、德國聯邦國防軍及日本自衛隊等受美军影响较深的軍隊中,中将級別的军衔标志通常為三颗星,而法国军队及其他前法属殖民地国家,中将军衔标志为四颗星。 中華民國國軍中将主要主要担任军长的职务,以及區域指揮官、司令官等。德國聯邦國防軍除了一般中將外,尚存在有「軍醫中將」此一特定軍銜名稱(陸、空軍軍醫中將稱Generaloberstabsarzt,海軍軍醫中將稱Admiraloberstabsarzt)。 在美國建國初期,中將為美國陸軍的最高軍銜。因為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軍銜就是中將。.

查看 长勇和中將

张鼓峰事件

张鼓峰事件是一場僅持續約10日的短暫軍事衝突事件,事件的起迄時間為1938年7月30日-1938年8月11日,地點發生在日本佔領的满洲国(中國東北)與蘇聯遠東濱海邊疆區哈桑斯基县的交界處,該處同時也鄰近日本佔領的朝鮮(今日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端。.

查看 长勇和张鼓峰事件

切腹

切腹是用脇差等刀切開腹部的自殺儀式,主要為日本武士所實行,日本文化中,將切腹視為有尊嚴的死法。近代除了自殺,也用在處刑。也稱為腹切り(はらきり)、割腹(かっぷく)、或屠腹(とふく)。 切腹自殺者日語稱為「切腹人」,而切腹人如為了追隨君主而自殺殉葬,則稱為「追腹」。切腹後產生劇痛,亦不太會即刻死亡,為了減輕痛苦,可能會找介錯,在最痛苦的一刻,将切腹人斬首。.

查看 长勇和切腹

关东军

東軍是1919年至1945年大日本帝國駐紮在中华民国东北地区(1932年至1945年间为滿洲國)的部隊。.

查看 长勇和关东军

福冈县

福冈县()是日本九州地方北部的一个县,縣廳所在地是福岡市,是九州地方人口最多的縣,也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以外唯一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千人的縣,縣內有福岡市和北九州市兩個政令指定都市。西北部臨日本海(、玄界灘),東北部臨瀨戶內海(),西南臨佐賀縣和有明海,南部和熊本縣接壤,東部和大分縣接壤。福岡縣在明治時代之後曾因煤礦資源而成為日本一大重工業地區,現在經濟則以服務業為主。 地理位置靠近東亞大陸,距離福岡縣最近的特大都市是韓國首爾而非日本國內城市,而福岡市距上海市的距離也與到東京的距離相當。也因此福岡縣自古代開始就是東亞文化流入日本的窗口,現在也有眾多前往韓國、中國大陸、台灣的直通航線。 福岡縣在令制國時代分屬豐前國、-筑前-國與-筑後-國三國。1600年(慶長5年)關原之戰後,黑田長政因為戰功而被德川家康封給筑前國領地,接替小早川秀秋入主名島城,黑田長政在翌年於當時的那珂郡警固村福崎一帶(位於現在的福岡市中央區)建築新的城堡並以「福岡城」為名;「福岡」之名稱由來自黑田氏家族發跡地備前國福岡庄(位於現在的岡山縣瀨戶內市)。原本備前國的「福岡」地名是取「有丘陵的土地」的祥瑞地名。.

查看 长勇和福冈县

第32軍 (日本陸軍)

32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中之一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昭和19年(1944年)3月15日編成第32軍。準備防守抵禦在沖繩登陸之同盟國軍隊,昭和20年(1945年)4月1日與在沖繩島登陸之同盟國軍隊交戰後,沖繩島的第32軍部隊全滅。.

查看 长勇和第32軍 (日本陸軍)

粕屋町

粕屋町()是位于福岡市東北部的一個城鎮,屬糟屋郡。轄區內地形以平原為主。由於緊鄰福岡市,自1970年代開始便逐漸成為福岡市的通勤城市。.

查看 长勇和粕屋町

糟屋郡

糟屋郡()是福岡縣的一郡,鄰近福岡市。 現轄有以下7町:.

查看 长勇和糟屋郡

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英語:Imperial Japanese Army Academy),简称「陆士」為日本陸軍軍官(是少尉軍官,而非軍士)養成之學校,日語的“士官”相當於漢語的“军官”,俗稱“將校”。汉语的“士官”在日语称为“下士官”。 该校於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开办,前身是1868年8月开办的「京都军校」,于1874年正式成立。 该校為著名的學校,其毕业生均是日本近代军队的骨干,近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中的陆军军官无论大将还是少尉,几乎都曾在该校学习过。當時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和海軍兵學校學生一畢業即成為高等官(奏任官)。日本皇族、華族也多數進這兩所學校。因此,在原本就非常尚武的日本社會有極高的聲望和影響力,甚至超過東京帝國大學。.

查看 长勇和陆军士官学校 (日本)

陆军省

軍省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主管大日本帝国陸軍的內閣機構及軍政機關,相當於世界各國陸軍部。部門主官稱陸軍大臣。.

查看 长勇和陆军省

沖繩縣

沖繩縣(,)是日本最西南側的一個縣,縣廳所在地是那霸市。沖繩縣由琉球群島中的沖繩群島、先島群島以及太平洋中的大東群島組成,隔海和九州的鹿兒島縣相鄰。全縣由160個島嶼組成,其中49個有人居住,面積約2,281平方公里,是日本陸地面積第四小的縣。但沖繩縣包括了廣大的海域面積,東西寬約1,000公里,南北長約400公里,算上海域面積的沖繩縣面積則相當於本州、四國、九州面積總和的一半。沖繩縣幾乎全境屬於亞熱帶氣候,部分地區更屬於熱帶氣候,是日本唯一的亞熱帶縣,全年氣候溫暖且降水充沛。 沖繩縣在古代是名為琉球國的獨立國家,但同時對中國和日本薩摩藩朝貢。在中日兩國均處於鎖國狀態的時期,琉球國作為中繼貿易點而有重要地位。明治維新之後,琉球國被日本政府強行吞併,成為琉球藩,後改為沖繩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沖繩縣是現在日本領土範圍內唯一發生地面戰的地區,導致大量人口死亡,縣土被戰火摧殘。戰後沖繩進入美國統治時期,並建設了大量美軍基地。1972年,美國將沖繩治权(非主权)移交日本,但大量美軍基地仍得到保留。現在美軍基地問題是沖繩縣政最主要問題。由於歷史和地理原因,沖繩縣的語言、飲食、風俗文化都和日本本土些許不同。沖繩的群島地形使得農業和製造業在沖繩經濟中佔比較低,而服務業則在沖繩經濟中有重要地位。沖繩還是空手道的發祥地。 沖繩縣的縣名取自於沖繩本島。「オキナワ」這一地名首次出現在文獻記載是在779年(奈良时代光仁天皇寶龜10年)《唐大和上東征傳》,當時漢字寫作阿兒奈波島。近代之後,日文文獻大多使用「沖繩」二字。.

查看 长勇和沖繩縣

法属印度支那

#重定向 法屬印度支那.

查看 长勇和法属印度支那

朝香宮鳩彥王

朝香宮鳩彥王(),1906年被明治天皇赐与朝香宮的宫号。朝香宮鳩彥王是南京大屠杀的有争议的责任人之一,因是皇族,故戰後並沒有被送上軍事法庭。 1910年,与明治天皇的皇女—富美宮允子內親王结婚。经过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的学习,于1922年去法国留学。1923年在巴黎近郊,堂兄北白川宮成久王驾驶的汽车发生事故,同乘的鳩彥王背部受到创伤(北白川宮成久王在事故中死亡),因为受伤疗养,在法国逗留时间延长,对于法国文化长久狂热也给予其今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回日本后,历任第一步兵旅团旅团长、近卫师团长、軍事参議官等职务。日本帝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曾接替松井石根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1937年12月到任),松井石根升任華中方面軍司令。后晋升为陆军大将。.

查看 长勇和朝香宮鳩彥王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查看 长勇和日本

另见

冲绳岛战役

南京大屠杀暴行制造者

日本法西斯主义者

日本自殺軍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