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

指数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位於今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又稱金門城,是明朝衛所制下隸屬永寧衛的金門守禦千戶所(簡稱金門所)之城池,由江夏侯周德興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四月到二十一年(1388年)二月間所築成,但《滄海紀遺》(1568年,洪受)載說:「金門千戶所城……洪武二十五年,江夏侯周得興來築……」,而許志仁於《明代海禁政策下的金門及其海域》中認為金門城可能是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才落成。而因為浯洲嶼上建了此城,島名遂改為金門。金門一帶除了設有千戶所城之外,還設有官澳、陳坑、峰上、田浦、烈嶼五個巡檢司城。 滿清與鄭成功、鄭經交戰時,金門為鄭家的勢力範圍,兩方交戰期間金門城受到破壞,1680年原本在三藩之亂期間為鄭經所控制的金門再次被清軍攻佔後,總兵陳龍一度修築城垣,但後來總鎮署遷到後浦,金門城因而沒落。1949年後,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金門與馬祖成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峙的前線,金門城城垣殘存的花岡岩被中華民國國軍拆除改築其他工事,金門城因而只剩下夯土層與部分地基。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起,藉由金門酒廠的回饋金,開始重建四方城門,但其形制與原貌有別,其中重建的南門現為金門酒廠的大門。而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時金門國家公園又重建了一段古城垣。.

目录

  1. 21 关系: 官澳巡檢司城峰上巡檢司城崇武古城中左守禦千戶所城三藩之乱关羽倭寇玄天上帝福建都司烈嶼巡檢司城田浦巡檢司城衛所制鄭經鄭成功金門國家公園金門縣金門酒廠陳坑巡檢司城陳龍永宁卫 (福建)文臺寶塔

官澳巡檢司城

官澳巡檢司城為明代江夏侯周德興在今日福建省金門縣一帶所建的五個巡檢司城之一,位於福建省同安縣十七都,約即是現今金沙鎮官澳村的馬山觀測站一帶。而其興建年代一說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一說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後於滿清康熙二年(1663年)金門被攻陷後實施海禁遷界時遭到毀壞,現已不存。 另外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大舉侵犯金門時,曾有大批金門島東半部居民躲入官澳巡檢司城內避難。.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官澳巡檢司城

峰上巡檢司城

峰上巡檢司城是明朝時江夏侯周德興在今日福建省金門縣一帶所建的五個巡檢司城之一,位於福建省同安縣十八都,約在現今金湖鎮蓮庵里的峰上村東邊一帶。而其興建年代一說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一說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後於滿清康熙二年(1663年)金門被攻陷後實施海禁遷界時遭到毀壞,後來據說殘存石材在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以後被搬去建碉堡,原址設有軍營,現已沒有遺跡殘留,但有留下「城頂」、「城邊田」等舊地名。.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峰上巡檢司城

崇武古城

#重定向 崇武所城.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崇武古城

中左守禦千戶所城

中左守禦千戶所城是明朝衛所制下隸屬永寧衛的中左守禦千戶所(簡稱中左所)之城池,位在同安县嘉禾嶼上(今廈門島西南部,园南小学附近),亦稱中左所城、廈門城。 中左所設指揮正千戶一員、副千戶一員、指揮百戶一員、鎮撫一員。.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中左守禦千戶所城

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1673年12月28日-1681年12月8日)是清朝康熙初年,吳三桂為首的平西、靖南、平南三藩,以朝廷撤藩之議为由,结合海内外反清势力起兵反叛的战争。自1673年(康熙十二年)冬吴三桂举兵始,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军攻占云南、吴世璠自缢而终,共历时八年。 吴三桂起兵初期兵势甚猛,数月之间便攻占江南六省。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之子尚之信、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察哈尔亲王布尔尼、延平王郑经等先后举兵响应,一度动摇清廷在中原的统治根基,吴三桂之声势至此达到顶点。不过,吴军此后未能有所进取,清廷在相持阶段逐渐获得转机。1676年(康熙十五年),清大将军图海凭借平定察哈尔之余威,一战而收复关中地区。与此同时,康亲王杰书等各路清军也击破耿精忠三路北伐大军于浙江和江西一带,耿精忠于此战后向清廷投降。次年(1677年),尚之信亦降清,孙延龄势力则于广西覆灭,吴军之东西两翼皆被清军翦除,清军在全局上对吴军呈合围之势。1678年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称帝,国号为周,建元昭武,试图重振民心士气,然而却于数月后病死于衡州,太孙吴世璠继位。此后,战局对于吴周而言更是每况愈下,先失重镇岳州,湖南因而不保;清军又击败吴周将领王屏藩于四川,试图阻断吴军补给线,吴世璠只得退守贵阳。1680年(康熙十九年),清军顺势分道入黔直指云南,于次年(1681年)攻克昆明,吴世璠兵败自缢,三藩之乱至此平定。.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三藩之乱

关羽

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司隸河東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約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漢末三國時劉備的重要將領。與張飛並稱“万人敌”。建安四年(199年),受封汉寿亭侯。赤壁之战後,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後來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襄樊二城,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一度想迁許都以避其锐。後曹派徐晃前来增援,而东吴背盟,遣陆逊、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景耀三年(260年),蜀汉后主刘禅追谥壮缪侯。 關羽最為特殊之處是其倍受中華文化历代推崇,並且視為神衹膜拜,產生關羽信仰,並傳至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漢字文化圈國家。由于其忠義勇武的形象,多被民眾尊稱為關公、關二爺、關老爺,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聖,与“文圣”孔子齐名。故也俗稱為(關)聖帝、(關)帝君、(關)聖帝君、關帝、關帝爺等而流傳至今。道教尊為協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漢天尊等,漢傳佛教及藏傳佛教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其中儒宗神教奉為五文昌之一而扶鸞信仰者則奉為恩主,故又稱關公為恩主公、山西夫子、文衡聖帝。民間受《三国演义》等传统作品影响,普遍认为关羽与刘备、张飞义结金兰,关羽排行第二,故又俗稱其為關二爺、關二哥。陈寿撰写之《三国志》,将關羽与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前將軍關羽为五虎之首。毛宗岗称其为“三绝”之“义绝”。直至现代,某些社会群体与场合仍常有祭拜关公。.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关羽

倭寇

倭寇(倭寇)是东亚地區对东亚海盗的贬称,一般是指13至16世紀期間活躍於朝鮮半島及中國沿岸的海盜,这些海盗被抓拿后一般報稱自己為日本人,故此又说是為日本海盗,惟歷史上倭寇来源众多,成分复杂,在倭寇最強盛之時,他們的活動範圍遠至東亞各地、甚至是內陸地區。 倭寇不一定都是來自日本的海盜。前期的倭寇,以日本人为主体,被称为「真倭」;戚繼光《紀效新書》倭寇的盔甲、武器、劍術戰法描述的非常清楚,和官府對決的戰鬥確實以精湛的日本劍術,甚至能做到一攻五。後期的倭寇,出現了以中国人为主体、其他東亞族裔為輔,被称为「假倭」,《明史日本傳》有云:「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朝鮮正史《世宗實錄》(二十八年十月壬戌)亦記載「然其間倭人不過一二而本國民假著倭服成黨作亂」。.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倭寇

玄天上帝

天上帝,本稱玄武大帝,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为避讳宋圣祖赵玄朗之名而改称为真武。全稱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玉虛師相金闕化身蕩魔永鎮終劫濟苦天尊,通稱北極玄天上帝。常被簡稱為玄帝、北帝、真武大帝或玄天上帝。其又有玄武神、真武神、元武神、玄武大帝、元天上帝、開天大帝、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北極蕩魔天尊等稱;俗稱上帝公、上帝爺公、上帝爺、帝爺、帝爺公等。 其象徵北極星與四象中的玄武,為統理北方之道教大神,北方在五行之中屬水,能統領所有水族與水上事物(故兼海神),因北方在五色中屬於黑色,又稱黑帝。 玄天上帝亦是明朝鎮邦護國之神、降妖伏魔之神、戰神,明朝公家建了許多玄天上帝廟,並由官方祭祀。北帝據說擁有消災解困,治水禦火,護持武運及延年益壽的神力,故頗受擁戴。 在日本佛教真言宗,奉祀北辰之神妙見菩薩,亦作一手持劍,腳踏龜蛇(玄武)之像(有時只踏一大龜),與真武大帝有異曲同工之妙,被視為同一位神祇。 而康元帥與趙元帥玄壇真君同為玄天上帝之護法神。.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玄天上帝

福建都司

#重定向 福建都指挥使司.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福建都司

烈嶼巡檢司城

嶼巡檢司城是明朝時江夏侯周德興在今日福建省金門縣一帶所建的五個巡檢司城之一,位於福建省同安縣二十都翔風里,約在現今烈嶼鄉上歧村吳山的大山頂營區一帶,該地又有城仔頂之舊名。而其興建年代一說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一說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後於滿清康熙二年(1663年)金門被攻陷後實施海禁遷界時遭到毀壞。.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烈嶼巡檢司城

田浦巡檢司城

浦巡檢司城是明朝時江夏侯周德興在今日福建省金門縣一帶所建的五個巡檢司城之一,位於福建省同安縣十八都倉湖保,約在現今金沙鎮大洋里的田浦村。而其興建年代一說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一說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後於滿清康熙二年(1663年)金門被攻陷後實施海禁遷界時遭到毀壞,但其遺跡尚存,民國時期中華民國國軍在城跡上重築城垣,並建有碉堡等設施。 2009年金沙鎮公所推動「田浦古城景觀改善暨軍事遺蹟保存工程」,獲交通部觀光局與金門縣政府補助,歷時一年半於2011年3月完工驗收,該工程除了整修原有設施外,主要還增築了東西城門,但城門的設計並未經過歷史考據。.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田浦巡檢司城

衛所制

衛所--為明朝的最主要軍事制度,為明太祖所創立,其構想來自於隋唐時代的府兵制。 明政權在與元朝及元末群雄爭戰期間,軍制不定。其按照軍隊的來源區分,有諸將原有之兵(即所謂從征),有元兵及群雄敗兵歸附成軍,有獲罪而謫發的罪人成軍,而最主要的來源則是由戶籍中抽丁成軍,稱為籍選,亦即垛集軍。垛集法传承自元代的正軍、貼户制,為按人口一家五丁或三丁抽一之原則所徵之兵。除此之外尚有簡拔、投充及收集等其他軍制方式;明朝中期以後又有的方式,不過都屬於少數;就有明一朝而言,衛所制是明朝廷最主要的軍制。.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衛所制

鄭經

鄭經(tl;),福建泉州府南安人,明鄭王朝君主,一名錦,字賢之、元之,號式天,暱稱「錦舍」,鄭成功之嫡長子,與叔鄭襲爭位勝利後,在無大明皇帝的冊封之下,自行襲封了父王之延平王爵位,並封仁德將軍。於1663年至1681年在位,在位十九年,諡號文王。在英國商館的債務紀錄中,以本藩(Ponpoan;Pún-phoan)與臺灣國王(King of Tywan)稱呼鄭經。 鄭經對台灣的發展貢獻不小,在其在位掌政期間,在政治方面重用輔弼大臣陳永華,賜官諮議參軍與東寧總制以行宰相之職統領六官,將漢官制引入台灣;在教育方面,建文廟,除祭祀至聖孔子外,更是太學,將漢人之四書五經以及科舉制度攜入台灣,台灣也自此納入漢文化的範圍內。.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鄭經

鄭成功

鄭成功(),原名鄭森,字明儼、大木,幼名福松,為南明政权的将领。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Koxinga)、鄭賜姓、鄭國姓、朱成功。因受永历帝敕封為延平王,而稱鄭延平。其孫鄭克塽追諡為潮武王,後世則多尊稱延平郡王、開台尊王、開台聖王、開山王、東寧王等。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曾為海盜,後為南明水師將領,出身明朝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安平鎮(现分屬中國福建省泉州市轄下的晋江市安海镇及南安市石井镇),母田川氏出身於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今日本長崎縣平戶市)。鄭成功生於平戶,六歲時回到閩南故鄉,及長被送往金陵求學,成為監生。后继承发展父业,曾垄断福建和东洋的贸易,凡福建商船出海均需向郑氏纳税,因此与荷兰人的远东利益冲突(见台湾荷兰统治时期)。在明朝尚存时,尚与佔據台灣西南部的荷兰人和睦共处。而在南明政权陷落后,郑成功的基地僅剩廈門、金門,为其大軍覓得其它據点,正好此時何斌向鄭成功建議攻取臺灣,驅逐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控制,以建立反清復明基地,鄭成功遂禁止福建商船与荷兰人贸易,断其殖民利益大半,最终成功驱逐荷兰人在台灣西南部的殖民勢力,以台湾西南隅为基地建立明鄭政權。 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乃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永曆十五年(1661年)率軍約2萬5千人自金門料羅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臺南市境內)的駐軍,開啟南明延平郡王在台灣澎湖的統治,但不久即病死。鄭成功死後,臺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鄭成功

金門國家公園

金門國家公園位於金門縣,為中華民國第六座國家公園,1995年5月25日公告計畫,1995年10月18日成立管理處,是首座位於離島的國家公園,也是首座以維護歷史文化資產、戰役紀念為主,並兼具自然資源保育功能的國家公園。.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金門國家公園

金門縣

金門縣是中華民國福建省的一個縣,轄區包含金門群島的金門島、烈嶼及代管的烏坵等島嶼,通行閩南語(烏坵通行莆仙語)。也是中华民国福建省政府所在地,縣治所在地位於金城鎮。.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金門縣

金門酒廠

金門酒廠,全名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酒、KKL,是金門一家以生產、銷售金門高粱酒為主的公司,為金門縣政府所經營之縣營事業機構。金門酒廠提供金門在地人許多工作機會,並成為縣府稅收的主要來源之一。縣府每年配酒即是由金門酒廠所生產。.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金門酒廠

陳坑巡檢司城

陳坑巡檢司城是明朝時江夏侯周德興在今日福建省金門縣一帶所建的五個巡檢司城之一,位於福建省同安縣十八都,約在現今金湖鎮正義--成功村金門日報社附近。而其興建年代一說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一說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後於滿清康熙二年(1663年)金門被攻陷後實施海禁遷界時遭到毀壞,現已不存。.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陳坑巡檢司城

陳龍

#重定向 陈龙.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陳龍

永宁卫 (福建)

永宁卫是明代至清初的一处卫所。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二月置,治所在今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属福建都指挥使司管辖,领福全千户所、中左千户所、高浦千户所、金门千户所、崇武千户所。清朝康熙五年(1666年)废。.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永宁卫 (福建)

文臺寶塔

文台寶塔是中華民國金門縣的一個明代古蹟。.

查看 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和文臺寶塔

亦称为 金門千戶所,金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