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0 关系: 南美洲,古巴紅鸚鵡,向日葵,墨西哥,属 (生物),中美洲,紫藍金剛鸚鵡,緋紅金剛鸚鵡,红额金刚鹦鹉,绿翅金刚鹦鹉,美洲,瀕危物種,鸟类贸易,鸮鹦鹉,鹦形目,鹦鹉科,軍艦金剛鸚鵡,藍喉金剛鸚鵡,藍翅金剛鸚鵡,藍黃金剛鸚鵡,蓝头金刚鹦鹉,里約大冒險,金领金刚鹦鹉,雨林,李爾氏金剛鸚鵡,森林,森林砍伐,淺藍綠金剛鸚鵡,斯皮克斯金剛鸚鵡,拔羽症。
南美洲
南亚美利加洲(西班牙语: 或 ;葡萄牙语:;法语:;英语:;荷兰语:;字源:阿美利哥·维斯普西),简称南美洲,为七大洲之一,位於西半球南部(或南半球),西臨南太平洋,西面為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之間的內營力為張力,衍生了東太平洋海嶺;而納斯卡板塊與南美洲板塊的內營力為擠壓力,衍生了秘魯智利海溝的俯衝帶,並於南美洲板塊之下。與東面則是大西洋,北面則是加勒比海。南美洲是美洲大陸南面的一部分,西面有海拔數千--的安第斯山脈,東向則主要是平原,包括亞馬遜河森林。 南美洲面積達1,784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的3.5%。直到2011年,南美洲人口已有3億8千萬,世界排名第五。其中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一半左右。.
查看 金剛鸚鵡和南美洲
古巴紅鸚鵡
古巴紅鸚鵡(Ara tricolor),又名古巴紅金剛鸚鵡或三色金剛鸚鵡,是原住於古巴及青年島的鸚鵡。牠們長約45-50厘米,是較為細小金剛鸚鵡,且是加勒比海島嶼上最近滅絕的一種。.
查看 金剛鸚鵡和古巴紅鸚鵡
向日葵
向日葵(学名:Helianthus annuus)是菊科向日葵属的植物。别名太陽花、向陽花、朝陽花、日頭花(ji̍t-thâu-hue),但易與非洲菊混稱,一般應稱向日葵。因花序随太阳转动而得名。.
查看 金剛鸚鵡和向日葵
墨西哥
墨西哥合众国(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通稱墨西哥(México ),是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共和制主权国家,北部同美国接壤,南侧和西侧滨临太平洋,东南为伯利兹、危地马拉和加勒比海,东部则为墨西哥湾。其面积达近二百万平方公里(超过760,000平方英里),为美洲面积第五大国家和世界面积第十四大国家。其总人口超过1.2亿,为世界第十人口大国,西班牙语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国。墨西哥为联邦国家,包括三十二个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为一州。 前哥伦布时期的墨西哥为诸多先进的中部美洲文明发源地,如奥尔梅克、托尔特克、特奥蒂瓦坎、萨波特克、玛雅和阿兹特克等。1521年,西班牙帝国以墨西哥-特诺奇提特兰为基点征服并殖民了这一地区,并将之建制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1821年,在墨西哥独立战争之后,这一辖区宣布独立并受承认为墨西哥。独立后的墨西哥经历了一段动荡期,经济和政治均不稳定。美墨战争(1846–48)后其被迫将位于北部的近三分之一领土割让给美国。19世纪的墨西哥经历了糕点战争、法墨战争、内战、两个帝国以及一段独裁时期。1910年开始的墨西哥革命推翻了独裁统治,最终促成了的订立和现行政治体制的建立。 墨西哥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世界第十五大,国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十一大。墨西哥经济与其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贸易伙伴紧密相关,尤其是美国。自1994年起,墨西哥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首个拉丁美洲成员国。世界银行将其归为中高收入国家,分析人士亦称其为一新兴工业化国家。估计至2050年,墨西哥将成为全球第五或第七大经济体。该国被认为是一地域大国和中等强国,并时常被认为是一新兴强国。墨西哥文化历史遗产丰富,拥有美洲数量第五多和世界第六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2015年其为世界访客数量第十的国家,国际来访人次达2910万。墨西哥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G20峰会和团结谋共识成员国,2014年起成為法语圈国际组织观察员。.
查看 金剛鸚鵡和墨西哥
属 (生物)
#重定向 属.
查看 金剛鸚鵡和属 (生物)
中美洲
中美洲是一個地理概念,依據不同的劃分法,屬於北美洲或南美洲的一部份,一般指連接北美洲與南美洲之間的地峽,現有七至八個國家。.
查看 金剛鸚鵡和中美洲
紫藍金剛鸚鵡
紫藍金剛鸚鵡(學名:Anodorhynchus hyacinthinus)是金刚鹦鹉属中,以至到鹦形目中體型最大的種,但牠們的體重不及新西蘭的鴞鸚鵡。牠們獨特的體型、顏色和行为,使其成為金剛鸚鵡屬中最受自然學家注目的品種,不幸的是,寵物飼養者也同樣喜愛紫藍金剛鸚鵡。鸟类贸易的需求對野生鸚鵡的數目造成严重的威胁。.
查看 金剛鸚鵡和紫藍金剛鸚鵡
緋紅金剛鸚鵡
绯红金刚鹦鹉,又名五彩金剛鸚鵡(學名Ara macao)屬於鹦鹉科中的金剛鸚鵡屬。分布范围包括墨西哥南部地区到巴拿马及南美洲南部的热带森林到玻利维亚东部。是金刚鹦鹉中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 体长约85厘米,体重1000克。寿命约50年。绯红金刚鹦鹉从额到枕部、颈、背部和尾巴的羽毛都是绯红色。只有翅膀上覆盖着黄色羽毛,以及深蓝色的初、次级飞羽。喙的上部为肉色,下部铅灰色,趾铅蓝色。 绯红金刚鹦鹉与绿翅金刚鹦鹉非常相似,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绿翅金刚鹦鹉翅膀上红色与蓝色交界处是绿色,而绯红则为黄色。 受到鸟类贸易的影响,绯红金刚鹦鹉已列入华盛顿公约一级濒危绝种名单。.
查看 金剛鸚鵡和緋紅金剛鸚鵡
红额金刚鹦鹉
红额金刚鹦鹉(學名:ara rubrogenys)是大型金刚鹦鹉中体型最小的。体长60厘米。头、面颊、肩分布有橘红色羽毛,生活在玻利维亚,数量稀少,语言能力强。 不同于一般鹦鹉,本种栖息在干燥的森林。巢穴分布在岩壁洞穴中与高树上,以种子、浆果、坚果为食。4岁时可以开始繁殖。繁殖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每次产卵1-3颗,孵化期约26日,羽化期12至18周。 Category:鹦鹉科.
查看 金剛鸚鵡和红额金刚鹦鹉
绿翅金刚鹦鹉
绿翅金刚鹦鹉(学名:Ara chloroptera英文名:red-and-green macaw) 该种分布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以及南美北部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北部、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在外形上绿翅与绯红金刚鹦鹉很接近。最大的区别在于绯红身上的颜色排布为红黄蓝,该种为红绿蓝。因此也有将该种称为红绿金刚鹦鹉的习惯。.
查看 金剛鸚鵡和绿翅金刚鹦鹉
美洲
美利堅洲(英文:Americas),简称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面積達4254.9万平方公里,佔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人文地理则将之分为盎格鲁美洲(大多使用英語)和拉丁美洲(大多使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美洲地区拥有大约9.5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13.5%。 最早发现并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是东亚人后裔,迁徙时间至晚约在一万年前。多数原住民已经被欧洲移民有组织屠杀,已经不是主要居民。对于欧洲人来说,美洲最初并不为所知,后被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並误认为是印度,以致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流传之今。后以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名字命名,并沿用至今。 最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向美洲移民,后来荷兰、英国、法国也向那里移民。1776年,美洲诞生第一个西方殖民独立国家——美国。.
查看 金剛鸚鵡和美洲
瀕危物種
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是一種保護狀況,是指物種由於濫捕、盜獵、環境破壞、數量稀少、棲地狹窄等種種原因而導致其野生種群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絕滅的機率很高。一個關鍵物種的滅絕可能破壞當地的食物鏈,造成生態系的不穩定,並可能最終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崩解。.
查看 金剛鸚鵡和瀕危物種
鸟类贸易
鸟类贸易是动物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长的历史,原则上讲,鸡鸭等家禽的贸易也应属于鸟类贸易的范畴,但实际上人们通常所说的鸟类贸易并不包括这些将家禽作为食物而进行的贸易.
查看 金剛鸚鵡和鸟类贸易
鸮鹦鹉
鸚鵡第185頁(學名:Strigops habroptila;kākāpō,意为“夜鸚鵡”)是一種夜行性鸚鵡,全身佈上黃綠色的細點,地棲且不會飛行,是紐西蘭的特有種。鴞鸚鵡在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也出現在他們不同的傳說及民間傳奇之中。其學名來自希臘語的strigos:鴞的,為strix一詞的屬格、ops:面孔、habros:柔軟的,和ptilon:羽毛。即擁有鴞的面孔、羽毛柔軟的鳥。 牠臉上有鴞形目獨有的面盤羽毛排列,有獨特的感受器羽鬚、大而灰的喙、短腿大腳、翅膀及相對短的尾巴。牠是世上唯一一種不会飞行的鸚鵡,體型冠絕同類、夜行性、草食性,表現出兩性異形的身體結構,基礎代謝率緩慢,雄性不負責照顧幼小,也是唯一一種實行一夫多妻制、並實行求偶場交配模式的鸚鵡。有研究指牠也可能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普遍相信可達60年或以上。從其解剖結構中得知,牠象徵了部分鳥類進化的趨勢──降落於海島後,擁有豐富的食物及極少的天敵,飛行能力並不符合熱力學的效益,因而造成翅膀肌肉退化,胸骨上的龍骨消失,體型變得壯碩強健。 鴞鸚鵡的祖先在史前時代就移居紐西蘭。在沒有哺乳類獵食者的情況下,牠們失去了飛行能力。自波里尼西亞及歐洲殖民者引入如貓、鼠及鼬等生物後,鴞鸚鵡的數目開始大幅下降。打從1890年開始就有保育措施,但大部分均未見成效,直至1980年正式實行的全國性鴞鸚鵡復育計劃。2005年11月,全紐西蘭餘下的鴞鸚鵡僅在四個無捕獵者的地區活動並得到嚴密監管,包括茂伊島、喬基島、科德菲什島及安克島。而在紐西蘭南面峽灣區的兩個島嶼,雷索盧申島及塞克勒特里島上,大規模的海島恢復活動正在進行,以提供一個合適的生境予鴞鸚鵡居住。現時鴞鸚鵡是全球最接近滅絕的物種之一,但其復育計劃成功使該物種在超過半世紀只餘不足50隻個體的情況下,終在2009年3月期間突破100隻。至2015年7月,鴞鸚鵡的數量終提升至125隻。 不同類型的鴞鸚鵡保育活動使這物種變得相當有名,包括近年為數甚多的書籍及紀錄片等均展示了鴞鸚鵡所面臨的困境及危機。其中最早期的包括在1962年,自然學家應BBC之邀製作了一輯名為《雙雙入叢林》的紀錄片。也曾選中鴞鸚鵡並由在大衛·艾登堡主持的《飛禽傳》中介紹。馬克·卡沃汀與道格拉斯·亞當斯合撰的《最後一眼》一書中也介紹了這種鳥類。.
查看 金剛鸚鵡和鸮鹦鹉
鹦形目
鹦形目(學名:Psittaciformes)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本目包括大约342种,通常划分成凤头鹦鹉科和鹦鹉科两个科。 俗语鹦鹉可以用来单独指代鸚鵡科,或者整个鹦形目,通常指稱後者。关于其分类讨论,请参阅下文。 本目的所有种类都有如下特征:钩曲的喙、对趾足(两趾向前(2、3)两趾向后(1、4))。 本目鸟类可以在世界上多数气候温暖的地区找到,包括印度、东南亚和西非。美国也曾有一个种卡罗琳鹦哥,但现已灭绝。鹦形目为数最多的地区,要数大洋洲(澳洲)、南美洲和中美洲。.
查看 金剛鸚鵡和鹦形目
鹦鹉科
鹦鹉科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鹦形目中的一个科,属于攀禽类。 鹦鹉类因其独特的形态结构,无论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还是鸟类DNA分类系统中,都归属于鹦鹉科。在某些著作当中,可能会将吸蜜鹦鹉类和凤头鹦鹉类独立成科。.
查看 金剛鸚鵡和鹦鹉科
軍艦金剛鸚鵡
軍艦金剛鸚鵡(学名Ara militaris),或稱軍用金剛鸚鵡、軍金剛鸚鵡,這些中文名稱只是其英文名稱「Military Macaw」的翻譯。英文名稱的起源是因為第一批進口歐洲的這個鸚鵡品稱,多半是由軍事人員運送,所以此鸚鵡被命名為軍艦金剛鸚鵡。 軍艦金剛鸚鵡是一種大型鸚鵡,其棲息的生境散落於墨西哥、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祕魯、厄瓜多、玻利維亞及阿根廷。 不同地區的軍艦金剛鸚鵡,其生境亦有所不同,有的居住於潮濕的低地森林、長滿樹的山丘及峽谷;而在墨西哥,軍艦金剛鸚鵡棲息於乾燥或半乾燥的樹林、河岸的潮濕低地,或季節性地移居至茂密的棘林。 軍艦金剛鸚鵡身體大部份為青綠色,上鳥喙處有一小片紅色的羽毛,臉部的裸皮為淺紅色,當興奮或是激動的時候裸皮會變成深粉紅色。臉頰邊緣和下巴為橄欖棕色以及黑棕色,尾巴內側和飛行羽為橄欖黃,鳥喙為黑色,虹膜為淺黃色。.
查看 金剛鸚鵡和軍艦金剛鸚鵡
藍喉金剛鸚鵡
藍喉金剛鸚鵡(學名:Ara glaucogularis,原先為Ara caninde)是棲息於玻利维亚東部一個名為Los Llanos de Moxos小地區的獨有品種。時至2005年,野外的藍喉金剛鸚鵡相信只剩餘少於200隻。牠們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為當地及國際鳥類貿易造成的非法偷捕活動,此外牧場發展砍伐了藍喉金剛鸚鵡棲息的樹木。動物園正進行許多的人工繁殖及保育計劃,以拯救藍喉金剛鸚鵡。 牠們並非棲息於森林,而是玻利維亞貝尼省(Beni)的草原,築巢於棕櫚樹叢中。 藍喉金剛鸚鵡重約750克,長約85厘米。翅膀及尾部呈亮麗的藍綠色,喉部呈藍色,胸部上方及腹部呈亮黃色。牠們有很大的喙、長尾巴及黃色的虹膜。藍喉金剛鸚鵡與藍黃金剛鸚鵡為競爭對手,但在巢穴爭奪上,藍喉金剛鸚鵡通常落敗。 人工繁殖藍喉金剛鸚鵡相對地容易,美國有很多的寵物藍喉金剛鸚鵡。 藍喉金剛鸚鵡現時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極危物種,並列於華盛頓公約附錄一及二。玻利維亞於1984禁止此品種的出口,但非法出口依然存在。現時未有機制限制國內的交易,保育團體仍正在努力保護藍喉金剛鸚鵡。.
查看 金剛鸚鵡和藍喉金剛鸚鵡
藍翅金剛鸚鵡
藍翅金剛鸚鵡(Primolius maracana)是分佈在南美洲東部及中部的金剛鸚鵡。牠們的壽命可以長達50-60歲。.
查看 金剛鸚鵡和藍翅金剛鸚鵡
藍黃金剛鸚鵡
藍黃金剛鸚鵡,又名琉璃金剛鸚鵡(學名Ara ararauna)屬於鹦鹉科中的金剛鸚鵡屬。生長於南美洲的沼澤森林,由巴拿马南部至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一帶。但可能已絕跡於千里達及托巴哥。 牠們的身長可達76至84厘米,重約900至1300克。鳥身為亮麗的藍色,前額有少許綠色羽毛,臉部有著白色的皮膚,皮上有橫向黑色的細羽毛;耳孔旁邊的羽毛、前胸、下腹以至尾巴為黃色,尾巴上方為藍色,而鳥喙呈黑色,可咬開堅硬的果殼。.
查看 金剛鸚鵡和藍黃金剛鸚鵡
蓝头金刚鹦鹉
蓝头金刚鹦鹉,体长42厘米,属于小型金刚鹦鹉。食物以坚果、种子、蔬果为主。生活范围在低地、树林、丘陵、河流附近。是最难以在野外被观察到的金刚鹦鹉之一。每年繁殖2次,每次产卵3到4枚,孵化期26天,羽化期12周。.
查看 金剛鸚鵡和蓝头金刚鹦鹉
里約大冒險
台灣海報 中國海報 《里約大冒險》(Rio)是2011年由美國藍天工作室製作的3D動畫音乐喜剧電影,二十世紀福斯负责發行。导演為出生於巴西的卡洛斯·沙尔丹哈(Carlos Saldanha),他先前的作品包括《冰河世紀》(Ice Age)與兩部續集《冰河世紀2》、《冰河世紀3:大威龍駕到》。本片的主角是一隻不會飛的斯皮克斯金剛鸚鵡布鲁(Blu)與其他的鳥類,故事的背景設定在巴西里約熱內盧。 续集《里约大冒险2》由第一部的原班人马打造,北美于2014年4月11日3D上映。.
查看 金剛鸚鵡和里約大冒險
金领金刚鹦鹉
金领金刚鹦鹉,(学名:Pyrrhura auricollis)。属于混血金刚鹦鹉。体长38厘米。分布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阿根廷。食物以水果、种子、核果、嫩芽为主。语言能力较强。繁殖期从12月开始,产卵3—4颗,孵化期25天,羽化期10周。.
查看 金剛鸚鵡和金领金刚鹦鹉
雨林
林是雨量甚多的生物區系。雨林依位置的不同分热带雨林和溫帶雨林。雨林大多数靠近赤道,在赤道经过的非洲、亚洲和南美洲都有大片的雨林。湿润的气候保证了树和植物的快速生产。同时,树和植物也为雨林中的成千上万种生物提供了食物和庇护所。雨林曾經覆蓋了14%地球土地表面,但現在只剩下6-8%土地表面,即整體表面的2%。虽然雨林只覆盖地球的6%的土地,但却有一半以上的动物和植物的品种在雨林中出现。 雨林有時被稱為「世界最大藥廠」,因為大量自然藥物或藥物的原材料都在雨林中找到。全球所用的藥物中,幾乎一半來自雨林。科學家相信更多疾病的解藥將來可以在雨林中找到。雨林地区往往有大河流过,如南美洲的亚马逊河。许多雨林在一年中有几个月会暴发洪水。.
查看 金剛鸚鵡和雨林
李爾氏金剛鸚鵡
李爾氏金剛鸚鵡(学名:Anodorhynchus leari,英文名:Lear's Macaw、Indigo Macaw 或 Lear's Hyacinthine Macaw(Hyacinthine 意指「擁有如風信子般的紫藍色」,Hyacinthine Macaw 則是指紫藍金剛鸚鵡)),又名青藍金剛鸚鵡或靛藍金剛鸚鵡,是巴西特有的一種大型鸚鵡,生境局限於非常狹小的範圍(巴伊亞一帶Mario D.
查看 金剛鸚鵡和李爾氏金剛鸚鵡
森林
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或历史上,森林是一个为狩猎而留出的荒地),涵蓋大約9.4%的地球--面(或30%的佔總土地面積)。森林覆盖着全球面积的9.4%,全球陸地面积的30%(在工業化前約佔全球面积的15.6%,全球陸地面积的50%),森林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调节水文湍流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境之一。 森林中的生物量主要是以樹木為主,不同的文化會對森林有不同的定義,包括其規模以及其中有的生物。森林一般是指一塊有許多樹木的區域,但任何植物密度高的區域都可以視為森林,例如水底的植被(海藻林),甚至也包括真菌。 典型的森林會由林上(林冠)或是組成。林下可以再細分為灌木層,草本層和苔蘚層、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在一些複雜的森林中,也會有一些較低的樹木。森林提供人類許多不同的資源,對人類非常重要:包括儲存二氧化碳、調節氣候、淨化水源以及減輕像洪水等自然災害。森林中也包括地球陸地上90%的生物多樣性。.
查看 金剛鸚鵡和森林
森林砍伐
森林砍伐,或稱森林開伐、去森林化(Deforestation)、森林破壞,意為人為的將森林地轉成耕地、牧場、城市等用地的行為。一般來說,森林開伐會造成環境退化和物種多樣性的減少。許多國家還在進行森林開伐,造成了氣候變遷和地理環境的改變。因為森林砍伐後沒有足夠的造林,結果破壞水土、氣候變遷、物種多樣性減少和生活品質的下降。 自19世紀中期,約在1852年之後,地球已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森林破壞E.O.
查看 金剛鸚鵡和森林砍伐
淺藍綠金剛鸚鵡
淺藍綠金剛鸚鵡又名灰綠金剛鸚鵡(學名:Anodorhynchus glaucus),是南美洲的一種鸚鵡,最後一次可靠的紀錄已可追溯至1960年代。此品種與紫藍金剛鸚鵡(A.)及李爾氏金剛鸚鵡(A.)非常相似。 淺藍綠金剛鸚鵡身長約70厘米,鳥體為淺藍綠色,頭部呈灰色,鳥喙為黑色,眼睛外圍有黃色的眼圈,下鳥喙邊緣鑲有半月形的黃色裸皮。 食物方面他們和紫藍金剛鸚鵡一樣,喜歡棕櫚樹的堅硬種子,而淺藍綠金剛鸚鵡特別偏好一種名為Yatay棕櫚樹(Syagrus yatay)的種子。此外,樹上成熟或是未成熟的果實、漿果和蔬菜也都是他們的次要食物。 此物種現時為IUCN紅色名錄的極危物種,並且列於華盛頓公約附錄一及二,嚴禁進行交易。.
查看 金剛鸚鵡和淺藍綠金剛鸚鵡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又名小藍金剛鸚鵡 (Cyanopsitta spixii)是鹦鹉科中唯一被編入藍金剛鸚鵡屬(Cyanopsitta)的品種。1819年,德國自然歷史學家斯皮克斯受雇於德國國王前住巴西收集標樣,他於巴西北部現稱Bahia州一帶首先發現這種鸚鵡,並射殺了一隻製成標本,斯皮克斯鸚鵡的名稱也就因此而來。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有長尾巴及翅膀,身體大部份呈灰藍色,背部和尾巴為藍色,眼睛附近的皮膚和臉頰呈暗灰色,鳥喙為黑色,虹膜為黃色。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現時被IUCN紅色名錄列入極危級別國際雀鳥聯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2004) 。2006年IUCN紅色名錄的受威脅物種,資料說明了此物種被編入極危級別的原因,且被列於華盛頓公約附錄一及二,與《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附錄I,禁止進入交易。.
拔羽症
拔羽症出現於全球多個品種的鳥類之上,是一種雀鳥自行拔掉羽毛的行為。 導致拔羽症的原因各有不同,研究發現野鳥拔掉毛羽毛以維持適當體溫。家鳥及寵物亦會有拔羽的情況,原因除了是維持體溫外,亦可能是心理因素。寵物鳥可能會以拔羽行為宣洩情緒。觀察發現,拔羽可能是因為雀鳥感到被忽略、傷心,甚至是喜悅時雀鳥也可能會拔羽。當雀鳥出現拔羽行為,建議帶往獸醫診治。.
查看 金剛鸚鵡和拔羽症
亦称为 金刚鹦鹉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