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酷兒

指数 酷兒

酷儿()用来统称社會上性取向或性别认同,诸如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等非異性戀者。通常这个词是為了擺脫受污名化的相關名詞。 酷儿一詞来自英文“Queer”,本意指「古怪的、与通常的不同的」,与odd同义。原先是用來貶低非異性戀者的詞彙。從1980年代開始,信奉酷兒理論的學者和社運人士開始採用這個詞彙,作為拒絕性別二分和LGBT一詞的鬆散替代語,以及反抗社會污名的象徵。 在学术界,酷儿是与酷儿理论的研究方法和认知方式联系在一起的。酷儿研究现在在很多大学都是一个学科项目。 有些人拒絕該稱呼,因為原先是用來污名他人的詞彙。另外一些人則是不願意與酷兒基進主義(queer radicalism)有所牽扯。.

9 关系: 双性恋同性戀粉雄救兵酷儿理论酷儿研究酷儿文化英语LGBT性取向

双性恋

雙性戀,亦稱為雙性向,是一種性傾向或行為,指會對兩種性別產生愛慕情緒,並容易被他們吸引的傾向。它是三大主要性傾向分類之一,與異性戀、同性戀傾向齊列。據美國全國性健康和行為研究,美國成人當中有3.1%為雙性戀,2.5%為同性戀,女性有雙性戀傾向者高於男性,同性戀傾向者的女性低於男性。 雙性戀可見於各種人類社會的歷史記載,同時也存在於其他動物当中。而「雙性戀」一詞則產生於19世紀.

新!!: 酷兒和双性恋 · 查看更多 »

同性戀

同性戀,亦稱為同性向、同性愛,是以同性為對象建立起親密關係,或以此性傾向做為主要自我認同的行為或現象。同性戀連同雙性戀和異性戀構成了性傾向連續光譜不同程度之別的三區帶。對同性戀者常用的稱呼為同志,男性為男同志(Gay),女性為女同志(Lesbian)。 性傾向是個體對特定性別之人,感受到的持久性情感、愛慕或性吸引力。目前尚無研究能夠明確證實性傾向是由特定、或多種因素所引致。但數篇生物學理論研究論文指出性傾向的形成可能涉及基因或子宮環境等生物性因素,而由生物因子(基因、激素)和非社會性的環境因子共同作用促成,科學證據不支持能由社會性手段教導或學習性傾向的說法。 科學研究已證實同性戀是人類性慾的自然展現型式之一,同性戀此性傾向與異性戀、雙性戀相同,其本身不造成任何心理傷害。性傾向可能會在一生中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或未必有固定的身份認同;儘管如此,大多數人對於他們的性傾向,幾乎沒有或沒有經驗到能選擇的感覺,並且沒有充足可靠的科學證據支持能用心理學手段干預性傾向。 不少同志處於互相承諾或同居的親密關係,有些也共同育養子女,但直到最近一些國家才展開針對同性親密同居的戶口調查,同志家戶的生活境況也開始獲得矚目。在人類歷史上,同性間的親密關係與性行為受過推崇和迫害,而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爭取同志社群能見度、同性親密關係社會承認和相關法律權利的全球性社會運動興起,要求保障同志在婚姻或民事結合、生育撫養、工作就業、從軍入伍、醫療照護上獲得平等對待的權利,並且推動立法或行政措施,制止對性別氣質或性傾向的仇恨言論和霸凌行為。.

新!!: 酷兒和同性戀 · 查看更多 »

粉雄救兵

《酷男的異想世界》(Queer Eye),原名《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於2003年推出的一個美國電視節目,每集會找一個生活習慣特別,較不重視外表的異性戀男性(即「Straight Guy」)上節目,由節目主持人「神奇五人組」(Fab 5)指導打扮,建議造型。該節目在美國創下高收視率。臺灣方面於Discovery Channel播放,而香港則由無線電視明珠台播出。該節目已於2006年六月停止製作,其電視播放公司Bravo於2007年1月12日宣佈,《粉雄救兵》最後一季(共十集)將於當年夏季放映,並更改節目標題為《Queer Eye: The Final Season》。 2017年1月Netflix宣布重啟該節目並預定一季八集,原五人組將由新陣容取代,於2018年2月推出首集。改造對象非僅限於異性戀男性。而節目開播後引來一致好評,英國《衞報》罕有地大讚節目。.

新!!: 酷兒和粉雄救兵 · 查看更多 »

酷儿理论

酷儿理论是一种1980年代初在美国形成的文化理论。它批判性地研究生理的性別決定系統、社会的性别角色和性取向。酷儿理论认为性別認同和性取向不是“天然”的,而是通过社会和文化过程形成的。酷儿理论使用解構主義、後結構主義、话语分析和性别研究等手段来分析和解构性别认同、权力形式和常规。米歇尔·福柯、朱迪斯·巴特勒、伊芙·科索夫斯基·赛菊寇和迈克尔·华纳等是酷儿理论的重要理论家和先驱。把酷儿理论应用到各种学科的研究被称为酷儿研究。 新一代的酷儿理论不仅解构社會性別,而且还分析文化的各个方面,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总是联系到性别和性别角色,尤其是批评其中的压迫成分。在这个过程中酷儿这个概念不断被重新定义,来扩展它的含义,扩大它包含的人群。但是正是由于这个概念定义的不清晰性和任意性,它也受到各种不同团体的批评。 酷儿理论的一个中心内容是语言哲学和言語行為理論。酷儿理论这个名词本身就是把本来贬义的酷兒这个词使用到另外一个背景中。.

新!!: 酷兒和酷儿理论 · 查看更多 »

酷儿研究

酷儿研究是一门从文学理论、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其它研究酷儿人群的定义、生活、历史和人口的人文学科发展而来的综合学科。 一些最初的酷儿研究的人包括米歇尔·福柯、朱迪恩·巴特勒(Judith Butler)、Audre Lorde、约翰·博斯韦尔和伊夫·科索夫斯基·塞奇威克(Eve Kosofsky Sedgwick)。 酷儿研究的方法包括搜集酷儿的影响和文学作品的主题;政治趋向和受压迫女性、种族群体、贫穷阶级与酷儿关系的分析;以及研究历史上被忽略的以及被宗教排除在外的酷儿人物和趋向。 酷儿研究不应与酷儿理论相混淆,酷儿研究是酷儿理论里面一个解析主义的分析观点。.

新!!: 酷兒和酷儿研究 · 查看更多 »

酷儿文化

酷儿文化是指酷儿人群通过他们相同的性取向实现的对他们文化、知识的传承。 这个概念是有争议性的。认为太多的酷儿并不参加到酷儿文化中以至于这个概念变得没有意义,或认为酷儿文化成为了老套。 认为酷儿文化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以及/或它组成了一个拥有共同理解和历史的酷儿群体(Queer nation)的基础。 酷儿文化包括很多元素,例如:.

新!!: 酷兒和酷儿文化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酷兒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LGBT

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1990年代,由於「同性戀社群」一詞無法完整體現相關群體,「LGBT」一词便應運而生、並逐漸普及。在現代用語中,「LGBT」一詞、除了狹義的指同性戀、雙性戀或跨性別族群,也可廣泛代表所有非異性戀者。另外,也有在詞語後方加上字母「Q」,代表酷兒(Queer)和/或對其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即是「LGBTQ」。LGBT現今已獲得了許多英語系國家中多數LGBT族群和LGBT媒體的認同及採用,成為一種非常主流的用法。坊間有不少LGBT的資源中心,提供不少有關LGBT的中文文章,包括醫學、心理學、社會科學及法律的文章,是一個研究LGBT議題人士搜尋資料的地方。 然而,「LGBT」的用法並非沒有爭議。部分雙性人(intersex)認為自己也屬於LGBT族群中,因此支持使用「LGBTI」。也有個別族群不認為自己和LGBT所涵蓋的其他族群有所關聯。有人基於「同性戀分離主義」思想,認為男、女同性戀者應脫離其他族群成為另一個團體,理由是跨性別和變性者与同性戀人士不同。有人則認為“LGBT”這個用語太過政治正確,企圖將多元性別族群劃入灰色地帶,意味著包含主流性別族群的問題和優先權都獲得了平等的考量。.

新!!: 酷兒和LGBT · 查看更多 »

性取向

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或稱性傾向、性向,是指一個人對特定性別的持久性情感、浪漫、與性吸引力。最近幾十年的研究表明,性傾向如同膚色,是個程度漸進的連續概念,屬於性別光譜的一環。每個人的性傾向位於從「只對異性感興趣」到「只對同性感興趣」之間的某個位置。 通常,性取向被歸為四類:異性戀(對異性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同性戀(對同性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雙性戀(對兩性均能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無性戀(對兩性均無浪漫情感或性的吸引)等概念。 此外為了避免性別二分法,亦有其他的分類方法:男性向(對男性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女性向(對女性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雙性向(對兩性均能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無性向(對兩性均無浪漫情感或性的吸引)。性傾向的多樣情況,在人類歷史和世界不同國家與文化中都有描述。研究表明,性傾向形成於童年或青少年早期。沒有科學研究足以證明「改變性傾向」的治療是安全或有效的;事實上,對於同性戀者或雙性戀者,這些治療通常帶來負面影響或心理陰影。 性傾向的定義並不單單含有或依賴於性行為,而是依賴並表現於一個人在性和浪漫情感上的持久性吸引,這包括一個人在愛、依附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具體表現例如:非性愛慕、共同目標與價值觀、相互支持愛護、長久承諾等。一個禁慾或從未發生過性行為的人,並不一定是「無性戀」;一個跟同性發生過性行為的人,但缺乏浪漫或情感上的耐久吸引,並不是同性戀;一個跟異性發生過性行為的人,但缺乏浪漫或情感上的耐久吸引,也不是異性戀。 性傾向和其他跟性身份有關的幾個概念是相互區分的:「生理性別」(biological sex)是指男性或女性的解剖學、生理學、遺傳學特徵;「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是指一個人將自己視為男性或女性的心理認同;「性別的社會角色」是指社會對出生男性、出生女性(排除雙性人)的行為期待和文化規範,也通常是性別刻板印象的來源。此外,有些社會尚有脫離男女二分的第三性性別角色。.

新!!: 酷兒和性取向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