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鄭瑴

指数 鄭瑴

郑瑴,字致刚,南宋建州人。 政和八年进士及第,授安陆府教授,权信阳县尉,监南康酒税。入京擔任御史台主簿。 建炎元年(1127年),任監察御史,遷右司諫,升為諫議大夫。建炎三年(1129)三月,爆發苗劉兵變,鄭瑴立於庭中,當面斥責苗、劉二人,拜御史中丞。此時張浚派馮轓到杭州和苗、劉等曉以大義,苗傅聽說張浚已集結重兵,詔貶張浚為黃州團練副使、郴州安置,鄭瑴上書為張浚開脫,又遣人密報張浚放慢行軍速度,使叛軍自行垮台。鄭瑴与李邴共同擔任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高宗復位,簽書樞密院事,執政百日而卒,年五十。謚忠穆。有《建炎復辟紀》一卷。.

13 关系: 宋史主簿建炎御史中丞御史臺信阳市監察御史諫議大夫郴州市苗劉兵變苗傅李邴政和县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新!!: 鄭瑴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主簿

主簿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称,属于文官。此官职大概开始于漢朝,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各种印章等,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或主任秘書一职。中央機關及郡县官署均置此官,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县的主簿地位仅次于功曹,为门下亲近吏之长。魏晋以后,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为重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三国时期魏国的杨修就曾经担当此职。唐宋以后各官署及州县仍有此职,职权渐轻。明清各卿寺亦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 作为外官,为知县的佐贰官,正九品,由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任命。主薄主管全县户籍、文书办理等事物。有时也省并。下设攒点一人协助办公。.

新!!: 鄭瑴和主簿 · 查看更多 »

建炎

建炎(1127年五月-1130年)是南宋皇帝宋高宗的第一個年号,共计4年,其年號涵義有所爭議,一說認為炎的意思是權威,代表重新建立大宋的權威,另一說認為,根據陰陽家五德始終說的說法,宋朝是火德,火德也就是大宋江山的根基,炎由兩個火​​字組成,建炎年號有“重建大宋的基業”的涵義。不過後來出現民变、苗刘兵变及金兵,當時人們紛紛議論炎字乃兩火故多盜,高宗為了避諱這種說法,改元為绍兴。.

新!!: 鄭瑴和建炎 · 查看更多 »

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中国古代官名,為一種御史。秦始置。類似於近代:督察處、政風廉潔處、最高人民检察院、廉政公署。防範朝廷主官侵害人民權益、貪官污吏、貪贓枉法。.

新!!: 鄭瑴和御史中丞 · 查看更多 »

御史臺

御史臺是中國古代一种官署名。随着朝代变换,其职能逐渐演变。.

新!!: 鄭瑴和御史臺 · 查看更多 »

信阳市

信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於河南省南端,在唐代时为“申州”州治地,故有“申城”之称。东望安徽,南控荆楚,是江淮河汉空间内的战略要地,也是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物流中心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信阳市总面积达1.89万平方公里,有858.96万人口,辖八县二区,六个管理区、1个开发区。 信阳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素有“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九州”之称,是全国开通高铁最多的地级市。信阳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中国唯一一个连续六年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地方,还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诞生地。境内有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鸡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南湾湖;国家地质公园金刚台;唐、明两朝国庙灵山寺等著名旅游景点。信阳作为鄂豫皖苏区之革命老区,被中国国务院被列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信阳是历史上中原河洛人南迁的肇始地和集散地,作为中原侨乡,在当今汉族100个大姓中,有十多个源于信阳。.

新!!: 鄭瑴和信阳市 · 查看更多 »

監察御史

监察御史,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御史的一種,隋朝开始设置。為制衡行政機構主官的非常派朝廷或地方官員。監察御史不僅可對違法官吏進行彈劾,也可由皇帝賦予直接審判行政官員之權力,並對府州縣道等衙門進行實質監督,也可在監察過程中對地方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上奏。防範公家官吏侵害人民權益、或者是成為貪贓枉法的貪官污吏。 類似於近代世界各國的督察處、政風室、ICAC、查貪局、清廉會、廉政署、監察院等等。.

新!!: 鄭瑴和監察御史 · 查看更多 »

諫議大夫

諫議大夫,是監察的一種特殊職官,通常稱為言官、諫官。.

新!!: 鄭瑴和諫議大夫 · 查看更多 »

郴州市

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东界江西省赣州市,南邻广东省韶关市,西接湖南永州市,北连湖南衡阳市、株洲市,是湖南的“南大门”。.

新!!: 鄭瑴和郴州市 · 查看更多 »

苗劉兵變

苗劉兵變,又稱劉苗之變、明受之變,是建炎三年(1129年)由苗傅和劉正彥發動,誅殺宋高宗趙構寵幸的權臣及宦官以清君側,並逼迫宋高宗將皇位禪讓給三歲的皇太子趙旉的兵變。兵變消息傳出後,苗、劉二人沒有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各地將領紛紛採取勤王平亂的立場,出兵鎮壓,苗傅和劉正彥見局勢失去控制,連忙奉宋高宗復辟,最後兩人被打敗,在建康被寸斬。.

新!!: 鄭瑴和苗劉兵變 · 查看更多 »

苗傅

苗傅(),南宋初年將領,山西上黨人,因不滿權臣勾結宦官並把持朝政,和劉正彥率領所部的赤心軍發動苗劉兵變,最後失敗而在建康被磔棄市。.

新!!: 鄭瑴和苗傅 · 查看更多 »

李邴

李邴(),字漢老,號龍龕居士。濟州任城(今山东济宁)人。 生於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崇寧五年(1106年)進士。累遷翰林學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尚书左丞、参知政事等。傅自得是他的女婿。好游佳山水,以诗自娱,晚年寓居泉州,好事佛。绍兴十六年(1146年),卒。谥文敏,改谥文肃。朱熹题匾曰;“清白贤相”。有《草堂前后集》百余卷。.

新!!: 鄭瑴和李邴 · 查看更多 »

政和县

政和县(闽北语:)是中国福建省南平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闽浙两省交界处,与南平市的建阳区、建瓯市、松溪县,宁德市的寿宁县、周宁县、屏南县以及浙江省的庆元县相邻。 全县人口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5万人,汉族人口占99.4%;县政府驻熊山街道。.

新!!: 鄭瑴和政和县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