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臥烏古

指数 臥烏古

一代郭富子爵·郭富(Hugh Gough,1st Viscount Gough,),一译--,英軍陸軍元帥,枢密院成员。生於愛爾蘭利默里克。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指揮英軍進攻中國。1842年受封為從男爵。1843年任駐印英軍司令。1846年受封為男爵。1849年古吉拉特戰役獲勝後加封為子爵。1855年任皇家騎兵禁衛軍團長。1862年獲晉升為陸軍元帥。曾先后获得圣帕特里克勋章(KP)、印度之星勋章(GCSI)、巴斯勋章(KCB)。1869年3月2日,在都柏林附近的聖希倫斯去世。香港的歌賦街、歌賦山道和歌賦山-里-都是以他命名。据说他是除了威灵顿公爵外指挥战斗最多的英国军官。H.

34 关系: 半岛战争卡洛郡印度南京条约好望角威灵顿子爵巴斯勳章圣卢西亚利默里克砵甸乍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英国锡克战争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维多利亚战役爱尔兰西班牙马哈拉吉浦尔马拉地帝国让-巴普蒂斯·儒尔当象泉河都柏林蘇利南開普敦锡克帝国镇江市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英镑枢密院歌賦山道歌賦街波多黎各愛爾蘭拉合爾

半岛战争

半島戰爭(1808年-1814年)(西班牙称其为“独立战争”(Guerra de la Independencia),葡萄牙称其为“法國入侵”,而在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人则称之为“法國战争”(Guerra del Francès))是拿破仑战争的主要部分之一,地点发生在伊比利亚半岛,交战方分别是西班牙帝國、葡萄牙王國、大英帝國和拿破仑统治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 这场战役被称作“铁锤与铁砧”战役,“铁锤”代表的是数量为四万到八万的英-葡联军,指挥官是威靈頓公爵;同另一支“铁砧”力量—即西班牙军队、游击队及葡萄牙民兵相配合,痛击法國军队。 戰爭從1808年由法國軍隊佔領西班牙開始,至1814年第六次反法同盟打敗拿破仑軍隊終告結束。.

新!!: 臥烏古和半岛战争 · 查看更多 »

卡洛郡

卡洛郡(County Carlow;愛爾蘭語:Contae Cheatharlach),是愛爾蘭的一個郡,位於愛爾蘭島東南部。歷史上屬倫斯特省。絕大部分土地位於巴羅河以東。 面積896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50,349人。首府卡洛。.

新!!: 臥烏古和卡洛郡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臥烏古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南京条约

《南京條約》(Treaty of Nanking),又稱《江寧条约》,清政府称之为“万年和约”,是大清首個因對西方列強戰敗而簽之條約。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大清在對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雙方代表在南京静海寺谈判并在泊于南京下關江面的英军旗舰汗華囇號上签署《南京條約》,以確切文件達成開放通商,並且大清向英國割讓香港島。 1943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等國签订协议,廢除一些不平等條約內容,例如治外法權。 《南京條約》的原件之一由英國政府保存;另一份正本原保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现寄存位於臺北市的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 臥烏古和南京条约 · 查看更多 »

好望角

好望角(Cabo da Boa Esperança;Kaap die Goeie Hoop;Cape of Good Hope)在非洲南非共和國的西南端,北距開普敦48km,瀕大西洋,在開普半島的盡頭處,是南非最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在蘇伊士運河未開通以前,好望角是歐洲通往東方的海路必經之地;至今,特大油輪若無法進入蘇伊士運河,仍需繞行好望角。好望角常被誤認是非洲大陸最南端,而距離其東南偏東方向約150km、隔佛爾斯灣而望的厄加勒斯角才是實至名歸的非洲最南端。.

新!!: 臥烏古和好望角 · 查看更多 »

威灵顿

#重定向 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

新!!: 臥烏古和威灵顿 · 查看更多 »

子爵

子爵是中國古代爵位名,一些鄰近國家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歐洲中世紀以後,在中文裡也用“子爵”來翻譯歐洲貴族爵位中相應等級的稱號(例如英語Viscount、法語Vicomte等,和相似的德語Burggraf、荷蘭語Burggraaf等)。.

新!!: 臥烏古和子爵 · 查看更多 »

巴斯勳章

最尊贵的巴斯勋章(The Most Honourable Order of the Bath,旧称最尊贵的巴斯军事勋章),由乔治一世在1725年5月18日设立。巴斯一名来自于中世纪时代,册封骑士的其中一种仪式 - 沐浴,象征着净化。以这种方式册封的骑士称为“沐浴骑士”,音译为“巴斯骑士”。乔治一世为这些骑士设立了巴斯骑士团,但他本人并非巴斯骑士,因为巴斯骑士此前并非骑士团,管理依据一系列的规定进行,在巴斯骑士出现空缺时会选择人选替补。 巴斯勋章分为三等:.

新!!: 臥烏古和巴斯勳章 · 查看更多 »

圣卢西亚

聖露西亞(Saint Lucia)是東加勒比海鄰近大西洋的島國。它在聖文森及格瑞那丁之北和法屬馬丁尼克之南,是小安地列斯群島的一部份。首都为卡斯特里。.

新!!: 臥烏古和圣卢西亚 · 查看更多 »

利默里克

利默里克 (Limerick ;愛爾蘭語: Luimneach)是愛爾蘭西部的一個城市,位於香農河河口。是利默里克郡郡治。2006年人口90,778人。.

新!!: 臥烏古和利默里克 · 查看更多 »

砵甸乍

軍中將砵甸乍爵士,Bt,GCB(Sir Henry Pottinger,),--,英國軍人及殖民地官員,1843年成為首任香港總督。.

新!!: 臥烏古和砵甸乍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又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是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1839年9月4日)至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期间,清朝和英国因為港脚商人以飞剪式帆船在广东沿海武装公开贩运鸦片而爆发的战争。战争的直接导火线,是道光十九年 (1839年) 清帝國钦差大臣林則徐奉道光皇帝圣旨於广东东莞收繳鴉片,先於虎门销烟,接着道光帝下旨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英国为打开中国国门而发起战争。战争以英国远征舰队炮击广东九龙为起点,最后以清朝失败,及以签订《南京条约》告終。这场战争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闭关大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

新!!: 臥烏古和第一次鸦片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英国锡克战争

一次英国锡克战争是指在1845年至1846年期间,英国东印度公司与锡克帝国之间的一场局部战争。这场战争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胜利而告终,也使得锡克帝国的部分领土被并入英印领地。.

新!!: 臥烏古和第一次英国锡克战争 · 查看更多 »

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维多利亚十字勋章()是英联邦中的最高級軍事勋章,奖励给对敌作战中最英勇的人。它可以授予军中担任任何职务、处于任何级别者以及在军事命令下的平民,而則只授予平民,程度較低一級。在英国,它一般由国王或女王在白金汉宫亲自颁给获勳者或其直系亲属。在其他英联邦國家或者地區,则由总督颁发。 维多利亚十字勋章最初在1856年由维多利亚女王提出,以奖励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战斗英雄。自那时起,它颁发了1,356次,单独的獲勳者有1353人。二战以来只颁发过13次。 因为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尊贵,吸引了无数的收藏家竞相收藏。它在一次拍卖中以超过40万英镑成交。 从1967庆祝加拿大联邦化的庆典开始,由加拿大在1975年带动澳大利亚新西兰发展了自己的国家荣誉体系,由此和英国帝国的荣誉体系分开。.

新!!: 臥烏古和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 查看更多 »

维多利亚战役

维多利亚战役(Battle of Vitoria),半岛战争其中一场战役。由威灵顿侯爵率领的英、葡、西联军在西班牙维多利亚中击败了由约瑟夫·波拿巴和让-巴普蒂斯·儒尔当率领的法军,最终导致半岛战争以联军胜利结束。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为威灵顿在此役中取得的胜利,写下了作品号91的威灵顿的胜利,或维多利亚战役,深受公众欢迎。.

新!!: 臥烏古和维多利亚战役 · 查看更多 »

爱尔兰

爱尔兰(Ireland;Éire),通称愛爾蘭共和國(Republic of Ireland;Poblacht na hÉireann),是一个西欧国家,欧盟成员国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海岸外的爱尔兰岛,约占该岛南部的5/6面积。剩餘东北部的1/6面积属于英国,称北爱尔兰。首都位於愛爾蘭島東部的都柏林。愛爾蘭在2011年共計有458萬人口,是一個議會共和制國家。此外愛爾蘭也是歐洲聯盟、歐洲理事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和聯合國等国际組織的成員。 愛爾蘭共和國成立於1922年的愛爾蘭自由邦,結束了大英帝國的統治,愛爾蘭獨立戰爭後簽訂了英愛條約,愛爾蘭獨立,但東北方的領土繼續留在聯合王國內,形成了北愛爾蘭。.

新!!: 臥烏古和爱尔兰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臥烏古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马哈拉吉浦尔

#重定向 马哈拉杰普尔.

新!!: 臥烏古和马哈拉吉浦尔 · 查看更多 »

马拉地帝国

#重定向 馬拉塔帝國.

新!!: 臥烏古和马拉地帝国 · 查看更多 »

让-巴普蒂斯·儒尔当

让-巴普蒂斯,儒尔当伯爵(Jean-Baptiste, comte Jourdan;法国指挥官,拿破仑的帝国元帅之一。他曾做过路易十六的士兵,在西印度群岛服役(1778~1784)。.

新!!: 臥烏古和让-巴普蒂斯·儒尔当 · 查看更多 »

象泉河

象泉河又称朗钦藏布(),印度河主要支流之一的萨特莱杰河主干流和河源。发源于西藏西北部,流出中国进入印度后称为“萨特莱杰河”(शुतुद्रि,Śutudri;सतलज;ستلج;ਸਤਲੁਜ)。象泉河流域面积22760平方公里,河长309公里。 Category:印度河水系 Category:西藏河流 Category:阿里水体.

新!!: 臥烏古和象泉河 · 查看更多 »

都柏林

都柏林(Dublin;Baile Átha Cliath)是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以及最大的城市,靠近愛爾蘭島東岸的中心點,位處都柏林郡的利菲河(River Liffey)河口、都柏林地區的中心。都柏林自中世紀以來一直是愛爾蘭首都城市,也是愛爾蘭島上最大的城市。由於很多高技術企業聚集,所以有歐洲的硅谷之稱。 Dublin這個字起源於愛爾蘭語的Dubh Linn(意為「黑色池塘」)。都柏林的現代愛爾蘭名Baile Átha Cliath(意為「蘆葦障礙做成的淺灘之城」)則是指在黑色池塘旁邊的定居地。 最早關於都柏林的文獻是托勒密的手稿,大約寫於140年,他稱之為埃布拉納(Eblana)。 都柏林在官方城市邊界內的人口是大約495,000人(愛爾蘭中央統計處2002年人口調查),然而這種統計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因為都柏林的市郊地區和衛星城鎮已經大幅地發展與擴張。都柏林市和都柏林郡的人口加起來已經超過了1,100,000人(愛爾蘭中央統計處2002年人口調查)。雖然對於「大都柏林都會區」的定義沒有一個確切的共識,但是普遍而言大家可以接受這個地區包括了都柏林市和郡,以及部份的威克婁郡、基爾代爾郡和米斯郡,因為通勤帶可以延伸到很遠的地方。.

新!!: 臥烏古和都柏林 · 查看更多 »

蘇利南

蘇利南共和國(Republiek Suriname;苏里南汤加语:Sranan;博杰普尔语:Sarnam)位於南美洲北部,北濱大西洋,南臨巴西,東臨法屬圭亞那,西臨圭亚那,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國名源於當地原住民蘇利南人。該國舊稱荷屬圭亞那,原為荷蘭在南美洲的殖民遺跡,1954年成為荷蘭王國海外自治省,1975年時獨立。苏里南無論以面积還是人口排名,都是南美洲最小的一个国家,也是西半球不屬於荷蘭王國組成體的地區中,唯一一個使用荷蘭語為官方語言的。首都帕拉马里博為蘇利南河河口的商港。苏里南是一个种族、语言、宗教上极為多元的国家,當中穆斯林人口占苏里南的13%,其比例在所有美洲国家中最高。.

新!!: 臥烏古和蘇利南 · 查看更多 »

開普敦

開普敦(英语:Cape Town;南非荷蘭語:Kaapstad /ˈkɑːpstɑt/;科萨语:iKapa)是南非人口排名第二大城市,也是開普敦都會城區組成部分、西開普省省会,開普敦為南非立法首都,因此國會及很多政府部門亦座落於該市。開普敦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及碼頭聞名,知名的地標有被譽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匯點好望角。因其美麗的自然及地理環境,開普敦被稱為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亦成為南非其中一處旅遊勝地。 開普敦最初環繞碼頭發展,因為由荷兰開往東非、印度和亚洲的商船都會路經此地作補給,久而久之便成為欧洲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第一個長期聚居點。其後歐洲人亦建立了他們的第一所軍事基地好望堡,亦即good hope castle,在約翰內斯堡的建立及在德兰士瓦發現大量的黃金和鑽石之前,開普敦是非洲南部最大的城市。 開普敦擁有南非第二繁忙的機場开普敦国际机场,是世界旅客到南非的主要渠道之一。 根據2007年南非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開普敦共有350多萬人口。陸地面積為2,499平方公里,相對其他南非城市來說面積較大,人口密度較小(1,158/平方公里)。.

新!!: 臥烏古和開普敦 · 查看更多 »

锡克帝国

锡克帝国,为南亚地区曾经存在的一个国家,存在时间为1799年至1849年。领土包含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以及印度西北部的小部分地区。首都位于古吉兰瓦拉。 锡克帝国首任君主为兰季德·辛格(Ranjit Singh),他于1801年4月12日加冕。.

新!!: 臥烏古和锡克帝国 · 查看更多 »

镇江市

镇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古称“润州”、“京口”,建城超过3000多年。位于江苏省南部的长江南岸-苏南,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上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组成城市,往东距离上海市230公里(通过高铁一小时可以到达),往西距离南京80公里(通过高铁半小时内可以到达),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常州奔牛机场50公里。镇江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一个著名港口和商业贸易转运和转口城市。中华民国大陆时期,镇江曾是江苏省的省会。镇江隔着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相望,东边与常州市相连,西边与南京市相连。由于南京长江二桥以及上游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垂直高度不够,使得排水量超过5万吨的远洋轮船,无法通过(南京的龙潭港在长江大桥下游位置,不受其影响)。使得镇江成为的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的深水岸(-15米)线港口城市之一,通过长江往东直接通往太平洋。由於其豐富的軍事史,鎮江三山(京口北固山、金山寺、焦山定慧寺)是詩人家國之思的集中地。.

新!!: 臥烏古和镇江市 · 查看更多 »

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

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第一代马拉科夫公爵(Aimable Jean Jacques Pélissier, 1st Duc de Malakoff) (1794年11月6日- 1864年5月22日), 法国元帅.

新!!: 臥烏古和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 · 查看更多 »

英镑

英镑(記號:£)是英国国家货币和货币单位名称。英镑主要由英格蘭银行发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镑的符号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英镑取的ISO 4217货币代码为GBP(Great British Pound)。 除了英國,今日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新!!: 臥烏古和英镑 · 查看更多 »

枢密院

枢密院,中國歷史上,唐代、五代、宋代、辽代、元代等朝代的官署名称,長官稱樞密使。在不同朝代有著不同功能,但大抵主管軍事。.

新!!: 臥烏古和枢密院 · 查看更多 »

歌賦山道

歌賦山道(Gough Hill Road)是香港香港島中西區歌賦山的一條街道,連接種植道、山頂道、忌利文道及百祿徑。歌賦山道是以英國統帥歌賦或稱臥烏古(Field Marshal Sir Hugh Gough, 1st Viscount Gough)的名字來命名。該區為香港島山頂著名的住宅區,附近豪宅林立。部分香港名人包括羅建生、馬道立、李澤楷、何超瓊等均聚居於或持有歌賦山道物業。在2016年,歌賦山道15號以成交價達約21億元出售,成為該年全球最貴的豪宅。.

新!!: 臥烏古和歌賦山道 · 查看更多 »

歌賦街

歌賦街是在香港上環的一條街道,東接鴨巴甸街,西接城皇街。 自從鄰近的中環蘭桂坊及中環蘇豪區食店租金成天價之後,此處西式餐廳開始出現,成為上環一個美食區,吸引到不少名人光顧。而近年中環整體街舖租戶變化很大,現時新租戶以國際連鎖時裝店及潮流家居擺設裝飾等店舖為主。.

新!!: 臥烏古和歌賦街 · 查看更多 »

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自由邦(The Commonwealth of Puerto Rico,Estado Libre Asociado de Puerto Rico)是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自由邦(境外领土),首府为圣胡安。在西班牙语里波多黎各的意思是「富裕之港」。 波多黎各是大安地列斯群岛四个大岛中最小的一个岛,位于多明尼加共和国东面,小安地列斯群岛西北。它包含一个主岛和若干小岛,整个地区分为78个市级行政区。.

新!!: 臥烏古和波多黎各 · 查看更多 »

愛爾蘭

#重定向 爱尔兰.

新!!: 臥烏古和愛爾蘭 · 查看更多 »

拉合爾

拉合尔(لاہور、ਲਹੌਰ)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卡拉奇),旁遮普省的省会,人口約1000萬人,位於印度河上游平原。城中保留大量蒙兀兒王朝時代留下來的建築,包括拉合爾古堡、以及巴基斯坦境內最大清真寺-巴德夏希清真寺-等。此外,拉合爾博物館及沙利馬爾花園亦頗富盛名。 拉合爾約建於1世紀未至2世紀初。7世紀初葉,玄奘法師曾到訪該市。拉合爾亦是12世紀伽色尼王朝、13-14世纪前期德里蘇丹國及16-17世紀莫卧儿帝國的都城。1297年被察合台汗國占领,後收復該城。 1965年5月,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发生拉合尔保卫战。 拉合爾的人口在1998年的普查為6,318,745人,2009年中期政府的統計達到1000萬人,這使得拉合爾成為南亞第5大和世界第26大的城市,2008年,拉合爾被英國衛報選為第二屆巴基斯坦最適合旅行家旅遊的城市地點,拉合爾靠近印度非常近,僅32公里就可抵達印度的西部邊境城市阿姆利則,這使得拉合爾的戰略地位非常的重要。.

新!!: 臥烏古和拉合爾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歌賦郭富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