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郑国君主世系图

指数 郑国君主世系图

Category:郑国君主 Category:中國君主世系图.

41 关系: 叔詹士子孔太子华子印子孔 (郑国)子丰子人子俞弥子国 (郑国)子羽 (郑穆公之子)子瑕子然子驷子臧七穆公子去疾公子偃 (郑国)公子士公子亹公子喜公子繻共叔段鄭厲公鄭定公鄭幽公鄭康公鄭哀公鄭共公鄭獻公鄭穆公鄭簡公鄭莊公鄭聲公鄭靈公鄭襄公鄭桓公鄭武公鄭成公鄭昭公鄭文公鄭悼公

叔詹

叔詹,中国春秋时期郑国公子,郑文公的弟弟。前638年,叔詹见楚成王,认为楚成王会不得善终。晋国公子重耳流落到郑国,郑文公不加礼遇。叔詹劝郑文公善待公子重耳,说公子重耳父母同姓却活到今天,他属下有许多栋梁之才,这是天佑于他。郑文公不听。叔詹说,那就杀了重耳,以免成为郑国的后患,郑文公还是不听。前630年,晋文公、秦穆公围郑国,想得到叔詹。据《史记》记载,叔詹闻讯,自杀。《国语》记载,晋文公没有追究。 《春秋公羊传》记载此人事迹完全不同。《公羊传》认为此人名瞻,无氏,并不属于郑国公室,只是郑国的低级贵族。因奸佞被齐国擒获。瞻后来逃脱到鲁国,并在明知哀姜性淫的情况下怂恿鲁庄公迎娶哀姜,最终间接导致鲁庄公之后公室内乱,两君被弑,鲁庄公两个弟弟被迫自杀,鲁国几乎灭亡的后果。.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叔詹 · 查看更多 »

士子孔

士子孔(),'''姬'''姓,名志,字子孔,又称公子志,是郑穆公与圭妫的儿子,郑灵公和郑襄公的异母兄弟,郑国大夫。 圭妫位次于宋子,但是两人互相亲近,圭妫的儿子士子孔和宋子的儿子子孔也互相亲近。郑简公元年(前565年),士子孔去世。.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士子孔 · 查看更多 »

太子华

太子华(),春秋时期郑国的太子(世子),又称世子华。父亲郑文公,母陈妫,同母弟子臧。陈妫是郑文公叔父郑子的遗孀。 前653年,太子华和齐桓公、宋桓公、陈国世子款于宁母会盟。太子华想借助齐桓公除掉郑国泄氏、孔氏、子人氏,自己作为内应。管仲认为郑国有叔詹、堵叔、师叔三良为政,劝桓公不答应。太子华为父亲所忌。前644年十一月十二乙卯,太子华被郑文公诱杀在南里。.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太子华 · 查看更多 »

子印

子印(),'''姬'''姓,名睔,一说名舒,字子印,谥悼,是郑穆公的儿子,郑国大夫。 前578年六月十五日夜里,郑国的公子班从訾地请求进入祖庙,没有做到,就杀了子印、子羽,回来驻兵于市集上。 子印的后裔以其字为氏,立印氏,是七穆之一。.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子印 · 查看更多 »

子孔 (郑国)

公子嘉(),春秋时期郑国的司徒、當國,字子孔,父亲郑穆公,後代為孔氏。.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子孔 (郑国) · 查看更多 »

子丰

子丰(),'''姬'''姓,名平,字子丰,是郑穆公的儿子,子罕、子驷的同母兄弟,郑国卿大夫。 前575年,郑国的太子髡顽与子罕前往晋国,对他不加礼遇。太子髡顽又与子丰前去楚国,也对他不加礼遇。前570年,太子髡顽继位,即郑僖公,前去晋国朝见,子丰想要向晋国控告并废掉郑僖公,子罕劝阻了他。四年后,郑僖公又对子驷不加礼遇,被子驷派人在夜间杀死。 子丰的后裔以其字为氏,立丰氏,是七穆之一,也是丰姓的起源之一。.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子丰 · 查看更多 »

子人

子人(),'''姬'''姓,名语,一作御,字子人,郑庄公之子,郑厉公同母弟。郑厉公时,子人为卿。 前698年夏季,子人前去鲁国重温过去盟会的友好,并且也是重温在曹国的会见。 子人的后裔以子人的字为氏,立子人氏,子人九即其后裔。.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子人 · 查看更多 »

子俞弥

子俞弥,春秋时期郑国的公子,父亲郑文公,母苏女,同母兄公子瑕。 前636年,郑国公子士、泄堵俞弥率军伐滑国。子俞弥去世的很早。.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子俞弥 · 查看更多 »

子国 (郑国)

子国(),'''姬'''姓,名发,字子国,又称公子发,谥惠,是郑穆公的儿子,郑灵公、郑襄公的兄弟,子产之父,七穆之一国氏的始祖。郑僖公、郑简公时,子国担任司马。.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子国 (郑国) · 查看更多 »

子羽 (郑穆公之子)

子羽(),'''姬'''姓,名挥,字子羽,是郑穆公的儿子,郑国大夫。 前578年六月十五日夜里,郑国的公子班从訾地请求进入祖庙,没有做到,就杀了子印、子羽,回来驻兵于市集上。 子羽的后裔以其字为氏,立羽氏。.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子羽 (郑穆公之子) · 查看更多 »

子瑕

子瑕可以指:.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子瑕 · 查看更多 »

子然

子然(),'''姬'''姓,字子然,是郑穆公与宋子的儿子,公子嘉的同母哥哥,郑灵公和郑襄公的异母兄弟,郑国的卿。.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子然 · 查看更多 »

子驷

子驷()。春秋时代郑国执政,郑穆公之子。郑僖公五年(前566年)派人刺死郑僖公,拥立郑简公,并杀死反对他的群公子。后来在四族叛乱时与子国、子耳一同被杀。 分类:春秋人.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子驷 · 查看更多 »

子臧

子臧可以指:.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子臧 · 查看更多 »

七穆

七穆,春秋时期郑国七家卿大夫家族的合称,包括驷氏、罕氏、国氏、良氏、印氏、游氏、丰氏,他们都是郑穆公的后代,春秋中后期七穆垄断了郑国的六卿卿位,郑国国君几乎被架空。.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七穆 · 查看更多 »

公子去疾

公子去疾,姬姓,字子良,春秋时期郑国的卿,父郑穆公,後代為七穆的良氏。 前605年,鄭靈公被公子歸生殺死,國人要立子良為君。子良自稱不賢,讓位給哥哥公子堅(鄭襄公)。鄭襄公想驅逐兄弟們,只留下子良,子良不同意,并向鄭襄公推薦兄弟們為大夫,這就是後來鄭國由穆公後人執政的濫觴。 前600年,楚莊王攻鄭,晉國郤缺援救鄭國,鄭襄公在柳棼戰勝楚國,大家都高興,子良擔心:“這是國家的災難,我離死恐怕不久了。” 前599年,楚莊王攻打鄭國,子良說晉楚不講信義,我們在哪一方打來的時候就投靠哪一方。 前597年,楚莊王伐鄭國,郑襄公肉袒牵羊出降,子良作為人質到楚國。晉國援救鄭國的援軍到達黃河邊,欒書說子良是鄭國的良臣。他作人質說明鄭楚兩國很親近,鄭國不值得援救了。但是中軍佐先縠不聽,遂率兵渡河,有邲之戰晉國的慘敗。 前595年,荀林父要攻打鄭國,鄭襄公派子張到鄭國替換回子良。 前589年十一月,魯成公及楚國子重(公子婴齐)、蔡景侯、许灵公、秦國右大夫说、宋國华元、陳國公孙宁、衛國孙良夫、鄭國子良、齐国大夫在蜀(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南)會盟。 前588年,許國恃楚國之勢不事郑國,子良率軍伐许。 前584年,子良作為鄭成公的相禮到晉國,见晉景公,拜謝出兵救鄭。.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公子去疾 · 查看更多 »

公子偃 (郑国)

公子偃(),'''姬'''姓,名偃,字子游,谥宣,是郑穆公的儿子,郑灵公、郑襄公的兄弟,七穆之一游氏的始祖,郑国的卿。.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公子偃 (郑国) · 查看更多 »

公子士

公子士,春秋时期郑国的公子,父亲郑文公,母江女。 前640年,滑国人背叛郑国,降服于卫国。夏,郑国公子士、洩堵寇率军伐滑国。前636年,郑国公子士、泄堵俞弥率军伐滑国。公子士到楚国,在叶地被毒杀。.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公子士 · 查看更多 »

公子亹

公子亹(“亹”音wěi) (),姬姓,名亹,也被称为子亹、郑子斖,中國春秋時代鄭國君主 (前695年─前694年在位),為齊襄公所殺。 公子亹是鄭莊公之子,鄭昭公忽和鄭厲公突都是子亹的兄长。公子亹的繼任者子嬰則為其弟。 高渠彌在前695年暗殺鄭昭公,立公子亹為君。根據《史記》記載,擁立公子亹是高渠彌和祭足之間的共同決定,因為他們不敢迎接年前被祭足強迫流亡的鄭厲公回國。 齊襄公在前694年在衞國的首止召開盟會,公子亹準備與高渠彌一同前往。由於公子亹少時曾與齊襄公打鬥,彼此有仇。祭足勸公子亹取消行程。公子亹辯指赴會可避免齊襄公發兵伐鄭,迎立鄭厲公,並認為齊襄公最多只會侮辱他,所以沒有聽從祭足的建議。祭足害怕被殺,聲稱得病,沒有同去。 公子亹與齊襄公會面,未有就從前的事道歉。齊襄公發怒,設下埋伏殺死了他。於是祭足迎立公子嬰繼位。當時的人認為祭足的智慧使他免禍。 《清华简·系年》称公子亹为“子沬壽”,也记载齐襄公于首止之会杀“子沬壽”,車轘高渠彌,但之后改立郑厉公的记载和《左传》不同。 另有一说。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公子亹为郑国人所杀。.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公子亹 · 查看更多 »

公子喜

公子喜(),'''姬'''姓,名喜,字子罕,是郑穆公的儿子,子丰、子驷的同母兄弟,春秋时期郑国的卿(当国)。 前581年,公子喜迎回被晋国扣留的郑成公。前577年,公子喜率军攻打楚国的属国许国,被许国所击败。郑成公亲自率军攻许,许国被迫以叔申的封田向郑国请和。前576年,楚国率军伐郑,打到暴隧(今河南省原阳县西),接着又伐卫国,打到首止(今河南省睢县东)。子罕反袭楚国,攻取新石(今河南省叶县境内)。应许灵公请求,楚共王派公子申“迁许于叶”(今河南省叶县南),许国从此附庸于楚,而许国的原有领土都被郑国所占。前575年,子罕伐宋国,得胜。晋国、齐国、鲁国、邾国、卫国、尹武公讨伐郑国。但是,没有打郑国,而是攻打陈国和蔡国。宋、齐、卫归途被子罕击败。 同年,郑国的太子髡顽与子罕前往晋国,对他不加礼遇。太子髡顽又与子丰前去楚国,也对他不加礼遇。前571年,郑成公去世,太子髡顽继位,即郑僖公,子罕(公子喜)当国,子驷(公子騑)为政,子国(公子发)为司马。前570年,郑僖公前去晋国朝见,子丰想要向晋国控告并废掉郑僖公,子罕劝阻了他。 子罕的后裔以其字为氏,立罕氏,是七穆之一,也是罕姓的起源之一。.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公子喜 · 查看更多 »

公子繻

公子繻(),姬姓,名繻,是郑襄公之子,郑成公的庶兄。前582年秋,郑成公前去晋国进行外交活动,被晋国人以勾结楚国的罪过扣留。郑卿公孙申谋划改立国君,以便让晋国释放郑成公。次年三月,公子班立公子繻为君,一月后郑人杀死公子繻,立郑成公的儿子髡顽为君,公子班逃到许国。.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公子繻 · 查看更多 »

共叔段

共叔段,中国春秋时代郑武公的儿子,姬姓,名段。郑庄公的同母弟,封於京邑(今河南滎陽),故稱大叔(太叔)。世稱京城大叔。段一度與母親武姜合謀造反,被鄭莊公擊敗,史稱鄭伯克段。《左传》称段逃到共(今河南輝縣),故記为共叔段。《公羊传》和《穀梁传》称段在鄢城被郑庄公杀死。.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共叔段 · 查看更多 »

鄭厲公

鄭厲公,'''姬'''姓,名突(),中國春秋時代鄭國君主(前701年─前697年及前680年─前673年在位),期間流亡達17年。.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厲公 · 查看更多 »

鄭定公

鄭定公(),即姬寧,為春秋諸侯國鄭國君主之一,是鄭國第十八任君主。他為鄭簡公子,在位16年。他统治期间,楚平王太子建因受到诬陷,逃到郑国,郑定公建议他求助晋国,他却和晋国执政大臣中行寅合谋想夺取郑国,事泄,郑定公将太子建杀死。.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定公 · 查看更多 »

鄭幽公

鄭幽公(),姓名姬已,為鄭國第二十三任君主,鄭共公之子,在位1年。 前423年韓武子伐鄭,殺幽公。.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幽公 · 查看更多 »

鄭康公

鄭康公,姓名姬乙,為鄭國最後一任君主,鄭幽公之弟,在位21年,前375年郑国為韓國所滅。.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康公 · 查看更多 »

鄭哀公

鄭哀公(),姓名姬易,鄭國第二十一任君主,鄭聲公之子,在位8年。前455年郑人杀死哀公,立聲公弟丑,是為鄭共公。 Category:鄭國君主 Category:姬姓.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哀公 · 查看更多 »

鄭共公

鄭共公(),姓名姬丑,鄭國第二十二任君主,在位32年。 鄭共公是鄭聲公之弟,前455年鄭人殺鄭哀公後,被立為國君,並在當年改元。 楊寬先生考証認為在鄭哀公被殺當年改元,在位為32年。 哀公八年(前455年),鄭人弒哀公立鄭共公為國君。 共公三年(紹興本《史記集解》作「共公二年」)(前453年),晉國三卿滅知伯。 三十二年(前424年),鄭共公卒。.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共公 · 查看更多 »

鄭獻公

鄭獻公(),即姬躉,為春秋諸侯國鄭國君主之一,是鄭國第十九任君主。鄭定公子,在位13年。.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獻公 · 查看更多 »

鄭穆公

鄭穆公(),史記稱作鄭繆公,姬姓,名蘭,又名子蘭。他是春秋时代鄭國第十一任君主。鄭文公之子,母为燕姞。于公元前627年-前606年在位,共计22年,之後由其子鄭灵公即位。 穆公的七个儿子的后代在后世成为七个势力强大的世族,他们掌握着郑国的政治,将国君的权力架空。史称“七穆”。.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穆公 · 查看更多 »

鄭簡公

鄭簡公(),即鄭嘉,為春秋諸侯國鄭國君主之一,鄭-釐-公之子,是鄭國第十七任君主,在位36年。 宗室子駟因與鄭-釐-公結怨,暗殺--公,以簡公繼位。.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簡公 · 查看更多 »

鄭莊公

鄭莊公 姬姓,名寤生(),為中國春秋時代鄭國君主,《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記載,生年在鄭武公十四年(前757年)。 鄭莊公繼承其父鄭武公出任周平王的卿士,後來周平王寵信虢公,鄭莊公與周朝關係開始轉壞。在鄭莊公在位期間,鄭國國勢強盛,並曾發生多次戰事,包括由莊公之弟共叔段發動的叛亂,併吞戴國以及击败周桓王率領陳、蔡、虢等联军的繻葛之战。特别是后者,确立了郑国的“小霸”局面,证实了东周权威的衰弱。 鄭莊公對幾名兒子均相當寵愛,加上宋國和齊國進行干預,鄭國在莊公死後發生長達二十年的內亂。鄭莊公有四個兒子先後出任國君,分別為世子忽 (鄭昭公)、公子突 (鄭厲公)、公子亹及公子婴(子儀),最後以子儀被殺、鄭厲公復國結束,並由鄭厲公的子孫繼承鄭國君位。.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莊公 · 查看更多 »

鄭聲公

鄭聲公(),姓名姬勝,為春秋時期諸侯國鄭國第二十任君主,鄭定公之子,在位38年(《史記》六國年表)。 當時「晉六卿強,侵奪鄭,鄭遂弱」。聲公五年(前496年),鄭相子產去世,「鄭人皆哭泣,悲之如亡親戚」。.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聲公 · 查看更多 »

鄭靈公

鄭靈公(),即姬夷,姬姓,名夷,字子貉。為春秋諸侯國鄭國君主之一,是鄭國第十二任君主。他為鄭穆公子,在位1年。因为开玩笑惹恼了贵戚公子宋而被后者所弑,执政贵戚公子归生因为知情不报纵容弑君也被史官记载为弑君者。最初谥号为幽公,后来公子归生死,郑人逐归生一族,改幽公谥号为灵公。.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靈公 · 查看更多 »

鄭襄公

鄭襄公(),即姬堅,為春秋諸侯國鄭國君主之一,是鄭國第十三任君主。他為鄭穆公子,在位18年。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包围郑国,三个月后,攻克了郑国。楚军从皇门进入,到达京城的大路上。郑襄公打赤膊,牵着羊,迎接楚庄王,说:“我不能順應天命,不能事奉君王,使君王带着怒气来到敝邑,这是我的罪过,岂敢不唯命是听?要把我俘虏到江南,流放到海边,也听君王吩咐;要灭亡郑国,把郑地赐给诸侯,让郑国人作为奴隶,也听君王吩咐。如果承君王顾念从前的友好,看在周厉王、周宣王、郑桓公、郑武公的福分上,而不灭绝我国,让我国重新事奉君王,等同于楚国的诸县,这是君王的恩惠,也是我的心願,但我却不敢想,恭敬地坦白我的真心话,请君王考虑。”左右大臣对楚庄王说:“不能允许,得到了国土,没有放過的。”楚庄王回答:“鄭國的国君能够屈居他人之下,必然能够取信和使用他的百姓,恐怕还是很有指望的罷!”楚军退兵三十里,允许郑国讲和。.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襄公 · 查看更多 »

鄭桓公

鄭桓公(),'''姬'''姓,名友,或稱多父,或稱桓友,是中國西周時代鄭國的開國君主。《史记》和《東周列國志》称他是周厉王的兒子,周宣王的弟弟。《竹书纪年》则说他是宣王之子。 鄭桓公於前806年獲周宣王封於鄭(位於今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区東北)。由於友得到百姓的愛戴,周幽王於前773年委任友為司徒。.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桓公 · 查看更多 »

鄭武公

鄭武公,姓姬,名掘突,為中國春秋時代鄭國君主 (前771年─前744年在位)。.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武公 · 查看更多 »

鄭成公

鄭成公(),姬姓,名睔,為春秋諸侯國鄭國君主之一,是鄭國第十五任君主。他為鄭襄公子,在位14年。 前582年,鄭成公被晋国扣留。郑国国内执政大臣听从公孙申的建议,围攻许国。意思是不重視成公的性命,還有餘力包围许国,又不派使者到晋国營救成公,一副要迎立新君的樣子,晋国一定将成公放回,前581年,鄭成公回国。.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成公 · 查看更多 »

鄭昭公

鄭昭公(),姬姓,名忽,中國春秋時代鄭國君主 (前701年及前697年─前695年在位)。他是鄭國首位被暗殺的君主。.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昭公 · 查看更多 »

鄭文公

鄭文公(),姓姬,名踕,中國春秋時代鄭國君主(前673年-前628年在位),諡號文,鄭厲公突之子。郑文公十八年(前655年),郑文公暗中與楚国友善,次年齊、鲁攻打郑国,楚国出兵救郑。 郑文公三十六年(甲申,前637年),曾經拒絕接待流亡至鄭國的晉國公子重耳(後來的晉文公)。大夫叔瞻劝告他:“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文公不聽,以為“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 郑文公四十四年(前629年),重耳即位为晋文公,秦、晋联军围攻郑国。郑文公派人召见烛之武到秦营去拜见秦穆公。秦穆公与郑人缔结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率兵出救郑国。晋军只得撤兵。鄭文公死後,由其子子蘭即位。 另文公与叔父郑子遗孀陈妫生有两子太子华、公子臧,均比后来的穆公年长,但都因谋反被杀。还有和苏女所生的公子瑕、子俞弥。.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文公 · 查看更多 »

鄭悼公

鄭悼公(),即姬沸,為春秋諸侯國鄭國君主之一,是鄭國第十四任君主。他為鄭襄公子,在位2年。.

新!!: 郑国君主世系图和鄭悼公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郑国君主世系表郑国君主家族树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