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鄭俊平

指数 鄭俊平

鄭俊平(),廣東潮州人,現任大埔區議員(大元選區),前區局議員,其中於2004年至2007年任大埔區議會主席,前港進聯成員,現時為民建聯大埔支部副主席。他為大埔體育會主席。其兄為商人鄭俊雄,弟為區議員鄭俊和。其女兒於2011年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加區議會選舉。 1982年區議會選舉,鄭俊平在大埔南選區以1,530票晉身成為區議會成員;1985年區選在大埔東南選區競逐,敗給李浩輝;1988年區選以2,191票在大埔中選區力壓黃容根。 2003年區選,他在大元選區以2,043票,擊敗得到1,362票的羅錦輝,成功連任。他於2007年區議會選舉中成功連任,但在角逐爭大埔區議會副主席時敗給鄉事派的文春輝,2011年再度連任,但他於2015年區議會選舉連任時,前市政局議員鍾樹根卻於香港島區黯然下馬,而他則成功在新界東連任。.

27 关系: 十四鄉大埔 (香港)大埔區議會官地寮屋广东省廉政公署 (香港)地方法院地政總署僭建利益衝突全港運動會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烏溪沙香港協進聯盟贪污黃容根鄭俊和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潮州市新界小型屋宇政策文春輝1982年香港區議會選舉198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1988年香港區議會選舉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十四鄉

十四鄉(英語:Shap Sze Heung)是位於新界東西貢北約,在大埔區東南部,企嶺下海沿岸,與沙田區馬鞍山市鎮及西貢區相連的 14 條鄉村的統稱。十四鄉居民早年多從事漁樵及農耕生活,主要交通倚賴水路往來大埔墟,因此十四鄉雖然位於西貢北,但在分區上屬於大埔區。.

新!!: 鄭俊平和十四鄉 · 查看更多 »

大埔 (香港)

大埔是香港新界東北部,面臨吐露港的一個地方,是香港十八區——大埔區的主要部分,大埔新市鎮座落其中。大埔位於吐露港西北面,距離沙田約11公里,粉嶺約8公里。大埔三面環山,分別為九龍坑山、北大刀屻、大刀屻、大帽山和草山。.

新!!: 鄭俊平和大埔 (香港) · 查看更多 »

大埔區議會

大埔區議會是香港18個區議會之一,成立於1981年4月,負責協助處理新界東大埔區的事務。該區共有21名議員,其中直選議員19名,當然議員2名(區內各鄉事委員會主席)。地址是新界大埔鄉事會街8號大埔綜合大樓4樓。.

新!!: 鄭俊平和大埔區議會 · 查看更多 »

官地

官地是香港對政府土地的稱呼。 英治時期,根據《英皇制誥》,所有土地皆屬英國皇室所有,稱為官地(Crown land,直譯為「皇室土地」);只有一個例外,就是中環聖約翰座堂,屬永久業權(Freehold),為英皇送贈予聖公會/坎特伯雷大主教。香港賣地並不是真的將土地永久出售,而只是出售使用權,而且有期限,稱為「'''批地'''」。早期批地年期甚長,為999年,香港會所大廈便是其中之一;後來縮短至99年或以下;新界(包括新九龍)土地則至1997年6月27日;由於新界的租借期限為6月30日,相傳餘下三天是為了辦理轉換手續;現時批地年期則大多為50年,到期時再由當局決定如何處理。此種「批地」做法亦為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倣效,以避免抵觸「土地國有」原則。 亦由於這個原因,直至現在香港幾乎所有土地法理上皆為政府所有,隨時可引用《收回土地條例》(香港法例第124章)收回,拒絕遷出者可被控「佔用官地」;此亦是導致市區重建局及其前身土地發展公司徵收土地時常與居民衝突的原因。.

新!!: 鄭俊平和官地 · 查看更多 »

寮屋

寮屋在香港是指非法佔地而建的臨時居所,其建築通常相當簡陋,大多以鐵皮及木板等搭建而成,所以又俗稱鐵皮屋、木屋;香港的非原居民村落大多只是寮屋。同時寮屋區內有免費水源供用桶提水。 寮屋在1940年代末的香港開始增多。原因不只是原有的房屋在戰時大多受到破壞,更重要的是其後中國大陸爆發國共內戰,使大量難民湧入香港。香港政府在奉行自由貿易的原則下,當時未有相應提供任何公營房屋計劃,難民便在市區邊緣和山邊建造寮屋。寮屋區十分擠逼,衛生惡劣,更經常發生火災意外。直到1953年12月24日石硤尾大火燒毀該處的寮屋區令近五萬人無家可歸後,香港政府才改變房屋政策,興建公營房屋安置居民,寮屋在香港的數量才受到控制。香港政府於1982年及1984年至1985年為所有寮屋進行登記,紀錄每間屋面積、高度、居住人口等資料,自此居民不能自行擴建房屋(僭建),否則會失去清拆寮屋時入住公屋(俗稱「上樓」)的資格。截至2009年,香港仍有寮屋二十多萬數間,有人居住者八萬多間香港無綫電視,《星期二檔案》,2010年1月19日,當中包括黃大仙、鯉魚門、茶果嶺、薄扶林村,以及新界等多處地方。 2009年10月九華徑寮屋區發生大火,使人再次關注寮屋居民之居住問題。但亦有居民稱住在寮屋只需每年向政府繳納數百元地租,花費較居住在其他地方少得多。.

新!!: 鄭俊平和寮屋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新!!: 鄭俊平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廉政公署 (香港)

廉政公署(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縮寫:ICAC),簡稱「廉署」,於1974年2月15日根據《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條例》(現改名為《廉政公署條例》)成立,是獨立及直接向香港政府首長(香港主權移交前為香港總督,後為行政長官)負責的紀律部隊及執法機構,以肅貪倡廉為目標。主權移交前名叫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 廉政公署現僱有職員約一千三百多人,差不多全部以合約形式受聘,其中逾半數職員已在廉政公署服務超過十年。.

新!!: 鄭俊平和廉政公署 (香港) · 查看更多 »

地方法院

地方法院(又譯區域法院)通常是指訴訟程序中的初審法院及最下級審法院。地方法院通常管轄範圍為數個城鎮,至一個城市或一個縣。.

新!!: 鄭俊平和地方法院 · 查看更多 »

地政總署

地政總署(英文:Lands Department,簡稱Lands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於1982年4月1日成立,負責管理香港政府的土地及相關行政事宜,包括批出土地作發展用途、土地及物業估價、徵收私人土地作為公共項目用途、重批及修改土地契約、土地管制及執行契約、維持大地測量控制網、土地界線測量、航空測量、繪製地圖、維修位於未撥用的政府土地上的斜坡,以及審批預售樓花同意書和大廈公契等。.

新!!: 鄭俊平和地政總署 · 查看更多 »

僭建

僭建,--;--。 僭建是未獲審批而私自改变建築,例如加蓋附加楼层、更動承重牆或加挖地下室等。僭建有違相關建築物法例,也可能危害原先建築的力學平衡,形成危樓。香港由香港政府屋宇署監管僭建,在中国大陆由各市城市管理局监管。.

新!!: 鄭俊平和僭建 · 查看更多 »

利益衝突

利益衝突是指個人或組織涉及不同方面相同的利益時,向自己或與自己相關人士作出偏袒或優待的不當行為。利益衝突通常出現於公職人員或律師身上。如果沒有一個完善的利益申報制度讓公眾監察,便很容易引起利益衝突出現。.

新!!: 鄭俊平和利益衝突 · 查看更多 »

全港運動會

全港運動會(The Hong Kong Games,簡稱港運會)是香港一個綜合運動會,創辦於2007年,每兩年舉行一屆,並以全香港十八區作為參賽單位。舉辦港運會目的是在社區上提供更多體育參與、交流和合作機會,藉此促進十八區之間的溝通和友誼,使各有關單位的合作伙伴關係得以進一步體現和落實,加強社區的凝聚力。此外,更可進一步推廣社區「普及體育」的文化,以及提高香港的運動水平。 全港運動會的會徽為3個排列成「18」字樣的環,象徵香港十八區一同參與全港運動會。三個環同時能代表香港島、九龍及新界,亦象徵參與舉辦港運會的單位包括體育委員會、十八區區議會與地區體育會,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與各有關體育總會合作無間;旁邊的幼線,為設計增添動感活力,也寓意十八區活力充沛;而紅色可彰顯運動員的活力,橙棕色和藍色則分別代表在室內和户外進行的比賽。.

新!!: 鄭俊平和全港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公職人員行為失當

公職人員行為失當(英文:Misfeasance in public office或Misconduct in public office)是一項在普通法上的罪行,指公職人員在執行公職的過程中或在與其公職有關的情況下,故意作出失當或不恰當的行為(例如故意疏忽職守、濫用公職權力或不履行職務),而未能提供合理解釋或理由,並且鑑於該項公職和擔任公職者的職責範圍、有關公職和任職者的服務宗旨的重要性,以及偏離職責的性質和程度,有關的失當行為屬於嚴重而非微不足道。即使未有確切證據證明有關公職人員因受賄而故意作出有關的失當行為,而且未有令政府有任何損失,依然可被控這項罪名。.

新!!: 鄭俊平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 · 查看更多 »

烏溪沙

烏溪沙(Wu Kai Sha),原稱烏龜沙(Wu Kwai Sha,亦作U Kwai Sha),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鄰接馬鞍山,為香港一處郊遊度假地點,近年發展成為住宅區域。.

新!!: 鄭俊平和烏溪沙 · 查看更多 »

香港協進聯盟

香港協進聯盟(簡稱港進聯;英文:Hong Kong Progressive Alliance)成立於1994年7月,是香港一個由工商專業界人士組成的親北京政治團體,黨魁是劉漢銓,總幹事吳軍捷則被指從廣州被調派到香港工作。.

新!!: 鄭俊平和香港協進聯盟 · 查看更多 »

贪污

貪污是指身在某特定職位的人員利用职务便利不正當地取得财产的一種行為。.

新!!: 鄭俊平和贪污 · 查看更多 »

黃容根

黃容根(),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前成員,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漁農界)及大埔區議會議員。.

新!!: 鄭俊平和黃容根 · 查看更多 »

鄭俊和

鄭俊和,香港大埔區區議員。 2003年區議會選舉中,他在太和選區參選,最後以3,080票,擊敗得到1,190票的譚麗霞,和得到631票的蘇保帶,成功當選。.

新!!: 鄭俊平和鄭俊和 · 查看更多 »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簡稱民建聯(DAB),前稱民主建港聯盟,是一個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立場為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同時爭取基層、中產和商界的支持,在此方面與另一建制派政黨工聯會有別。民建聯與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大部分立場與中共中央一致。該黨被民主派人士稱為保皇黨。 前任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為創黨主席。.

新!!: 鄭俊平和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 查看更多 »

潮州市

潮州市(官方音译:Chaozhou,拉丁化:Chauchowfu/Teochew,廣東拼音:Chiuchow)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部,与福建省比邻,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宜居中小城市之一,同时还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瓷都等称号。潮州市下辖2个市辖区(湘桥区、潮安区)、1个县(饶平县)及1个县级管理区(枫溪区),共设9个街道办事处、41个镇、891个村民委员会、120个居民委员会。枫溪区由枫溪镇、潮州火车站区,以及由湘桥区凤新街道分出的池湖、蔡陇两个管理区组成,辖5个社区、26个村。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州市文物古迹众多,截止至2010年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是广东文物古蹟荟萃之地。潮州位于韩江中下游,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县、平和县交界,西与广东省揭阳市的揭东区接壤,北连梅州市的丰顺县、大埔县,南临南海并通汕头市。 潮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成员城市之一,对外开放旅游城市,闽、粤、赣边韩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全市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和潮安区北部。全市总面积3679平方公里,2014年末户籍人口为268.8万人。 潮州市是是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同时是粤东地区文化中心。历史上相继为郡、州、路、府治所。也曾是及海外贸易的始发地。享有”南国邦郡“、“文化橱窗”、”华侨之乡“、“潮州菜之乡”、“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

新!!: 鄭俊平和潮州市 · 查看更多 »

新界小型屋宇政策

新界小型屋宇政策(New Territories Small House Policy),俗稱丁屋政策,是香港新界原居民的男性後人(即「男丁」)獲准在私人土地興建的房屋,為香港殖民地時期沿用至今的一項政策。.

新!!: 鄭俊平和新界小型屋宇政策 · 查看更多 »

文春輝

文春輝,MH,生於新界文氏家族,前香港大埔區區議員,是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的成員,也是一名商人。 在1999年區議會選舉中,循康樂園選舉參選,最後以786票,擊敗得到431票的2號候選人郭仲池,初次當選為區議員。 2003年區議會選舉中,他在康樂園選區參選,最後以1,171票,擊敗得到495票的葉偉才,成功連任。 2007年3月,當選為大埔鄉事委員會主席,成為大埔區議會當然議員,根據《區議會條例》的有關規定,他所在的康樂園選區的民選議員席位需要懸空。 2015年3月,被張學明接替大埔鄉事委員會主席,同時失去大埔區議會副主席之位,太陽報,2015-03-20。文因此於2015年區議會選舉中轉戰直選,重返曾經當選的康樂園選區參選,與鄉事派鄧銘泰對撼,文最後只得1132票,不敵1780票的鄧,宣告轉戰直選失敗,成為唯一一位在區選中「落馬」的前任當然議員。.

新!!: 鄭俊平和文春輝 · 查看更多 »

1982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1982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是香港歷史上第一次區議會選舉。選舉分別於1982年3月4日(新界市鎮及郊區)及9月23日(港九市區)舉行,故此當時有分別將三月的選舉稱為「新界區議會選舉」,而九月的選舉則稱為「港九區議會選舉」。.

新!!: 鄭俊平和1982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198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198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於1985年3月7日舉行,本屆選舉是香港區議會的第二屆選舉,因為在1982年舉行的選舉是分別在三月及九月在新界區及港九進行,而市政議會選舉亦因為新界地域及港九之不同而非同時進行,故此是次選舉是香港首次不分區域的統一選舉。 區議會的數目由1982年時的18個增至19個,原因是荃灣區議會被劃分為荃灣及葵青兩個區議會。民選區議員的總數也增加至237名,委任議員的數目則維持不變,仍為132名,而政府官員在這次選舉後不再出任區議員。另一項變化是在這次選舉後,各區議會的主席由議員自行推選產生,不像過往般由政務專員擔任。此外,隨著政府發展代議政制的安排,19個區議會的議員分別組成10個選舉團,每個選舉團推選出1名代表進入立法局。.

新!!: 鄭俊平和198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1988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1988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於1988年3月10日舉行。 本屆選舉是區議會的第三屆選舉,情況和第二屆選舉大致相同。民選議席的總數略增,共264席,委任議席亦稍增至141席,即兩者仍保持在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的大致比例。此外,新界的9個區議會還包括共27名由各鄉事委員會主席出任的當然議員。 本屆區議會選舉宣傳歌曲為《這區這裡》,由張學友主唱。.

新!!: 鄭俊平和1988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第二屆區議會選舉,於2003年11月23日舉行。投票人數達108萬人,投票率44.4%。是次選舉是「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後第一個大型選舉。.

新!!: 鄭俊平和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三屆香港區議會選舉,於2007年11月18日舉行。是次選舉重選香港十八區區議會共405個民選的議席。.

新!!: 鄭俊平和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郑俊平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