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郑亲王

指数 郑亲王

和硕郑亲王(a),清朝世袭亲王。崇德元年(1636年),舒尔哈齐的儿子济尔哈朗被清太宗皇太极封为郑亲王。其子济度改为简亲王,后来得到世袭罔替的许可,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乾隆时改回郑亲王,一共传了十代八位郑亲王、九位简亲王。.

目录

  1. 20 关系: 岳齡崇德世袭罔替德塞德沛喇布傅喇塔皇太極王爵神保住端华费扬武郑亲王府肅順铁帽子王雅尔江阿雅布松德清朝济尔哈朗

  2. 清朝王爵

岳齡

岳齡,蒙古正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光緒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緒壬辰科殿試,登進士三甲150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查看 郑亲王和岳齡

崇德

崇德(v;;元年:1636年-末年:1643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二个年号,清朝使用此年号共八年。 崇德八年八月清世祖即位沿用。.

查看 郑亲王和崇德

世袭罔替

世袭罔替即世袭次数无限、而且承袭者承袭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从魏晋时代开始,中国的世袭制度被进一步区分为世袭罔替和普通世袭,后者是世袭次数有限、而且每承袭一次,承袭者只能承袭较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到了宋代,世袭罔替基本被取消,更出现了不能被继承的终身爵。明代,皇族封爵为世袭罔替。清代,世袭罔替的爵位主要为铁帽子王。.

查看 郑亲王和世袭罔替

德塞

德塞(),滿洲愛新覺羅氏。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之孫、簡純親王濟度第三子。第三代鄭親王(1661年-1670年)。 順治十七年(1660年),父親濟度逝世,德塞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承襲簡親王爵位。 康熙九年(1670年),德塞逝世,朝廷予以諡號為「惠」,无子。由其兄喇布承襲簡親王爵位。.

查看 郑亲王和德塞

德沛

德沛(),字濟齋,天主教名约瑟,滿洲愛新覺羅氏,清朝宗室。鄭獻親王濟爾哈朗弟貝勒費揚武曾孫、貝子福存子。第八代鄭親王(1748年-1752年)。 雍正十三年(1735年),授德沛鎮國將軍之職。果親王允禮推薦下,世宗召見問德沛所欲,德沛應對曰:「原廁孔廡分特豚之饋。」世宗因而重他,授職為兵部侍郎。 乾隆元年(1736年),改為古北口提督。乾隆二年(1737年),授職為甘肅巡撫,德沛上奏言:「甘肅州縣多在萬山中,遇災,民入城領賑,路窵遠。宜於鄉鎮設廠散糧,並許州縣吏具詳即施賑。」旋擢升為湖廣總督,德沛上奏言:「治苗疆宜勸墾田,置學校,並諭令植樹。」乾隆四年(1739年),調職為閩浙總督。御史朱續晫彈劾福建巡撫王士任贓私,高宗懷疑不符事實,命令朱續晫會同審問。德沛自認失察,奪去王士任官職,當時的人佩服其大公無私。福州將軍隆升為人貪婪放縱,被德沛彈劾而去職。德沛又上奏適宜酌情遷移鎮將營汛,預備平息爭端。 乾隆五年(1740年)十二月,諭曰:「德沛屢任封疆,操守廉潔,一介不取,逋負日積,致蠲舊產。賜福建藩庫銀一萬,以風有位。」乾隆六年(1741年),德沛兼任署理浙江巡撫。乾隆七年(1742年),調任兩江總督。淮、揚大水,令府縣發倉庫,奏撥地丁、關稅、鹽課銀十萬兩治水賑災。再因商議河事與高斌不合。乾隆八年二月(1743年),被召回京師轉任吏部侍郎。同年十二年五月,署理山西巡撫。同年十二月,擢升為吏部尚書。乾隆十三年(1748年)七月,因病解任。 同年,簡親王神保住因罪被廢黜,高宗以德沛操履厚重,特命他承襲簡親王爵位,曾祖父貝勒費揚武、祖父貝子傅喇塔、父親福存,一同被追封為簡親王。乾隆十七年(1752年),德沛逝世,朝廷予以諡號為「儀」。以濟爾哈朗曾孫奇通阿承襲簡親王爵位。.

查看 郑亲王和德沛

喇布

喇布(),滿洲愛新覺羅氏。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之孫、簡純親王濟度次子。第四代鄭親王(1670年-1681年)。 康熙七年(1668年),喇布被封為三等輔國將軍。康熙九年(1670年),其弟簡惠親王德塞逝世,喇布承襲簡親王爵位。 康熙十三年(1674年)九月,因平西王吳三桂謀反,喇布被任命為揚威大將軍,率師駐守江寧。康熙十四年(1675年)九月,移師江西,鎮守南昌,屢次遣兵救援東鄉,攻擊鄱陽,大破金谿、萬年。吳三桂部將高得捷、韓大任攻陷吉安,朝廷下詔催促喇布進軍。喇布駐守南昌,不出師攻打吉安,屯軍於螺子山,敵軍到來攻擊,喇布軍隊大敗。清聖祖派遣侍郎班迪按下敗狀,喇布乃督師圍攻吉安。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敵引走,喇布軍進入吉安,喇布上疏稱韓大任等屯軍於寧都請降,朝廷下詔准許。既而韓大任自寧都出軍侵擾萬安、泰和,喇布再次請求增兵。清聖祖上諭曰:「簡親王喇布自至江西,無尺寸之功,深居會城,虛糜廩餉。迨赴吉安,以重兵圍城,而韓大任竄逸,竊踞寧都,復擾萬安、泰和,不能擊滅。喇布所轄官兵為數不為少,乃一大任不能翦除,宜嚴加處分,俟事平日議罪。」 康熙十七年(1678年)正月,護軍統領哈克三等擊敗韓大任於老虎洞,摧毀其軍壘,斬首級六千。韓大任奔赴福建,詣康親王傑書軍投降。同年二月,喇布移師湖南,駐守茶陵。同年八月,吳三桂死於衡州,朝廷下詔令喇布自安仁進軍。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月,進軍收復衡州。同年二月,分兵收復祁陽、耒陽、寶慶。同年九月,進軍至廣西,駐守桂林。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月,馬承廕在柳州反叛。同年五月,喇布進攻柳州,馬承廕投降。同年八月,移軍駐守南寧。同年十月,朝廷下詔選取所部付交大將軍賚塔進攻雲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八月,朝廷召喇布回京師。同年十月,喇布逝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追論吉安失機、行軍失律之罪,喇布被奪去爵位。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其弟雅布承襲簡親王爵位。.

查看 郑亲王和喇布

傅喇塔

傅喇塔(),滿洲愛新覺羅氏。和碩莊親王舒爾哈齊之孫、追封簡靖定親王費揚武第四子。追封簡惠獻親王。 順治二年(1645年),傅喇塔初封為輔國公,跟從勒克德渾巡行湖廣有功,朝廷賜金五十兩、銀千兩。順治五年(1648年),再征戰湖廣,追逐敵軍至廣西,賜銀六百兩。順治六年(1649年),進封為貝子。順治十六年(1659年),因朝參時失儀,降爵位為輔國公。順治十八年(1661年),恢復其固山貝子爵位。 康熙十三年(1674年),靖南王耿精忠謀反,授傅喇塔寧海將軍之職,輔佐康親王傑書討伐耿精忠。大軍行至浙江,溫州、處州各處皆被攻陷。傅喇塔部隊進逼台州,大戰敵軍於黃瑞山,攻擊斬殺耿精忠部將陳鵬等,復破敵於天台紫雲山。康熙十四年(1675年),耿精忠部將曾養性再次侵犯台州,大軍自仙居偷襲敵後,大破敵軍,乘勝進圍黃巖,曾養性逃遁,城中士兵投降。傅喇塔先後收復太平、樂清、青田諸縣,進攻溫州,破敵於南江。康熙十五年(1676年),耿精忠率四萬士兵水陸兩路來犯,大軍分路迎擊,斬殺其將三百、士兵二萬餘人。 當初,傅喇塔進攻溫州,先以等待紅衣砲為辭,繼言需要戰船,傑書上疏奏聞。聖祖斥責他們上疏先後有別,命他們剋期攻取溫州。傅喇塔上疏言:「臣奉康親王檄催,心思皇惑,語言違謬。臣前駐台州,王雲:『待破台州,進福建。』臣得黃巖,又雲:『必取溫州。』以是責臣,臣將無辭。今蒙恩刻期下溫州,敢不戮力,但環溫州皆水,我軍不能猝入。」聖祖命康親王留兵圍攻溫州,而催促傅喇塔率大軍自衢州謀求攻打福建。聖祖上諭曰:「王、貝子皆朕懿親,受命討賊,師克在和,宜同心合力,以奏膚功。」於是傅喇塔亦留下士兵圍攻溫州,而親自率兵攻打處州,溯江抵達得勝山。曾養性等以數百艘泊江中,復立兩營對江及得勝山下古溪,阻擋清軍。傅喇塔派遣士兵攻打古溪,伏兵於林中,敵軍大敗,伏兵四起截殺,並發砲粉碎敵舟及對江的軍營。清軍進次溫溪渡口,打敗耿精忠部將馬成龍。再在衢州會同傑書部隊。耿精忠屯兵於雲和石塘嶺,清軍進擊,攻破二十八個軍壘,攻克雲和。同年九月,清軍進入福建,耿精忠投降。浙江諸賊寇亦悉數平定。同年十一月,傅喇塔卒於軍中。當傅喇塔的遺體運回京城時,朝廷賜祭奠,予以諡號為「惠獻」。 乾隆十五年(1750年),因其孫德沛承襲簡親王爵位,復追封傅喇塔為簡親王。.

查看 郑亲王和傅喇塔

皇太極

清太宗皇太极(z,),爱新觉罗氏,,是后金的第二代大汗和清朝开国皇帝,1626年10月20日至1643年9月21日在位,年号天聪(后金大汗时)、崇德(大清皇帝时),廟號太宗(v),谥号簡作文皇帝(v)。 皇太极早年译名不定,或作“黄台吉”、「洪太極」、“洪太主”、“洪佗始”等,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他是后金建立者努尔哈赤(尊为清太祖)第八子,在1626年努尔哈赤逝世后继承汗位,年号天聪,当时后金的实际统治区域为现中国东北大部及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生产,持續增强兵力,为后来清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除了发展实力之外,也不断发兵入侵明朝。1636年,远征蒙古的察哈尔部,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天賜聰慧」的可汗,即「天聰」義譯)。同年改国号大清、年号崇德,在沈阳称帝,正式建立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又改女真族名为满族,定满语为国语。仿汉制(重用漢人范文程),立百官。此后又以朝鲜国拒绝朝贺为由,大举南下侵略朝鲜,迫其臣服,将明朝在清朝后方的这一个重要盟友势力铲除。 1643年,皇太极逝世。其弟多尔衮与长子豪格争夺皇位,最终由第九子福临(顺治帝)继位,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摄政。.

查看 郑亲王和皇太極

王爵

王爵是君主制下的一种爵位,一般地位僅次於整個國家的君主,高於公爵。中国近代最高等级的王爵称为亲王,因此“亲王”也用来翻译西方君主制国家相应的爵位。王爵和作为君主称号的“王”有所不同,前者是君主授予的爵位,而后者是一国的君主。.

查看 郑亲王和王爵

神保住

保住(),滿洲愛新覺羅氏。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之曾孫、簡純親王濟度之孫、簡修親王雅布第十四子。第七代鄭親王(1726年-1748年)。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神保住被封為一等鎮國將軍。雍正四年(1726年),世宗下詔斥責其兄簡親王雅爾江阿耽飲廢事,奪去其爵位。由神保住承襲簡親王爵位。乾隆十三年(1748年),高宗下詔斥責神保住恣意妄為,以致兩目成眚,又虐待兄長女兒,奪去其爵位。以濟爾哈朗弟貝勒費揚武曾孫德沛承襲簡親王爵位。.

查看 郑亲王和神保住

端华

端華(a;),愛新覺羅氏,鑲藍旗人,大清開國功臣鄭親王濟爾哈朗的七世孫,烏爾恭阿第三子,咸豐帝遺命顧命八大臣之一,後慈安、慈禧、恭親王奕訢等聯手發動了祺祥之變,端華被賜自盡,爵位被革,弟肅順亦被斬首。.

查看 郑亲王和端华

费扬武

#重定向 費揚武.

查看 郑亲王和费扬武

郑亲王府

郑亲王府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5号的清朝郑亲王济尔哈朗及其后裔的府第。.

查看 郑亲王和郑亲王府

肅順

#重定向 肃顺.

查看 郑亲王和肅順

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是对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的俗称。整个清代共有十二家铁帽子王。 清王朝建立后,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皇族爵位即是这个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当时确定的皇族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查看 郑亲王和铁帽子王

雅尔江阿

#重定向 雅爾江阿.

查看 郑亲王和雅尔江阿

雅布

雅布(v;),滿洲愛新覺羅氏。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之孫、簡純親王濟度第五子。第五代鄭親王(1683年-1701年)。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雅布在其兄喇布逝世及緣事追削王爵後,承襲簡親王爵位。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朝廷命雅布開赴蘇尼特防 備噶爾丹。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爾丹深入烏珠穆沁地,清軍由恭親王常寧為安北大將軍率領,雅布與信郡王鄂扎為副帥,出喜峯口。既而罷行,聖祖下詔雅布開赴至裕親王福全軍 參贊軍務。同年八月,擊敗噶爾丹於烏闌布通,噶爾丹逃遁,雅布並沒有窮追。回師後,朝廷議論他不追敵罪,罪當奪爵,聖祖下詔罰雅布薪俸三年。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雅布跟從聖祖親征。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命令雅布掌管宗人府事。 康熙四十年(1701年),雅布逝世,朝廷予以諡號為「修」,由長子雅爾江阿承襲簡親王爵位。.

查看 郑亲王和雅布

松德

松德是芬蘭的城鎮,由奧蘭群島負責管轄,面積184.12平方公里,鎮上的教堂始建於十八世紀,主要經濟活動是旅遊業,2013年人口1,03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9.6人。.

查看 郑亲王和松德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查看 郑亲王和清朝

济尔哈朗

#重定向 濟爾哈朗.

查看 郑亲王和济尔哈朗

另见

清朝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