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邊界警區

指数 邊界警區

邊界警區(英文:Border District,簡稱:BOR)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新界北總區,負責維持香港邊境禁區的公共安全,反走私、反偷渡及維持各條(總共5條)連接中國大陸的陸路口岸的人流及車流暢順及秩序。.

12 关系: 中国大陆快速應變部隊公共安全非法移民香港警務處香港警務處架構香港邊境禁區香港治安警察總區走私英语沙頭角分區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新!!: 邊界警區和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快速應變部隊

快速應變部隊(俗稱大Q;英文:Quick Reaction Force,縮寫:QRF)於2000年3月31日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新界北總區行動部邊界警區,為準軍事部隊,主要責任為巡邏新界北總區幅員達132平方公里的郊野、反偷渡、搜索及拯救,同時擔任警務處處長的後備武裝部隊,隨時支援水警總區及各總區的野外行動等,以及隨時加強其他警區的警察力量。.

新!!: 邊界警區和快速應變部隊 · 查看更多 »

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是指保护个人、财产、物品不受到灾害或事故等危险的威胁。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对公共安全的认识和评价也不相同。 公共安全大致可以分为.

新!!: 邊界警區和公共安全 · 查看更多 »

非法移民

非法移民,又稱偷渡客、黑民、無證移民根據《紐約時報》引述資深記者解釋:自由派傾向用「無證移民」(undocumented immigrants),保守派傾向用「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rants)甚至「非法黑民」(illegal aliens)。但「alien」一詞由於可以解釋為「外星人」而被《紐約時報》形容為「聽起來居心叵測」。,是指非本國公民透过非法或逾期居留的方式跨越邊境的「移民」。在美國,澳洲,加拿大等移民國家,“無證移民”泛指一個人在不具備所在居留國法律允許的前提下居住,生活以及工作,在當地接受教育,既包括那些以非法渠道进入发达国家的偷渡客,也包括那些以合法渠道进入发达国家,超過可停留時間后沒有返回原本居住国家的人。 非法移民衍生許多社會问题。如經濟、社會福利、教育、犯罪、公共福利、健康保險、人權等。如果某个“移民”通过各種渠道(比如,非法居留期间获得所在国的大赦)获得所在国的合法居留权,则称为“洗白”。.

新!!: 邊界警區和非法移民 · 查看更多 »

香港警務處

香港警務處(Hong Kong Police Force,別名見下一段)於1844年5月1日成立,世上最早一批現代警察機關之一,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局,為編制最龐大的香港政府部門(佔20.2%)及紀律部隊。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統計香港平均每100萬人有4500警察,警民比例居全球第五名(僅次俄羅斯、土耳其等)。 虽然香港特別行政區有解放軍駐守,但解放軍並不能隨意離開駐地營地。因此,在不少國家和地區中部份是軍隊的職能,在香港均由警方擔任,如防守海岸,邊界巡邏和反恐行動。 現任警務處處長為盧偉聰。.

新!!: 邊界警區和香港警務處 · 查看更多 »

香港警務處架構

警務處處長就香港警務處的管理及效率向行政長官負責,由兩位警務處副處長協助,其中一位主管行動,轄下設有兩個處級部門──行動處和刑事及保安處;另外一位主管管理事務,轄下分為三個處級部門:人事及訓練處、監管處和財務及政務及策劃處。http://www.police.gov.hk/ppp_tc/01_about_us/os_chart.htmlhttp://www.police.gov.hk/ppp_tc/01_about_us/os_sofficers.html 香港警務處架構由以下5個處所組成:http://www.police.gov.hk/ppp_tc/01_about_us/os.html.

新!!: 邊界警區和香港警務處架構 · 查看更多 »

香港邊境禁區

香港邊境禁區(英文:Frontier Closed Area)主要指設於香港新界北的邊境禁區,其中包括北區的沙頭角市及鄉郊、羅湖、文錦渡、部份打鼓嶺地區及元朗區落馬洲及支線範圍;範圍最廣時期達約2,800公頃,至2016年縮減至約400公頃。不少沙頭角周邊村落、打鼓嶺周邊村落、馬草壟一帶、沙嶺一帶以及新田部份地區被釋出禁區。 南面海島也有一些禁區,如石鼓洲。 但要注意的是,羅湖村的大部份範圍並不屬禁區,但進村的道路屬於港鐵及邊境部門共同管理的封閉道路,而該村被險要的山嶺包圍,因此必須持有禁區許可證方可進入 另外,蓮麻坑村情況亦相似。縱使該村不屬邊境禁區,但由於進村唯一道路屬邊境禁區,而且該村亦被陡坡包圍,因此循一般道路進入該村必須持有邊境禁區許可證,否則須於蓮麻坑警崗調頭。 以下村落仍在邊境禁區之內,需要申請禁區紙: 1.沙頭角邨 2.菜園角 3.崗下 4.圓墩山 5.山咀(部份) 6.新桂田(部份) 7.柦竿洲村 以下村落需要使用禁區內的道路或鐵路設施前往: 1.蓮麻坑村 2.羅湖村 以下村落需要取道禁區並乘船前往: 1.鴨洲 2.鳳坑 3.蛤塘 4.吉澳 5.谷埔 6.茘枝窩 7.犁頭石 8.梅子林 9.牛屎湖 10.三椏 11.西流江 12.鎖羅盤 13.榕樹凹.

新!!: 邊界警區和香港邊境禁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治安

香港治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決策局之一的保安局負責,包括維持公共安全、出入境、海關、囚犯管理及更生、提供消防及緊急醫療服務等等。保安局的首要任務,是確保香港繼續成為一個安穩太平的城市。現任局長為黎棟國。根據政治及經濟風險顧問公司在2008年11月發表的調查,在所調查的亞太區的(國家和城市)地區中,香港被評定為最安全穩定的地方。比較各地數字得出,香港罪案率為亞洲最低,為全亞洲最安全(國家和城市)地區,亦為全世界最安全的地區之一。根據香港大學於2011年進行的公眾意見調查結果顯示,分別95%和76%的受訪者認為香港的日間和夜間環境是安全的;以美國為基地的世界正義工程(WorldJusticeProject)於同年發表的法治指數(RuleofLawIndex)將香港的公共秩序和安全在全球66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列首位。 根據由香港大學進行的警隊服務對象滿意程度調查結果顯示,95%受訪者表示在香港日間感到安全,76%受訪者表示在香港夜間感到安全。.

新!!: 邊界警區和香港治安 · 查看更多 »

警察總區

警察總區(Police Regions,簡稱Region)是香港警務處為了執行日常的警察事務,所劃出的行政區域,與香港行政區劃存在著一定差異。警察總區分為6個,分別為港島總區、東九龍總區、西九龍總區、新界北總區、新界南總區及水警總區。總區下設警區(俗稱環頭,District),區下設分區(Division),(部份)分區下設警署分區(Sub Division)。每總區均有總部,對下每區均有警署(部分區更設有警區總部,如中區警區總部等。),對下每分區均有分區警署,部份分區更設有警崗、警察服務中心(目前有一所,屬於中區警區總部建築群。)、警察社區聯絡辦事處以至其他的警務設置,例如報案中心等。.

新!!: 邊界警區和警察總區 · 查看更多 »

走私

走私,是指攜帶未經落地海關檢查及報稅的貨物過境之非法行為。另外走私人口參見偷渡與販賣人口。走私分為兩種途徑:.

新!!: 邊界警區和走私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邊界警區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沙頭角分區

沙頭角分區(英文:Sha Tau Kok Division,簡稱:STKDIV),是香港警務處邊境警區三個分區其中的一個。沙頭角分區警署位於石涌凹沙頭角路。 沙頭角分區覆蓋面積約為46.5平方公里,覆蓋範圍包括西面上水分界的馬尾下、東面大鵬灣邊緣的黃竹角、北面的深圳邊界和南面的八仙嶺。 沙頭角分區的人口約為11,000人,共有42個村莊。村民的民系包括客家、鶴佬、潮州和蛋家。 沙頭角鎮是分區內人口最稠密的地區。過去數十年來,內地與香港的人流和貨物流通都有所增加。 Category:新界北總區.

新!!: 邊界警區和沙頭角分區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