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路德维希·普朗特

指数 路德维希·普朗特

路德维希·普朗特(Ludwig Prandtl,)德国力学家。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1953年8月15日卒于哥廷根(Göttingen)。.

目录

  1. 31 关系: 力学博士塑性力学威廉·普拉格寄生阻力巴伐利亞王國弹性力学弗赖辛德国德意志帝國圣维南哥廷根哥廷根大学固体力学矩形空气动力学菲利克斯·克莱因风洞西奥多·冯·卡门西德论文邊界層铁木辛柯陆士嘉水槽气流分离汉诺威大学湍流漢諾瓦大學流体力学教授

  2. 慕尼黑工業大學校友
  3. 空气动力学家
  4. 阿亨工業大學校友

力学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能量和力以及它们与物体的平衡、变形或运动的关系。.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力学

博士

博士是教育機構授予的最高一級學位。如某科系哲學博士、理學博士、文學博士、教育博士、工商管理博士、管理博士。日常生活中博士學位會與姓氏相結合而被稱為某博士。而博士英文同醫生一樣是Doctor。基本上博士論文必須包含該領域創新又有深度的內容,並通過同行學者審查方能取得博士學位。 然而,醫學博士及法律博士雖稱作「博士」,這不是一般所指的學術型「博士學位」,然而在美國與PhD博士學位具備同等地位(部分國家則視為類碩士學位)。 中国古代的“博士”指专门精通某一门学问或传授经学的官名(例如漢武帝時的五经博士)。 後來衍生為對特定的某一種專門職業精通的人,比如“茶博士”、“酒博士”等,類似近代對於服務業跟製造業師傅的稱呼。.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博士

塑性力学

塑性力學,是固体力学的一個分支,研究塑性材料在外力、溫度和形變的作用下的表現。塑性材料是指一材枓在施加應力時形變,且應力移除後無法恢復到初始狀態的情形。 塑性力學分為數學塑性力學和塑性應用性力學。前者是經典的精確理論,後者是在前者各種假設的基本上,根據實際應用的需要,再加上一些補充的簡化假設而行程的應用性很強的理論。從數學上看來,應用塑性力學粗糙一些,應用角度來看,他的方程和計算公式比較簡單,且可以滿足很多結構設計的需求。.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塑性力学

威廉·普拉格

威廉·普拉格, 是在德国出生的美国应用数学家。 曾任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讲师,哥廷根大学指导,卡尔斯鲁厄大学,伊斯坦布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和布朗大学教授。在布朗大学他曾担任布迪安斯基的导师。 1983年,为了纪念他的功绩,美国工程科学协会设立了“威廉·普拉格奖”。 Category:美國學者小作品.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威廉·普拉格

寄生阻力

寄生阻力(Parasitic drag)也稱附加阻力、雜散阻力或廢阻力,是指物體在流體中運動,由於流體黏度或壓強差所造成之阻力。寄生阻力主要可以分為形狀阻力(form drag)、表面摩擦力或摩擦阻力(Skin friction)及干擾阻力(interference drag)三種、其中形狀阻力及表面摩擦力之和也稱為型阻(profile drag)。 飛機在飛行時,除了寄生阻力外,也會由於翼面產生升力而出現誘導阻力,低速時由於飛機要維持升力,需要加大攻角,而誘導阻力也隨之提高。當速度提高時,誘導阻力下降,由於物體和流體之間的相對速度提高,寄生阻力也隨之提高。若速度已到達穿音速或超音速時,除了寄生阻力及誘導阻力外,還會產生。 其中速度提高時,誘導阻力下降,其他阻力卻隨之上昇,因此總阻力會在某一速度時出現最小值,若飛機以此速度航行,其效率會等於或接近其最佳效率。飛行員會以此速度來使滑翔距離最大化。不過若要使續航力最大化,飛機的速度需保持在需輸出功率最小的速度,此速度一般會比對應最小阻力的速度要小。在最小阻力點,CD,o(當升力為零時的阻力係數)會等於誘導阻力係數CD,i。但在輸出功率最小的速度,零升力阻力係數會是誘導阻力係數的三分之一。阻力可以用下式來表示: 其中 而.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寄生阻力

巴伐利亞王國

巴伐利亞王國(德語:Königreich Bayern)是德意志地區曾經存在的一個王國,也曾是萊茵邦聯,德意志邦聯以及德意志帝國的組成國。該國是於1805年由原先的巴伐利亞選侯國升格而來,並持續存在到1918年。維特爾斯巴赫的巴伐利亞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在1805年成為巴伐利亞的第一位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約瑟夫(Maximilian I Joseph)。直到王國在1918年滅亡前,王權持續由維特爾斯巴赫家族掌控。現代巴伐利亞大部分的邊界是於1814年的巴黎條約簽署後確立的,其中巴伐利亞把蒂羅爾和福拉爾貝格讓予奧地利帝國,同時接收阿沙芬堡和維爾茨堡。 隨著德意志地區於1871年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王國成為新帝國的下屬邦國,並在規模、權力和財富上僅次於帝國內占主導地位的普魯士王國。 自1918年王國和帝國滅亡以來,巴伐利亞一直是德國的一部分。.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巴伐利亞王國

弹性力学

弹性力学,也称弹性理论,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外力作用、边界约束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形变和位移问题。.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弹性力学

弗赖辛

弗赖辛(Freising)是德国巴伐利亚州弗赖辛县的首府,人口为48,400。城市位于慕尼黑以北的伊萨尔河畔,与慕尼黑国际机场相邻。来往机场的人都可以看到弗赖辛的两座著名山峰——一为主教城堡座落的教堂山,一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酒坊座落的魏恩施蒂芬山。.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弗赖辛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德国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德意志帝國

圣维南

圣维南(Adhémar-Jean-Claude Barré de Saint-Venant,),法国力学家、工程师和数学家。 他的姓本应为“巴雷·德圣维南”,但在非法语文献中常被称为“圣维南”。.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圣维南

哥廷根

哥廷根(Göttingen,低地德语:Chöttingen)是位于德國下薩克森州内东南部的一座传统大学城,并以教育、科研机构而著称。著名的哥廷根大学即位在本市。 哥廷根是下薩克森州繼漢諾威、不伦瑞克、奧斯納布魯克、奧爾登堡之後的第五大城市,2013年12月31日的人口有116,891。 自1965年後,哥廷根居民總數超過10萬人,從此成為一座大城市。在哥廷根附近的大城市有卡塞爾(西南約38公里)、希爾德斯海姆(北約70公里)、不倫瑞克(東北約92公里)、埃爾福特(東南約98公里)、漢諾威(北約105公里)和帕德博恩(西北偏西約120公里)。哥廷根同時還位於漢諾威-不倫瑞克-哥廷根-沃爾夫斯堡城市群的南部。.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哥廷根

哥廷根大学

哥廷根的格奥尔格·奥古斯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简称哥廷根大学,位于德国西北部下萨克森州南端的大学城哥廷根市,因德国汉诺威公爵兼英国国王格奥尔格二世创建而得名。始建于1734年,于1737年向公众开放。同德国的海德堡大学、佛莱堡大学、圖宾根大学相似,哥廷根大学属于传统的大学城,是“没有校门和围墙的大学”。 哥廷根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名人辈出,蜚声世界。2007年10月至2012年5月期间为德国第二轮“精英大学”所评选的德国九所精英大学之一。.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哥廷根大学

固体力学

固體力學是力學中研究固體機械性質的學科,連續介質力學組成部分之一,主要研究固體介質在溫度、形變和外力的作用下的表現,是連續介質力學的一個分支。一般包括材料力學、彈性力學、塑性力學等部分。固體力學廣泛的應用張量來描述應力、應變和它們之間的關係。 在固体力学中,线性材料模型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但是很多材料是具有非线性特性的,随着新材料的应用和原有材料达到它们应用之极限,非线性模型的应用愈加广泛。.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固体力学

矩形

在几何中,矩形定义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即是正方形和长方形。 在四邊形中,四邊相等且四個角是直角的,叫做正方形。 在四邊形中,角是直角,但對邊等長,叫做長方形。 ──歐幾里得《幾何原本》 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矩形两条相对的边等长,也就是说矩形是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四個邊都等長的矩形,它的四个边都是等长的。 对于长方形两对相对的边,我们称横边为长,竖边为宽。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和宽的乘积;用符号表示就是:A.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矩形

空气动力学

氣動力學 (Aerodynamics),是流體力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物體在空氣或其它氣體中運動時所產生的各種力。.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空气动力学

菲利克斯·克莱因

菲利克斯·克莱因(Felix Klein,),德国数学家。 “克莱因”(Klein)这个姓氏在德文中是“小”的意思。“菲利克斯”(Felix)则源于拉丁文,意为“幸运儿”。.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菲利克斯·克莱因

风洞

风洞(Wind tunnel)是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工具。风洞是一种产生人造气流的管道,用于研究空气流经物体所产生的气动效应。风洞除了主要应用于汽车、飞行器、導彈(尤其是巡弋飛彈、空對空飛彈等)设计领域,也适用于建築物、高速列车、船舰的空气阻力、耐热与抗压试验等。.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风洞

西奥多·冯·卡门

卡尔曼·托多尔(Kármán Tódor,全名Szőllőskislaki Kármán Tódor),德文西奥多·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匈牙利裔美国工程师和物理学家,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力学方面的工作,是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的权威,对于二十世纪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理论与应用的发展,尤其是在超声速和高超声速气流表征方面,以及亚声速与超声速航空、航天器的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是喷射推进实验室(JPL)的创建人、首位主任,也曾是钱学森、胡宁、郭永怀、林家翘在加州理工学院时的导师。.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西奥多·冯·卡门

西德

西德(Westdeutschland),或聯邦德國,是对1949年5月至1990年10月之間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之俗稱。.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西德

论文

论文是科学或者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术书籍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或呈现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论文往往强调原创性的工作总结,但当然也可以是对前人工作总结的回顾及做出评价,后者也往往被称为综述性文章(Review)。 论文的出版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化,出现了从传统的印刷版到网络上电子格式的兴起。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都总称为论文。.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论文

邊界層

邊界層,又称附面层是一個流體力學名詞,表示流體中緊接著管壁或其他固定表面的部份。邊界層是由黏滯力產生的效應,和雷諾數Re有關。 一般提到的邊界層是指速度的邊界層。在邊界層外,流體的速度接近定值,不隨位置而變化。在邊界層內,在固定表面上流速為0,距固定表面越遠,速度會趨近一定值。.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邊界層

铁木辛柯

#重定向 斯蒂芬·铁摩辛柯.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铁木辛柯

陆士嘉

陆士嘉(),原名陆秀珍,順天宛平人,本籍浙江蕭山人,流体力学家,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的创办者。她还是著名力学家、两院院士张维之妻。著名音乐人高晓松的外婆,晚清山西巡抚陆钟琦的孙女。.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陆士嘉

水槽

水槽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一般为圆形或者方形的大口容器,由塑料或者玻璃制成,可以盛装一定体积的水或其他液体,在多种实验中都可以使用。常用于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也可以盛装冰盐水用于冷凝U型管中通过的气体,还可以用作其他实验的水源。 Category:实验室设备.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水槽

气流分离

#重定向 邊界層分離.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气流分离

汉诺威大学

汉诺威大学,全稱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简称LUH)。2006年7月1日数学家及哲学家莱布尼茨诞辰360周年及大学175年校庆之际,改名为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 1831年由学者Karl Karmarsch于在德国下萨克森州首府汉诺威市创建。在2015/16年冬季学期注册学生26,800人,其中2,400人为来自超过120个国家的外国学生。该大学是德国9所理工大学联盟(TU9 Germ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的成员之一。.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汉诺威大学

湍流

湍流(turbulence),也稱為紊流(大陆地区的旧称),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或称为片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过渡流;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称为湍流,又称为--、扰流或紊流。 这种变化可以用雷诺数来量化。雷诺数较小时,黏滞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惯性力,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黏滞力而衰减,流体流动稳定,为层流;反之,若雷诺数较大时,惯性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黏滞力,流体流动较不稳定,流速的微小变化容易发展、增强,形成紊乱、不规则的湍流流场。 流态转变时的雷诺数值称为临界雷诺数。临界雷诺数与流场的参考尺寸有密切关系。一般管道流雷诺数Re<2100为层流状态,Re>4000为湍流状态,Re=2100~4000为过渡状态。 在管路设计中,湍流比层流需要更高的泵输出功率。而在热交换器或者反应器设计中,湍流反而有利于热传递或者充分混合。 有效地描述湍流的性质,至今仍然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大难题。.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湍流

漢諾瓦大學

#重定向 汉诺威大学.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漢諾瓦大學

流体力学

流體力學(Fluid mechanics)是力學的一門分支,是研究流體(包含氣體、液體及等離子體)現象以及相關力學行為的科學。流體力學可以按照研究對象的運動方式分為流體靜力學和流體動力學,前者研究處於靜止狀態的流體,後者研究力對於流體運動的影響。流體力學按照應用範圍,分為:空氣力學及水力學等等。 流體力學是連續介質力學的一門分支,是以宏觀的角度來考慮系統特性,而不是微觀的考慮系統中每一個粒子的特性。流体力学(尤甚是流體動力學)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其中有許多尚未解決或部分解決的問題。流體動力學所應用的數學系統非常複雜,最佳的處理方式是利用電腦進行數值分析。有一個現代的學科稱為計算流體力學,就是用數值分析的方式求解流體力學問題。是一個將流體流場視覺化並進行分析的實驗方式,也利用了流體高度可見化的特點。 理論流體力學的基本方程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簡稱N-S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由一些微分方程組成,通常只有透過給予特定的邊界條件與使用數值計算的方式才可求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中包含速度\vec.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流体力学

教授

教授,是一種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職稱。在中國漢、唐的大學中即設有此官職;在現代漢語、日語、及韓語的語境中,多作為英語「Professor」一詞的同義語使用,指在現代高等教育機構(例如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教師。.

查看 路德维希·普朗特和教授

另见

慕尼黑工業大學校友

空气动力学家

阿亨工業大學校友

亦称为 普朗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