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趙世光 (牧師)

指数 趙世光 (牧師)

赵世光牧師(),原名趙元昌,是20世纪著名的華人佈道家,也是靈糧堂的創辦者。.

目录

  1. 9 关系: 守真堂万航渡路九龍靈糧堂牧师靈糧堂香港香港靈糧堂臺北靈糧堂慕尔堂

守真堂

守真堂是20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宣道会在中国上海创办的一座著名教堂,在上海乃至全中国的属灵派基督徒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创始人吳伯瑞牧师(John Woodberry)于19世纪末来到中国天津,1900年庚子之乱时从天津迁到上海,在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1598号继续传教,并开办守真学堂(后来的守真初中及小学),1916年翻建了教堂和校舍。1928年以后,华人牧师赵世光(后来自创灵粮堂)在该堂讲道,人数大幅增加,成为上海最兴盛的教堂之一。该堂有信谊药厂总经理鲍国昌等著名信徒。抗战期间迁往公共租界西区王家沙花园(今北京西路605弄),战后改设分堂。1949年初吴维尊曾在该堂任实习传道。1951年,政府接管学校,守真初中被并入其他学校,小学部改为四川北路第一小学,王家沙的守真第二小学则改为北京西路第二小学。1958年,中国基督教新教三自爱国教会实行联合礼拜,守真堂被关闭。此后该堂改为川公路小学和上海艺术品雕刻一厂。在21世纪初立面部分有所增建,其余部分均被拆除重建。 Category:虹口区新教教堂.

查看 趙世光 (牧師)和守真堂

万航渡路

万航渡路是位于中国上海市静安区及长宁区的一条街道,南起愚园路,北至曹家渡折向西,最终与长宁路相接。全长4830米。宽15.1至21.7米。在租界时代名为极司非尔路(Jessfield Road),为1864年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该租界以西越界修筑、管理的一条道路。1943年租界交还中国后,该路改名为梵皇渡路。1964年以谐音改今名万航渡路。 该路沿路原先工厂、住宅混杂。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旧址)和中山公园(原兆丰公园)隔路相对。该路临近静安寺和曹家渡两段店铺较多。.

查看 趙世光 (牧師)和万航渡路

九龍靈糧堂

九龍靈糧堂是香港九龍的基督教獨立教會,是香港規模較大的基督教會堂之一,為趙世光牧師於上海來到香港後建立的首間靈糧堂,於1951年9月9日落成,現址為九龍城嘉林邊道1號,現任主任牧師為王華燦牧師。同址三至五樓亦是九龍靈糧堂幼稚園及幼兒園。 另外,為配合教會事工發展,九龍靈糧堂於2006年5月20日購入太子道西322號地段,即世紀書樓舊址。.

查看 趙世光 (牧師)和九龍靈糧堂

牧师

牧師是指基督教的團體中,專職負責帶領及照顧其他基督徒的神职人员。聖經原文的用字就是牧羊人之意。雖然天主教會也有類似的職位,但「牧師」一词在中文语境中特指新教的基層神職人員。.

查看 趙世光 (牧師)和牧师

靈糧堂

糧堂可以指:.

查看 趙世光 (牧師)和靈糧堂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查看 趙世光 (牧師)和香港

香港靈糧堂

香港靈糧堂(Hong Kong Ling Liang Church),基督教靈糧世界佈道會成員,是由趙世光牧師在1959年5月31日於香港創立。香港靈糧堂亦為總堂,位於香港銅鑼灣禮頓道禮頓里6號。建堂宗旨“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並建立基督的教會”,多年來該教會積極展開佈道工作,成為香港及海外的宣教基地。香港靈糧堂屬下有大埔靈糧堂、東涌靈糧堂、藍田靈糧堂,附設的幼兒教育學校、小學及中學共8間,並在馬來西亞設立古晉靈糧堂。.

查看 趙世光 (牧師)和香港靈糧堂

臺北靈糧堂

台北靈糧堂(Bread of Life Christian Church in Taipei)是一間位於臺灣的大型教會。1943年由趙世光牧師於中華民國上海直轄市創辦之基督教獨立教會。而靈糧堂的真正發展當於1954年在臺北市成立靈糧堂之後。是故,現今在很多資料上,靈糧堂亦稱為臺北靈糧堂。時至今日,台北靈糧堂在全世界設立分堂共429處。 惟1990年後,有不少靈糧堂分堂與臺北靈糧體--無本堂與分堂的關係,例如香港靈糧堂。.

查看 趙世光 (牧師)和臺北靈糧堂

慕尔堂

慕尔堂是中国上海市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由美南监理会创建,后来加入卫理公会,1958年实行联合礼拜后改名沐恩堂。 慕尔堂位于上海的闹市中心——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汉口路西口),正面向西,正对着上海跑马厅——今上海人民广场。1929年,监理会将汉口路云南路口的原址卖给人开扬子饭店,而在西侧西藏路口的中西女塾(已经迁往西区忆定盘路)原址上动工兴建新堂,由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建筑面积3138.5平方米,于1931年落成。教堂两边回廊上有楼,供唱诗班用。大堂仿哥特式,内顶部及四周门窗皆呈尖拱形。红砖外墙。 Category:黄浦区新教教堂 Category:上海民国建筑 Category:邬达克.

查看 趙世光 (牧師)和慕尔堂

亦称为 趙世光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