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2 关系: 奧地利帝國,奧爾米茨條約,德意志邦聯,神圣罗马帝国,維也納,貴族,捷克克鲁姆洛夫,歐洲協調,殿下,斐迪南一世,普奥战争,普魯士。
- 1848年革命人物
- 1852年逝世
- 19世纪奥地利人
- 奥地利外交官
- 奥地利帝国政治人物
- 奧地利外交部長
- 施瓦岑贝格家族
- 波希米亚德意志人
- 波希米亚德意志裔奥地利人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Kaisertum Österreich)是當時歐洲列強之一,而且為歐洲面積第三大國、人口第二大國和外交第一大國。中文中所說的奧國、奧帝國等就是指奧地利歷史上的帝國時期。該國是1804-1867年間,地跨中欧、南歐和東歐的一個強國。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亚等廣大地區,首都位於今奧地利皇室轄地內的維也納。 因為奧地利皇帝直接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所以在德意志地區有著絕對支配權;在國際地位上一直代表著整個德意志地區、其在國際事務的影響力遠遠凌駕於德意志第二強國普魯士之上,直到普奧戰爭被普魯士打敗後才永遠與德國分離。奧地利帝國為神聖同盟的積極推動者、發起者和最主要的成員國,在神聖羅馬帝國還沒解體的七年戰爭中、和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拿破崙戰爭中代表著舊歐洲的封建勢力和至高無上的皇權,並身兼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為現代奧地利共和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這個名稱亦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和其他領地的統稱,在1867年後,奧地利帝國成為奧匈帝國的主體。 因為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地域遼闊的大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西班牙殖民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奧爾米茨條約
奧爾米茨條約 (Punctation of Olmütz;Olmützer Vertrag),是在1850年11月29日有普鲁士与奥地利签订的条约,基于奧爾米茨 (今捷克奧洛穆克会议的结果。这事件被称为奧爾米茨之耻,因为普鲁士被迫向奥地利称臣。 条约之签订,源于两国争夺德意志邦联的领导权。奥地利一直支配邦联,但邦联在1848年革命后瓦解。腓特烈·威廉四世不甘受制于奥国,遂于1850年成立由普鲁士领导的埃尔福特联盟,以期统一德意志邦国。 黑森选帝侯与臣民争执,奥地利首相施瓦岑貝格借机进一步孤立普鲁士。奥地利与其盟军进驻黑森。1850年11月8日,普军几乎与奥军盟友巴伐利亚在富尔达开战。而且,在10月时,俄国的尼古拉一世在华沙与奥地利达成协议,间接鼓励奥国去对付普鲁士。普王自知势孤力弱,惟有与奥地利妥协,以免引起战争,自削实力。 根据条约,普鲁士放弃领导邦国、统一德意志的计划,德意志邦联重新成立。普鲁士向奥地利称臣,并同意撤军;又与邦联议会合作,干预黑森与荷尔斯泰因的问题。她也答应取消埃尔福特联盟。虽然普国有感受辱,但能保住实力,谋求革新。她早前成立关税同盟,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加上后来俾斯麦的改革,普鲁士最终统一德意志。.
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邦联(;1815年6月8日—1866年8月23日)是在1815年根据维也纳会议而成立的一个松散组织,目的是团结在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废除后余下的德意志邦国。.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維也納
維也納(Wien;奧地利德語:Wean)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州首府,人口172.3萬人,都會區約240萬人,佔奧地利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維也納是歐洲著名的都會區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OPEC的總部也設於此。同時,維也納與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同為聯合國僅有的駐地城市。位於北緯48度12分5秒、東經16度22分38秒。具“世界音樂之都”美譽。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領域曾遍及除德意志以外的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奧匈帝國首都。按照市区人口,它是欧盟第七大城。在20世纪初以前,它是德語圈最大的城市,奥匈帝国分裂之前,該市已经擁有200萬人口。時至今日,它仍是德语圈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該市位於奥地利東部,靠近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貴族
貴族指的是奴隶制、封建制、君主制、教会制、种姓制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特有的群体,通过血缘、姓氏等某种特有的制度来继承知识、权力、财富而形成的传统。通常贵族财富多于其他人。在現時,一些国家和地区依然有完整的贵族传统。 貴族同其他阶级的最明显区别是拥有世袭爵位或者拥有对世袭爵位的继承权,其特點是世襲以及擁有與爵位相對應的特權,受到國家政權和君主的保證。終身爵位的擁有者一般不被認為是貴族;其他勋位、荣誉称号的拥有者也不被认为是贵族。高级官僚往往可以凭借贡献获得赐爵,大多是终身爵位;军事将领可以凭借战功获得封爵或赐爵,或是世袭爵位,或是终身爵位。由貴族祖先衍生出來的家族,僅擁有貴族血統但無世袭爵位,則通常被看做是世家或士族;他們或許仍然具有崇高地位與影響力,卻因為沒有實質性的爵位和相應的特權,而成為貴族階層中的邊緣者。.
捷克克鲁姆洛夫
契斯基庫倫洛夫(捷克语:Český Krumlov,德语:Krumau an der Moldau或Böhmisch Krumau,德文原名为莫尔道河畔的克鲁毛或者波西米亚的克鲁毛)是捷克共和国的一个小城镇。Krumau在德语中意为“高低不平的草地”。该镇有14,100名居民,位于南波希米亚地区(捷克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
歐洲協調
歐洲協調(Concert of Europe),又稱為會議制度(Congress System),是1815年至1900年左右出現在歐洲的勢力均衡,保護各王國既得利益對抗民族主義和革命浪潮。其創建成員為英國、奧地利、俄羅斯、普魯士,她們均屬摧毀了拿破崙帝國的四國同盟的成員。稍後法國亦加入成為協調的第五個成員。最初,歐洲協調的領導人物為英國外交大臣卡蘇里子爵、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及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在19世紀時,歐洲協調的理念其實是藉由不同政治協定及外交經驗的累積,逐步建立及發展起來的,其中最重要的首推維也納會議及其相關的協定。廣義的維也納協定更包括儲蒙條約、1814年巴黎和約、1815年巴黎和約、維也納協定、神聖同盟、四國同盟。協調中曾經召開的會議,包括1814-15年在維也納、1818年在愛斯拉沙伯、1819年在卡斯巴德、1820年在特拉波、1821年在萊巴赫、1822年在凡羅拿、1830年、1832年和1838、1839年在倫敦。歐洲協調至克里米亞戰爭時開始瓦解。1878年柏林會議為最後之歐洲協調。由於各強國之間的衝突連連,致令協調難以達成,最終會議制度於一次大戰爆發時即告完全消失。.
殿下
殿下,原指殿阶之下,后来成为中国对皇族成员的尊称,次于代表君主的陛下。汉朝开始称呼太子、诸王为殿下,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唐代以后,惟太子、皇太后、皇后称“殿下”。 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尊奉外王內帝的外交策略,在國內,其君主被稱為「陛下」。元朝侵略高麗之後,臣下對國王的稱呼被元朝降格为「殿下」(전하)、宗亲称呼君主为「主上」(주상),王世子为「邸下」(저하)。此稱謂到了朝鲜王朝建立後仍被延續,直到大韓帝國建立之後,才隨著高宗的稱帝而被恢復為「陛下」。 日本称自己的包括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的皇族还有摄政、关白、征夷大将軍为殿下。明治维新後,親王、内親王、王、女王等皇族尊称为殿下,而皇后稱陛下。 在欧洲君主制国家,英語敬稱的Your/His/Her (Imperial, Royal, Grand Ducal, Ducal Serene, Serene, Illustrious, etc.) Highness相當於中文的殿下。.
斐迪南一世
斐迪南一世、費爾南多一世或費迪南多一世,可能为以下欧洲君主:.
普奥战争
普奥战争(又名七週戰爭或德意志内战)发生于1866年,原因是奥地利与普鲁士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普鲁士的胜利令它称霸德意志,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在德国和奥地利,此战称为德意志之战(Deutscher Krieg)或兄弟之战(Bruderkrieg)。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此战是第三次独立战争。.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另见
1848年革命人物
- 亚历山大·冯·巴赫男爵
- 亚历山德鲁·约安·库扎
- 亚当·密茨凯维奇
- 伊万·帕斯克维奇
- 利奥波德 (巴登)
- 卡洛·科洛迪
- 卡爾·雅可比
- 埃玛纽埃尔·洛伊茨
- 尼古拉一世 (俄罗斯)
-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 戈特弗里德·森佩尔
- 斐迪南·拉萨尔
- 朱塞佩·加里波第
- 朱塞佩·马志尼
- 理查德·瓦格纳
- 约瑟夫·拉德茨基·冯·拉德茨
-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
- 腓特烈·威廉四世
- 费利克斯王子 (施瓦岑贝格)
- 费迪南多二世 (两西西里)
- 路德维希一世 (巴伐利亚)
- 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
1852年逝世
- 丹尼尔·韦伯斯特
- 亚当·艾克菲尔特
- 亨利·克莱
- 冯云山
- 利奥波德 (巴登)
- 卡西米爾·勒福舍
- 吉迪恩·曼特爾
- 喬治·錢納利
- 塔荷蕾
- 奧古斯特·德·馬爾蒙
- 尼古拉·果戈里
- 弗朗茨·冯·格罗特胡森
- 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
- 愛達·勒芙蕾絲
- 柯林
- 欧仁·比尔努夫
- 沃尔特·福沃德
- 瓦西里·茹科夫斯基
- 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
- 艾蒂安·莫里斯·热拉尔
- 萧朝贵
- 費迪南·艾森斯坦
- 费利克斯王子 (施瓦岑贝格)
- 路易·布莱叶
- 阿武松綠之助
- 雅克-约瑟夫·埃贝尔蒙
19世纪奥地利人
- 克拉拉·希特勒
- 卡尔·车尔尼
- 弗朗兹·克萨韦尔·沃尔夫冈·莫扎特
- 弗朗兹·施雷克尔
- 弗朗茨·卡夫卡
- 弗里茨·克莱斯勒
- 約瑟夫·布羅伊爾
- 约瑟夫·拉德茨基·冯·拉德茨
- 约瑟夫·波普尔-林扣斯
- 约瑟夫·熊彼特
- 艾米尔·冯·雷兹尼切克
- 艾萨克·梅耶·怀斯
- 费利克斯王子 (施瓦岑贝格)
- 阿尔弗雷德·库宾
- 阿尔班·贝尔格
- 阿洛伊斯·希特拉
- 马克西米利安·弗朗茨 (奥地利大公)
奥地利外交官
奥地利帝国政治人物
- 亚历山大·冯·巴赫男爵
- 理查德·贝尔克雷迪伯爵
- 费利克斯王子 (施瓦岑贝格)
- 路德維希·馮·科本茨爾
奧地利外交部長
施瓦岑贝格家族
- 卡雷尔·施瓦岑贝格
- 捷克克鲁姆洛夫城堡
- 施瓦岑贝格宫 (维也纳)
- 沙因费尔德
- 费利克斯王子 (施瓦岑贝格)
- 赫盧博卡城堡
波希米亚德意志人
- 卡尔·埃贡四世 (菲斯滕贝格)
- 卡尔·斐迪南·科里
- 卡爾·考茨基
- 卡爾·門格爾
- 尤利烏斯·溫岑茲·馮·克羅姆布霍爾茲
- 巴爾塔薩·諾伊曼
- 弗里德里希·莱尼泽
- 彼得·帕尔莱日
- 斐迪南·保時捷
- 汉斯·托罗普施
- 海因里希·比贝尔
- 爱德华·汉斯力克
- 约翰·卡斯帕尔·费迪南德·菲舍尔
- 约翰内斯·乌兹迪尔
- 艾启蒙
- 费利克斯王子 (施瓦岑贝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