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賓諾·古登堡

指数 賓諾·古登堡

賓諾·古登堡(Beno Gutenberg,)是一位對地球物理學有許多重大貢獻的美籍德國地震學家。他和加州理工學院的查爾斯·法蘭西斯·芮克特共同發展了量測地震規模的黎克特制地震震級。.

23 关系: 加州理工學院加利福尼亚州古氏不連續面帕萨迪纳 (加利福尼亚州)地幔地球構造地震地震学地核犹太人科学 (期刊)第一次世界大战纽约时报爾格黎克特制地震震級黑森-達姆施塔特达姆施塔特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克特概率分布波茨坦法蘭克福大學斯特拉斯堡斯特拉斯堡大学

加州理工學院

#重定向 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

新!!: 賓諾·古登堡和加州理工學院 · 查看更多 »

加利福尼亚州

加利福尼亚州(State of California),簡稱加州,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州。面積位列美國第三;人口為3,930萬,位列美國各州第一。州首府是沙加緬度。在地理、地貌、物產、人口構成方面都具有多样化的特點。加州有一别名叫做“金州”(The Golden State),邮政缩写是CA,此外尚有英文昵称为Cali。 大洛杉矶地区及舊金山灣區分別為美國第二及第五大都會區,人口分別為1,870萬及880萬人。洛杉矶為加利福尼亞州,且為美國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纽约。洛杉矶县為;聖貝納迪諾縣為美國面積最大的縣。 加利福尼亞州地區生產總額達$2.67兆美元,居各州第一位。與國家相比,加利福尼亞州位居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人口居世界第36位。大洛杉矶地区及舊金山灣區為美國第二及第三大都會區經濟體。舊金山灣區為美國人均生產總額最高的地區,世界市值前十大公司有4家總部位於此地區,世界前十大富豪有4位亦居住於此地區。.

新!!: 賓諾·古登堡和加利福尼亚州 · 查看更多 »

古氏不連續面

#重定向 核幔邊界.

新!!: 賓諾·古登堡和古氏不連續面 · 查看更多 »

帕萨迪纳 (加利福尼亚州)

帕萨迪纳 (Pasadena, California)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洛杉矶縣的一座城市,位於洛杉磯东北部,因其玫瑰碗和每年的玫瑰花车游行而闻名。2013年人口估计为139,731人,全美排名第183位,也是洛杉矶县第9大城市。帕萨迪纳是著名的理工科院校加州理工学院的所在地。 帕萨迪纳是美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故事发生所在地,其四位男主角均供职于加州理工学院,根据网友从视频截图和谷歌地图的分析来看,主角谢尔顿·库珀和莱纳德·霍夫斯塔德的公寓住址为 Madison Luxury Apartments, 215 South Madison Avenue, Pasadena, CA.

新!!: 賓諾·古登堡和帕萨迪纳 (加利福尼亚州) · 查看更多 »

地幔

地函(Erdmantel;mantle;manteau;原於mantellum,意為斗篷),--,位於地殼之下,地核之上,和地殼以莫氏不連續面為界,和地核間則以古氏不連續面為界。厚度约2900公里。化学成分主要是含铁、镁的矽酸鹽,平均密度是3.3–5.5 g/cm3。地函含石榴子石、輝石、橄欖石及其他類型的岩石。占地球體積的83%,總質量的68%。由於P波及S波皆可通過地函,故推測地函主要為固體構成。地函可分成上部地函、過渡帶及下部地函。.

新!!: 賓諾·古登堡和地幔 · 查看更多 »

地球構造

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状的,它們可以通过化学和流变学特性區分。地球拥有一層富含硅的地壳、一層溶融狀的地幔、一層液体的外核和一个固体的-内核-。这些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来源自物理学证据和一些推断,这些证据包括火山喷出的物质和地震波。.

新!!: 賓諾·古登堡和地球構造 · 查看更多 »

地震

地震(Earthquake)震動,可由自然現象如地殼突然運動、火山活動及隕石撞擊引起,亦可由人為活動如地下核試驗造成。歷史曾記載的災害性地震主要由地殼突然運動所造成,地殼在板塊運動的過程中累積應力,當地殼無法繼續累積應力時破裂釋放出地震波,使地面發生震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果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 地震可由地震儀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來量測,地震規模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地震烈度指地震在該地點造成的震動程度,地震的發生處稱為震源,其投影至地表的位置為震中。.

新!!: 賓諾·古登堡和地震 · 查看更多 »

地震学

地震學是一門研究地震以及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的學問,也研究其它由地震引起的現象,如海嘯,以及會引起地震的現象,如板塊運動、火山運動等。 地震可以在地球內部引致地震波,通過觀察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導,人們可以了解和推斷出地球內部的結構和構造。對地震波的研究最早的結論之一是地球內部是液態的:縱波可以傳過地核,橫波無法通過地核,而橫波的傳播需要比較堅硬的媒介。現在科學家的認識是,地球的不同深度狀態是不同的,地核又可以分為固態的內核和液態的外核,這都是由地震學的研究得來的。 使用人工爆破所產生的地震波,讓人們今天可以探測地底下的石油貯藏、岩石結構、鹽礦、地層的結構和被埋沒的隕石坑等等。但是人工爆炸主要用在淺層的地質勘探,是通過反演算出震波傳遞的速度,分析後可得到地下可能藏有的地質結構和物質分佈。 人們現今可以研究地下數千公尺深的地質構造,如地幔中的對流層、岩漿腔,到地核的各向異性等。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人們今日還可以觀察到隕石墜入無人海域的過程和核爆炸,近距離得可以偵測到車輛通過,甚至是人的腳步。.

新!!: 賓諾·古登堡和地震学 · 查看更多 »

地核

地核(core),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徑约有3470公里,高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重12克。温度非常高,约有4000~6000℃。 它可再分为內核和外核。由地震波的傳送可知,外核是融熔的。從源自其他行星核心的鐵隕石來推測,地核也是由铁和镍组成。地球磁場的自激發電機理論,也需要一個液態金屬外核的存在才能成立。至於--,則極有可能是固態鐵。.

新!!: 賓諾·古登堡和地核 · 查看更多 »

犹太人

犹太人(יְהוּדִים,),又称犹太民族,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族群。根据犹太教律法《哈拉卡》的定义,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宗教意义)以及由犹太母亲所生的人(種族意义)都属于犹太人。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犹太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犹太教是维系全体犹太人之间认同感的传统宗教。犹太教不欢迎外族皈依,要皈依犹太教的外族人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虽然如此历史上世界各地仍有小部分不同肤色的人群通过皈依犹太宗教而成为犹太族群的一部分,而犹太人也由此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遊牧民族,发展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性族群之一。 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2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 based on 。根据其他组织的统计,美国国内的犹太人人数则达到650万人或美国人口的2%。上述数据也包含了自认为是犹太人但没有归属于任何犹太社团组织的人群,但事实上,全球犹太人的总人口数很难得到准确统计,因为犹太人的定义存在多种标准和界定方式,导致统计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新!!: 賓諾·古登堡和犹太人 · 查看更多 »

科学 (期刊)

《科学》(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 該期刊的主要關注點是出版重要的原創性科學研究和科研綜述,此外《科學》也出版科學相關的新聞、关于科技政策和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不像大多數科學期刊專注於某一特定領域,《科學》和它的對手《自然》期刊涵蓋了所有學科。根據期刊引證報告,《科學》在2014年的影響因子為33.611。 雖然《科學》是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期刊,但發表文章并不需要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會員資格。《科學》收到世界各地作者的論文。發表文章的競爭極其激烈,因為發表在這樣高引用率期刊上文章可以為作者吸引關注并有助於其職業發展。但是提交給編輯的文章只有不到10%會被接受發表,所有的研究文章在見刊之前皆須同行評審。.

新!!: 賓諾·古登堡和科学 (期刊)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賓諾·古登堡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新!!: 賓諾·古登堡和纽约时报 · 查看更多 »

爾格

格(英文:Erg)是熱量和做功的單位。定义为1达因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厘米所作的功。 1尔格.

新!!: 賓諾·古登堡和爾格 · 查看更多 »

黎克特制地震震級

#重定向 里氏地震規模.

新!!: 賓諾·古登堡和黎克特制地震震級 · 查看更多 »

黑森-達姆施塔特

#重定向 黑森大公国.

新!!: 賓諾·古登堡和黑森-達姆施塔特 · 查看更多 »

达姆施塔特

达姆施塔特(Darmstadt)是位于德国黑森州南部的中型城市,在德国号称“科技城”。控有萊茵河和美茵河匯口三角洲以東的地域,自古以來即為黑森南部的中心城市,曾作為歷史上黑森公國的首都。 达姆施塔特是位于法兰克福、威斯巴登和卡塞尔后黑森州第四大城市,地理上最靠近的大城市是位于北部30公里的法兰克福以及南部45公里的曼海姆。 作为城市标志的「科学城」称号是1997年由黑森州内政部授予的,作为对达姆施塔特以1877年成立的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为首的,包括其他三所应用技术大学共超过30000名学生还包括多家科研院所的肯定。 达姆施塔特被认为是新艺术运动的代表,这可以追述到1899年恩斯特·路德維希大公建立的达姆施塔特艺术家村。.

新!!: 賓諾·古登堡和达姆施塔特 · 查看更多 »

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克特

查爾斯·法蘭西斯·芮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美国物理学家、地震学家,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曾任职于加州理工学院与同事賓諾·古登堡共同创立了判定地震强度的里氏地震规模,并于1935年首次使用这一度量方式。.

新!!: 賓諾·古登堡和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克特 · 查看更多 »

概率分布

概率分布(Wahrscheinlichkeitsverteilung,probability distribution)或簡稱分布,是概率論的一個概念。使用時可以有以下兩種含義:.

新!!: 賓諾·古登堡和概率分布 · 查看更多 »

波茨坦

波茨坦(Potsdam、Poczdam、Postupim)是德国勃兰登堡州的州府和不隶属于县的城市,其北部与柏林相邻(到柏林市中心约26公里)。波茨坦坐落于哈韦尔河边,是柏林/勃兰登堡都市地区的一部分,它是勃兰登堡州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该州的一个中心。 波茨坦曾经是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点。波茨坦之于德国正如温莎之于英国:其为普鲁士国王和德国皇帝的夏宫所在,直到1918年。城市内有众多湖泊和独特的文化历史建筑,特别是德国境内最大的世界遗产,無憂宮以及周边的公园。而波茨坦会议,二战同盟国之间在二战后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则是在市内的另一座宫殿,塞琪琳霍夫宫召开的。.

新!!: 賓諾·古登堡和波茨坦 · 查看更多 »

法蘭克福大學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 - 美茵河畔法蘭克福大學(德语: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簡稱為「法蘭克福大學」或「歌德大學」,是德國享譽世界的頂尖國際研究型大學。位于德國金融企業中心與陸空交通樞紐城市法蘭克福,擁有600位教授、4萬6千名學生,其中國際學生7000余人(占比15%),來自130多個不同國家。16個學院提供超過170種專業,是規模龐大,也是德國最有名望的前十所大學之一。 法蘭克福大學創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0年,擔任法蘭克福市長任內。他認為隨著產業與文化的進展,本市應設立一所大學。當地鄉紳望族與知識份子紛紛響應籌建,在德皇威廉二世1914年下詔將學校定名為普魯士國立的「法蘭克福大學」之前,學校早已開始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又因建設經費主要透過民間集資而來,並非國家主導,當時故有「市民大學」(德語:Die Bürgeruniversität)之美稱。其中又以銀行家的遺孀,夫人捐贈的1400萬黃金馬克最為關鍵,讓法蘭克福大學躍升為當時首都柏林以外,設備最齊整的大學。此一發展基礎在德國大學史上寫下富有特色的一頁。 1932年,以德國最受景仰的人文思想家歌德之名為大學命名,紀念他在文學、科學和哲學領域的精神和貢獻。據此,法蘭克福大學又被稱作歌德大學(德語:Goethe-Universität),簡稱「歌大」(德語:Goethe-Uni),並與市內其他採用法蘭克福城市名的高等院校作出區別。 1950年代以後,新馬克思主義學者們在法蘭克福大學大放異彩,「法蘭克福學派」之名不脛而走,成為二十世紀後半葉影響世界政治、經濟、法律、社會重要的批判思潮。2014年,在歐洲大學史上相對年輕的法蘭克福大學正式迎來百年校慶,並遴選新校長。2015年一月,由經濟學家教授出任創校百年首位女性校長。 时至今日,相比於德國其他歷史悠久的名校,法蘭克福大學於僅百年的發展中迅速繁榮,已有19人獲諾貝爾獎(數量全德第5)。作為德國頂尖大學聯盟“U15大學聯盟”中的一員,法蘭克福大學的排名非常靠前。 法蘭克福大學有很強的科研實力,是德國最著名的研究獎Leibniz-Award獲得者最多的大學。法蘭克福大學的精英集群數量全德第二,馬普所在法蘭克福大學有三個合作單位。 2012年全球畢業生就業調查顯示,法蘭克福大學的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世界第十,德國第一。.

新!!: 賓諾·古登堡和法蘭克福大學 · 查看更多 »

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StraßburgAdrian Room - - McFarland, 2006, p. 359.

新!!: 賓諾·古登堡和斯特拉斯堡 · 查看更多 »

斯特拉斯堡大学

斯特拉斯堡大学(,,简称:Unistra或UDS)坐落于法国阿尔萨斯大区首府斯特拉斯堡。斯特拉斯堡大学最早成立于1538年,前身为德意志,后者于1566年升为学术院,1621年改建为大学。1681年,随着斯特拉斯堡市的主权由神圣罗马帝国移交给法兰西王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开始由法兰西管辖。在法国大革命、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斯特拉斯堡大学的管辖权曾多次变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特拉斯堡大学管辖权被重新交还给法兰西共和国。受1968年“五月风暴”运动影响,斯特拉斯堡大学在1971年拆分为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斯特拉斯堡第二大学、斯特拉斯堡第三大学等三所大学。2009年1月1日,三所大学重新合并为斯特拉斯堡大学。 斯特拉斯堡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综合性公立大学:在校学生约48011人(其中20%为留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2727人,下设36个部门机构(学院、培训研究单位、学校、研究院)以及72个研究单位。斯特拉斯堡大学是法国第一批自治大学之一,也是法国最先设立基金会的大学之一。斯特拉斯堡大学是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成员,也是历史悠久的欧洲学院联盟的创始学校之一。 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校友和教师中,有1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菲尔兹数学奖获得者,1位法兰西学院院士,12名法兰西科学院院士,4名法兰西文学院院士。另外,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3位、17位、铜奖37位。 在2016年路透社《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Top100》排名中,斯特拉斯堡大学全球排名98位。在2013-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斯特拉斯堡大学连续3年进入全球前100名。.

新!!: 賓諾·古登堡和斯特拉斯堡大学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