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孙诒让
孙讓(),字仲容,号,浙江温州瑞安人,中国清代语言学家,近代新教育的开创者之一。.
查看 许景衡和孙诒让
张辉
张辉(),山东曹县人。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任职时为中国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现为济宁市委常委,济宁市政法委书记。.
查看 许景衡和张辉
周行己
周行己,字恭叔。永嘉(浙江)人。 父周泳,皇祐五年进士,官至正议大夫。行己自幼好學,十七歲入太學,與许景衡、劉安節、劉安上、戴述、趙霄、張輝、沈躬行、蔣元中等同称“永嘉元丰九先生”。元佑六年(1091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字,出知清樂縣。徽宗崇寧中官太學博士、齊州教授。宣和初,由林靈素之薦,任秘書省正字。二年,罢官,原拟回乡,因方腊在浙江起义,改赴郓州(今山东郓城),应太学旧友郓州知府王靓之聘,入其幕,卒於郓州,王靓送其柩归葬瑞安。著有《浮沚集》十九卷,久佚。清初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出八卷。.
查看 许景衡和周行己
元祐
元祐可能是指:.
查看 许景衡和元祐
監察御史
监察御史,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御史的一種,隋朝开始设置。為制衡行政機構主官的非常派朝廷或地方官員。監察御史不僅可對違法官吏進行彈劾,也可由皇帝賦予直接審判行政官員之權力,並對府州縣道等衙門進行實質監督,也可在監察過程中對地方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上奏。防範公家官吏侵害人民權益、或者是成為貪贓枉法的貪官污吏。 類似於近代世界各國的督察處、政風室、ICAC、查貪局、清廉會、廉政署、監察院等等。.
查看 许景衡和監察御史
胡寅
胡寅(),字明仲,建宁崇安(今武夷山市)人。 胡安国之再从侄,生於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因家中多子养不起被父母遗弃,祖母吴氏将他送给堂叔胡安国收养。宣和三年(1121年)中进士,次年娶妻张季兰,官至秘书省校书郎。金人立张邦昌為“楚帝”,胡寅弃官归家。高宗时,擢拔為起居郎。主张抗金,與秦桧不合。人称致堂先生,卒於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享年五十九。全祖望评:“当洛学陷入异端之日,致皭然不染,亦已贤哉,故朱子亦多取焉”。著有《读史管见》、《敘古千文》。朱熹的《通鉴纲目》引用很多致堂胡氏的断语。致堂胡氏即胡寅。.
查看 许景衡和胡寅
赵霄
赵霄(),字彦昭,瑞安人。 其先世会稽人,五代始徙永嘉。十歲能賦詩《猛虎行》,甚工整。與兄少孤,由叔父分其家業,稍长將財產都让与兄長,前往京师(今河南省开封市),入太学,任國子司業。崇寧五年丙戌(1106)科登進士第,任颖昌府长葛主簿、济州州学教授,迁辟雍正,兼摄司业,終官承事郎,大观三年,卒於任上。與许景衡、周行己、戴述、劉安節、劉安上、张辉、沈躬行、蔣元中等並稱“永嘉九先生”。.
查看 许景衡和赵霄
殿中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中國古代官制。 秦初設侍御史,漢時再分為侍御史和治书侍御史。三國時,曹魏於殿中省置殿中侍御史,掌記錄朝廷動靜,糾彈百官朝儀。西晋時置四人,東晉時置六人。隋代避隋文帝生父杨忠讳,改殿中侍御史为殿内侍御史。 唐代又改為殿中侍御史,是御史臺所屬機構成員。唐宋兩朝,御史臺所屬機構有臺院、殿院和察院鼎三而立,分別由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和監察御史任職。殿院內置殿中侍御史九人,與监察御史同稱为侍御。宋代沿置。明清朝廢此職。.
查看 许景衡和殿中侍御史
永乐大典
《永樂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編撰於明永樂年間,全書22,937--,11,095冊,約3.7億字。《永樂大典》屢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存不到800卷,約為原書的4%。《大英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查看 许景衡和永乐大典
戴述
戴述(),字明仲,北宋永嘉人。 熙宁七年(1074年)出生。早年與刘安节、刘安上一起在太学讀書,赵鼎閱其卷,以为老儒。後為程颐弟子,與周行己、许景衡、刘安节、刘安上、赵霄、张辉、沈躬行、蒋元中合稱“永嘉九先生”。元符三年进士及第。與其弟戴迅合稱大小戴先生,有《二戴集》,已佚。.
查看 许景衡和戴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