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電腦記憶體

指数 電腦記憶體

電腦記憶體(Computer memory)是一種利用半導體技術制成的儲存資料的電子裝置。其電子電路中的資料以二進位方式儲存,記憶體的每一個儲存單元稱做記憶元。 電腦記憶體可分为内部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和外部存储器,其中内存是CPU能直接寻址的存储空间,由半导体器件制成。内存的特点是存取速率快。内存是电脑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对于外存而言的。我们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操作系统、打字软件、游戏软件等,一般都是安装在硬盘等外存上的,但仅此是不能使用其功能的,必须把它们调入内存中运行,才能真正使用其功能,我们平时输入一段文字,或玩一个游戏,其实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就好比在一个书房里,存放书籍的书架和书柜相当于电脑的外存,而我们工作的办公桌就是内存。通常我们把要永久保存的、大量的数据存储在外存上,而把一些临时的或少量的数据和程序放在内存上,当然内存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

29 关系: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半导体可規化式唯讀記憶體可擦除可規劃式唯讀記憶體字节二进制应用软件唯讀記憶體国际单位制硬盘磁带磁儲存筆記型電腦物理地址扩展相容性DDR SDRAMDVD随机存取存储器記憶體階層驱动程序資料软盘闪存電子電路電子抹除式可複寫唯讀記憶體虚拟内存Mebibyte欧洲联盟操作系统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是一种半导体記憶體,主要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電容內儲存電荷的多寡來代表一個二进制位元(bit)是1還是0。由於在現實中電晶體會有漏電電流的現象,導致電容上所儲存的電荷數量並不足以正確的判別資料,而導致資料毀損。因此對於DRAM來說,周期性地充電是一個無可避免的要件。由於這種需要定時刷新的特性,因此被稱為「動態」記憶體。相對來說,靜態記憶體(SRAM)只要存入資料後,縱使不刷新也不會遺失記憶。 與SRAM相比,DRAM的優勢在於結構簡單——每一個位元的資料都只需一個電容跟一個電晶體來處理,相比之下在SRAM上一個位元通常需要六個電晶體。正因這緣故,DRAM擁有非常高的密度,單位體積的容量較高因此成本較低。但相反的,DRAM也有存取速度较慢,耗电量较大的缺點。 與大部分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一樣,由於存在DRAM中的資料會在電力切斷以後很快消失,因此它屬於一種揮發性記憶體(volatile memory)設備。.

新!!: 電腦記憶體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 查看更多 »

半导体

半导体(Semiconductor)是指一种导电性可受控制,范围可从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材料。无论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今日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数字录音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连。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而硅更是各种半导体材料中,在商业应用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 材料的导电性是由导带中含有的电子数量决定。当电子从价带获得能量而跳跃至导电带时,电子就可以在带间任意移动而导电。一般常见的金属材料其导电带与价电带之间的能隙非常小,在室温下电子很容易获得能量而跳跃至导电带而导电,而绝缘材料则因为能隙很大(通常大于9电子伏特),电子很难跳跃至导电带,所以无法导电。 一般半导体材料的能隙约为1至3电子伏特,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因此只要给予适当条件的能量激发,或是改变其能隙之间距,此材料就能导电。 半导体通过电子传导或電洞傳导的方式传输电流。电子传导的方式与铜线中电流的流动类似,即在电场作用下高度电离的原子将多余的电子向着负离子化程度比较低的方向传递。電洞导电则是指在正离子化的材料中,原子核外由于电子缺失形成的“空穴”,在电场作用下,空穴被少数的电子补入而造成空穴移动所形成的电流(一般称为正电流)。 材料中载流子(carrier)的数量对半导体的导电特性极为重要。这可以通过在半导体中有选择的加入其他“杂质”(IIIA、VA族元素)来控制。如果我們在純矽中摻雜(doping)少許的砷或磷(最外層有5個電子),就會多出1個自由電子,這樣就形成N型半導體;如果我們在純矽中摻入少許的硼(最外層有3個電子),就反而少了1個電子,而形成一個電洞(hole),這樣就形成P型半導體(少了1個帶負電荷的原子,可視為多了1個正電荷)。.

新!!: 電腦記憶體和半导体 · 查看更多 »

可規化式唯讀記憶體

#重定向 PROM.

新!!: 電腦記憶體和可規化式唯讀記憶體 · 查看更多 »

可擦除可規劃式唯讀記憶體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由以色列工程師Dov Frohman發明,是一種斷電後仍能保留數據的計算機儲存芯片——即非易失性的(非揮發性)。它是一組浮柵晶體管,被一個提供比電子電路中常用電壓更高電壓的電子器件分別編程。一旦編程完成後,EPROM只能用強紫外線照射來擦除。通過封裝頂部能看見硅片的透明窗口,很容易識別EPROM,這個窗口同時用來進行紫外線擦除。 一片編程後的EPROM,可以保持其數據大約10~20年,並能無限次讀取。擦除窗口必須保持覆蓋,以防偶然被陽光擦除。老式電腦的BIOS芯片,一般是EPROM,擦除窗口往往被印有BIOS發行商名稱、版本和版權聲明的標籤所覆蓋。 一些在快閃記憶體出現前生產的微控制器,具有使用EPROM來儲存程序的版本,以利於程式開發;因為,如使用一次性可編程器件,在調試時將造成嚴重浪費。.

新!!: 電腦記憶體和可擦除可規劃式唯讀記憶體 · 查看更多 »

字节

,通常用作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不分数据类型。 一個字节代表八個。是程序设计语言不可缺少的基本数据类型——整數。 字节是现代计算机中连续的、固定数量的比特(二進制),即八個位元為一字节。 八个二进位经常在规范中被称为Octet(八位组),例如在一些工业标准、网络及电信技术裡。 Byte(字节)可缩写成B,例如MB表示Megabyte;Bit(位元)可缩写成b(小写),例如Mb表示。.

新!!: 電腦記憶體和字节 · 查看更多 »

二进制

在數學和數字電路中,二進制(binary)數是指用二進制記數系統,即以2為基數的記數系統表示的數字。這一系統中,通常用兩個不同的符號0(代表零)和1(代表一)來表示。以2為基數代表系統是二進位制的。數字電子電路中,邏輯門的實現直接應用了二進制,因此現代的計算機和依赖計算機的設備裡都用到二進制。每個數字稱為一個位元(二進制位)或比特(Bit,Binary digit的縮寫)。.

新!!: 電腦記憶體和二进制 · 查看更多 »

应用软件

應用程式是電腦軟件的主要分類之一,是指為針對使用者的某種特殊應用目的所撰寫的軟件,例如,文本处理器,表格,会计应用,浏览器,媒体播放器,航空飞行模拟器,命令行游戏,图像编辑器等。与之相对应的是主要功能为驱动计算机运行的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可能与计算机及其系统软件相捆绑,也可以被分开发布,并且可能以私有、开源或通用项目的形式编写。为移动平台所编写的应用被称为移动应用。.

新!!: 電腦記憶體和应用软件 · 查看更多 »

唯讀記憶體

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是一種半導體記憶體,其特性是一旦儲存資料就無法再將之改變或刪除,且內容不會因為電源關閉而消失。在電子或電腦系統中,通常用以儲存不需經常變更的程式或資料,例如早期的家用電腦如Apple II的監督程式 、BASIC語言直譯器、與硬體點陣字型,個人電腦IBM PC/XT/AT的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統)與IBM PC/XT的BASIC直譯器,與其他各種微電腦系統中的韌體(Firmware),均儲存在ROM內。.

新!!: 電腦記憶體和唯讀記憶體 · 查看更多 »

国际单位制

國際單位制(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簡稱SI),-->源於公制(又稱米制),是世界上最普遍採用的標準度量系統。國際單位制以七個基本單位為基礎,由此建立起一系列相互換算關係明確的「一致單位」。另有二十個基於十進制的詞頭,當加在單位名稱或符號前的時候,可用於表達該單位的倍數或分數。 國際單位制源於法國大革命期間所採用的十進制單位系統──公制;現行制度從1948年開始建立,於1960年正式公佈。它的基礎是米-千克-秒制(MKS),而非任何形式的厘米-克-秒制(CGS)。國際單位制的設計意圖是,先定義詞頭和單位名稱,但單位本身的定義則會隨著度量科技的進步、精準度的提高,根據國際協議來演變。例如,分別於2011年、2014年舉辦的第24、25屆國際度量衡大會討論了有關重新定義公斤的提案。 隨著科學的發展,厘米-克-秒制中出現了不少新的單位,而各學科之間在單位使用的問題上也沒有良好的協調。因此在1875年,多個國際組織協定《米制公約》,創立了國際度量衡大會,目的是訂下新度量衡系統的定義,並在國際上建立一套書寫和表達計量的標準。 國際單位制已受大部分發達國家所採納,但在英語國家當中,國際單位制並沒有受到全面的使用。.

新!!: 電腦記憶體和国际单位制 · 查看更多 »

硬盘

(Hard Disk Drive,简称HDD)是电脑上使用坚硬的旋转盘片为基础的非挥发性存储设备,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储和检索数字数据,信息通过离磁性表面很近的磁头,由电磁流来改变极性方式被电磁流写到磁盘上,信息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读取,例如读头经过紀錄資料的上方時磁场导致线圈中电气訊號的改变。硬盘的讀寫是採用隨機存取的方式,因此可以以任意順序讀取硬盘中的資料。硬盘包括一至數片高速轉動的磁盘以及放在执行器懸臂上的磁头。 早期的硬盘儲存介质是可替换的,不过今日典型的硬盘采用的是固定的儲存介质,碟片与磁头被封装在机身裡(除了一個有过滤的气孔,用来平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致的气压差)。 硬盘是由IBM在1956年開始使用,在1960年代初成為通用式電腦中主要的,隨著技術的進步,硬盘也成為服务器及個人電腦的主要組件。.

新!!: 電腦記憶體和硬盘 · 查看更多 »

磁带

磁带(Magnetic tape)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由带有可磁化覆料的塑料带状物组成(通常封装为卷起)。由於磁帶是循序存取的裝置,尤为适合傳統的存储和備份以及顺序讀寫大量資料的使用场景。 磁带的类型多种多样,可储存的内容也多种多样。例如,储存視訊的錄影帶,储存音訊的录音带〔包括reel-to-reel tape、紧凑音频盒带(Compact audio cassette)、数字音频带(DAT)、数字线性带(DLT)、8轨软片(8-track cartridges)等等各式各样的磁带〕。用于计算机的磁带在1980年代等早期计算机时代曾被广泛应用,但因為速度較慢,且體積較大等缺點,现在在主要僅用作商業備份等用途。 在中文地区的日常使用中,“磁带”或“录音带”通常指卡式录音带,因为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在2000年代之前常見。 在臺灣,reel-to-reel tape被稱為盤式录音带,Compact audio cassette被稱為卡式录音带,8轨软片(8-track cartridges)被稱為匣式录音带。.

新!!: 電腦記憶體和磁带 · 查看更多 »

磁儲存

磁儲存(Magnetic storage),一種利用材料的磁性特質,將資料儲存在磁性媒介上的工程技術,可以用來製作出非揮發性記憶體。儲存在這類媒體上的資料,稱為磁記錄(magnetic recording),可以透過一個或多個讀寫頭(read/write heads)來讀取或寫入。目前在個人電腦上廣泛應用的硬碟,就是一種磁儲存裝置。其他的磁儲存裝置,還有軟碟、磁帶、以及信用卡上的磁條等。.

新!!: 電腦記憶體和磁儲存 · 查看更多 »

筆記型電腦

記型電腦(Notebook Computer,簡稱為:Notebook PC、Notebook、NB),中文又稱--或膝上電腦(Laptop Computer,可簡為Laptop)其中Notebook,筆記型一稱只在中文區比較通行,其他地區如英美日較常用Laptop,是一種小型、可以方便攜帶的個人电脑,通常重達1至3公斤,亦有不足1公斤者。此前的世界第一台便携式电脑Macintosh Portable体形巨大,并不受消费者欢迎。现在的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却越发强大。為了縮小體積,筆記型电脑通常擁有液晶显示器(液晶屏),现在新型的部分機種甚至有觸控螢幕。除了鍵盤以外,還裝有觸控板(touchpad)或觸控點作为定位裝置(Pointing device)。 就现在来看,笔记本电脑从用途上一般可以分为4类:商务型、时尚型、多媒体应用、特殊用途。商务型笔记本电脑的特征一般可以概括为移动性强、电池续航时间长;时尚型外观特异也有适合商务使用的时尚型笔记本电脑;多媒体应用型的笔记本电脑是结合强大的图形及多媒体处理能力又兼有一定的移动性的综合体,市面上常见的多媒体笔记本电脑拥有独立的较为先进的显卡,较大的屏幕等特征;特殊用途的笔记本电脑是服务于专业人士,可以在酷暑、严寒、低气压、战争等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机型,多。 截至2018年2月12日,全球笔记本市场占有率最高的6位厂商分别为惠普、联想、戴尔、华硕、苹果、宏碁(按市场占有率降序排列)。.

新!!: 電腦記憶體和筆記型電腦 · 查看更多 »

物理地址扩展

物理地址扩展(Physical Address Extension,缩写为PAE),又釋實體位置延伸,是x86处理器的一个功能,讓中央处理器在32位元操作系统下存取超过4GiB的實體記憶體。 PAE为IntelPentium Pro及以上级别的CPU(包括除了总线频率为400MHz的这个版本的奔腾M之外的所有新型号奔腾系列处理器)所支持,其他兼容的处理器,如速龙(Athlon)和AMD的较新型号的CPU也支持PAE。 x86的处理器增加了额外的地址线以选择那些增加了的記憶體,所以實體記憶體的大小从32位增加到了36位。最大的實體記憶體由4GB增加到了64GB。 32位的虚拟地址(线性地址)则没有变,所以一般的应用软件可以继续使用地址为32位的指令;如果用平面内存模式的话,这些软件的地址空间也被限制为4GiB。操作系统用页表将这4GiB的地址空间映射到大小为64GiB的實體記憶體,而这个映射对各个进程一般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即使不能为单单一个程序所用,那些增加了的物理内存仍然可以发挥作用。 对于需要超过4GiB内存的应用软件来说,除了一般的PAE支持,还需要操作系统提供另外的特殊的技术。在Windows上,这种技术叫做Address Windowing Extensions(AWE)。而在类Unix的系统上则有多种技术在使用,例如使用mmap()按需要把一部分文件映射到地址空间;但是,这还没有成为一个标准。.

新!!: 電腦記憶體和物理地址扩展 · 查看更多 »

相容性

#重定向 一致性 (邏輯).

新!!: 電腦記憶體和相容性 · 查看更多 »

DDR SDRAM

双倍数据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DDR SDRAM)為具有的SDRAM,其資料傳輸速度為系統時脈的兩倍,由於速度增加,其傳輸效能優於傳統的SDRAM。 DDR SDRAM 在系统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JEDEC为DDR存储器设立速度规範,并分为以下两个部分:按内存芯片分类和按内存模块分类。.

新!!: 電腦記憶體和DDR SDRAM · 查看更多 »

DVD

#重定向 數碼多功能影音光碟.

新!!: 電腦記憶體和DVD · 查看更多 »

随机存取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RAM),也叫主存,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它可以隨時读写(重新整理時除外,見下文),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式的临时資料存储媒介。 主記憶體(Main memory)即電腦內部最主要的記憶體,用來載入各式各樣的程式與資料以供CPU直接執行與運用。由於DRAM的性價比很高,且擴展性也不錯,是現今一般電腦主記憶體的最主要部分。2014年生產電腦所用的主記憶體主要是DDR3 SDRAM,而2016年開始DDR4 SDRAM逐漸普及化,筆電廠商如華碩及宏碁開始在筆電以DDR4記憶體取代DDR3L。.

新!!: 電腦記憶體和随机存取存储器 · 查看更多 »

記憶體階層

記憶體階層是在電腦架構下儲存系統階層的排列顺序。每一層于下一層相比都擁有較高的速度和較低延遲性,以及較小的容量(也有少量例外,如AMD早期的Duron CPU)。大部分現今的中央處理器的速度都非常的快。大部分程式工作量需要記憶體存取。由于快取的效率和記憶體傳輸位於階層中的不同等級,所以實際上會限制處理的速度,導致中央處理器花費大量的時間等待記憶體I/O完成工作。 大部分電腦中的記憶體階層如下四層: 1) 暫存器–可能是最快的存取。在32位處理器,每個暫存器就是32位。x86處理器共有16個暫存器。 2) 快取(L1-L3: SRAM) 3) 主記憶體(DRAM)–存取需要幾百個週期,可以大到數十GB。 4) 磁碟儲存–需要成千上百個週期,容量非常大。.

新!!: 電腦記憶體和記憶體階層 · 查看更多 »

驱动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简称驱动程序(driver),是一个允许高階(High level)電腦軟體(computer software)与硬件(hardware)互動的程序,這種程序建立了一個硬體與硬體,或硬體與軟體溝通的介面,經由主機板上的匯流排(bus)或其它溝通子系統(subsystem)與硬體形成連接的機制,這樣的機制使得硬體裝置(device)上的資料交換成為可能。 依據不同的電腦架構與作業系統差異平台,驅動程式可以是8位元(8-bit)、16位元(16-bit)、32位元(32-bit),甚至是最新的64位元(64-bit),這是為了調和作業系統與驅動程式之間的依存關係,例如在Windows 3.11的16位元作業系統時代,大部份的驅動程式都是16位元,到了32位元的Windows XP則大部份是使用32位元驅動程式(微軟提供了Windows Driver Model可實作driver),至於64位元的Linux或是Windows平台上,就必須使用64位元的驅動程式(WDM與WDF皆可實作64位元驅動程式)。.

新!!: 電腦記憶體和驱动程序 · 查看更多 »

資料

#重定向 数据.

新!!: 電腦記憶體和資料 · 查看更多 »

软盘

在台灣常稱作磁片,是个人电脑設備中,取代磁帶的可移动儲存媒體。第一个软盘是由IBM於1971年開發出的,直徑8吋。隨著硬體技術的發展與使用的需要,又衍生出5.25吋的软盘,並广泛使用在Apple II、IBM PC及其他相容電腦上。蘋果1984年在Mac機開始採用3.5吋軟碟,此時容量还不到1MB,後來,由日本索尼的3.5吋軟碟片容量有1.44MB所取代,這種軟碟片80至90年代盛行,直至2000年代以前,3.5吋軟碟機仍是電腦普及設備之一,之後漸被淘汰。.

新!!: 電腦記憶體和软盘 · 查看更多 »

闪存

快闪--(flash memory),是一种--的形式,允许在操作中被多次擦或写的--。這種科技主要用於一般性資料儲存,以及在電腦與其他數位產品間交換傳輸資料,如記憶卡與隨身碟。快閃記憶體是一種特殊的、以大區塊抹寫的EEPROM。早期的快閃記憶體進行一次抹除,就會清除掉整顆晶片上的資料。 快閃記憶體的成本遠較可以位元組為單位寫入的EEPROM來的低,也因此成為非揮發性固態儲存最重要也最廣為採納的技術。像是PDA、手提電腦、數位隨身聽、數位相機與手機上均可見到快閃記憶體。此外,快閃記憶體在遊戲主機上的採用也日漸增加,藉以取代儲存遊戲資料用的EEPROM或帶有電池的SRAM。 快閃記憶體是非揮發性的記憶體。這表示單就保存資料而言,它是不需要消耗電力的。與硬碟相比,快閃記憶體也有更佳的動態抗震性。這些特性正是快閃記憶體被行動裝置廣泛採用的原因。快閃記憶體還有一項特性:當它被製成記憶卡時非常可靠──即使浸在水中也足以抵抗高壓與極端的溫度。闪存的写入速度往往明显慢于读取速度。 雖然快閃記憶體在技術上屬於EEPROM,但是“EEPROM”這個字眼通常特指非快閃式、以小區塊為清除單位的EEPROM。它們典型的清除單位是位元組。因為老式的EEPROM抹除循環相當緩慢,相較之下快閃記體較大的抹除區塊在寫入大量資料時帶給其顯著的速度優勢。 快閃記憶體又分為NOR與NAND兩型,闪存最常见的封装方式是TSOP48和BGA,在逻辑接口上的标准则由于厂商阵营而区分为两种:ONFI和Toggle。手机上的闪存常常以eMMC的方式存在。.

新!!: 電腦記憶體和闪存 · 查看更多 »

電子電路

電子電路(Electronic circuit):將各式各樣的電子元件,形成一迴路電路,進行電信號的運算,電子元件形成電路為電子電路。.

新!!: 電腦記憶體和電子電路 · 查看更多 »

電子抹除式可複寫唯讀記憶體

EEPROM,或写作E2PROM,全稱電子抹除式可複寫唯讀記憶體 (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是一種可以通過電子方式多次複寫的半導體存儲設備。相比EPROM,EEPROM不需要用紫外線照射,也不需取下,就可以用特定的電壓,來抹除芯片上的信息,以便寫入新的數據。 EEPROM有四種工作模式:讀取模式、寫入模式、擦除模式、校驗模式。讀取時,芯片只需要Vcc低電壓(一般+5V)供電。編程寫入時,芯片通過Vpp(一般+25V, 較新者可能使用 12V 或 5V)獲得編程電壓,並通過PGM編程脈衝(一般50ms)寫入數據。擦除時,只需使用Vpp高電壓,不需要紫外線,便可以擦除指定地址的內容。為保證寫入正確,在每寫入一塊數據後,都需要進行類似於讀取的校驗步驟,若錯誤就重新寫入。現今的 EEPROM 通常已不再需要使用額外的 Vpp 電壓,且寫入時間也已有縮短。 由於EEPROM的優秀性能,以及在線上操作的便利,它被廣泛用於需要經常擦除的BIOS晶片以及快閃記憶體芯片,並逐步替代部分有斷電保留需要的RAM晶片,甚至取代部份的硬碟功能(見固态硬盘)。它與高速RAM成為當前(21世紀00年代)最常用且發展最快的兩種儲存技術。.

新!!: 電腦記憶體和電子抹除式可複寫唯讀記憶體 · 查看更多 »

虚拟内存

虚拟内存是计算机系统内存管理的一种技术。它使得应用程序认为它拥有连续可用的内存(一个连续完整的地址空间),而实际上,它通常是被分隔成多个物理内存碎片,还有部分暂时存储在外部磁盘存储器上,在需要时进行数据交换。与没有使用虚拟内存技术的系统相比,使用这种技术的系统使得大型程序的编写变得更容易,对真正的物理内存(例如RAM)的使用也更有效率。 注意:虚拟内存不只是「用磁盘空间来扩展物理内存」的意思——这只是扩充内存级别以使其包含硬盘驱动器而已。把内存扩展到磁盘只是使用虚拟内存技术的一个结果,它的作用也可以通过覆盖或者把处于不活动状态的程序以及它们的数据全部交换到磁盘上等方式来实现。对虚拟内存的定义是基于对地址空间的重定义的,即把地址空间定义为「连续的虚拟内存地址」,以借此「欺骗」程序,使它们以为自己正在使用一大块的「连续」地址。 现代所有用于一般应用的操作系统都对普通的应用程序使用虚拟内存技术,例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制表软件,多媒体播放器等等。老一些的操作系统,如DOS和1980年代的Windows,或者那些1960年代的大型机,一般都没有虚拟内存的功能——但是,和苹果公司的Lisa都是很值得注意的例外。 那些需要快速存取或者反應時間非常一致的嵌入式系统,和其他的具有特殊应用的计算机系统,可能会為了避免讓運算結果的可預測性降低,而选择不使用虚拟内存。.

新!!: 電腦記憶體和虚拟内存 · 查看更多 »

Mebibyte

“mebibyte”是数字信息中的一个字节数单位。前缀“mebi”等于220,1 mebibyte等于1,048,576字节。“mebibyte”记作“MiB”, 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98年制定。这个单位被设计用来某些时候替代MB(megabyte),因为在计算机相关内容中MB有可能被用来等于220,虽然数值很相近,但MiB与国际单位制(SI)中的MB(106)还是有严格的区别。 MiB已经被所有主要的标准组织接受使用,但在真正的计算机工业中使用比较少。MB还是经常被当成这个单位在使用,虽然有可能与1,000,000 bytes搞混。.

新!!: 電腦記憶體和Mebibyte · 查看更多 »

欧洲联盟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Union européenne;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EU;UE;EU),是根据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也称《欧洲联盟条约》)所建立的政治经济联盟,現拥有28個成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規範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目前歐盟的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議會民主國家(2008年《經濟學人》民主狀態調查);经济上為仅次于以美国為首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德国、法国及意大利為歐盟三大核心成員國;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均為北大西洋公約组织成員。 歐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六個成員國。1958年又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統合在歐洲各共同體之下,1993年又統合在歐洲聯盟之下,欧盟已经漸漸地从贸易实体转变成经济和政治联盟。同時,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後來的歐盟在1973年至2013年期間進行了八次擴大,成員國從6個增至28個。起初推動歐盟建立的動機,是渴望重建二戰后损失惨重的欧洲,以及擔憂欧洲會再度陷入战争泥潭。 歐盟的主要機構有歐洲理事會(成員國家首腦組成)、欧盟理事会(成員國家部長組成的欧盟的上議院)、欧盟委员会(欧盟的行政机构)、歐洲議會(欧盟的眾議院,唯一的直接民選機構)、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等。此外,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也在歐洲共同體的管轄範圍之內,但在法律上是獨立於歐盟的國際組織。 歐元由28個成員國中的19個採納為流通貨幣;《申根條約》取消了部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制,目前已有22個歐盟成員國和4個非成員國實施。 目前欧盟的主要议题有英國脫歐、欧盟的扩大、落實《里斯本條約》、全球暖化問題、非歐元區成員國加入欧元区、主權債務危機、移民危機等。 2012年10月12日,歐盟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新!!: 電腦記憶體和欧洲联盟 · 查看更多 »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縮寫作 OS)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與软件資源的计算机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与基石。操作系统需要处理如管理與配置内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與輸出裝置、操作网络與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務。操作系统也提供一個讓使用者與系統互動的操作界面。 操作系统的型態非常多樣,不同機器安裝的操作系统可從簡單到複雜,可從行動電話的嵌入式系统到超級電腦的大型作業系統。許多操作系统製造者對它涵盖范畴的定义也不尽一致,例如有些操作系统整合了图形用户界面,而有些僅使用命令行界面,而將图形用户界面視為一種非必要的應用程式。 操作系统理论在计算机科学中,為歷史悠久的分支;。.

新!!: 電腦記憶體和操作系统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Computer memory存储器儲存系統內存电脑记忆体記憶體記憶體模組计算机存储计算机内存记忆体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