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85 关系: 埃尔布里奇·格里,反法同盟,多莉·麦迪逊,大陆封锁,大陆会议,奇帕瓦戰役,奇克索人,威廉·亨利·哈里森,威廉與瑪麗學院,安納波利斯會議 (1786年),密西西比河,尚普蘭湖戰役,乔治·克林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亨利·克莱,代議民主制,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殖民地,俄法戰爭,國會圖書館 (美國),切萨皮克湾,喬治·坎寧,喬治·梅森,哈特福會議,啟蒙時代,兩院制,C-SPAN,私掠,第1届美国国会,约翰·卡德威尔·卡尔霍恩,约翰·马歇尔,罗伯特·史密斯,美南浸信会,美國奴隸制度,美國分裂,美國獨立戰爭,美國總統歷史排名,美國郵票,美國憲法第七修正案,美國憲法第二十七修正案,美国宪法,美国众议院,美国开国元勋,美国国务卿,美国第二银行,美国选举人团,美国权利法案,美国殖民协会,美国总统,羅伯特·R·李維頓,... 扩展索引 (35 更多) »
- 1808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
- 1812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
- 1836年逝世
- 18世紀美國哲學家
- 19世纪美国总统
- 弗吉尼亚州大陆会议代表
- 弗吉尼亚州批准美国宪法大会代表
- 弗吉尼亚殖民地人士
- 托马斯·杰斐逊内阁成员
- 疑病症
- 維吉尼亞州眾議員
- 美国宪法签署人
- 美国总统
- 美国政党创始人
- 美国种植园主
- 美國1812年戰爭人物
- 麦迪逊家族
埃尔布里奇·格里
埃尔布里奇·托马斯·傑利(Elbridge Thomas Gerry,),美国外交家、政治家,美国民主-共和党成员,曾任马萨诸塞州州长(1810年-1812年)和美国副总统(1813年-1814年)。.
反法同盟
反法同盟是1792年到1815年间欧洲各国为了对抗發生革命的法国而结成的同盟。 第一和第二次反法同盟是为了对抗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其后的五次同盟则是为了对抗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反法同盟和法国进行了长达25年的战争。 第一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和法兰西共和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法国大革命战争,后五次同盟与法兰西帝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 头五次反法同盟都以失败告终,拿破仑統治的法国也因此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盛极一时。 第六次反法同盟则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而拿破仑则被流放到埃尔巴,并使得法国历史上已经灭亡的波旁王朝复辟。 第七次反法同盟则彻底击败了东山再起的拿破仑。.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反法同盟
多莉·麦迪逊
多莉·佩恩·托德·麦迪逊(Dolley Payne Todd Madison,)是詹姆斯·麦迪逊的妻子,其丈夫在1809年至1817年担任美国总统一职。他以社交送礼闻名,增强了丈夫身为总统的知名度。就这样,她多次给扮演着总统配偶的角色下定义(后称号为第一夫人)。她先前曾经为丧妻的托马斯·杰斐逊扮演这个角色。 多莉·麦迪逊也帮忙装设新建成的白宫。1814年,英国人放火烧白宫,但乔治·华盛顿的古典肖像却挽回了,这归功于多莉·麦迪逊。丈夫逝世后,守寡的她她经常生活贫乏,出售先夫遗物才得以减轻负担。.
大陆封锁
大陆封锁 (法语:blocus continental,英语:continental system)是拿破仑在1806年11月21日在柏林启动的对英国的经济封锁政策,该政策于1814年结束。拿破仑意图使用经济战的手段使英国屈服。另一方面,该政策也可以起到保护法国经济的作用。 在特拉法加海戰后,法国无力再发动渡海战,拿破仑只能将争霸重心放回欧洲大陆。故而他要利用经济手段。为了彻底切断英国在欧洲的贸易,他下令禁止了来自或驶向英伦三岛的通商船运。在法国统治的地区,英国的货物被没收。英国商人受到警察追查。到了1807年底,政策的对象扩展至中立的船运。1810年8月5日的法令要求所有进口货物关税提高50%。 然而英國仍有美洲及其海外殖民地作為貿易對象,其經濟雖受影響但仍可支撐,相對的,當時許多歐洲大陸的國家對英國的商品有一定的需求,且也需要將本國的原料售予英國換取金錢,因此拿破崙的經濟封鎖政策引起了普遍不滿,各地的走私也因此興盛,甚至各國的政府也暗中參與和允許走私貿易,拿破崙因此大費周章的以各種或戰或和的手段維繫大陸封鎖的執行,與英國有密切經濟聯繫的俄國一開始原本同意配合對英國的經濟封鎖,但俄國政府很快就發現封鎖同時對俄國本土的經濟造成壓力,貴族和地主們無法將領地的原料外銷給英國,因此俄國政府先是以允許中立國船隻進入俄國港口的政策放鬆了對英國的經濟封鎖,後來索性不願繼續配合封鎖,英國商品從而突破了大陸封鎖大肆流入歐洲大陸,因此引發了1812年的俄法戰爭。 Category:拿破崙戰爭 Category:法国经济史 Category:英国经济史 Category:英法關係 Category:1800年代欧洲 Category:1810年代欧洲.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大陆封锁
大陆会议
大陸會議(Continental Congress),或作大陸議會,是指北美十三州在1774年至1789年間組成的聯合議會,是為美國國會的前身。 大陸會議與美國革命息息相關。18世紀中葉,英國與其北美殖民地之間的經濟爭議不斷升級。1773年波士頓倒茶事件後,英國國會向麻薩諸塞州實施《強制法案》,激化北美殖民地的反抗情緒。當時麻省的輝格派認為英國的納稅政策與《強制法案》,俱侵犯殖民者的權利,故此他們號召北美各個殖民地的殖民地議會派出代表,共謀應付對策。.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大陆会议
奇帕瓦戰役
奇帕瓦戰役(Battle of Chippawa。"Chippawa"又譯「齊巴華」、「齊佩瓦」不等)是1812年戰爭中的其中一場美軍與英軍間的戰役,發生於1814年7月5日的加拿大安大略。該戰役是美軍對上加拿大的攻勢的一部分,在這戰役前,入侵加拿大的美軍一直吃敗仗,而且國土開始遭受英加聯軍的反擊,這次戰役是美軍第一次以同等戰力對抗英軍並獲勝的戰役。.
奇克索人
奇克索人(英語:Chickasaw)是一群生活於美國境內的美洲原住民,原先居住於阿拉巴馬州的亨茨維爾(Huntsville)西部,以及密西西比州與田納西州等田納西河流域一帶。在與歐洲移民接觸以前,有部分奇克索人就已經向東遷徙到密西西比河畔。歷史記載顯示奇克索人與歐洲人接觸之後,開始於密西西比州東北部生活,後來並被迫遷移到奧克拉荷馬州,也就是當今他們的主要居住地。 奇克索人的原始語言是奇克索語,他們與喬克托人(Choctaws)是相近民族,在語言上相當接近,兩者皆為穆斯科格諸語言(Muskogean languages)的西部群。Chickasaw是Chikasha的英語拼法,Chikasha意指「反抗者」或是「來自Chicsa」。 奇克索人可細分為兩大族群,分別是Impsaktea與Intcutwalipa。該民族與另外四個民族合稱文明化五部族,是印第安人移居(Indian Removal)時期中被迫遷徙到印第安准州(Indian Territory)的部族之一。其自治團體奇克索國(Chickasaw Nation)是美國聯邦認可名單中排行第13大的部落。.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奇克索人
威廉·亨利·哈里森
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是美国的第9任总统,军事家,曾在与印第安人的战斗中获得胜利。就任總統時已達68歲高齡,在1981年69歲的罗纳德·里根就任第40任美國總統之前,他是就任時最高齡的總統。他的孙子本杰明·哈里森是美國第23任總統。.
威廉與瑪麗學院
威廉與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in Virginia,或威廉玛丽学院)是一所位于美国维吉尼亚州威廉斯堡的著名小型公立大学,创立于1693年,是美国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校园极具历史价值,更是公立常春藤之一。 校园所在地威廉斯堡是历史名城,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以南150英里,距州府-zh-cn:里士满; zh-tw:里奇蒙; zh-hk:列治文;-和美国最大军港諾福克均50英里,距北美最早的英国人定居地詹姆斯鎮只有几分钟的车程。.
安納波利斯會議 (1786年)
安納波利斯會議(Annapolis Convention)是1786年在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舉行的一項會議,由當時美國五州(紐澤西州、紐約州、賓夕法尼亚州、德拉瓦州、維吉尼亞州)的12位代表參與,並以全數贊同達成召開制憲會議的決議。這項會議的正式全名是修補聯邦政府缺陷的委員會議(Meeting of Commissioners to Remedy Defect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長期對邦聯條例感到不滿的紐約代表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在會議中,擔任了重要的領導者角色。他起草了舉行制憲會議的會議結論,向他長期期望建立一個具有強而有力並財政獨立的聯邦政府方向邁進一大步。 代表們期望修補的缺陷主要是在邦聯條例下,形同獨立的各州各自的保護主義,嚴重拘限了州之間的商務和貿易活動。 會議於1786年9月11日至14日之間舉行。因為出席的委員所代表的州數不足,代表們認為這會議沒有合法基礎做出任何重大決議。新罕布夏州、麻薩諸塞州、羅德島州、北卡羅來納州指派了代表與會,但無法及時到達。康乃狄克州、馬里蘭州、南卡羅來納州、喬治亞州則沒有派出代表。 閉會後,代表們向國會和各州提出一項報告。這項報告主要是尋求支持,以在隔年五月於費城舉行一個更廣泛參與的會議。它期望更多州能派與代表參加隔年的會議,州代表們也能被授予更廣泛的權利,以在會議上在商業貿易外的議題,進行更廣泛的討論。 雖然安納波利斯會議對後來制憲的影響力和重要性仍不清楚,但當時各地發生的叛亂凸顯了憲法改革的急迫性。大部分叛亂很快的被敉平,但謝司叛亂由1786年8月一直延續到了1787年2月。這個叛亂除了表現出人民的不滿,也顯現出聯邦政府的弱勢和無力 。 安納波利斯會議的直接成果是確定隔年的1787年費城會議得到舉行,而美國憲法草案就是費城會議的成果。.
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位于北美洲中南部,是北美最大的水系,流域面積约为300万平方公里。它也是北美最長的河流,源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西北部海拔446米的艾塔斯卡湖(Lake Itasca),流经中央大平原,向南注入墨西哥湾。最长支流密蘇里河的源头雷德罗克湖,全长3767公里。如果按照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苏里河的源头计算,则全长为6021公里,居世界河流的第4位,其集水範圍可以作為美國中西部的分界。 密西西比河的名稱源自於美國北部威斯康辛州的印第安阿爾貢金人,因为它支流众多,美国人又尊称为“老人河”,与尼罗河、亚马逊河和长江合称世界四大长河,是北美大陆流域面积最广的水系,两岸多湖泊和沼泽。河流年均输沙量4.95亿吨。流域属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尚普蘭湖戰役
尚普兰湖戰役(Battle of Lake Champlain),亦稱普萊茨堡戰役(Battle of Plattsburgh),戰事爆發於1814年9月6日至11日,為1812年戰爭間加拿大、英國和印地安人在美國本土內的最後一次的入侵行動。.
乔治·克林顿
乔治·克林顿(George Clinton,),美国军人、政治家,民主共和党成员,曾任纽约州州长(1777年-1795年、1801年-1804年)和美国副总统(1805年-1812年)。 下列縣名是以他的姓氏命名作為紀念。.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美国军人及開國元勳其中一員,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美国宪法起草人之一与第一任美国财政部长。.
亨利·克莱
亨利·克莱(Henry Clay,),美国参众两院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与演说家之一。輝格黨的创立者和领导人。美国经济现代化的倡导者。他曾经任美国国务卿,並五次参加美国总统竞选。尽管均告失败,但他仍然因善于调解冲突的两方,並数次解决南北方关于奴隶制的矛盾维护了联邦的稳定而被称为“伟大的调解者”,並在1957年被评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参议员之一。.
代議民主制
代議民主制(representative democracy),又稱間接民主制,是由公民以選舉形式選出立法機關的成員(議員),並代表其在議會中行使權力(稱為代議),並與直接民主制相反。 除了在選舉中外,選民和被選者並無約束關係,即被選者在議會中的行為未必真正反映選民的意願,但其表現卻直接影響下次選舉中選民的投票取向。 民主政治可以有許多種分類方式,沒有任何一種分類法具有絕對性,赫爾德()曾順著歷史發展的先後,將民主政治分成九種類型,分別是古典(城邦式)民主、共和主義民主、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民主、競爭式精英民主、多元主義民主、法治民主、參與式民主及自主式(世界主義)民主等。而最常見的分類方式就是直接民主與代議民主,現代大部分國家均並非直接民主制。 代議民主制是現代國家普遍實行的制度,但是在實踐中,形式上的控制機構和實際的控制機構不符,人民形式上擁有的權力與實際有限的權力不符,議員的承諾與實際表現也常常不相一致,甚至還有民主倒退的可能,因而饱受詬病。.
弗吉尼亚州
維吉尼亞州(),正式名称为維珍尼亞聯邦,是美国东部的一个州,美国开国时十三州之一。 維吉尼亚州域范围位于北纬36°31'至39°37',西经75°13'至83°37'之间,其北部地区与美国政治中心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相邻。该州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发源地之一,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美国2012年人口估算显示,全州总人口818.6万,实现GDP总量3970亿美元。.
弗吉尼亚殖民地
弗吉尼亚殖民地(Virginia Colony)是英国在北美大陆上设立的第一个殖民地,也是其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於1607年由弗吉尼亚公司首建,於1624年经敕许获得英国政府承认,升格为英国皇家殖民地。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签订以后,该殖民地从英国独立,成为了美利坚合众国最初的13个州之一,即今日的弗吉尼亚州。 弗吉尼亚殖民地的范围包含了现在的弗吉尼亚州、西弗吉尼亚州及肯塔基州的全境,以及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的部分地区。又以其面向切萨皮克湾,而与位于切萨皮克湾北面的英属马里兰省一同被称为“切萨皮克殖民地”。.
俄法戰爭
#重定向 俄法战争.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俄法戰爭
國會圖書館 (美國)
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是美國國會的附屬圖書館,也是美國實際上的國家圖書館,為美國5個國立圖書館之一。位于华盛顿。 整個館舍由托马斯·杰斐逊大楼、约翰·亚当斯大楼、詹姆斯·麦迪逊大楼三座建筑组成,均坐落於华盛顿特区。其書籍收藏量有3000萬種,涵蓋了470種語言,超過5800萬份手稿,是美國最大的稀有書籍珍藏地點,當中包括了《古登堡圣经》、 超過一百萬份美國政府刊物、一百萬份跨越三個世紀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報紙、3萬3千份報刊的合訂本、50萬個微縮膠片卷軸、12萬本漫画书;除此之外,還保存了很多法律文獻、電影、480萬張地圖、270萬首音樂,館藏量為全球最大。.
切萨皮克湾
乞沙比克灣(Chesapeake Bay),是美国面积最大的河口湾,位于美国大西洋海岸中部,为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三面环绕,仅南部与大西洋连通。其名来自阿尔冈金印第安语,意为“大贝壳湾”。 乞沙比克灣南北长约300公里,最窄处仅6.4公里宽,最宽处波托马克河河口处也只有50公里宽。该湾曾经是美国主要的渔业基地之一,但现在由于流域内城市和农场的污染,产量已大不如前。.
喬治·坎寧
喬治·坎寧(George Canning,又譯甘寧,),英國政治家,外相,曾短暫出任英國首相。.
喬治·梅森
喬治·梅森四世(George Mason IV,)是一位美國弗吉尼亞政治家,曾參與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他與詹姆斯·麥迪遜一起被譽為“美國權利法案之父”, 因此也被當做“美國開國元勛”之一。 如同反聯邦主義者帕特里克·亨利一樣,梅森也支持各州應當獲得更多權力。 所以他沒有同意當時的美國憲法,并最終成功地推動了基於弗吉尼亚权利法案的美國權利法案的實施。.
哈特福會議
哈特福會議是美國新英格蘭的聯邦黨於1814年12月15日至1815年1月5日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舉行的一系列會議,討論他們對當時的1812年戰爭的不滿,以及由於聯邦政府的權力越來越大引起的政治問題。儘管激進的聯邦黨人提出新英格蘭脫離聯邦與英國單獨媾和的主張,與會的溫和派多於激進派,極端的提案不是辯論的主要焦點。 該會議討論取消在國會給予蓄奴州更多權力的五分之三妥協,以及要求接納新州、宣戰和限制貿易法案需要獲得國會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同意。聯邦黨人還討論了他們對1803年路易斯安那購地和《1807年禁運法案》的不滿。然而在會議結束幾週後,安德魯·傑克遜少將在紐奧良戰役大勝的消息傳遍了新英格蘭,使聯邦黨人失去信譽,聯邦黨於1824年解散。.
啟蒙時代
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Aufklärung),又稱啟蒙時代(Siècle des Lumières;Age of Enlightenment)與理性時代(Age of Reason),指在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地區發生的一場哲學及文化運動,該運動相信理性發展知識可以解決的基本問題。人類歷史從此展開在思潮、知識及媒體上的“启蒙”,開啟现代化和现代性的發展歴程。德意志哲學家康德以「Sapere aude」(拉丁語,意為Dare to know,敢於求知)的启蒙精神來闡述人类的理性担当。他認為啟蒙運動是人類的最終解放時代,將人類意識從不成熟的無知和錯誤狀態中解放。 啟蒙時代不同於過往以基督教神學權威為主作為知識權威與傳統教條,而是相信理性並,認為科學和藝術的知識的理性發展可以改進人類生活。承接17世紀的科學宇宙觀及以理性尋找知識的方法,啟蒙運動相信普世原則及普世價值可以在理性的基礎上建立,對傳統存有的社會習俗和政治體制以理性方法檢驗並改進,產生出啟蒙時代包含自由與平等概念的世界觀。 啟蒙時代後期,約18世紀末前後,浪漫主義接續並取代啟蒙運動思維成為19世紀的主流。不同於啟蒙運動相信知識及理性進步觀,有鑑於法國大革命及工業革命的部份負面後果,浪漫主義思維主張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過了頭:藝術及科學等知識的發展並未帶給人類福祉,人類有了知識改變了自然反而使人類變得更墮落、社會不公並且忽略了心之真誠。.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啟蒙時代
兩院制
兩院制是一種以兩個獨立運作的議會(議院)組成立法機構的政治制度,亦被稱為二院制。與之相對的制度稱為單院制或一院制,即是只有單一議會作為立法機構。.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兩院制
C-SPAN
C-SPAN是美國有線電視頻道,全名為有線-衛星公共事務網絡(Cable-Satellite Public Affairs Network),創辦於1979年3月19日,總部設於美國華盛頓特區,主要探討政府及公共事務議題,也有轉播國情咨文、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與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 C-SPAN負責轉播眾議院,C-SPAN2負責轉播參議院,C-SPAN3則轉播聽證會、議員演說、選舉辯論等。.
私掠
私掠是指由国家颁发私掠许可证,授权个人攻击或劫掠他国船只的行为。执行私掠的船只通常被称为私掠船或武装民船,船长通常被称为私掠船长。严格来说,只有在战时,私掠行为才是被允许的。在16至19世纪间,武装民船通常被认为是属于国家海上武装力量的一部分,其性質類似陸軍常見的雇傭兵。 私掠船通常被利用来破坏敌国的海上贸易线。对于海上力量弱小的国家来说,这是一种战胜强大敌人的好办法。不少国家使用这种方法在不花费大量经费的情况下,建立起自己的海上武装力量,同时还培养了大量优秀水手和军官。私掠船攻击敌船所获得的货物通常会在指定地点拍卖。其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归船长、船员和授权国(皇室)所有。必要的时候,私掠船还会被征调为军舰参加战斗。例如1588年,英国著名的私掠船长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就作为副指挥参加了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英西大海战。 私掠船的船员通常鱼龙混杂,有原商船船员、海盗、罪犯、赌徒等等,但船上的要求就比商船严格得多。而且私掠许可证就像一个契约,控制着私掠行动,比如只能针对某个国家,只能在某个海域攻击等等。这和海盗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私掠船长破坏了该契约,就很可能被要求赔偿对方的损失甚至被取消许可证。历史上,一些私掠船长和船员因为攻击了己国或友好国的船只而最终成为了真正的海盗,比如威廉·基德(William Kidd ),他最后被己国通缉、逮捕并判处死刑。.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私掠
第1届美国国会
第1届美国国会是美国国会第一次召开,任期由1789年3月4日至1791年3月4日,也是乔治·华盛顿总统第一个任期的前两年。国会原在纽约市的联邦厅(现联邦国家纪念堂)集会了,然后搬到费城的国会厅。美国众议院第1届席次分布基于美国宪法第一条,第二款,第三节的规定。两院的多数议员支持华盛顿总统的政府。此届国会通过了美国权利法案。 Category:歷屆美國國會.
约翰·卡德威尔·卡尔霍恩
约翰·卡德威尔·卡尔霍恩(John Caldwell Calhoun,),美国政治家,南卡罗来纳州人。他是19世纪前半叶最著名的美国政治家之一。 虽然卡尔霍恩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十年就逝世了,但他是后来短命的美利堅聯盟國的主要精神设计师。卡尔霍恩享有“铸铁人”之称,原因是他毫不动摇地坚持他的信仰。他提出了无效论的理论。这个极端理论的内容是任何州在认为任何联邦法律违反宪法的话可以宣称这个法律无效。他是奴隶制的强烈支持者。他维护奴隶制,说奴隶制是一个“正当的财产”,而不是一个必要的坏事。他对奴隶制的强烈维护是南方针对北方不断增强的反奴隶制态度开始威胁退出联邦的因素之一。 卡尔霍恩的这个遗产使得他与南方反叛息息相连。但是卡尔霍恩生前却始终为联邦政府服务。他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任多个高职。他是第七任美国副总统:首先任约翰·昆西·亚当斯(1825年至1829年)、后来任安德鲁·杰克逊(从1829年至1832年)的副总统。1832年辞职后任美国参议院议员,在参议院里他的势力更加加强。从1810年到1817年他还曾任美国众议院议员,从1817年到1824年美国战争部部长,从1844年到1845年美国国务卿。.
约翰·马歇尔
约翰·马歇尔,,美国政治家、法律家,曾任美国众议院议员(1799年-1800年)、美国国务卿(1800年-1801年)和美国首席大法官(1801年-1835年)。 马歇尔在首席大法官任期内曾做出著名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奠定了美国法院对国会法律的司法审查权的基础。.
罗伯特·史密斯
罗伯特·史密斯(Robert Smith,),美国政治家,曾任美国海军部长(1801年-1809年)和美国国务卿(1809年-1811年)。 S Category:馬里蘭州參議員 Category:美國1812年戰爭人物.
美南浸信会
美南浸信会(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簡稱SBC)是美国最大的一个基督教新教教會。.
美國奴隸制度
美国奴隶制度是美利坚合众国十八到十九世纪合法的奴隶制度。奴隶制起源于不列颠对北美殖民早期,在1776年《独立宣言》中被十三个殖民地承认。当美国建国时,虽然自由的有色人种已经存在,但是大多数奴隶是非洲后裔,种族在体制和遗产上起了决定因素。在独立战争后,废奴主义法律和情绪逐渐在北方各州中散布,1800年起棉花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南方各州与奴隶制强烈地联系在一起,並且试图将奴隶制扩散到新开辟的西方领域。國内對奴隸制度的觀點,則延梅森-迪克森线成极端的分化,并分裂了马里兰州(蓄奴)和宾夕法尼亚州(解放)。 虽然国际贩奴在1808年就已被禁止,国内贩奴依然持续,奴隶人口在解放前达到顶峰的400万人之多。Stephen D.
美國分裂
美國分裂,是指美國的一個州或數個州要脫離美國,在歷史上曾經過生過最著名例子就是南北戰爭,另外也有一些州或單一州有分離的倡議。 美国最高法院在1869年的德克萨斯诉怀特案中認定,沒有任何一州有權單方面宣布退出美國,因為聯邦憲法沒有設計任何一州退出美國的機制,因此若有任何一州要退出,要經過38個州議會同意,以及參議院及眾議院三分之二席次的同意,以通過。.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美國分裂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或American Revolution;1775年—1783年),或稱美國革命戰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是英國與準備獨立的美利堅及法國這個欧洲强国之間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是北美十三殖民地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範圍遠遠超過英屬北美洲之外。因此,英國決定與當地的印地安人結盟,以增加勢力。 在獨立戰爭初期,英國能夠充分利用皇家海軍船堅炮利的優勢控制十三殖民地的沿海城市,但對於如何控制內陸地區、及應對盤據內陸、熟悉地形、驍勇善戰的殖民地民兵卻束手無策。隨著法國海軍在切薩皮克海戰大捷奪得制海權,英軍於1781年的約克鎮之圍城戰役中慘敗投降,並於1783年被逼簽訂《巴黎條約》承認美國獨立。但因為大量於戰後由十三殖民地逃至北方的英屬北美,反而導致新建國的美國立國後經濟困頓蕭條、甚至於冬季出現疫潮及飢荒,以及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出現短暫的興旺。.
美國總統歷史排名
#重定向 美国总统历史排名.
美國郵票
美國郵票是指在美國發行的郵票。美國郵票可以分為普通郵票、紀念郵票、航空郵票三種類型。美國的第一套普通郵票發行於1847年,當時面值為5美分和10美分。未使用的1847年普通郵票十分稀少,擁有很高的價值。而美國的第一套及奶奶郵票則發行於1893年。美國的第一套航空郵票發行於1918年。.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美國郵票
美國憲法第七修正案
美国宪法第七修正案是美国权利法案的一部分,它规定了陪审团制度的权威性。.
美國憲法第二十七修正案
美國憲法第二十七修正案(Twenty-seventh Amendment,简称:Amendment XXVII)禁止增加或减少国会议员工资的任何法律於下一屆眾議員任期開始前生效。本修正案是美國憲法最新通过的修正案,但也是最早提出的美国宪法修正案之一。 1789年9月25日,美国召开第1届国会。在会上,包括本修正案在内的12项修正案一并被提交到各州以供批准。其中,共有十项修正案在1791年得到批准而生效,成为了著名的权利法案。然而,本修正案与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州认可,无法生效。至此,关于国会工资的修正案就几乎被完全遗忘。 直至1982年,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二年级学生格雷戈里·沃森(Gregory Watson)在学习美国政府课程时,为完成关于“政府流程”的一项作业,在研究宪法历史后重新发现了本修正案。沃森便撰写了一篇论文,称本修正案在理论上依然有效且可以被各州投票通过,并将其作为课堂作业提交。然而,这项作业仅得到了“C”的分数,在向教授申诉无果后,他发起宣传活动号召各州議會投票通过该修正案,并最终获得成功。2017年,大学教授扎克·埃尔金斯(Zach Elkins)变更了沃森的作业成绩,正式将分数从“C”修改为“A+”。 憲法修正案於1992年5月7日達到足夠數量的州(38個州)批准而生效,距離國會於1789年制定此修正案並送交各州批准時已經達202年7個月又10天,成为了历时最久才批准的宪法修正案。.
美国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简称美国宪法,是美国的根本大法,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该宪法于1787年9月17日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获得代表的批准,并在此后不久为当时美国拥有的13个州的特别会议所批准。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由各个拥有主权的州所组成的联邦国家,同时也有个联邦政府来为联邦的运作而服务。从此联邦体制取代了基于邦联条例而存在较为松散的邦联体制。1789年,美国宪法正式生效。美国宪法是世界上首部成文宪法,该宪法为日后许多国家成文宪法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美国宪法
美国众议院
美利堅合眾國眾議院(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為美國國會兩院之一,另一院為參議院。美國各州在眾議院中拥有的席位比例以人口為基準,但至少會有一名議員。 院內議員總數經法律明定為435名。眾議員任期兩年,无连任限制。眾議院議長由眾议员选举产生,傳統上為多数党之領導人。然而多數黨領袖另由該多數黨於院內之第二重要議員擔任。據美國總統繼位條例,眾議院議長繼任總統之順序仅次於兼任参议院议长的副总统,為政壇上第三重要的領袖人物。 兩院制國會的起源是因為建國者希望擁有一個貼近且跟隨民意公論的“人民議院”,代表各州政府、以制衡不太受大众情绪干扰的參議院。憲法規定法案須經兩院批准方能通過。 眾議院一般被認為較參議院更具黨派色彩。憲法制定者中有很多人企圖讓參議院(1914年前是由州議會選舉)成為眾議院(公民直選)的制衡機構。於是“建議與同意”權(如批准條約的權力)授權僅由參議院單獨行使。眾議院也有其獨有的權力:倡議歲入法案之權、彈劾政府官員、以及在選舉人團僵持不下時選舉總統。然而,所有這些權力都可由參議院制衡(counter-check)。參議院一般較眾議院及眾議員更具威望。參議員任期較長、人數較少、且(多數情況下)較眾議員代表更多的選民。 眾議院會議廳位於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山莊南翼。參議院在同一建築物的北翼開會。.
美国开国元勋
美国开国元勋(Founding Fathers of the United States)是指签署《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政治领导人以及参与美国革命的领袖。他們是美國的奠基者。广义上是指发起美国革命反抗英国皇室权威从而建立美国的北美十三殖民地的人。狭义上指在1776年签署独立宣言的人或者是参与起草宪法的1787年制宪会议的代表。也可延伸至签署联邦条例的人。 一些历史学家把定义推广至更大的范围,不仅仅包含签署者,同时包括参与美国独立和建国的政治家、法官、士兵、外交官、和普通市民。史学家 Richard B.
美国国务卿
美國國務卿(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State),直译为国务部长,是美國國務院的首長,同時為美國內閣成员,主管美国外交事务,相当于美国外交部长,但是其地位要比其他内阁部长高,是所有內閣成員中的首席。.
美国第二银行
美国第二银行(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在1816年获得营业授权,即美国第一银行失去授权之后5年。与第一银行一样,美国第二银行也得到了20年的营业授权,最初的总部也设在费城木匠厅,也在全国各地设分支机构,也未能延长其营业授权。 许多在1811年曾拒绝延长美国第一银行营业授权的国会议员,却批准了第二银行的营业授权。这是因为在1812年战争中,美国经历严重的通货膨胀。 第二银行在1841年破产,之前5年作为一个普通银行。 目前,第二银行大楼是一个美术馆,展出美国早期杰出人物的肖像画,每天免费开放,属于国家独立历史公园的一部分。.
美国选举人团
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是美國總統選舉的方式,是一種間接選舉,旨在選出美国總統和副總統。根據《美國憲法》,各州公民先選出該州的選舉人,再由選舉人代表該州投票;由於美國是聯邦制國家,並考慮到各地的特定地理及歷史條件,採取選舉人團制度用以確保各州的權益,並且代表為50州共同推舉的聯邦總統。.
美国权利法案
美国权利法案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的统称。这些修正案的提出是为了缓解那些反对批准宪法的的担忧,其中保障了多项个人自由,限制了政府的司法和其他方面权力,并将一些权力保留给各州和公众。起初这些修正案仅针对联邦政府有效,不过在第十四条修正案通过后,联邦最高法院通过一系列统称合併原則的进程将权利法案中的大部分条款应用到了各州。 这些修正案由詹姆斯·麦迪逊在第一届联邦国会上作为一系列立法细则提出,先由联邦众议院于1789年8月21日通过,再于1789年9月25日通过国会两院联合决议案正式提出,1791年12月15日获得了足够数量州的批准而正式成为宪法的一部分并生效。国会一共提出了十二条修正案,但这次通过的只有其中十条,另外两条中一条于203年后获得足够数量的州批准成为第二十七条修正案,另一条从程序上来说仍在等待各州批准。 权利法案列举了宪法正文中没有明确表明的自由和权利,如宗教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保留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个人财物搜查和扣押必须有合理颁发的搜查令和扣押状的权利,只有大陪审团才能对任何人发出死刑或其它“不名誉罪行”的起诉书,保证由公正陪审团予以迅速而公开的审判,禁止等。此外,权利法案还规定宪法中未明确授予联邦政府、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各州或人民行使。这些条款受到了喬治·梅森1776年的弗吉尼亚权利法案、英国的1689年權利法令和诸如1215年大憲章在内英国早期政治文献的影响。 权利法案诞生后的150年里几乎没有对美国司法构成什么影响,但在进入20世纪后情况有所改观,成为许多联邦最高法院重要判决的基石。文件最初有14份副本,其中一份长期存放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向公众展示。.
美国殖民协会
美国殖民协会(英文:American Colonization Society,全称:The Society for the Colonization of Free People of Color of America)是一个在利比里亚成立的殖民组织。 「伊莉莎白號」是第一艘運送獲解放美國黑人奴隸的船隻,於1820年2月6日由紐約港出航,當時船上共有86名黑人。在之後的10年,共有2,638美國非裔黑人陸續移居賴比瑞亞。 Category:非洲殖民 Category:非洲裔美国人 Category:利比里亚组织 Category:利比里亚历史.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美国总统
羅伯特·R·李維頓
羅伯特·R·李維頓(Robert R. Livingston,),大陸會議代表,美國第一任外交部部長(1781年—1783年,後改為國務卿)及法官。 Category:美國駐法國大使 Category:美國外交部長 Category:大陸會議代表 Category:哥倫比亞大學校友 Category:蘇格蘭裔美國人 Category:紐約市人 Category:18世纪美国政治家.
聯邦黨
聯邦黨(英语:Federalist Party),又叫聯邦同盟黨,美國開國政黨,1789年至1824年存在。由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所共同成立。 聯邦黨執政時主張增強聯邦政府的權力,反對參與歐洲戰爭。主要的支持者來自新英格蘭和一些南方較有錢的農民。其競爭對手為民主共和黨,民主共和黨支持與法國結盟,對英國開戰。聯邦黨在美國和英國1812年戰爭後失勢。 虽然沒有直接继承的後繼政黨,但聯邦黨可以说是後來的國民共和黨、輝格黨和共和黨的前身,為美國後來兩黨制打下基礎。.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聯邦黨
联邦党人文集
《联邦党人文集》或稱《聯邦論》、《聯邦主義議文集》(Federalist Papers),是18世纪80年代三位美国政治家在制定美国宪法的过程中所写作的有关美国宪法和联邦制度的评论文章的合集,共收有85篇文章。这些文章最早连载于纽约地区的报纸,之后在1788年,首次出版了合集,书名为“联邦党人”(The Federalist)。此書主要对美国宪法和美国政府的运作原理进行了剖析和阐述,是研究美国宪法的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 《联邦党人文集》的作者包括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他们使用了普布利乌斯这个笔名。这个名字来源于他们所尊敬的古罗马执政官Publius Valerius Publicola。麦迪逊常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并且担任了第四任美国总统。汉密尔顿是宪法会议中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位代表,并成为美国首任财政部长。约翰·杰伊则是美国首任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在文集中,大多数文章是由汉密尔顿执笔的,麦迪逊也对文集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杰伊因为患病,只写了5篇文章。 文集的第10篇和第51篇通常被认为是文集中最有影响力的两篇作品。其中,第10篇文章提倡建立一个强大的共和国,并包括了各党派的讨论;而第51篇则解释了分权制度的必要性。文集第84篇也非常重要,因为这篇文章与后来的美国权利法案有着重大的联系。.
詹姆斯·门罗
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美國政治家,1817–1825年担任第五任美國總統。门罗是美国独立革命时期最后一任总统,也是出生于弗吉尼亚州并连任的最后一位总统。他出生于弗吉尼亚州威斯特摩兰郡富裕的农场主之家,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战后在弗吉尼亚州按照杰斐逊的指导学习法律,并在大陆会议上当了代表。 虽然以他命名的“门罗主义”正是在他任上发展的,但是大部分内容来自他的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
詹姆斯麥迪遜大學
詹姆斯·麦迪逊大学(英语:James Madison University,简称JMU、Madison或James Madison)是一所位于美国维吉尼亚州的哈里森堡市的公立大學,創立於1908年,1938年為了紀念詹姆斯·麥迪遜總統而改名麥迪遜學院,1977年改現名。 2015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將其排在“南部地區大學”中的第6位。.
謝司起義
#重定向 谢司起义.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謝司起義
財產權
財產權(property rights),也被简称为财产,是指“有金钱价值的权利所构成的集合体。所谓具有金钱价值,指得获有对价而让与,获得以金钱为表示者”。財產權在某些國家受到憲法保護。.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財產權
貴格會
贵格会(Quaker),又称公谊会或者教友派(Religious Society of Friends),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派别。 该派成立于17世纪的英國,创始人为乔治·福克斯,因一名早期领袖的号诫“听到上帝的话而发抖”而得名「貴格」(Quaker),中文意译为“震颤者”。但也有说法称在初期宗教聚會中常有教徒全身顫抖,因而得名。该派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和暴力,不尊称任何人也不要求别人尊称自己(即不使用“先生”、“女士”、“夫人”头衔,对任何人皆以名字相称呼),不起誓。主张任何人之间要像兄弟一样,主张和平主义和宗教自由。该教会坚决反对奴隶制,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废奴运动中起过重要作用。贵格会在历史上提出过一些很进步的思想,其中一部分现在得到广泛接受。 贵格会信徒曾受到英國国教迫害,与清教徒一起移民到美洲,但又受到清教徒的迫害,大批贵格会教徒逃离马萨诸塞州而定居在罗得岛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等地。由于宾西法尼亚州有大量贵格会教徒聚居,习惯上以「Quaker City」作为费城(Philadelphia)的别名,因而费城人也被称为「Quaker」。 貴格會後傳播到美國、肯尼亞和玻利維亞。贵格会也曾经传入中国。美国差会(俄亥俄年议会)在1887年派遣第一位传教士Esther H.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貴格會
路易斯安那購地
路易斯安那購地(Louisiana Purchase;Vente de la Louisiane)是美國於1803年以大約每英畝三美分向法國購買超過529,911,680英畝(2,144,476平方公里)土地的交易案,該交易的總價為1500萬美元或相當於8000萬法郎;如以國內生產總值相對比例計算,此數額在2004年相當於4178億美元。 法屬路易斯安那的版圖比今日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大很多。从南至北,該屬地範圍包括了現今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兩岸(包括新奧爾良市)、阿肯色州、奧克拉荷馬州、德克薩斯州北部边界地带、新墨西哥州东北角、密蘇里州、堪薩斯州、科羅拉多州洛基山脈以東、愛荷華州、內布拉斯加州、懷俄明州大部(落基山脉以东)、明尼蘇達州密西西比河以西、南達科他州、北達科他州大部、蒙大拿州大部(除西端),以及现今加拿大马尼托巴、萨斯喀彻温、艾伯塔各省之密蘇里河流域地區(也即南部边境地带)。 購地所涉土地面積是今日美國國土的22.3%,与当时美国原有国土面積大致相当,因此使得当时美国的国土翻倍。.
麥克亨利堡
麥克亨利堡(Fort McHenry)是位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一座沿海五角形堡壘,以在1812年戰爭中發揮重大作用而聞名。1814年,英國海軍從切薩皮克灣襲擊巴爾的摩港,但美國憑藉該堡壘成功防禦巴爾的摩。該堡壘最初建於1798年,在一戰和二戰期間一度由海岸警衛隊使用。1939年,該建築被列入國家紀念區。.
麥迪遜縣 (阿拉巴馬州)
麥迪遜縣(Madison County, Alabama)是美國亞拉巴馬州北部的一個縣。面積2,105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98,192。縣治亨茨維爾 (Huntsville)。 成立於1808年12月13日,縣名是紀念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 M Category:阿巴拉契亚地区的县.
麦迪逊
麦迪逊(Madison)是美国是威斯康辛州的首府和戴恩县的县治,亦為威斯康辛大學主校區之所在地。 2006年時人口數為223,389人,是威斯康辛州第二大城,僅次於密爾瓦基。同時也是全美第82大城。麥迪遜市是美國人口普查局的麥迪遜都會區的主要成員,該都會區還包含了整個戴恩縣以及鄰近的Iowa及Columbia縣。整個麥迪遜都會區在2006年人口估計為543,022人,也是人口成長最快速的幾個都會區之一。 州议会大楼和其他政府机关多位于市中心Mendota湖及Monona湖之間的狹長地峽上。.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麦迪逊
阿巴拉契亚山脉
--(Appalachian Mountains),又譯--,是北美洲东部的一座山系。南起美国的阿拉巴马州,北至加拿大的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最北部--脉则延伸到魁北克的加斯佩地区。最高峰在北卡罗莱纳州的米切尔峰(2037米)。 构成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有纽芬兰省的长岭山、魁北克的圣母山、缅因州的朗费罗山、新罕布夏州的怀特山、佛蒙特州的格林山脈、塔库尼克山;马萨诸塞州的勃克夏山;跨宾夕法尼亚州、马里兰州和西佛吉尼亚州三州的阿莱干尼山;跨宾夕法尼亚州、马里兰州、西佛吉尼亚州以及佛吉尼亚州四州的阿巴拉契亚岭谷。还有从宾夕法尼亚州南部到佐治亚州北部的蓝岭山脈。 实际上阿巴拉契高地 严格的边界範圍存有争议,阿第倫達克山脈一般被认为是属于加拿大地盾,而非阿帕拉契高地。.
阿龙·伯尔
小阿龙·伯尔(Aaron Burr, Jr.,),美国政治家,美国独立战争英雄,美国民主共和党成员,曾任美国参议员(1791年-1797年)、美国副总统(1801年-1805年)。 在1800年总统选举中,他与托马斯·杰斐逊获得同样的选举人票。美国众议院在进行36轮投票后才最终将杰斐逊选为总统,伯尔担任副总统。但也導致1804年發生伯爾-漢密爾頓決鬥 伯尔在1805年从副总统一职卸任后,到美国通过路易斯安纳购地案新获得的西部领土旅行。他在此期间的一些行为遭到怀疑,因此被以叛国罪起诉,被指控的罪行包括:(1)试图将美国新购得的土地据为己有并自立为帝;(2)试图非法向西班牙宣战。但1808年他被法庭裁定无罪释放。此后他去欧洲“流亡”,后来又返回纽约居住,直到去世。.
蒙蒂塞洛
蒙蒂塞洛(Monticello)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尔伯马尔县的夏洛茨维尔,曾经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住所。 蒙蒂塞洛于1987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Category:弗吉尼亚州 Category:美国世界遗产 Category:托马斯·杰斐逊.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蒙蒂塞洛
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liberalism)是一種意識形態、哲学,以自由作為主要政治價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為追求發展、相信人類善良本性、以及擁護個人自治權,此外亦主張放寬及免除政權對個人的控制。更廣泛地,自由主義追求保護個人思想自由的社會、以法律限制政府對權力的運用、保障自由貿易的觀念、支持私人企業的市場經濟、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個公民的權利。 在現代社會,自由主義者支持以民主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為架構的自由民主制,有著開放而公平的選舉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參政權。自由主義反對許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構,例如君權神授說、世襲制度和國教制度等。自由主義的基本人權主張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等。在許多國家,部分持有不同观点的自由主义者從原本的保守自由主義裡脫離出來,主張政府應該藉由抽取富裕階層更多稅賦以提供人們更多的福利,創造更為平等和公平均富的社會,这被称为“社会自由主义”,亦被称作“进步自由主义”、“福利自由主义”或“改良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在啟蒙時代生根;到了現在,「自由主義」一詞已經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以中间派为主体,從左派至右派,支持者的政治光譜分布相當廣泛,主要流派爲中間偏左的社會自由主義和中間偏右的保守自由主義和強調個人自由的自由意志主義。.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自由主义
自然神论
自然神論(deism)是17到18世纪的英國和18世纪的法國出現的一個哲學觀點,主要是回應牛頓力學對傳統神學世界觀的衝擊。這個思想认为雖然上帝創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與婆羅門教對梵天的解釋相仿)。這裡的自然神論主要是指具有閃米特一神教背景,並受其影響的西方唯一神教派自然神論者的觀點,而不是具有多神教背景的自然神論者等的觀點如泛自然神論。 自然神论者推崇理性原则,把上帝解释为非人格的始因的宗教哲学理论。又称理性神论。由17世纪英国思想家赫尔伯特始创,著名代表有托兰德、哈特利、普里斯特利、约翰·洛克、艾萨克·牛顿等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也都是具有一定唯物主义倾向的自然神论者。自然神论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迹”;认为上帝不过是“世界理性”或“有智慧的意志”;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它在创世之后就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主张用理性宗教或自然宗教代替天启宗教。 今日我們聽到自然神論就會聯想到「神造了世界卻不照管護理這個世界,任其發展」。但是17世紀英國人徹爾布里的赫爾伯特爵士(英語維基頁面:)提出的自然神論,是想證明我們人類對上帝的信仰是合乎理性,不需要來自聖經中神的啟示。他主張基督教是自然宗教,但基督教有一些信仰的確已經超出了自然宗教,自然神論者把這些視為迷信的教士爭取信眾之作,不予接納。此論點亦被許多宗教改革者提醒並強調,以對立於帶有文化慣性的宗教迷信,對教條有選擇的接受而不是全然接受,把既定的歷史文化做為意識形態的偶像崇拜。 自然神論者也反對「預言」的應驗和「神蹟」作為根據上帝存在的根據。吳爾斯頓嚴厲批評神蹟,他認為基督復活乃是其屍體被門徒所竊,結果他因此被關而死在獄中,不過舍洛克因此得到靈感,寫了一本《復活見證受審記》,將新約中的見證一一驗證。 托马斯·潘恩的觀點頗能代表自然神論者的觀點:“我相信一個上帝,沒有其它的”,但“我不相信猶太教會、羅馬教會、希臘教會、土耳其教會、基督教和我所知道的任何教會所宣佈的信條。我自己的頭腦就是我自己的教會。”.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自然神论
長老宗
長老宗(Presbyterianism),其教会称长老教会(Presbyterian church,簡稱長老會),是西方基督教新教的一個流派,他們的根源是從十六世紀的苏格兰改革運動開始。 长老教会持守加尔文主义,尤其是苏格兰的长老教会基本完全延续着加爾文及其学生的教义。20世纪,长老会对普世教会合一运动有相当的参与。.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長老宗
艾伯特·加勒廷
亚伯拉罕·阿方斯·艾伯特·加勒廷(Abraham Alfonse Albert Gallatin,),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外交家、政治家,美国民主-共和党成员,曾任美国众议员(1793年-1794年)、美国参议员(1795年-1801年)、美国财政部长(1801年-1814年)。 加勒廷是纽约大学的创建人。加勒廷国家森林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G G G Category:宾夕法尼亚州联邦众议员 Category:賓夕法尼亞州聯邦參議員 Category:美國民主共和黨聯邦參議員 Category:美國1812年戰爭人物.
英屬北美
英屬北美是指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完結後仍效忠於大英帝國的北美洲英屬殖民地,當中的地區於1867年起組成加拿大聯邦,獲得自治地位。 英屬北美也包括後來加入美利坚合众国的俄勒冈地区等。.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英屬北美
Library of Congress
#重定向 國會圖書館 (美國).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Library of Congress
White House
#重定向 白宮.
權力分立
權力分立是國家統治模式的一種,其设计將各種國家公權力分散,不使其集中在單一機關內,讓這些分立機關產生互相制衡作用。這一名詞首先由啟蒙時代英國的哲學家约翰·洛克在其《政府论》中所提出,而這樣的設計通常以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後繼提出的三權分立(trias politica)而被熟知。 三權分立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種國家權力分別由三種不同職能的國家機關行使、互相制約和平衡的學說和制度。三大政府机构共同存在、互相制衡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当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政治制度。資本主義國家的一種重要政治原則和政治制度。与其相对立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议行合一制。.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權力分立
水牛城
水牛城(Buffalo ),--,美国紐約州西部的一座城市,位于伊利湖東端、尼亞加拉河的源頭。人口282,864 (2010年人口普查,布法罗+卡特羅格斯都會區合共人口121萬5826人),是紐約州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紐約市)、伊利縣首府。對岸為加拿大伊利堡。.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水牛城
民主共和黨
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是美國建國早期的一個政党。由美國開國元勳湯瑪斯·傑佛遜和詹姆斯·麥迪遜在西元1789年創建。.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國的一段社會激進與政治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廣泛影響。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多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冲击,传统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面對財政危機,越來越多的法國平民被國王路易十六強加稅賦,以及教士貴族之輩的壓榨激怒。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激進的情緒,終於使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中爆發。革命的第一年,第三等级的民眾在6月发表网球場宣言,7月14日發生攻佔巴士底監狱事件,於8月進行的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从凡尔赛返回巴黎。接下來的幾年則由不同的立法會議及跟右翼的君主制擁護者鬥爭主導。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在法国革命中成為主导,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这次战役為過去一个世纪以来法国首次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覆亡以後,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至1799年拿破仑執政後結束。 法国革命中拉开现代社会的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大规模战争都成為革命的标志。作为近代伟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拿破崙戰爭、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直至1870年,法国在先后兩次共和国政府、君主立宪制及帝国政權下交替管治。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欧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權,更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需要同时改變所有既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和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受到激进主义思潮影响。.
法国大革命战争
法国大革命战争()指的是1792年到1802年间新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和反法同盟之间的一系列戰爭。法國大革命战争在军事史上有重大意义,是历史上的第一场“现代战争”。在民族主义激励下的法国公民组成的軍隊打败了歐洲各国的职业军人,显示了民族主義和徵兵制相结合的巨大威力。法國軍队开创了以普遍征兵制,就地补给制和多兵种合成编制为核心的现代军事体制,成为现代军事体制的先导。新兴的民族主义和军事制度,随着拿破仑战争传遍了欧洲,彻底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态,使得席卷全民的残酷的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Battle of Waterloo,Bataille de Waterloo,Slag bij Waterloo,Schlacht bei Waterloo/Schlacht bei Belle-Alliance)是1815年6月18日大英帝國,荷蘭聯合普魯士王國與法蘭西第一帝國在布魯塞爾南部的滑鐵盧進行的一次戰役。這是拿破崙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戰役,也是軍事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在这場戰役中,大英帝國的威靈頓公爵和普魯士的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馮·布呂歇爾指揮的英普聯軍擊敗了拿破崙指揮的法軍,這場戰役的勝負決定了拿破崙所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国的覆滅。後世也經常將重大的失敗代稱為滑鐵盧。 1815年拿破崙率旧部逃离厄爾巴岛,重返巴黎。英國、普魯士、奥地利等國結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分頭包圍法國。威靈頓公爵和馮·布呂歇爾指揮的英普聯軍集結在法國東北邊境。拿破崙乘反法同盟的軍隊尚未集結完成先發制人,6月16日率領12万法軍主力在里尼之戰击败馮·布呂歇爾将军率领的普軍,隨後派遣埃曼努尔·格鲁希元帥帶領3万3千名法軍追擊逃跑的普軍,自己則赶到比利时布魯塞爾以南的滑鐵盧,威靈頓公爵率领的英軍對峙。但是格魯希未能按命令消滅逃跑的普軍,反而讓普軍擺脫了追蹤。馮·布呂歇爾花了一个上午重整軍隊,马不停蹄地奔赴滑鐵盧。爲等待地面乾燥,法軍于6月18日午後才向英軍發起進攻。戰役中法軍的優勢騎兵不斷衝擊英軍的方陣,晚6時正當拿破崙將要宣佈獲勝之刻,馮·布呂歇爾率领的普軍赶到并猛攻法軍右翼。晚9時,法軍被普軍突破而崩潰。 滑鐵盧戰役後,聯軍很快攻佔巴黎,拿破崙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聖赫勒拿岛,于六年後逝世。.
海地革命
海地革命是指海地推翻殖民統治,成為獨立國家的革命。它是西半球第一個成功的奴隸反叛,並且將海地建立成了第一個自由、並且是以黑人為多數社會的共和國。當時,海地是法國的殖民地。 這場革命從1791年開始,在图森·路维杜尔的领导下反抗法国;1794-1798年间,击败先后入侵的西班牙、法国军队;1801年起义波及东部的圣多明各,全岛宣布自治;1802年拿破侖派遣其妹夫勒克萊爾率庞大的舰队和陆军3万人入侵,试图复辟殖民統治,诱捕了图森·路维杜尔;后海地人民在德萨林的领导下,继续战斗;1803年11月击溃法军。 歷經十餘年的掙扎,海地人終於在1804年1月發表了《海地獨立宣言》,正式地脫離法國統治,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Category:革命 Category:海地歷史.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海地革命
新奥尔良
新奧爾良(New Orleans,,,或;La Nouvelle-Orléans )舊譯紐柯連,是美国主要的港口城市,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南部,同时也是该州最大的城市。行政上與奧爾良县(Orleans Parish)同域。 新奥尔良因为其数目众多的法式建筑、克里奥尔美食和丰富的音乐形式(爵士乐的诞生地)而闻名,也被人称为“美国最独特的城市”。.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新奥尔良
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或稱新聞自由權,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權利。这一概念也可以延伸至保障新闻界采集和发布信息,并提供给公众的充分自由。(各国新闻自由度排名请参见新闻自由指数词条) 至于官方的信息,政府则有责任和义务根据信息的相关程度和重要性对其进行详细的分类,以决定哪些信息可以向公众公开,哪些信息涉及到了国家的机密而必须受到保护,以此来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许多政府服从所谓的《阳光法案》或《信息合法化自由公约》来定义国家利益的概念范围。 新聞自由源起於歐美等國對於出版自由的爭取,隨著社會演進,新聞自由理論基礎從傳統到新穎,新聞與出版的自由在漫長的演進過程中逐漸發展出完整的權利體系。目前許多民主國家均承認新聞自由的重要性,許多非政府組織(如無國界記者)每年針對世界各國作出新聞自由程度評鑑。隨著科技進步,新聞媒體逐漸突破來自政府的壓力,但也有更多大企業給予新聞業帶來新的挑戰。 在现代的集权国家裏,新闻自由是一个被高度质疑的争议性概念。这些政权将新闻自由视为对政府权威以及社会安全的威胁。因此,大多数集权制国家都会设立全国性的宣传机构,用来维持集权政府的统治,对所谓任何试图挑战政权权威性的媒体或记者的活动进行压制。有的时候,这种对言论的镇压达到了野蛮的程度,甚至会动用警察和军队等具有武力的單位。在这些国家裏,新闻从业人员往往需要在新闻理念和意识形态之间寻求某种平衡,否则就会受到专制政权的威胁。威胁的方式包括解雇、被列入黑名单、人身攻击、绑架、刑讯,甚至暗杀。.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新闻自由
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是研究价值取向的一门学科。它提出了“应然”(ought to be),重點在于提供一种应然的构想,对现实的政治进行理性的指引。政治哲學研究的是關於政体、正义、自由、財產、法律、和執法等权威的合法性基本問題如:這些概念是什麼?为什么需要他们?什么使一個政府具有合法性?政府缘何保護何种自由和權利?政府缘何而生、採取何种形式?何謂法律?公民需要負起何種義務?何时可以合法地推翻一個政權? 政治哲學有兩個重要的方面: 定義了所有权和管制資本運作的政治經濟學,以及由真相和證據决定法律判决的制度。各种司法理论至少部分来源于上述观点。.
查看 詹姆斯·麦迪逊和政治哲学
托马斯·杰斐逊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年─1809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及美国开国元勋中最具影響力者之一。其任期中之重大事件包括路易西安那購地案(1803年)、1807年禁運法案(Embargo Act of 1807)、以及路易斯與克拉克探勘(1804–1806)。 身為政治學家,傑佛遜秉持古典自由主义與共和主義(republicanism),制定維吉尼亞宗教自由法(Virginia Statute for Religious Freedom, 1779, 1786)。該法日後成為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創設條文之基礎,傑佛遜式民主(Jeffersonian democracy)因他而得名。1792年他創立並領導民主共和黨(今日民主黨之前身),傑佛遜曾為第二任維吉尼亞州州長(1779年-1781年)、第一任美国國務卿(1789年─1793年)、與第二任美国副总统(1797年-1801年)。1800年傑弗遜擊敗競逐連任的亞當斯當選美國第三任總統,此後他領導的政黨統治美国達四分之一世紀,直至他的政黨1824年分裂為止。 除了政治事業外,傑佛遜同時也是農學、園藝學、建築學、詞源學、考古學、數學、密碼學、測量學與古生物學等學科的專家;又身兼作家、律師與小提琴手;也是弗吉尼亚大学的創辦人。許多人認為他是歷任美国总统中,智慧最高者。在1962年一個宴請4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晚宴上,约翰·-zh-cn:肯尼迪;zh-tw:甘迺迪-對滿堂社會菁英致詞說:“我覺得今晚的白宮聚集了最多的天份和人類知識——或許撇開當年傑佛遜獨自在这里吃饭的时候不计。” 在美国在线于2005年举办的票选活动《最伟大的美国人》中,托马斯·杰斐逊被选为美国最伟大的人物第12位。.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又译普林斯敦大学,常被直接称为普林斯顿,是一所位於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现为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 普林斯顿历史悠久。它成立于1746年,是九所在美国革命前成立的殖民地学院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在1747年移至纽瓦克,最终在1756年搬到了现在的普林斯顿,并于1896年正式改名为“普林斯顿大学”。虽然其旧校名是“新泽西学院”,但它与今天位于邻近的尤因镇(Ewing Township)的“新泽西学院”没有任何关联。此外虽然它最初是长老制的教育机构,但学校从没有跟任何宗教机构有直接的联系,而现在对学生亦无任何宗教上的要求。 普林斯顿现提供各种有关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工程学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它并没有医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及商学院,但能在政治及工程上提供专业课程。大学也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及普林斯顿宗教学校有联谊。至今,已经有63位诺贝尔奖得主、17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14名菲尔兹奖得主,13名图灵奖得主,及3名美国国家人文奖章夺得人曾经或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或教职员。另外,普林斯顿也是获得最多捐款的学术机构之一。.
1812年战争
1812年战争,又稱第二次獨立戰爭,是美國与英國之间发生于1812至1815年的战争。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 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但是英国军队的50%兵员是加拿大的民兵。同时,美洲印地安部落由于种种原因也卷入了战争。 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1812至1813年,美国攻击英国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各省。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国在欧洲击败拿破仑,将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战场。英国占领美国的缅因州,并且一度攻占美国首都华盛顿,焚燒了當時還是木造建築的白宮前身。但是英国陆军在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战场、尚普蘭湖戰役、、新奧爾良戰役中多次遭到挫败,并且海军也遭受败局。1815年双方停战,边界恢復原状。.
另见
1808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
1812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
- 詹姆斯·麦迪逊
1836年逝世
- 丁若镛
- 克洛德·约瑟夫·鲁日·德·李尔
- 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
- 卡雷尔·马哈
- 和妃 (道光帝)
- 埃马纽埃尔-约瑟夫·西哀士
- 大卫·克洛科特
- 威廉·亨利
- 威廉·戈德温
- 安东·雷哈
- 安德烈-馬里·安培
- 安托万·罗兰·德朱西厄
- 最上德内
- 查理十世 (法兰西)
- 爱德华·利文斯顿
- 理查德·韦斯托尔
- 瑪麗亞·萊蒂西亞·拉莫利諾
- 綿愍
- 纳坦·迈尔·罗特席尔德
- 詹姆士·鮑依
- 詹姆斯·穆勒
- 詹姆斯·麦迪逊
- 贝特西·罗斯
- 阿龙·伯尔
18世紀美國哲學家
19世纪美国总统
- 亚伯拉罕·林肯
- 切斯特·艾伦·阿瑟
- 威廉·亨利·哈里森
- 威廉·麦金莱
- 安德鲁·杰克逊
- 安德鲁·约翰逊
- 富兰克林·皮尔斯
- 尤利西斯·格兰特
- 扎卡里·泰勒
- 托马斯·杰斐逊
- 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
- 本杰明·哈里森
- 格罗弗·克利夫兰
- 米勒德·菲尔莫尔
- 约翰·亚当斯
- 约翰·昆西·亚当斯
- 约翰·泰勒
- 詹姆斯·布坎南
- 詹姆斯·艾布拉姆·加菲尔德
- 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
- 詹姆斯·门罗
- 詹姆斯·麦迪逊
- 马丁·范布伦
弗吉尼亚州大陆会议代表
弗吉尼亚州批准美国宪法大会代表
弗吉尼亚殖民地人士
- 丹尼爾·摩根
- 亨利·李三世
- 威廉·克拉克 (探险家)
- 宝嘉康蒂
- 小约翰·布莱尔
- 巴塞洛缪·戈斯诺德
- 弗吉尼亚·戴尔
- 托马斯·杰斐逊
- 杰思罗·萨姆纳
- 查尔斯·斯科特 (州长)
- 格蕾丝·舍伍德
- 瑪麗·鮑爾·華盛頓
- 约翰·阿博特
- 詹姆斯·麦克鲁格
- 詹姆斯·麦迪逊
托马斯·杰斐逊内阁成员
疑病症
維吉尼亞州眾議員
- 丹尼爾·布恩
- 亚历山大·斯科特·布利特
- 亨利·李三世
- 具伯·爾利
- 喬治·梅森
- 埃布尔·P·厄普舍
- 埃德蒙·伦道夫
- 威廉·沃特
- 托马斯·杰斐逊
- 查尔斯·斯科特 (州长)
- 查尔斯·李
- 约翰·布雷肯里奇
- 约翰·泰勒
- 约翰·马歇尔
- 艾萨克·谢尔比
- 萊斯·E·普特尼
- 詹姆斯·加勒德
- 詹姆斯·门罗
- 詹姆斯·麦迪逊
美国宪法签署人
- 丹尼尔·卡罗尔
- 乔治·克莱默
- 乔治·华盛顿
- 乔纳森·戴顿
- 亚伯拉罕·鲍德温
-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 古弗尼尔·莫里斯
- 大卫·布瑞利
- 威廉·利文斯顿
- 威廉·塞缪尔·约翰逊
- 威廉·帕特森
- 小冈宁·贝德福德
- 小约翰·布莱尔
- 尼古拉斯·吉尔曼
- 托马斯·菲茨西蒙斯
- 本傑明·富蘭克林
- 湯馬士·密夫林
- 理查德·巴塞特
- 约翰·兰登
- 约翰·拉特利奇
- 约翰·迪金森
- 罗杰·谢尔曼
- 詹姆斯·麦克亨利
- 詹姆斯·麦迪逊
- 雅各布·布朗
美国总统
- 乔·拜登
- 乔治·华盛顿
- 乔治·沃克·布什
-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 亚伯拉罕·林肯
- 伍德罗·威尔逊
- 切斯特·艾伦·阿瑟
- 卡尔文·柯立芝
- 吉米·卡特
- 哈里·S·杜鲁门
- 唐納·川普
- 威廉·亨利·哈里森
-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
- 威廉·麦金莱
- 安德鲁·杰克逊
- 安德鲁·约翰逊
-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 富兰克林·皮尔斯
- 尤利西斯·格兰特
-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 扎卡里·泰勒
- 托马斯·杰斐逊
- 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
- 本杰明·哈里森
- 杰拉尔德·福特
- 林登·约翰逊
- 格罗弗·克利夫兰
- 比尔·克林顿
- 沃伦·盖玛利尔·哈定
- 理查德·尼克松
- 米勒德·菲尔莫尔
- 约翰·亚当斯
- 约翰·昆西·亚当斯
- 约翰·泰勒
- 约翰·肯尼迪
- 罗纳德·里根
- 美国总统
- 美国总统列表
- 西奥多·罗斯福
- 詹姆斯·布坎南
- 詹姆斯·艾布拉姆·加菲尔德
- 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
- 詹姆斯·门罗
- 詹姆斯·麦迪逊
- 贝拉克·奥巴马
- 赫伯特·胡佛
- 马丁·范布伦
美国政党创始人
- 丹尼尔·韦伯斯特
- 亚伯拉罕·林肯
-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 亨利·克莱
- 亨利·阿加德·华莱士
- 休伊·牛頓
- 休伯特·汉弗莱
- 佐爾坦·伊斯特凡
- 威廉·赫斯特
- 托马斯·杰斐逊
- 斯特罗姆·瑟蒙德
- 楊安澤
- 洛基·德拉富恩特
- 湯姆·哈伐令
- 约翰·J·克里滕登
- 约翰·昆西·亚当斯
- 罗斯·佩罗
- 萨蒙·波特兰·蔡斯
- 西奥多·罗斯福
- 詹姆斯·帕特里克·坎农
- 詹姆斯·麦迪逊
- 马丁·范布伦
- 鲍勃·阿瓦基安
美国种植园主
美國1812年戰爭人物
麦迪逊家族
- 多莉·麦迪逊
- 詹姆斯·麦迪逊
亦称为 麥迪遜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