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余复
余复,字子叔,福建福州宁德县(今宁德市)人,南宋状元。 余复是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庚戌科状元,也是光宗朝第一位状元,授宣义郎、签书诸州节度判官厅公事。历实录院检讨,仕至秘书省校书郎。 他祖籍在福建古田县杉洋村,据传当时宁德和古田两县县令为了余复籍贯问题而争执不休,还需朝廷来调解。其著作有《礼经类说》、《左氏纂类》及《祭礼》十四卷,《风集渚》、《余状元集》等。李杨强,蓝田古文化概述,古田县政府网站宁德市志,1995年.
查看 許文蔚和余复
呂祖謙
吕祖谦(),字伯恭,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因呂姓郡望東萊,世稱東萊先生,為南宋哲學家、教育家。.
查看 許文蔚和呂祖謙
秘书郎
书郎又稱秘书郎中,始置於三国时的曹魏,属秘书省,職務是管理皇家图书经籍。 唐代龙朔二年(662年),改称蘭臺郎,咸亨元年(670年)十二月复旧名。开元二十八年减一员。歷代皆以秘书郎為管理皇家图书收藏及校刊工作。明初廢秘书郎,其職務由翰林院兼管。清朝末造又设秘书郎。民初廢除。.
查看 許文蔚和秘书郎
绍熙
绍熙(1190年-1194年)是南宋皇帝宋光宗的唯一一个年号,共计5年,指繼承前業,發揚光大。 绍熙五年七月宋宁宗即位沿用。.
查看 許文蔚和绍熙
義莊
義莊是一種由宗族維護的民間慈善機構,最早为范仲淹在苏州设立的范氏义庄,開創中國民間慈善事業的典範。 舉凡扶幼、養老、婚嫁、喪葬、濟貧、救災、助學,義莊皆在其中發揮作用。 其後,義莊組織在江南地區盛行,特別是在明清時代在台灣和香港蓬勃發展。早期離鄉在外的遊子大都希望死後能夠返鄉安葬,義莊就提供一處暫時擺放棺木的地方。也有些客死異鄉的人,遺體因無人認領而安置在義莊,等待善心人士捐棺助葬。.
查看 許文蔚和義莊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齋號晦庵、考亭,晚称晦翁,又称紫陽先生、紫陽夫子、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諡文,又稱朱文公。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饒市婺源縣)人,生於福建路尤溪縣(今福建三明市尤溪縣)。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學者尊称朱子。 朱熹家境窮困,但自幼聰穎,紹興十八年(1148年)中進士,年僅十九歲,歷高宗、孝宗、光宗、甯宗四朝。於建陽雲穀結草堂名「晦庵」,在此講學,宋理宗賜名「考亭書院」,故世稱「考亭學派」,又因朱熹別號「紫陽」,故世稱「紫陽學派」。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也成為後代科舉應試的科目,在中國,有專家認為他確立了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
查看 許文蔚和朱熹
易经
《易经》是中国漢族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始;一般说上古三大奇书包括《黄帝內经》、《易经》、《山海经》,但它们成书都较晚。《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來描述状态的简易、变易、不易,表現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的交替变化描述世间万物。《易经》最初用於占卜和預報天氣,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等各方面,是一部無所不包的巨著。自从17世纪开始,《易经》也被介绍到西方。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十三經中未經秦始皇焚書之害,它是最早哲學書。自從十七世紀開始,《易經》也被介绍到西方。 《易》原有三種版本:《连山》、《归藏》和《周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一般所称《易經》即源於《周易》发展而來。 《易經》包括狭义的《周易》與《易传》。《周易》相传是依循周文王主編《易》的著述而來,成書大約在西周時期。由於隨時代演變,《周易》文字含義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已經不便讀懂,因此孔子撰寫了「十翼」,後世又稱為《易传》並列入《易經》。.
查看 許文蔚和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