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西港香

指数 西港香

西港香(西港仔香)。由西港玉勅慶安宮主辦,初創建於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主祀神明為天上聖母、代天巡狩十二瘟王,天上聖母則是分靈自鹿耳門媽祖廟。 早期的西港香是由八份姑媽宮舉辦,僅有到西港八份下宅仔「十八欉榕凹湖」處請水繞境。後來因故改由西港慶安宮接手主辦,約到了道光年間始有王船祭典。咸豐六年(1856年)起,改到鹿耳門媽祖廟請水。鹿耳門媽祖廟毀於洪水後,改到鹿耳門溪請水。昭和十五年(1940年),慶安宮將請水地點改為土城保安宮(今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並請土城媽祖回西港鑑醮看熱鬧,直到民國47年(1958年)同時邀請北港朝天宮媽祖,導致發生主壇之爭,雙方因而斷香。民國50年(1961年)起,西港香改到顯宮鹿耳門天后宮「請媽祖」。.

19 关系: 十二瘟王媽祖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中華民國文化部康熙北港朝天宮分靈八份姑媽宮王船道士道光行政院西港慶安宮鹿耳門天后宮鹿耳門媽祖廟蘇厝瘟王祭蕭壠香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十二瘟王

#重定向 五年千歲.

新!!: 西港香和十二瘟王 · 查看更多 »

媽祖

媽祖(莆仙語:Mâ-cô;閩南語:Má-tsoó͘;閩東語:Mā-cū)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包括東亞其他地區(日本琉球)及東南亞沿海地區濱下武志,《中國、東亞與全球經濟――區域與歷史的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275頁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 、天后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莆田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2009年10月,妈祖信仰入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 西港香和媽祖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

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是指由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中央主管機關(行政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各地方政府所屬單位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審查登錄與國民生活有關之傳統並有特殊文化意義之風俗、信仰、節慶及相關文物。.

新!!: 西港香和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文化部

文化部是中華民國有關文化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負責國家各項文化振興、藝術發展、出版相關業務,以及廣播影視產業的推廣輔導工作(監理業務另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負責)。其前身為1981年成立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2年升格為部。.

新!!: 西港香和中華民國文化部 · 查看更多 »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新!!: 西港香和康熙 · 查看更多 »

北港朝天宮

北港朝天宮(臺羅:Pak-káng-tiâu-thian-kiong),俗稱北港媽祖廟,位於臺灣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178號,是一座主要奉祀天上聖母的廟宇,1694年(清康熙33年),由樹璧和尚(臨濟正宗第34代)自福建省湄洲天后宮(朝天閣)迎請媽祖金身,於北港建廟收徒傳法。朝天宮被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自樹壁傳下17代禪宗法脈結束後,管理委員--取代原本僧侶管理系統,但至今仍聘請佛教僧侶任住持及駐廟法師。 目前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監事會的董事長為蔡咏鍀先生。.

新!!: 西港香和北港朝天宮 · 查看更多 »

分靈

分靈,又稱分香。在東亞傳統宗教中,指在某座寺廟求取神佛的香火,回去供奉的行為。而臺灣民間信仰,分靈的神像每逢一段時間,就需要回到原廟宇(俗謂祖廟)參加祭典,以增添神明的法力,號稱謁祖。 分靈係指地方新建廟宇,或者信徒欲在自宅供奉某一尊神明時,先到歷史悠久、神蹟靈驗的大廟去求取神明的靈力。經過特殊的儀式之後,新塑的神像被視為祖廟神明的分身,具有相近的靈力,但是每年必須重新回到祖廟來進香、刈火,方能保持靈力不衰。信徒也普遍相信,越是接近首座祭祀該神明的廟宇,層級越高,其神力也較強,如湄洲天后宮被各地媽祖廟奉為祖廟。 在華人的信仰中,神明是非常繁忙的,多在天庭或者原鄉,偶爾才來廟裏視察。所以分靈的神像,並不是該神祇本人,而是該神的部屬,或者該神挑選之當地有功德的先人。如臺中萬和宮媽祖廟奉祀的「老二媽」神像,就是當地的一位廖姓少女的魂魄。 就算是同一座廟宇裏,每一尊神像中都是不同的靈體,亦多是神祇的部屬。舉例而言,一座媽祖廟奉祀的神像,會分成鎮殿媽祖、湄洲媽祖、開基媽祖、巡遊媽祖、大媽、二媽、三媽等,或精醫藥,或通堪輿,或善驅魔,或祐航海,各司其職。又有如艋舺祖師廟與淡水祖師廟兩廟,為了一尊曾在西仔反戰鬥中顯靈的清水祖師佛像爭執。 有些大家族在兄弟分家產,離鄉奮鬥以後,因為返鄉祭祖不便,也會求取原本祖先神主香爐的香灰,立一個新的神主牌,在新家祭祀,亦稱為分香。.

新!!: 西港香和分靈 · 查看更多 »

八份姑媽宮

八份姑媽宮位於臺灣臺南市西港區港東里,原稱懿德宮,供奉「鄞何李紀」四仙姑。該廟相傳是南瀛五大香之一的西港香發源地,直到1823年曾文溪大水導致該廟香火沒落,才轉由西港慶安宮接辦。.

新!!: 西港香和八份姑媽宮 · 查看更多 »

王船

#重定向 王爺千歲信仰#王船習俗.

新!!: 西港香和王船 · 查看更多 »

道士

道士一词,在古代可以指的是一般学道、务道之士,是學道之人的泛稱,並非完全指向道教的信徒。在宋朝以後,道士逐漸成為道教神職人員的專有名詞。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中国大陸有道士近10万人。.

新!!: 西港香和道士 · 查看更多 »

道光

道光(a;;1821年—1850年)是清宣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 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

新!!: 西港香和道光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新!!: 西港香和行政院 · 查看更多 »

西港慶安宮

西港玉勅慶安宮,簡稱西港慶安宮,座位於臺灣臺南市西港區,昔日原為臺江內海的天然內港。主祀天上聖母,民間尊稱西港媽,現今廟宇建築採用繁複之雕工披覆金箔裝飾而成,又稱金大廟。 每逢農曆丑、辰、未、戌年四月主辦西港刈香(國定民俗、南瀛七大香)。 西港地區的聚落、經濟、信仰中心,為九十六村鄉大廟。.

新!!: 西港香和西港慶安宮 · 查看更多 »

鹿耳門天后宮

鹿耳門天后宮,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南區,是一座主祀天上聖母的廟宇,其奉祀之天上聖母亦被稱為「鹿耳門媽」。該廟與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皆主張是傳承自清朝時的鹿耳門媽祖廟,因而有所紛爭。 該廟的送神、迎神儀典於2013年被列為臺南的「直轄市定民俗及有關文物」。.

新!!: 西港香和鹿耳門天后宮 · 查看更多 »

鹿耳門媽祖廟

鹿耳門媽祖廟是清朝時位於今臺灣臺南市安南區境內鹿耳門一地的媽祖廟,於清朝晚期毀於洪水。該廟後來又有鹿耳門天后宮、鹿耳門聖母廟等稱呼。目前位於臺南安南區土城的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與顯宮的鹿耳門天后宮皆主張是該廟的繼承者。兩廟對於「鹿耳門媽」(開基媽)的下落說法不同,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主張鹿耳門媽寄祀在海安宮,後於日大正七年(1918年)被迎回,而顯宮的鹿耳門天后宮則主張鹿耳門媽(開基媽)是被供奉在當地民居,由值班爐主祭祀,現存於該廟之中。 為與現在的鹿耳門天后宮、鹿耳門聖母廟區分,本條目使用「鹿耳門媽祖廟」稱呼此廟。.

新!!: 西港香和鹿耳門媽祖廟 · 查看更多 »

蘇厝瘟王祭

蘇厝瘟王祭是由臺湾臺南市安定區蘇厝里,每三年一次的道教醮典,主要祭祀十二瘟王。.

新!!: 西港香和蘇厝瘟王祭 · 查看更多 »

醮或醮典為道教祭典儀式。舉行醮典亦稱打醮、建醮、造醮或齋蘸。醮的種類很多,如禳災祈福為齋蘸,最著名的就是武則天的三官手書;感謝神明庇佑的叫清醮又稱為祈安醮;為慶祝寺廟或其他建築物落成的“慶成醮”;祭拜瘟神的叫“瘟醮”;超度死於水火亡魂的是“水醮”或“火醮”。此外,尚有為神明祝壽的“神誕醮”和佛教盂蘭盆會混合而成的“中元醮”等。.

新!!: 西港香和醮 · 查看更多 »

蕭壠香

蕭壠香由佳里玉勅皇勅金唐殿所主辦,逢農曆子、卯、午、酉年正月中旬舉行瘟王醮大典,為南瀛三大古香、南瀛七大香之一,香科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五十九年(西元1720年)間,於日本時期中斷約八十餘年,一直到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才全面恢復三年一科的〔佳里玉勅皇勅金唐殿十七角頭廿四村--蕭壠香五朝王醮大典〕。經臺南市政府核定為臺南市定民俗活動。.

新!!: 西港香和蕭壠香 · 查看更多 »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南區土城,是一座主祀天上聖母的廟宇,是當地公廟(大廟)。該廟與顯宮的鹿耳門天后宮皆主張是傳承自古鹿耳門媽祖廟。該廟重要的大型宗教活動「土城香(土城仔香)」,於2013年1月28日公告為臺南市「直轄市定民俗及有關文物」。該刈香活動的形成,與西港香有關,也是南瀛五大香中最晚形成者。.

新!!: 西港香和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西港仔刈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