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西水縣

指数 西水縣

西水縣,後周設置的縣,漢閬中縣地。梁置掌夫城掌天郡,西魏改曰金遷郡,後周改為西水縣,開皇初郡廢,屬巴西郡。 唐武德元年,改巴西郡為隆州,領閬中縣、南部縣、蒼溪縣、南充縣、相如縣、西水縣、晉城縣、奉國縣、儀隴縣、大寅縣十縣。 宋代仍屬閬州,熙寧四年,省晉安縣為鎮入。 元併入南部縣。.

27 关系: 南充縣南梁州后周大寅縣奉國縣宕渠郡安漢縣小寧州巴西郡巴郡北巴州利州区充國縣義陽郡隆城郡隆州西平州西魏苍溪县掌天郡梓潼郡木蘭郡新安郡新井縣新政縣思恭縣

縣,在汉语中为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在中国先秦时代作为地名出现,至春秋战国时演变为行政区名称,并沿用至今。成为漢字文化圈传统意义上和法律地位上的地方行政單位名稱,歷史悠久。不過在今日的日本,縣是國家最高等級行政區。.

新!!: 西水縣和县 · 查看更多 »

南充縣

南充县,中国旧县名。在今四川省南充市市辖三区范围。.

新!!: 西水縣和南充縣 · 查看更多 »

南梁州

南梁州,中国古代的州。.

新!!: 西水縣和南梁州 · 查看更多 »

后周

后周()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它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到960年北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被取代共经历了三个皇帝,9年。后周的首都是开封。 统治地区包括今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以及安徽、江苏的长江以北地区。 郭威自称为周朝虢叔后裔,因此以「周」为国号,史称「后周」,以别于其他以周为国号的政权,又以郭威之姓,别称「郭周」。.

新!!: 西水縣和后周 · 查看更多 »

大寅縣

大寅縣,梁代設置的縣,屬巴西郡。唐武德元年,改巴西郡為隆州,領閬中縣、南部縣、蒼溪縣、南充縣、相如縣、西水縣、三城縣、奉國縣、儀隴縣、大寅十縣。同年,割巴州之安固縣、伏虞縣,隆州之儀隴縣、大寅,渠州之宕渠縣、咸安縣等六縣,置蓬州,開元初,蓬州移治大寅縣,至後不改。大寅縣舊治斗子山,後移治鬬壇口。廣德元年更名蓬池縣。.

新!!: 西水縣和大寅縣 · 查看更多 »

奉國縣

奉國縣,後漢分閬中置。梁置白馬郡、義陽郡二郡,開皇初郡廢,并廢義陽縣入,屬巴西郡。 唐武德元年,改巴西郡為隆州,領閬中縣、南部縣、蒼溪縣、南充縣、相如縣、西水縣、晉城縣、奉國縣、儀隴縣、大寅縣十縣。武德七年,又以奉國屬西平州。貞觀元年,還屬隆州。。 宋代仍屬閬州,熙寧四年,省岐平縣為鎮入。 元併入蒼溪縣。遺址在閬中市東老觀鎮。.

新!!: 西水縣和奉國縣 · 查看更多 »

宕渠郡

宕渠郡,中国古代的郡。.

新!!: 西水縣和宕渠郡 · 查看更多 »

安漢縣

安漢縣是漢代巴郡所屬的一個縣。其轄地在今四川省南充縣的附近地區。安漢縣始於西漢高祖時期。除王莽改名安新縣45年外,至隋文帝開皇十八年的八百多年間,安漢縣名一直沿用未變。.

新!!: 西水縣和安漢縣 · 查看更多 »

小寧州

小寧州,元置,屬保寧路,後併入閬中縣。遺址在荔枝場,今平昌縣江口鎮楊柳村「小寧城遺址」兩門右側石壁鐫刻的《小寧州記》。.

新!!: 西水縣和小寧州 · 查看更多 »

巴西郡

巴西郡,是东汉末年至唐朝期间,中国在今天四川和重庆地区的一个郡,巴西意为“巴郡以西”,与同时期的巴郡、巴东郡合称“三巴”,但实际位置上巴西郡大致在巴郡以北,巴东郡以西。 古時為賨人的居住地。东汉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刘璋將管轄垫江县以北的舊巴郡改稱為巴西郡。刘备入蜀后,又从巴西郡分出宕渠、宣汉、汉昌成立了宕渠郡,但是很快取消。这些县与其它几个原属巴郡的县被并入了巴西郡,郡治阆中县(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晋朝、隋朝皆保留了郡制,不过范围有所变迁逐渐缩小,主要是今天四川省南充市一带。 晋朝时,户一万二千,下统九县:阆中县、西充国、苍溪县、岐惬县、南充国、汉昌县、宕渠县、安汉县、平州县。晋惠帝时,复分巴西置宕渠郡,统宕渠、汉昌,宣汉三县。桓温平蜀后,巴西郡又置益昌县和晋兴县。 西魏时,置潼州、隆州。隋朝开皇五年(585年),潼州改曰绵州。大业年间,全国州改郡,绵州改金山郡(下领七县:巴西县、昌隆县、涪城县、魏城县、万安县、神泉县、金山县。),隆州改巴西郡。此时的巴西郡,户四万一千六十四,下领十县:阆内县、南部县、苍溪县、南充县、相如县、西水县、晋城县、奉国县、仪陇县、大寅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恢复州制,金山郡复为绵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巴西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绵州。户六万五千六十六,口二十六万三千三百五十二。下辖八县:巴西县、昌明县、魏城县、罗江县、神泉县、盐泉县、龙安县、西昌县。.

新!!: 西水縣和巴西郡 · 查看更多 »

巴郡

巴郡,是中国古代的郡级行政区划,范围在今天重庆市和四川省内。.

新!!: 西水縣和巴郡 · 查看更多 »

北巴州

北巴州,中国古代的州。 南朝梁天监八年(509年)置南梁北巴州,为双头州。治北巴西郡阆中县(治今四川阆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阆中、苍溪县、南部县、西充县等市县地。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为隆州。《旧唐书·地理志》阆中县:“梁置北巴州。西魏置隆州。”.

新!!: 西水縣和北巴州 · 查看更多 »

利州区

利州区是中国四川省广元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1492平方公里,人口约53万人。利州区原名市中区,2007年3月13日,市中区更名为利州区。.

新!!: 西水縣和利州区 · 查看更多 »

充國縣

充國縣是漢代巴郡所屬的一個縣,東漢和帝永元二年(90年)分閬中復置,漢獻帝初平四年(193年),復分為南充國縣。建安六年,劉璋分巴郡墊江以上為巴西郡,又分為西充國縣、南充國縣。其轄地在今川東北地區南充市的大部分地區。.

新!!: 西水縣和充國縣 · 查看更多 »

義陽郡

义阳郡,三国到隋唐的郡。 曹魏魏文帝设置义阳郡,治所在安昌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东南)。不久废除。西晋重新设置義陽國,治所在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南)。包括今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桐柏县、唐河县、新野县、邓州市,湖北省广水市、枣阳市、随州市等地。东晋末年改为義陽郡,治所在平阳县(今河南省信阳市)。 南朝宋时辖境包括今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和桐柏县东部,湖北省广水市、大悟县、随州市的各一部分。南齐改为北义阳郡,南梁仍为义阳郡。北周改为宋安郡。历为司州、南司州治所,有平靖、武阳、黄岘三关之险。 隋朝大业年间和唐朝天宝、至德年间一度把义州(唐为申州)改为义阳郡,仅包括今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附近。 Category:曹魏的郡 Category:西晋的郡 Category:刘宋的郡 Category:河南的郡 Category:湖北的郡.

新!!: 西水縣和義陽郡 · 查看更多 »

隆城郡

隆城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置,治所在仪隆县(今四川省仪陇县金城山顶)。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领仪隆、大寅两县。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南陈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南充行政区划史.

新!!: 西水縣和隆城郡 · 查看更多 »

隆州

隆州,可以指:.

新!!: 西水縣和隆州 · 查看更多 »

西平州

西平州,可以指:.

新!!: 西水縣和西平州 · 查看更多 »

西魏

西魏(535年-557年)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的北朝的一個地方政权,是由鮮卑人宇文泰擁立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孫子元宝炬為帝,與高歡所掌控的東魏對立,建都長安。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總止經歷兩代三帝,享國二十二年。 在整個西魏統治時期,一直都由權臣宇文泰以霸府的形態控制著政權,在他努力下,北方經濟逐漸恢復,人民安居樂業,而且屢勝東魏。.

新!!: 西水縣和西魏 · 查看更多 »

苍溪县

苍溪县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上游,是广元市所辖的一个县。 辖64个乡(镇)、734个行政村。人口7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9.2万,居住着汉、回、壮、傣、藏、彝、布依等民族,少数民族占0.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27人。幅员面积2330.19平方公里。县城陵江镇,紧靠嘉陵江边。.

新!!: 西水縣和苍溪县 · 查看更多 »

掌天郡

掌天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南梁大同年间置,治所在西水县(今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西北)。属北巴州。西魏时改金迁郡。领西水一县。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南充行政区划史.

新!!: 西水縣和掌天郡 · 查看更多 »

梓潼郡

梓潼郡,可以指:.

新!!: 西水縣和梓潼郡 · 查看更多 »

木蘭郡

木蘭郡是梁代所設置的一個郡,舊曰西充國,西魏廢郡,改縣名晉城縣。有閬水。在今閬中縣木蘭鎮附近。.

新!!: 西水縣和木蘭郡 · 查看更多 »

新安郡

新安郡,可以指:.

新!!: 西水縣和新安郡 · 查看更多 »

新井縣

新井縣,唐代設置的縣,漢充國縣地。武德元年,分南部縣、晉安縣兩縣置,屬隆州(先天元年,改為閬州)。界內有鹽井。 宋代仍屬閬州。元代併入南部縣。在今南部縣大橋鎮。.

新!!: 西水縣和新井縣 · 查看更多 »

新政縣

新政縣,唐代設置的縣,武德四年,分南部縣、相如縣兩縣置新城縣,屬隆州(先天元年,改為閬州),避隱太子名更。 宋代仍屬閬州。元代併入南部縣。 治今儀隴縣西南嘉陵江東岸新政壩。宋元豐五年(1082年)徙治晉安故城(今南部縣西北)。.

新!!: 西水縣和新政縣 · 查看更多 »

思恭縣

思恭縣,唐代設置的縣。武德元年析閬中置,屬隆州,七年,省思恭入閬中縣。 思恭縣遺址 在閬中市東北二龍鄉思恭山(思恭頂村)。唐武德元年(618年),在隆州(州治閬中)東25公里的思恭山置縣,由於交通不便,於武德七年廢。面積約1平方公里,東西南北門遺址尚存,原北門至東門間的一段長30餘米、高4米的城牆,至今保存完好。其衙署、監獄、文廟、關帝廟等移為耕地,仍存其地名。曾有「鎮縣碑」和其他遺物出土。.

新!!: 西水縣和思恭縣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