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衝水路、迎客王

指数 衝水路、迎客王

衝水路、迎客王為嘉義縣布袋鎮新塭地區的民俗活動,形式罕見、具獨特性而發展成地方特色,2009年由嘉義縣政府登錄為嘉義縣文化資產。 新塭嘉應廟主祀「九龍三公」,即南宋末年魏天忠及祖父魏了翁、父親魏國佐三人;陪祀尹府千歲、游天王、吳府千歲、虎爺等。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是新塭嘉應廟尹王爺聖誕,相傳二十尊代天巡狩的客王爺(十三尊負責海域、七尊巡遊山區)提前一天聚集在新塭外海的王船上,順著漲潮抵達王爺窟(王船碼頭),齊至新塭嘉應廟為尹王爺祝壽;尹王爺則率領諸神下水「迎客王」,以表歡迎之意。.

目录

  1. 14 关系: 南鯤鯓代天府布袋鎮九龍三公乩童北港朝天宮嘉義縣嘉義縣文化資產魏了翁鹿草中寮安溪城隍廟虎爺陣頭潮汐朴子配天宮新塭 (嘉義縣)

南鯤鯓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位於臺灣南部臺南市之西北方,位居槺榔山虎峰,俗稱南鯤鯓王爺廟(簡稱南鯤鯓廟、南廟)、南鯤鯓王爺宮,並與歸仁保西代天府、佳里金唐殿一同被稱為「南瀛三大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代天巡狩」五府千歲(民間尊稱為"鯤鯓王"),是 南鯤鯓代天府廟體曾被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為國家二級古蹟,屬臺灣省政府管轄;精省後則成為國定古蹟,屬內政部管轄。其亦是臺南縣政府選定的「八景八勝三園」之一、臺17線臺南段的重要旅遊景點。在廟的後方有一座萬善堂供奉萬善爺(囝仔公)。.

查看 衝水路、迎客王和南鯤鯓代天府

布袋鎮

布袋鎮是一個位於臺灣西南沿海的鎮,隸屬於嘉義縣,涵蓋土地面積約62平方公里,為一典型漁村聚落,近年來因高跟鞋教堂及好美里彩繪村等觀光資源帶動本地區產業轉型,嘉義縣政府亦有意推動布袋商港轉型成遊艇港。本鎮之布袋商港亦提供台灣本島前往澎湖縣的定期船班。.

查看 衝水路、迎客王和布袋鎮

九龍三公

九龍三公,又稱為魏府三王公,是宋代的三位忠臣,即魏太師(魏了翁)、魏統制(魏國佐)、魏御史(魏天忠)祖孫三代。泉州晉江、漳州龍海等地皆有香火奉祀。.

查看 衝水路、迎客王和九龍三公

乩童

乩童亦是靈媒的一種,由鬼神附身到人的身上,以預言禍福,展示威力,是道教儀式中,神明跟人或鬼魂跟人之間的媒介。雖然被稱為乩「童」,但實際上也有相當年長者。神明上身則稱為“起乩”,而整個過程則被稱為“扶乩”。 在臺灣,乩童又稱「乩士」,常見的神明起乩,有王爺神、濟公、哪吒太子、天上聖母等,在香港:有齊天大聖、關公等,有時也有家屬的靈魂、孤魂野鬼等。乩童的工作除了當人、鬼、神之間的媒介外,還有收驚,有時甚至有治療絕症的用途(雖然其實際效果還尚未得到證實)。不過,亦有研究指出,臺灣的乩童,原本出處或範疇與道教乩童不盡相同,不論語源或出處比較接近東南亞地區巫術。 此外,乩童可以分為文乩與武乩,神明附身在他們身上時稱為「起乩」(台語稱為起童,台羅:khí-tâng)。文乩起駕大致以吟唱、口述的方式,幫信眾解惑;武乩主要是幫信徒驅魔鎮煞,在遶境踩街手持法器五寶(如七星劍、鯊魚劍、月斧、銅棍、刺球),常以各種法器敲打自己身體,使得血流如注,展示神威。有時甚至用長銅針來貫穿臉頰,稱封口、鎖口(俗稱灌口針),還有極少數宮廟堂的乩童灌口針,所使用的是小型王爺頭(或五營頭)下連有一根短銅針的型狀。.

查看 衝水路、迎客王和乩童

北港朝天宮

北港朝天宮(臺羅:Pak-káng-tiâu-thian-kiong),俗稱北港媽祖廟,位於臺灣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178號,是一座主要奉祀天上聖母的廟宇,1694年(清康熙33年),由樹璧和尚(臨濟正宗第34代)自福建省湄洲天后宮(朝天閣)迎請媽祖金身,於北港建廟收徒傳法。朝天宮被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自樹壁傳下17代禪宗法脈結束後,管理委員--取代原本僧侶管理系統,但至今仍聘請佛教僧侶任住持及駐廟法師。 目前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監事會的董事長為蔡咏鍀先生。.

查看 衝水路、迎客王和北港朝天宮

嘉義縣

嘉義縣是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全境環繞嘉義市,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阿里山山脈以及玉山主峰接壤,東北邊與南投縣相鄰,南邊以八掌溪與臺南市相鄰,東南邊與高雄市相鄰,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雲林縣相鄰,北回歸線通過縣境南部。縣治位於太保市,嘉義縣內轄有2市、2鎮、14鄉(含1個山地鄉),共有18個鄉鎮市。境內的民雄鄉、水上鄉、中埔鄉及太保市為嘉義都會區的衛星城市。 嘉義縣古名「諸羅縣」(Tsu-lô-kuān),地處嘉南平原,為重要農業產區。境內水利建設堪稱完備,土地肥沃,以農產聞名,沿海地區為重要漁業產區,為國內重要產地,加以阿里山的森林資源,曾盛極一時。經時代變遷,阿里山成為國際著知名的觀光風景區、縣內之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則為國際知名的博物館、高跟鞋教堂為獲得金氏世界紀錄之全球最大高跟鞋形建築。觀光業、工業及農漁業皆為縣內重要產業。.

查看 衝水路、迎客王和嘉義縣

嘉義縣文化資產

嘉義縣文化資產是位於臺灣嘉義縣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之古蹟與歷史建築等各類文化資產,以下各類文化資產均收錄在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截至2016年底,嘉義縣境內公告之文化資產共有古蹟二十處、歷史建築十四處、遺址一處、文化景觀三處、古物六件、傳統藝術五項、民俗及有關文物六項。.

查看 衝水路、迎客王和嘉義縣文化資產

魏了翁

魏了翁(),字華父,號鶴山,蜀地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哲學家,蜀学集大成者,工書法,尤善篆書、行書。曾為礼部尚书、端明殿學士,贈太師,諡文靖。能填詞。 泉州泉安人尊魏了翁、其子魏國佐、其孫魏天忠三人為「九龍三公」,虔誠香火奉祀。.

查看 衝水路、迎客王和魏了翁

鹿草中寮安溪城隍廟

中寮安溪城隍廟,簡稱中寮城隍廟,位於臺灣嘉義縣鹿草鄉重寮村中寮,中寮舊名張寮,明鄭王朝時有張姓、施姓兩戶在中寮開墾,自其故鄉福建泉州府安溪迎奉安溪城隍分靈「二城隍」來此,築小廟奉祀。 而後有安溪移民張旦亦奉安溪城隍分靈「三城隍」,途經此地,稍事休憩,卻發現無法搬動神像離去,請示神意,知神欲在此駐駕,於是同祀此廟。 清乾隆四十年,依照二城隍爺神諭,擇地建廟,主祀大城隍爺金身,安溪迎來此正身二城隍爺、三城隍爺,再依安溪之祀奉,加塑四城隍爺、五城隍爺、城隍夫人(城隍媽)之金身,而成一完整的城隍廟。1966年擴建,1976年重修至1984年方竣工。.

查看 衝水路、迎客王和鹿草中寮安溪城隍廟

虎爺

虎爺,是臺灣民間信仰與中國民間信仰中一種以虎為形象的神祇,俗稱虎爺公、虎爺將軍、虎將軍,尊稱為下壇將軍、山軍尊神。俗曰:「土地神轄山中虎」,虎爺最早是山神、土地神及城隍爺的座騎;後來更演變成王爺、媽祖等諸神的座騎,並有守護廟境、村莊、地區與城市之功能。.

查看 衝水路、迎客王和虎爺

陣頭

陣頭是東亞民俗技艺,是一個民间祭祀、庙会喜庆的民俗之一。「陣頭」一名來自台灣,台灣阵头分为文阵和武阵,常見阵頭有:车鼓、桃花过渡、牛犁、布馬、踩脚蹻、大鼓阵、病囝歌、十八摸、宋江阵、什家將、八家将、舞龍、舞獅、官將首等。.

查看 衝水路、迎客王和陣頭

潮汐

漲潮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陽和月球的万有引力(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漲落現象。潮汐的變化與地球、太陽和月球的相對位置有關,並且會與地球自轉的效應耦合和海洋的海水深度、大湖及河口。在其它引力場的時間和空間系統內也会發生类似潮汐的現象。 在淺海和港灣實際發生的海平面變化,不僅受到天文的潮汐力影響,還會受到氣象(風和氣壓)的強烈影響,例如風暴潮。潮汐造成海洋和港灣口積水深度的改變,並且形成震盪的潮汐流,因此製作沿海地區潮汐流的預測在航海上是很重要的。在漲潮時會埋在海水中,而在退潮時會裸露出來的潮間帶,是潮汐造成的重要海洋生態。.

查看 衝水路、迎客王和潮汐

朴子配天宮

朴子配天宮,是中華民國台灣嘉義縣現存著名且淵源古老的媽祖廟之一。亦存有與明鄭時期及清領時期有關的文化資源與文化資產。目前朴子市鎮發展據口傳訪問與朴子配天宮前身「樸樹宮」靈驗事蹟有關,也因此朴子市被當地暱稱為由媽祖建立的小鎮。配天宮的虎爺神像是全台少數供奉於供桌上的虎爺神像,特殊之處在於神像身穿龍袍。朴子配天宮是台灣重要的媽祖信徒朝聖聖地。.

查看 衝水路、迎客王和朴子配天宮

新塭 (嘉義縣)

新塭位於台灣嘉義縣布袋鎮境內,是鎮內最為南側的小型聚落。本地區南隔八掌溪接台南市北門區相望,北隔鹽水溪與新岑里相望,西北連好美里,東南連義竹鄉,西鄰隔八掌溪支流與好美里(虎尾寮)相望。本地區為新民里與復興里兩個里共同名稱。土地面積大約3.5278平方公里。.

查看 衝水路、迎客王和新塭 (嘉義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