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蕉坑自然教育徑

指数 蕉坑自然教育徑

蕉坑自然教育徑位於香港西貢對面海蕉坑(西貢蕉坑特別地區)內,起點就是香港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鄰近白沙灣,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所管轄。 此教育徑全長約0.6公里,遊人約需半小時便可走畢全程。在此教育徑上,除了可以瞭解到有趣的生物(如蕨類植物、共生植物、野漆樹、鴨腳木)外,還可見到地理學上及地質學上具有價值的地方。例如:林地成層、生物風化等等。.

11 关系: 對面海地理学地质学傘樹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白沙灣 (西貢)西貢香港蕨类植物蕉坑漁農自然護理署

對面海

對面海是香港新界的一個地方,位於西貢市中心南部的半島,因與西貢市中心有一海之隔,處於海的另一面,所以得名。其南部的蕉坑有時會被視為對面海的一部份。.

新!!: 蕉坑自然教育徑和對面海 · 查看更多 »

地理学

地理學是關於地球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它是研究地球表層各圈層相互作用關係,及其空間差異與變化過程的學科體系。 地理學家在傳統上被視為和地圖學家同一類,認為兩者都研究地名與數字。雖然很多地理學家都經歷過地名學及地圖學的訓練,但兩者都不是他們的關注重點。地理學家研究眾多現象、過程、特徵以及人類和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在空間及時間上的分佈。因為空間及時間影響了多種主題例如經濟、健康、氣候、植物及動物,所以地理學是一個高度跨學科性的學科。 地理學作為一個學科可以粗略分為兩個領域:自然地理學及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調查自然環境及如何造成地形及氣候、水、土壤、植被、生命的各種現象及她們的相互關係。人文地理學專注於人類建造的環境和空間是如何被人類製造、看待及管理以及人類如何影響其占用的空間。因為以上兩者的原因,使用不同的方法令第三領域出現,為環境地理學。環境地理學在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成果上,評價人類與自然的相互關係,並提出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適應自身永續發展的安全狀態和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和製度技術)條件。.

新!!: 蕉坑自然教育徑和地理学 · 查看更多 »

地质学

地质学(法语、德语:Geologie;Geology;拉丁语、西班牙语:Geologia;源于希腊语 γῆ 和 λoγία)是对地球的起源 探討壓力與時間、历史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并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涉及其他行星和衛星的太空地质学(Astrogeology)。.

新!!: 蕉坑自然教育徑和地质学 · 查看更多 »

傘樹

傘樹(学名:Schefflera actinophylla),又名鴨掌木、章魚樹、鴨腳木、大叶伞,鵝掌材,五加科, 字如其樹, 葉子葉序輪生,成雨傘,又似鴨掌,一輛上約有7至11塊樹葉。在香港灣仔藝術中心,維多利亞公園,金鐘廊等都有,葉子深綠,易生長。五加科, Araliaceae 鵝掌柴屬, Schefflera, 非年年開花。.

新!!: 蕉坑自然教育徑和傘樹 · 查看更多 »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Lions Nature Education Centre,簡稱LNEC)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半島對面海蕉坑,是香港首個自然教育中心,佔地約34公頃。 教育中心前身是建於1950年代的「政府實驗農場」,在1986年關閉,於1987年香港政府把附近一帶共24公頃土地劃為蕉坑特別地區,再得國際獅子會基金(Lions Clubs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簡稱L.C.I.F.)撥捐20萬美元建設經費,於1991年2月27日由國際獅子總會會長畢嘉士(William L. "BILL" Biggs)及漁農處處長李熙瑜博士主持奠基,同年6月8日由當時的香港總督衛奕信爵士主持揭幕。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為學校、公私營機構和市民大眾舉辦各類自然教育、實地研究和康樂活動,協助保護香港的自然環境。.

新!!: 蕉坑自然教育徑和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 查看更多 »

白沙灣 (西貢)

白沙灣(Hebe Haven或Pak Sha Wan)是香港的一個內港,位於新界西貢半島中部,三面被陸地包圍,只有內港的東南部三星灣一帶連接牛尾海。 白沙灣的英文名稱「Hebe Haven」以古希臘神話中青春女神希比(Hebe)命名。.

新!!: 蕉坑自然教育徑和白沙灣 (西貢) · 查看更多 »

西貢

西貢可以指:.

新!!: 蕉坑自然教育徑和西貢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蕉坑自然教育徑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蕨类植物

蕨類植物門是植物界中的一門,約有兩萬個左右的物種,屬於維管束植物。 蕨類植物(羊齒類植物)比起較原始的石松門多了真正的葉子,但比起較進化的種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則缺少了種子。和所有的維管植物一樣,蕨類植物有著一個世代交替的生命週期,由雙套的孢子體和單套的配子體兩者循環著。和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不同的,配子體是一游離的器官。蕨類植物典型的生命週期如下:.

新!!: 蕉坑自然教育徑和蕨类植物 · 查看更多 »

蕉坑

蕉坑(Tsiu Hang)是香港新界的一個地方,位於西貢市中心南部。蕉坑處於白沙灣與西貢海之間,於對面海和打蠔墩一帶與西貢半島連接。 蕉坑大部分地區(主要在中南面地方)在1977年5月13日被列為蕉坑特別地區,為政府推廣之保育地區。.

新!!: 蕉坑自然教育徑和蕉坑 · 查看更多 »

漁農自然護理署

漁農自然護理署(簡稱漁護署;英文: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Conservation Department,縮寫:AFC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轄下的部門。漁農自然護理署前原稱為漁農處,成立於1912年,在2000年1月1日更名。更名的原因是為了更能正確反映該部門的職責及其所提供的服務種類,即除了漁業、郊野公園及農業發展外,還包括自然物種的保護。 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總部位於九龍西深水埗長沙灣道303號長沙灣政府合署5-8樓。 漁農自然護理署的工作包括監察及指導漁業及農業,營運香港各新鮮副食品批發市場,指定及管理郊野公園、特別地區(包括香港濕地公園)、海岸公園(包括地質公園)及海岸保護區,以及規管瀕臨絕種動物、植物的出入口。並監管動物的福利與控制動植物的傳染病,例如禽流感。.

新!!: 蕉坑自然教育徑和漁農自然護理署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蕉坑自然教育径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