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南社
南社是辛亥革命時期的文學團體,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舊”之意。南社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學社團。該團體於1909年11月13日在蘇州成立,發起人為同盟會會員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南社的前身可以溯源到陳去病等人于1906年成立的“黃社”、1907年成立的“神交社”、1908年成立的“匡社”以及“秋社”。1911年,绍兴、 沈阳、 广州、南京等地又分别成立“越社”、“辽社”、“广南社”和“淮南社”等分社,南社社員人數達1180餘人。1917年,因对“同光体”的评价发生争论,南社内部开始分裂。1923年,南社解體。 《南社丛刻》是南社主办的刊物。自1910年1月至1923年12月,共出版22集。此外,1910年10月11日(重阳节),周实等在南京凭吊明孝陵,事后刊行《白门悲秋集》;1917年,出版《南社小说集》;二者均为《南社丛刻》的增刊。 1923年,柳亞子等激進派南社社員在上海成立了“新南社”,其中已有共產黨人參加。1924年,傅熊湘等傳統派南社社員成立了“南社湘聚”。1943年,朱劍芒在福建永安成立了“南社閩集”。.
查看 蔡守和南社
孫科
孫科(),字哲生,廣東省香山縣南朗鎮翠亨村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長子,其母是孫文的元配夫人卢慕贞。高中畢業於美國夏威夷檀香山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曾任廣州非常國會及外交部秘書,英文《廣州時報》副主編,廣州市市長,國民政府常委、代理廣東省長、交通部部長,中國國民黨政治委員會委員、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軍事委員會委員。1927年起歷任國民政府建設部長、財政部長、鐵道部長、考試院副院長、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在中華民國史上,他是唯一先後當過五院制之下不同院的院長(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和考試院長)的人。曾代表國民政府去蘇聯談判,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和《中蘇商務條約》。.
查看 蔡守和孫科
于右任
--右任(),陕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别署“髾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一。--右任早年係中國同盟會成員,民國成立之後長年在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尤其擔任監察院院長長達34年,是歷史上在任最久的五院院長。同時也是中國近代知名的書法家。--右任長髯飄飄,是其一大特徵。.
查看 蔡守和于右任
张继
張繼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蔡守和张继
黃節
黃節(1873年-1935年1月24日),原名晦聞,字玉昆,號純熙。廣東順德甘竹右灘人。中國詩人、歷史學家。著有《詩旨纂辭》、《變雅》、《漢魏樂府風箋》、《魏文帝魏武帝詩注》、《曹子建詩注》、《阮步兵詩注》、《鮑參軍詩注集說》、《謝康樂詩注》、《謝宣城詩注》、《顧亭林詩說》、《蒹葭樓集》等書。.
查看 蔡守和黃節
胡漢民
胡漢民(),原名衍鸿,字展堂,号不匮室主,清末民初廣東省廣州府番禺縣(今廣州市區)人。自稱汉民,意为不做滿清臣民,做大汉之民。中國國民黨元老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国民黨前期的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查看 蔡守和胡漢民
邵元沖
邵元沖,初名驥,字翼如。浙江省紹興府山阴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国政治家。曾任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的第一任杭州市市長、立法院副院長、代院長。他也是《中華民國國歌》的作詞者之一。.
查看 蔡守和邵元沖
蔡元培
蔡元培(),字仲申,又字鶴卿、民友、孑民,號寉庼,小名宜哥,小字意可,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浙江绍兴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诸暨,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 蔡元培是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3年后他本人便不在北大,只是名义上的校长,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對學術研究的主張。 蔡元培為人寬厚、惻隱為懷,對中國社會及陋俗有透徹觀察;兩度遊學歐洲、親炙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精神及法國大革命後的思潮。他把中國文化教育「從封建專制時代擺渡到民主自由時代」梁容若,〈蔡元培先生的生平〉,載梁容若、齊鐵恨、方師鐸、何容編《古今文選註》第十五期,台北,國語日報社,1951年12月31日。。手定教育方針,創立現代教育制度。把北京大學學術化,奠定中央研究院之基礎。提倡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及人生觀、世界觀、美學教育。倡导自由思想、民權與女權,致力革除「讀書為官」之舊俗,開科學性研究風氣。.
查看 蔡守和蔡元培
鄒魯
鄒魯(),字海濱,中國廣東省大埔縣人,革命黨人,鄒魯自幼聰穎,為文有神氣, 且精於書法。曾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查看 蔡守和鄒魯
苏曼殊
苏曼殊(),本名子谷,法号曼殊,又号元瑛。广东香山(今广东珠海)人。中国清末民初诗人、作家、画家、翻译家。.
查看 蔡守和苏曼殊
林森
林森(),字子超,號長仁,中華民國政治家。福建閩縣(閩侯縣、林森縣)人。1932年起接替蔣中正擔任國民政府主席一職。1943年逝世後繼續由蔣中正擔任此職。.
查看 蔡守和林森
江孔殷
江孔殷(),字少泉,別號霞公,人稱江蝦,籍貫廣東南海(現廣州)。由於江氏是晚清最後一屆科舉進士,曾進翰林院,故又被稱為江太史。 江氏在辛亥革命前後一度為廣州之重要政治人物。民國建立後退出政壇。 江氏亦為著名美食家,曾有「百粤美食第一人」之美譽。其廣州大宅位於河南同德里,稱為「太史第」,經常食客滿座。不少民國初年廣州軍政要人都是其常客。太史第更另外在廣州市郊自設農場生產花果荔枝等等。江太史家中食譜有「太史菜譜」之稱,其中以蛇宴最為聞名,現在亦以太史五蛇羹最廣為流傳。其他菜色尚有太史雞、太史豆腐等等。.
查看 蔡守和江孔殷
戴季陶
戴季陶(),原名良弼,字選堂,號天仇,后改名傳賢、字季陶,通稱戴季陶,中华民國政治家、中國國民黨元老之一,中华民国国旗歌的作詞者,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之一。他在訓政時期任第一任考試院院長長達20年,也是歷史上最年輕的五院院長(就任時年僅37歲)。.
查看 蔡守和戴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