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西郡局

指数 西郡局

西郡局(?~1606年),本名不詳,又名於西郡之方,德川幕府初代將軍德川家康的第一個側室。父親是三河國西郡城城主,今川氏家臣鵜殿長忠,母不詳,不過於西郡的祖母是今川義元的妹妹。 永祿五年(1562年),家康攻打於西郡的父親鵜殿長忠的領地。之後,戰敗的長忠為了向家康證明自己的忠誠,將西郡嫁給家康做側室。這時家康二十一歲。 這個時候,家康的正室築山殿(瀨名姬)還留在駿府城做人質,因此西郡比瀨名姬早進入岡崎城(也有說是濱松城)。岡崎城(濱松城)時代的家康,側室只有於西郡一人。於西郡在永祿八年(1565年),家康二十四歲的時候,生下家康次女德川督姬。 天正十年(1582年),即將統一天下的織田信長,在京都的本能寺遭家臣明智光秀的突襲叛亂下身亡,得年四十九歲。信長死後,甲斐國和信濃國呈現無主狀態,鄰近這兩國的德川氏和北條氏於是開始爭奪。隔年,天正十一年(1583年),雙方議和。家康於是將於西郡的女兒督姬當作條件,嫁與北條氏政的嫡長子,北條氏直。 七年後,天正十八年(1589年),北條氏在小田原之戰後滅亡,氏政自盡,而督姬和氏直也被流放了。雖然後來家康有為女婿氏直謀得一萬石的領地,但是沒過多久,氏直便病沒了。 二十七歲的督姬成了寡婦,回到了德川家。三年後,三十歲的督姬再嫁池田輝政,後半生十分的安定。 於西郡自己則是在慶長十一年(1606年),去世於伏見城內,墓在京都的本禪寺。法名蓮葉院。 Category:德川家康 Category:1606年逝世 Category:鵜殿氏 Category:安土桃山時代女性 Category:江戶時代女性.

28 关系: 天正小田原之戰岡崎城三河國京都今川義元今川氏伏見城德川家康德川督姬德川氏信濃國北條氏北條氏直北條氏政築山殿織田信長甲斐國駿府城永祿江户幕府池田輝政法名濱松城本能寺明智光秀慶長

天正

天正在历史上是多个年号的称呼:.

新!!: 西郡局和天正 · 查看更多 »

妾,又稱陪房、偏房、側室、副室、妾侍、小妻、旁妻、下妻、庶妻、嬬、姬、簉室等,亦有小老婆的俗稱,中華民國初期又稱姨太、姨太太。狭义上指一夫一妻多妾婚姻中,获得法律认可,但地位低於正妻的女性配偶。广义上可包括,除情妇外,未获法律认可的姬妾在内。.

新!!: 西郡局和妾 · 查看更多 »

小田原之戰

小田原之戰(日語:小田原の役、小田原攻め、小田原征伐、小田原合戦)是日本戰國時代1590年(天正18年)豐臣秀吉與北條家之間的戰爭。戰爭起因於北條家家臣猪俣邦憲違反秀吉頒發的惣無事令,攻擊真田家的名胡桃城。豐臣軍一方面去包圍小田原城,一方面則攻擊北條家的領地,最後北條氏政、北條氏直父子開城投降,後北條家滅亡。.

新!!: 西郡局和小田原之戰 · 查看更多 »

岡崎城

岡崎城()是位於日本愛知縣岡崎市的一座城堡。德川家康於此地出生。别名为龙城。 建於1452年,戰國時代到安土桃山時代为松平氏所有,江戶時代是岡崎藩藩廳所在地。 最初城名写作“冈奇城”(岡竒城)。此外,冈崎城是享禄年间以来的名称,在此之前名为菅生乡。.

新!!: 西郡局和岡崎城 · 查看更多 »

三河國

三河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三州(或大寫為叁州)。三河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愛知縣的東部。.

新!!: 西郡局和三河國 · 查看更多 »

京都

京都()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當時稱為「京都」,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 在平安時代之前,飞鸟京和恭仁京等故都称为京都。而平安京的都城京都,则是在平安时代后期才定为都城,曾同时被称为“京”或“京都”。此后,曾依次被称为“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最后成为平安京的固有名称被沿用下来。建都之时曾被称为“北京”、“北都”,奈良則当时被称为“南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南都”也成为奈良的代名词。.

新!!: 西郡局和京都 · 查看更多 »

今川義元

今川義元()是日本戰國時代守護大名今川氏的第十一代家督,家系出身鎌倉八幡太郎源義家一系的名門望族。父親是今川氏親,母親壽桂尼,正室為武田信虎之女定惠院。 義元是戰國時代中期戰國大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川家在其統治下迎向其全盛期,占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並與同代的武田晴信(信玄)、北條氏康、織田信秀競逐霸業,在世時有「東海道一弓取(弓取引伸有武家人之意,意指東海地區第一的武士)」的威名。然而,由於他在永祿4年(1560年)戲劇性地敗死在年輕的織田信長手上,今川家也迅速地由盛轉衰。.

新!!: 西郡局和今川義元 · 查看更多 »

今川氏

今川氏()是日本鎌倉時代至江戶時代的武家氏族,發跡於三河國今川(現愛知縣西尾市今川町),最初於南北朝時代作為足利氏支援北朝對抗南朝,進入室町時代後繼續支持室町幕府,並且箝制鎌倉公方,永享之亂和享德之亂時依然支持幕府。戰國時代時則以駿河國和遠江國為根據地,擴展勢力至三河國,一度將收歸其下,與武田氏和後北條氏多次交戰後三方結盟。此後,以上洛為目標向西進軍,卻在桶狹間之戰中敗於織田信長,家督今川義元亦戰死,並且遭到德川家康和武田信玄背叛,最終作為大名的今川氏滅亡,家督今川氏真則輾轉投靠不同的大名,其子孫在江戶時代則作為存續至明治維新後斷絕。.

新!!: 西郡局和今川氏 · 查看更多 »

伏見城

伏見城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初期的城堡。別名為桃山城或伏見桃山城。現時在京都府的伏見區。.

新!!: 西郡局和伏見城 · 查看更多 »

德川家康

没有描述。

新!!: 西郡局和德川家康 · 查看更多 »

德川督姬

#重定向 督姬.

新!!: 西郡局和德川督姬 · 查看更多 »

德川氏

德川氏(),是由德川家康創始的日本姓氏。.

新!!: 西郡局和德川氏 · 查看更多 »

信濃國

信濃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山道,又稱信州。信濃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長野縣。.

新!!: 西郡局和信濃國 · 查看更多 »

北條氏

北條氏是日本鎌倉幕府的執權(實質為幕府的最高執行人),伊豆國的貴族,自稱出自平高望。自從協助源賴朝消滅平氏,自第二代北條義時執權起,便掌握了鎌倉幕府的實權,之後每代以不同的手法使幕府將軍下台,其後更使親本成為了將軍。第八代執權北條時宗曾應付元朝的入侵。第九代執權北條貞時在平禪門之亂消滅了內管领平賴綱(他是时宗心腹)。 在第16代執權北條守時時期遭到了足利尊氏和新田義貞的討伐,鎌倉府被攻陷,北條氏的執權於1333年正式完結。其後北條氏嘗試在日本各地再次起兵,可是每次以失敗而終。之後的子孫以橫井氏的身分為南朝效力,但詳細不明。其中一個子孫以是幕末熊本藩的藩士橫井小楠。.

新!!: 西郡局和北條氏 · 查看更多 »

北條氏直

北條氏直)是後北條氏第五代當主,幼名國王丸。父親是氏政,母親是武田信玄女兒黃梅院。1580年(天正8年)繼承家督,實權持續由氏政掌握。 1583年娶德川家康之女德川督姬為妻。小田原征伐戰敗後,為豐臣秀吉所流放於高野山。在這期間,因為岳父德川家康斡旋,豐臣秀吉同意赦免並給予氏直在河內7千石及下野4千石的領地,但他卻於同年因天花病逝。舊領由由叔父北條氏規之子北條氏盛繼承,並在江戶幕府時期成為狹山藩延續到幕末。 北條氏直有長子北條氏次。在小田原城淪陷時,被氏照的家臣桑島萬機齋、化名為桑島孫六藏匿於仙台,成年後出仕伊達家,子孫以桑島為姓成為仙台藩藩士。 Category:戰國大名 Category:織豐政權大名 Ujinao Category:相模國出身人物 Category:死於天花的人.

新!!: 西郡局和北條氏直 · 查看更多 »

北條氏政

北條氏政(),是日本戰國時代及安土桃山時代關東地方的大名。第四代後北條氏當主,是北條氏康的長子。母親為今川氏親之女瑞溪院。正室為武田信玄之女黃梅院。養有兒子氏直、太田氏房、千葉直重、直定、源藏、勝千代。幼名為乙千代丸。官位是左京大夫及相模守。.

新!!: 西郡局和北條氏政 · 查看更多 »

築山殿

築山殿(1542年?~1579年),德川幕府初代將軍德川家康的正室。本名叫瀨名,別名鶴姬,受現代遊戲影響則被稱為瀨名姬(瀨名の姬)。由於長年幽閉於岡崎城外的築山,多被稱為築山殿或築山御前。父親為清和源氏今川家一族瀨名家的關口親永,母親今川義元的妹妹,但有一說在《井伊年譜》寫到瀨名的母親佐名是井伊直平的女兒,但以今川義元的養妹而嫁給關口親永,瀨名姬是今川義元的外甥女。築山殿也是井伊直虎的表嬸。日本古書中評價很低,多半以傲慢、嫉妬、惡質、孤僻和邪佞等負面評價為主。 築山殿的曾祖父為瀬名一秀(今川貞延(堀越貞延)的長男),因搬至駿河國庵原郡瀬名村,故改苗字為瀨名,祖父為瀬名陸奧守氏貞,父親過繼給同為今川氏的關口氏緣作養子,父親諱氏興、義広、氏広,花倉之亂加入太原雪齋一方幫助今川義元奪下家督位置,因而駐守駿府重要的防禦據點持船城,以「走訪婚」方式於駿府生下築山殿。.

新!!: 西郡局和築山殿 · 查看更多 »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餘年的足利幕府,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亂世步向終結。在日本歷史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英傑」。 織田信長於1534年在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一說那古野城)出生。幼名吉法師,通稱三郎。在父親織田信秀死後,以嫡長子身份繼承家督。在國內爭亂中打敗同母弟信行(別稱信勝)、清洲城主織田信友、犬山城主織田信清和岩倉城主織田信安尾張分家等勢力,成功統一尾張。於擊破周邊敵對勢力三河今川氏與美濃齋藤氏與南近江六角氏後,擁立足利義昭為將軍上洛(到京都)。 之後義昭與信長為敵,下令給武田氏、淺井氏、朝倉氏、比叡山延曆寺、鈴木雜賀眾、石山本願寺等勢力,組成第一次信長包圍網。信長逐一消滅各個勢力,瓦解了包圍網,並放逐義昭。正當信長逐漸把勢力由京畿一帶擴展至中國地方時,1582年(天正十年)遭家臣明智光秀背叛(本能寺之變)而死,屍首下落不明,通說是遭大火焚毀。.

新!!: 西郡局和織田信長 · 查看更多 »

甲斐國

斐國(),是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亦稱為甲州(こうしゅう)。其位置相當於現代日本行政區中的山梨縣。.

新!!: 西郡局和甲斐國 · 查看更多 »

駿府城

駿府城是位於日本靜岡縣靜岡市葵區(駿河國安倍郡)的一座城堡。江戶時代的城主是駿府藩藩主及駿府城代。原城址在室町時代和戰國時代是駿河守護今川家的居館「今川館」。後來被大御所德川家康改建為駿府城,作為退隱之所。駿府城位列日本100名城之內.

新!!: 西郡局和駿府城 · 查看更多 »

永祿

永祿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弘治之後,元龜之前。指1558年到1569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正親町天皇。室町幕府的將軍是足利義輝、足利義榮、足利義昭。.

新!!: 西郡局和永祿 · 查看更多 »

江户幕府

江戶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是日本歷史上第三個、也是最後一个幕府政權,由德川氏開設於江戶(今东京)而得名。自創始者德川家康1603年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始,直到1867年末任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於明治天皇為止。.

新!!: 西郡局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池田輝政

池田輝政(),美濃池尻城主、播磨姬路藩的初代藩主,有「姬路宰相」之稱。池田恆興次男,母親是荒尾善次之女,生於尾張國。.

新!!: 西郡局和池田輝政 · 查看更多 »

法名

法名,又稱戒名、法諱、法號,為佛教徒使用的名字,類似於天主教的教名。佛教出家眾在進行出家儀式時,由主持儀式的和尚賜與。在完成出家儀式後,佛教僧侶就會抛棄原來的姓名,改用法名,象徵抛棄世俗的自我。佛教在家眾信徒,在參與三皈依、授戒儀式,或信徒過世的喪禮時,可以由主持和尚賜與一個法名,但是在家眾信徒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會使用原有姓名,只有在參與佛教活動時,才會使用法名。 在漢傳佛教傳統中,在法名之外,依循漢人習慣,有時會由和尚取第二個姓名,對應於表字,稱法字。在法名與法字之外,依循取別號的習俗,僧侶通常可以自行取第三個姓名,稱法號。一般來說,法名終身不改,但是僧侶可以取數個不同的法號。對長老時,資淺的出家眾自稱其法名,但是一般俗人為表尊敬,會以法號來稱呼僧侶。.

新!!: 西郡局和法名 · 查看更多 »

濱松城

濱松城是位於日本靜岡縣濱松市中區的城堡。別稱曳馬城、出世城。江戶時代為濱松藩藩主居城。.

新!!: 西郡局和濱松城 · 查看更多 »

本能寺

本能寺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的一所佛教寺院,教派是法華宗本門流,本尊是日蓮曼陀羅本尊。.

新!!: 西郡局和本能寺 · 查看更多 »

明智光秀

明智光秀()出身於美浓国的土岐源氏支脈。通稱十兵衛,雅號咲庵。其父早逝,受叔父明智光安照顾。正室為妻木熙子(實為光秀第二任妻子),嫡男是,三女是玉子。.

新!!: 西郡局和明智光秀 · 查看更多 »

慶長

慶長是一個日本年號,接在文禄之後,元和之前。即公元1596年到1615年為止之間。這時代的天皇是後陽成天皇、後水尾天皇 。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康、德川秀忠。.

新!!: 西郡局和慶長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蓮葉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