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葉顒

指数 葉顒

葉顒(),字子昂,宋代仙游人。 葉顗之弟,绍兴二年(1132年)进士,授广州南海县主簿。後知绍兴府上虞县。召入京擔任尚书郎,真除右司。曾引薦汪应辰、王十朋、陈良翰、周操、芮晔、林光朝等名士。乾道三年(1167年)冬天,提举太平兴国宫。晚年以观文殿学士退休,無疾而終。謚正簡。他與七子皆進士,有“一門八進士”之譽。.

9 关系: 南海区宋朝上虞区主簿仙游县王十朋陈良翰林光朝汪应辰

南海区

南海,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市辖区,是著名的“广东四小虎”之一。历史上与邻近的番禺、顺德合称为南番顺,是为本土发展的岭南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在官方参与评选的2005年中国百强县中排名第五。 原“海县”、“南海市”的覆盖范围更大,惟部分地域已被劃入其它行政区域,不再由南海区管辖。.

新!!: 葉顒和南海区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葉顒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上虞区

上虞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市辖区。上虞区综合竞争能力2010年位居浙江省县(市)的第十位,全国百强县(市)的第四十三位。2009年GDP总量368亿元(折合54亿美元)。全区辖域面积为1,427.5平方公里,年末户籍总人口77.42万人(2009年)。.

新!!: 葉顒和上虞区 · 查看更多 »

主簿

主簿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称,属于文官。此官职大概开始于漢朝,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即起草一些文件、管理档案、以及各种印章等,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或主任秘書一职。中央機關及郡县官署均置此官,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县的主簿地位仅次于功曹,为门下亲近吏之长。魏晋以后,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为重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三国时期魏国的杨修就曾经担当此职。唐宋以后各官署及州县仍有此职,职权渐轻。明清各卿寺亦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 作为外官,为知县的佐贰官,正九品,由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任命。主薄主管全县户籍、文书办理等事物。有时也省并。下设攒点一人协助办公。.

新!!: 葉顒和主簿 · 查看更多 »

仙游县

仙游县(Sing-iú gā̤ⁿ)位于中国福建省莆田市的西南部,是福建著名的侨乡。.

新!!: 葉顒和仙游县 · 查看更多 »

王十朋

王十朋(),字龜齡,號梅溪,溫州樂清(浙江樂清)人,南宋作家。北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十月二十八日生于乐清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

新!!: 葉顒和王十朋 · 查看更多 »

陈良翰

良翰,字邦彦,临海塘南(今属温岭东海)人。 父陈守忠官和州通判,早逝。陈良翰以孝順聞名。绍兴五年进士。历官会稽主簿、慈溪知县、瑞安知县、衢州教授、检法官、监察御史。隆兴元年(1163年),擔任右正言。當時汤思退等人坚主和金,陈良翰、周操不以为然。陈良翰稱:“思退庸狡,小黠大痴,将误国。”汤思退派王之望出使金朝割海、泗、唐、鄧四州。陈良翰極力反對,说:“金国不折一兵而坐收四千里要害之地”,指稱這是“秦桧复见於今”。官至兵部侍郎、太子詹事兼侍讲。.

新!!: 葉顒和陈良翰 · 查看更多 »

林光朝

林光朝(),字谦之,号艾轩,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 郑侠之女婿。生于宋徽宗政和四年,少年好学,绍兴五年(1135年),赴礼部试不第,從尹焞游,绍兴八年(1138年)再试,又不中。随名儒陆景端学习,通晓六经与百家之学,绍兴十年(1140年),在黄石东井红泉宫创办“红泉义学”,人称为“南夫子”,與方翥友好。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授左迪功郎,调任袁州司户参军,改永福(今永泰)知县,乾道五年(1169年)任秘书省正字兼实录院检讨,迁著作佐郎。乾道九年(1173年),得罪知枢密院事张说,被外调任广西提点刑狱,改提点广东刑狱。再迁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淳熙四年(1177年),升任中书舍人兼侍讲。因反對权相曾觌荐举謝廓然赐同进士出身,任殿中侍御史,憤而辭官。改出知婺州(今浙江金华)。晚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世称艾轩先生。孝宗淳熙五年卒,年六十五岁。谥文节。朱熹感叹地说:“某少年过莆,见林谦之、方次云深道理,极精细。退而思之,忘寝食者数时”。有《艾轩集》二十卷,已佚。.

新!!: 葉顒和林光朝 · 查看更多 »

汪应辰

汪應辰(),初名洋,字聖錫。江西玉山人。 父為弓手,不識字。生於宋徽宗政和元年(1118年),是朱熹從表叔,幼時聰穎,十歲能詩,從喻樗、張九成游。喻樗以女妻之。紹興五年(1135年)中狀元,時年十八,宋高宗以天聖八年狀元王拱辰年實相似,改賜名應辰,宰相趙鼎為其取字聖錫。授鎮東軍簽判,召為秘書省正字,時秦檜主和議,汪應辰上疏主張抗金,出京通判建州(今福建建甌),“蓬蒿滿徑,一室蕭然,飲粥不繼,人不堪其憂”,“處之裕如也,益以修身講學為事”。 秦檜死後,召為吏部郎官。官至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並侍讀。晚年以端明殿學士知平江府(今江蘇蘇州)。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為韓玉譖之,遂以平江米綱有歉貶秩,氣病而卒。諡文定。今傳《文定集》二十四卷。.

新!!: 葉顒和汪应辰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