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

指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是一所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完全中學,其前身為創設於1980年的萬芳國中,1982年9月開始招生。1998年,為因應臺灣教育改革以及提供文山區男生就讀公立高中的升學機會而籌備、改制為高級中學,次年起開始招收高中生,成為北市文山區繼景美女中之後第二所公立高中及唯一男、女生兼收的公立高中。同時設有國中部,奠定社區化及以完全中學發展為特色的辦學重點。.

14 关系: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台北捷運文湖線完全中學無伴奏合唱萬芳社區萬芳醫院站臺北市臺北市立高中校長遴選爭議臺北市文山區興華國民小學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處臺灣教育改革木柵文山區景美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重定向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

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和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 查看更多 »

台北捷運文湖線

#重定向 文湖線.

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和台北捷運文湖線 · 查看更多 »

完全中學

完全中學是一種學校制度,為一所同时设立初級中學部及高級中學部的高級中學,或同時大學預科課程的中學。.

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和完全中學 · 查看更多 »

無伴奏合唱

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中文音譯:阿卡貝拉 或阿卡佩拉)無樂器伴奏的純人聲音樂,但事實上並非一定要「合唱」,常見於15和16世紀的教堂音樂,亦有組合利用這種形式來重新編排流行音樂。在外國比较著名的无伴奏团体有、、、、Pentatonix、VoicePlay、New York Voices、The Manhattan Transfer以及日本的。這種音樂風格的小組近年也流行於香港,台灣和日本。例如台灣2013年金曲獎的最佳演唱組合獎得主歐開合唱團就是无伴奏合唱的合唱團。 值得注意的是「無伴奏合唱」並非真的無伴奏,它只是"無樂器"或"無背景音樂"而已,在主音以外的聲部,如低音、和音、人聲敲擊等,就是伴奏,只不過它們都是由人聲唱出罷了。.

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和無伴奏合唱 · 查看更多 »

萬芳社區

萬芳社區是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一個山坡地示範社區,因過去在此地有萬隆煤礦及芳川煤礦,因此命名為「萬芳社區」。社區設籍人口約15,000人。社區範圍大致位於萬芳路、木柵路四段、和平東路四段與萬美街之間,面積13.7平方公里;行政區包括了文山區的萬芳里與萬美里。 2006年完成的「140高地公園」是社區內最大的綠地,為面積達5.4公頃的自然森林。.

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和萬芳社區 · 查看更多 »

萬芳醫院站

萬芳醫院站位於台灣台北市文山區,為台北捷運文湖線(文山線)的捷運車站。萬芳名稱由來是昔日「萬隆」與「芳川」兩礦場。.

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和萬芳醫院站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立高中校長遴選爭議

臺北市立高中校長遴選爭議是於2015年發生從成淵高中起頭多所高中因為校長遴選制度爭議而引發校內學生家長和老師反彈的事件,此事件暴露了現有遴選制度的過時與不公,也造成多家學校受害。.

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和臺北市立高中校長遴選爭議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文山區興華國民小學

臺北市文山區興華國民小學(Taipei Municipal Xinghua Elementary School (HHPS),簡稱興華國小)是一所座落於文山區萬芳醫院及萬芳高中旁的公立小學,並有附設幼兒園,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管轄,為台北市資訊重點要校之一。.

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和臺北市文山區興華國民小學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處

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處,簡稱公訓處,2007年成立,是臺北市政府直屬機關,負責臺北市政府所屬公務人員各項在職與職前訓練,兼具教學、研究、會議等多重功能。.

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和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處 · 查看更多 »

臺灣教育改革

台灣教育改革,簡稱教改,是指台灣1990年代以來一連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論是法令、師資、課程、教學、教科書、財政等方面,均有重大的變革,堪稱台灣教育史上變動最劇烈的階段。由於教改牽涉層面相當廣,因此不斷為社會各界所廣泛討論,又因爭議頗多,且配套不足倉促上路。實施至今各界給予不一的評價。.

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和臺灣教育改革 · 查看更多 »

木柵

木柵(Ba̍k-sa)位於臺灣臺北市東南,大清帝國光緒初年屬淡水廳,日治時期為臺北州文山郡深坑庄的內湖與坡內坑二個大字。二戰後,深坑地區於1950年3月1日劃為景美鎮、木柵鄉、深坑鄉三個鄉鎮。1968年7月1日,改隸臺北市木柵區。1990年3月12日行政區簡化時與景美區共同組成文山區。「木柵」一名由來為古時閩南移民為了要防備生蕃襲擊出草獵首,而於此建有木柵欄。.

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和木柵 · 查看更多 »

文山區

文山區是中華民國臺北市轄下的市轄區,位於臺北市南方,與新北市深坑區、新店區接壤。國立政治大學與考試院皆設於此,而考試院是中華民國政府五院中唯一未設於中正區者。著名旅遊景點有貓空、臺北市立動物園,2010年臺北市舉辦2010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文山區為杏花,臺北市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和文山區 · 查看更多 »

景美

景美位於臺灣臺北市南端,大約位置在文山區的西半邊,鄰近新北市新店區。該區開發甚早,日治時期為臺北州文山郡深坑庄的萬盛與興福二個大字,1968年,臺北市升格同時,納入臺北行政區劃,1990年,臺北市重新調整行政區域後,景美區與原來東邊的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不過即使如此,該地許多街道名,甚至行政機關名稱,仍多沿用景美。.

新!!: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和景美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WFSH台北市立万芳高级中学市立萬芳高中萬芳國中萬芳高中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