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8 关系: 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葛罗米柯,尤里·安德罗波夫,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尼古拉·维克托罗维奇·波德戈尔内,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國家元首,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前苏联,副主席,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瓦西里·库兹涅佐夫 (政治人物),阿那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蘇聯總統,苏联加盟共和国,苏联国家元首,苏联最高苏维埃。
- 1938年蘇聯建立
- 苏联最高苏维埃
- 集体国家元首
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葛罗米柯
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葛罗米柯(俄语:Андре́й Андре́евич Громы́ко;白俄罗斯语:Андрэй Андрэевіч Грамыка;Andrei Andreyevich Gromyko,),蘇聯外交官,曾任外交部長長達28年(1957年-1985年),後出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5年-1988年)。 葛罗米柯生于白俄罗斯戈梅利附近的一个村庄,1936年毕业于明斯克农业技术学院,1939年开始在外交部工作,不久被派往苏联驻美国大使馆,1943年經委任为苏联驻美大使。1946年他成为苏联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代表,1952年至1953年间曾短暂出任苏联驻英国大使,之后返国出任外交部长。 葛罗米柯任外长期间曾处理古巴导弹危机,并为此与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谈判。他也曾参与部分限武条约的谈判,包括《反弹道导弹条约》、《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战略武器限制谈判、《中程核力量条约》、《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等。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葛罗米柯协助构筑了大国之间的缓和政策。 1985年,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接替葛罗米柯出任外长。同年葛罗米柯出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三年后下台。1989年葛罗米柯在莫斯科逝世。.
尤里·安德罗波夫
#重定向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Шве́рник,)蘇聯政治人物,从1946年3月19日至1953年3月15日他曾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不过在这段时间里实际上的权力集中在苏共中央总书记兼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手中,什维尔尼克本人并没有多少权力。.
查看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
尼古拉·维克托罗维奇·波德戈尔内
尼古拉·波德戈尔内 尼古拉·维克托罗维奇·波德戈尔内(俄语:Никола́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Подго́рный,乌克兰语:Микола Вікторович Підгорний;)是冷战时期苏联的一位乌克兰籍政治家,曾在1957年到1963年间任乌克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65年至1977年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查看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尼古拉·维克托罗维奇·波德戈尔内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Константи́н Усти́нович Черне́нко,Konstantin Ustinovich Chernenko,),苏共中央总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查看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國家元首
國家元首是國家的最高代表者,是國家的象徵,履行宪法賦予的權力和義務,視乎國家的政治體制,國家元首未必有行政權。君主立憲制下,國家元首是君主,稱號包括國王、女王、蘇丹等。共和制下,國家元首通常的称号是總統,亦有其他稱號,例如部分社會主義國家名義上的元首被稱作國家主席或國務委員會主席。也有以國會議長作為國家元首的情況,例如文革時期廢除國家主席的中國,1998年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朝鮮和實行總統制前的蘇聯等。 除總統制的國家元首外,不少國家元首只是位高權不重的名譽職務,只具有象徵意義,不掌握實權,例如日本天皇(君主立憲制)、德國總統(議會內閣制)、中國國家主席(社會主義國家)等。 國家元首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列昂尼德·伊里奇·布里茲涅夫(Леони́д Ильи́ч Бре́жнев,Леоні́д Іллі́ч Бре́жнєв,),苏联领导人、苏联元帅,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64至66年间为第一书记)、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國家元首),掌權共18年。.
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
#重定向 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
前苏联
#重定向 苏联.
副主席
副主席是機構或委員會的「副職」,一般設一到幾位不等。作為第二把交椅,地位僅次於主席,主席出缺或不能履行職務時可代理其職務。 公司或集團負責人的副手一般稱為「副董事長」或「董事會副主席」等,有時候會兼任總裁、CEO或董事總經理等職務,負責具體行政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老撾設有國家副主席作為備位國家元首,此職一般不具有實權。.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Кали́нин,),蘇聯政治家、革命家、早期的國家領導人。自从十月革命后到去世为止,一直担任苏俄和苏联的国家元首。.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重定向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瓦西里·库兹涅佐夫 (政治人物)
#重定向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查看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瓦西里·库兹涅佐夫 (政治人物)
阿那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
#重定向 阿纳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
蘇聯總統
蘇聯總統(俄語:Президент СССР)是苏联自1990年3月15日至1991年12月25日正式解體前的國家元首稱謂。苏联共产党總書記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是首任蘇聯總統,亦是唯一一任蘇聯總統。 戈巴卓夫1985年上臺接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擔任總書記期間致力于經濟自由化改革和政治民主化改革。蘇聯在政治上由一黨執政下的社會主義制度逐步向西方國家的多黨制、总统制轉變。1990年,蘇聯集體國家元首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轉變成單一國家元首的蘇聯總統,戈巴卓夫順利被民選為第一任總統。 但是随著共产主义制度的崩潰,各加盟共和國的纷纷獨立,戈尔巴乔夫對蘇聯國內的政治控制力不斷減弱。特別是1991年八一九事件期間,戈尔巴乔夫被保守派的副總統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軟禁,亞納耶夫自任為代總統。但是政變在三天之后宣告失敗,戈尔巴乔夫回任總統,不過辭去了蘇共中央總書記職務,實權落到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手中。 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辭去蘇聯總統職務,隨即蘇聯紅旗在克里姆林宮落下,升上俄羅斯三色旗,象徵蘇聯正式解體。.
苏联加盟共和国
苏联的加盟共和國,全稱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SSR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俄语: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構成國,亦可視為蘇聯的一級行政區劃。1991年苏联解体後,當時的15个加盟共和国已全部独立成为联合国会员国。 1940年对波罗的海国家的占领为今这些国家的政府及一些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和欧盟)认为是非法的。苏联政府认为这一行动合法,但在1991年9月6日(其解体三个月前)承认其独立地位。.
苏联国家元首
#重定向 苏联国家元首列表.
苏联最高苏维埃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Верховный Совет Союза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简称苏联最高苏维埃(Верховный Совет CCCP),是苏联根据1936年和1988年《苏联宪法》所设立的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苏联最高苏维埃的领袖为主席团主席;它还包括民族院和联盟院。各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均各有相同苏联的民族院议员。联盟院则按人口比例产生,两院均采取直接选举制度。最高苏维埃在位于莫斯科的大克里姆林宮召开会议。 1991年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后的最高立法机关也多承袭了最高苏维埃的名称,但体制架构大多与苏联时期的立法机关并无直接联系,仅保留原称。目前原苏联各共和国的立法机关多已使用本地民族的称呼,例如俄罗斯联邦会议下院改称国家杜马、哈萨克斯坦立法机关下院改称马日利斯,而实行一院制的乌克兰国会则称拉达(俄语仍称为“最高苏维埃”)。.
另见
1938年蘇聯建立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 傑茲卡茲甘
- 克孜勒奧爾達州
- 勇敢奖章
-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 土库曼斯坦议会
- 安特拉齊特區
- 巴列伊
- 戰功獎章
- 最高苏维埃
- 最高议会 (吉尔吉斯斯坦)
- 滨海边疆区
-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 苏联最高苏维埃
-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 苏联最高苏维埃民族院
- 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
- 謝利措
苏联最高苏维埃
- 苏联最高苏维埃
-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 苏联最高苏维埃民族院
- 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
集体国家元首
- 三头同盟
- 二头政治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 北爱尔兰首席部长和副首席部长
- 委員會制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务委员会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主席团
- 瑞士聯邦委員會
- 督政府
- 總統委員會 (利比亞)
- 聯邦革命委員會
-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
-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亦称为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